【文档说明】往复式压缩机维修方法总结.docx,共(4)页,16.330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在化工的生产中,经常需要将气体压力提高,以便利于化学反应及气体分离,这就需要用到压缩机。以M-115/7型往复式压缩机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维修技巧及方法。1、打气量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旁路阀门出现内漏时,应及时更换旁通阀。(2)进、排气阀阀片起跳自由、来回串气时,应清洗
气阀内异物,必要时更换阀片或气阀。(3)活塞环磨损超标时,更换活塞环。(4)填料漏气严重时,必须更换填料。通常在解决填料漏气时,还要考虑活塞杆磨损是否严重,若椭圆度超标,应及时更换。更换填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了解它的具体结构。一般
填料函每个密封室由密封盒、闭锁环、密封圈、镯形弹簧组成。密封盒用来安放密封圈及闭锁环,密封圈借助弹簧力和气体压力作用,被紧密地套贴在活塞杆上,阻止气体轴向泄漏,密封圈为三瓣(或六瓣)斜口环,闭锁环为三瓣直切口,外部用
镯形弹簧箍紧。安装时,需特别注意闭锁环应靠气缸一侧,密封圈靠中体一侧,否则填料起不到任何作用。闭锁环必须挡住密封圈切口,不要使其切口重合,这种情况下,两环对好方位后,一般用销钉固定好,为使密封圈能自动地抱住活塞杆,两环在密封盒内应有适当的轴向间隙,闭锁环的作用是阻挡住密封圈的切口间隙,防
止气体从该处泄漏。2、出现异常响声和撞击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吸入过分潮湿的气体造成水击声音时,应清除缸内水分,在气体进入压缩机前应先进行干燥,如增设1台加热器或干燥器等,去除气体内水分。(2)由上一级油水分离冷却器带入并积聚的油水产生水击声
音时,应清除缸内油水,及时排净上一级油水分离冷却器的油水,并检查油水分离冷却器是否管程内的水泄漏到气体中,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修复。(3)余隙或间隙太小,活塞或活塞螺母撞击缸盖时,应重新轧铅丝调整间隙,使缸头侧的余隙稍大于填料侧的间隙。目的是使两侧的气体压力平
衡,因为填料侧易泄漏气体,使该侧的气压略偏低,为保持平衡,采取以上方法纠正。(4)缸盖与活塞之间落入断裂的阀片、弹簧、螺母及其它杂物时,应及时清除。(5)缸套、活塞、活塞环过分磨损、卡住或断裂时,应更换活塞、活塞环及支承环、缸
套。(6)活塞螺母或十字头螺母松动时,重新紧固,并打好防松垫片。(7)气阀磨损、破裂、积炭、有杂物卡住时,应更换气阀。(8)气阀压罩松动时,应紧固气阀压罩顶丝。(9)气阀安装不正确时,应校正气阀安装位置。(10)主轴承、连杆、大小头瓦轴承间隙过
大松动时,应更换大小头瓦、主轴承瓦,且使间隙在规定的范围内。(11)主轴颈、曲拐颈、十字头销磨损,椭圆度大于允许值时,轻微时可磨轴配瓦,严重时应更换曲轴、十字头销。(12)曲轴、连杆、十字头与气缸的对中度出现问题、同心度大于允许值时,应重新拉钢丝找正。(13)排出压力高,超过规定值时,应调
整进、排气阀门使其达到或低于额定排气压力。(14)润滑不适当(油量大小,清洁度、粘度不符)时,调整润滑油油量至适宜量,并更换新鲜、干净、粘度适宜的润滑油。3、维修换件过程应掌握的间隙及结构M-115/7型压缩机是四列对
称平衡型压缩机,由800kW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电动机带有单支撑,位于压缩机一侧,刚性连接驱动曲轴,机身两侧各布置两列中体、气缸,一、二级均设有冷却器进行冷却分离,以下为该型压缩机的主要安装间隙要求。主轴承径向定位间
隙:0.16~0.20mm;主轴承轴向定位间隙:0.2~0.3mm;连杆大头轴承径向间隙:0.130~0.217mm;连杆小头轴承径向间隙:0.070~0.122mm;十字头体与滑道间隙:0.130~0.225mm;一级气缸线性余隙:2.0~3.0mm;二级气缸线性余隙:2.5~3.5
mm;一级活塞与气缸径向间隙(单边):2mm;二级活塞与气缸径向间隙(单边):2mm;一级支承环在环槽端面间隙:1.8~1.9mm;二级支承环在环槽端面间隙:1.5~1.6mm;一级活塞环在环槽端面间隙:0.253~0.283mm;二级活塞环在环槽
端面间隙:0.213~0.223mm;一级支承环热胀间隙:25mm;二级支承环热胀间隙:14mm;一级活塞环热胀间隙:10.2mm;二级活塞环热胀间隙:9.0mm。4、注意事项在更换主轴瓦、连杆大小头瓦、十字头时,如果间隙过小易烧瓦而导致曲轴、十字头及销、滑道损坏,间隙过大易产生杂音。出现褚如
供油不足、油压过低等情况,均可能造成烧瓦。为避免出现此情况,分3种类别介绍一些注意事项。4.1换瓦(1)首先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吹扫主轴及轴瓦油孔,并清洗主轴、轴瓦,使油路畅通。(2)主轴与平衡铁应当锁紧,必须紧固。(3)轴瓦内、外圆表面及对口平面
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划痕、碰伤。轴瓦合金层与轴瓦衬背应黏和牢固。轻击瓦背,声音应清脆响亮,不得有哑音。(4)轴承座孔螺栓拧紧以后,瓦背与轴承内孔合度可用着色法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在轴瓦外径≤200mm时,瓦背与轴承内孔贴合面积≥衬背面积
的85%。②在轴瓦外径>200mm时,瓦背与轴承内孔贴合面积≥衬背面积的70%。③若存在不贴合表面,则应呈分散分布,且其中最大集中面积≤衬背面积的10%或者以0.02mm的塞尺塞不进为合格。(5)瓦背非工作面应有镀层,
且镀层均匀,不得有镀瘤。工作面一般不用刮研,但在不合适的时候,应使用配刮,边研磨、边着色、边用塞尺测量、边刮削方法,直至间隙及着色点均匀。(6)主轴瓦与轴颈间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上述间隙要求,也可参照表1参数执行。4.2换十字头(1)检查并刮研上、下滑板背面与十字头体
及滑道的接触面,应均匀接触达到50%以上。需刮研时,要常用塞尺测量滑板与滑道的间隙,避免刮偏、刮过。(2)十字头放入滑道后,用角尺、塞尺测量滑道前后两端与上、下滑道的垂直度,十字头与上、下滑道在全行程的各个位置上的间隙符合上述间隙要求,
也可按(0.0007~0.008)D(D为十字头外径,mm)选取。(3)十字头轴线的调整:①对下滑道受力的十字头应将其轴线调整至高于滑道轴线0.03mm的位置,并预先补偿运行过程中的磨损量;②对上滑道受力的十字头应将其轴线调至低于滑道轴线,其值为十字头与滑道间隙加上0.03mm;③整体十字头在制
造时,已按轴线向上、向下偏移的数值进行加工,因此在安装时可将轴线上偏移的十字头安装到下滑道受力侧;反之,安装到上滑道受力侧。4.3换十字头销轴(1)十字头销轴表面应无缺陷,十字头销轴与十字头销孔接触面积不应少于60%。(2)连杆小头轴孔工作表面的圆柱度,其偏差不低于国标中7
级公差值。(3)连杆小头瓦与十字头销轴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达70%以上,径向间隙符合上述要求,也可按巴氏合金为(0.0004~0.0006)D和铜合金为(0.0009~0.0014)D(D为十字头销轴直径,mm)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