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PPT
  • 阅读 4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0 页
  • 大小 3.856 MB
  • 2023-05-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教材课件.ppt,共(40)页,3.85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4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L/O/G/O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彭利娟定义❖吞咽障碍(Dysphagia)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缺陷,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引起营养不良▪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

,吸入性肺炎常见症状❖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呛咳❖饮食或饮水时发生哽噎❖食物粘着于喉咙内的感觉❖喉咙内有块状物的感觉❖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症状❖原因不明的肺炎,且反复发生吞咽障碍的分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食物在口腔被咀嚼形成食团的过程❖咽期食团从咽进入食管的过程❖食管期食团

由食管下行进入胃的过程行为治疗摄食训练球囊扩张生物反馈电刺激针灸治疗其它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促进食团运送的方法▪吞咽器官功能性训练•口、颜面功能训练•Shaker训练▪球囊扩张术▪电刺激治疗▪sEMG生物反馈▪感觉刺激综合疗法•口咽腔气脉冲刺激•冰刺激▪药物治疗▪针灸等❖减少

渗漏、误吸的方法▪呼吸道保护手法•声门上吞咽•门德尔松手法▪吞咽姿势调整▪摄食直接训练▪食物质地与性状改变▪感觉刺激综合疗法•口咽腔气脉冲刺激•冰刺激一、行为治疗代偿性吞咽治疗•口腔器官运动治疗法•Masake训练法•Shaker训练法•呼吸训练感

觉刺激训练呼吸道保护手法吞咽姿势的改变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一)、代偿性吞咽治疗1.口腔器官运动治疗❖下颌控制❖唇颊控制❖舌控制❖口腔运动体操下颌控制▪纠正下颌异常姿势下颌紧绷:提高躯干的稳定性,

降低全身屈肌及肩胛带屈肌张力,轻稳的挤压颞下颌关节。张力性咬合反射:正确摆好体位,层次性口腔按摩,选用胶套调羹,规律性的呈送食物,调羹的高度应稍低于下唇,将调羹或杯子靠在下唇(避免与牙齿相触)诱导启动合唇喂食/吞咽进食模式,喂

食者应冷静对待,耐心安慰。▪帮助下颌开闭活动,提高下颌自然开闭功能手法辅助固定下颌(侧面控制、正面控制)▪张口位下颌稳定性鼓励婴幼儿维持张口姿势2~3秒钟,等待食物的喂入▪咬合位下颌稳定性通过游戏方式训练自然咬合技能(纱布、棉棒、玩具)▪下颌分级活动功能使

用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牙胶、不用咬的食物、易融化的食物等训练下颌活动,提高下颌分级调控能力唇颊控制▪发展游戏或进食中的圆唇和展唇功能如用吸管在水中吹泡、吹气球、吹肥皂泡、对着镜子做鬼脸、夸张地发“E”和

“O”声音▪提高休息位及进食时的正确合唇功能▪提高颊向内挤压活动能力在吸吮过程中喂养者用手指向内挤压颊部,提高吸吮能力,或引导年长儿用双手挤压唇颊部做鬼脸▪减轻唇后缩(主动或被动的唇牵拉)舌控制抑制舌异常活动▪减轻伸舌反射和舌过度前伸:如交替从两侧嘴角喂食,激发舌侧向

运动;用手固定下颌,提高下颌稳定性,练习用唇而不是用舌喂吸或吸吮;诱导上唇向下运动;用压舌板或勺压舌。▪舌后缩:改变体位或是通过按摩、刺激诱导舌向前移动▪舌构形:用手或按摩棒在下颌下方振动舌根部或舌面▪增加舌的活动度:如从嘴角喂食,或教患儿做舌部运动

操等。口部运动体操❖内容▪口唇及面颊运动(抿嘴、拢嘴、交替鼓腮等)▪牙、颞颌关节运动(张口、下颌左右运动,咬合训练等)▪舌头运动(伸缩舌、卷舌、舌抗阻训练等)❖疗程▪最少两星期疗程▪每日4~5次,每次5~10分钟2.Masake训练(舌制动吞咽法)❖具体方法:治疗师用纱布包裹并拉出患者的舌

尖部,同时瞩患者做空吞咽动作,通过对舌的制动,使咽后壁向前突运动,与舌根部相贴近,增加咽的压力,使食团推进加快,主要运用于咽后壁向前运动较弱的吞咽障碍患者。3.Shaker训练法(头抬升训练)❖具体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去枕)做3次持续1分钟的头上抬动作,头向上向前抬高,直至看到脚趾

,注意肩膀不能离开床,每次上抬中间休息1分钟。此方法有助于增加上食管括约肌(UES)开放的肌肉力量,改善吞咽后食物的残留和误吸。4.呼吸训练❖具体方法:▪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如吹肥皂泡、吹哨子分级训练等,并逐渐延长气流。

▪学习腹式呼吸,强化腹肌,学会迅速随意的咳嗽。▪缩口呼吸训练,即用鼻吸气后,缩拢唇呼气,呼气控制越长越好,也可借助呼吸训练器。❖应用:吞咽时伴有吸气易引起误吸者,或是呼吸肌肌力低下,不能及时有效咳嗽者。(二)、感觉刺激训

练1.感觉促进综合训练❖感觉促进法:▪患者开始吞咽之前给予感觉刺激,使其能够快速的启动吞咽,称感觉促进法,增加感觉输入既是代偿方法,也是吞咽的治疗方法。❖应用:▪吞咽失用、食物感觉失认、延迟口腔期吞咽起始时间、

口腔感觉降低或延迟启动咽部期吞咽的患者。具体操作❖把食物送入口中时,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年幼儿通过按摩和振动增强口腔感觉觉察功能。❖年长儿给予感觉较强的食物,例如冰冷的食团,有触感的食团(例如:果酱),可发声的食团或有强烈味道的食团。❖给予需要咀嚼的食团,食团大小应适合患者咀

嚼为宜,从而借助咀嚼运动提供最初的口腔刺激。❖鼓励患者自己动手进食,可使患者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2.冷刺激❖对于口腔感觉差患者可用冰棉棒刺激或冰水漱口。将冰棉棒置于患者口内腭咽弓处并平稳地做垂直方向的摩擦4~5次,然后做一次空吞咽,这样可使咽期吞咽的快速启动。如出现呕吐反射,则应终止。冰刺

激的作用:▪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度。▪减少口腔过多的唾液分泌。▪通过刺激,给予脑皮质和脑干一个警戒性的感知刺激,提高对进食吞咽的注意力。气脉冲刺激治疗❖概念:使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泵发生器,对口腔舌咽神经支配的扁桃体周围区

域给予气脉冲刺激的方法。❖优点:简单、安全,创新性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儿童吞咽障碍患者,通过气动吞咽改善吞咽功能。❖频率:刺激10秒间歇10秒10~20分钟/次3.嗅觉、味觉刺激❖嗅觉刺激:▪芳香疗法,即用鼻吸入某种气体,对嗅觉刺激无副作用,也不需要患者有遵从口头指示的能力,

只是经鼻吸入有气味的气体,对于气管切开术或插胃管等严重吞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味觉刺激:▪薄荷脑、黑胡椒刺激,主要是改善吞咽反射敏感度,以减少误吸。(三)、呼吸道保护手法❖是一组旨在增加患者口、舌、咽等结构本身运动范围,增强运动

力度,增强患者对感觉和运动协调性的自主控制,避免误吸、保护呼吸道的徒手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保护气管的声门上吞咽法及超声门上吞咽法,增加吞咽通道压力的用力吞咽法,延长吞咽时间的门德尔松吞咽法等。❖缺点:需要一定技巧、需多次锻炼耗费体力。例:声门上吞咽法❖具体方法:1)

深吸一口气后屏气2)将食物放在口腔内适合吞咽的位置3)保持屏气,同时做吞咽动作1~2次4)吞咽后,吸气前立即咳嗽5)再次吞咽先嘱患者吞口水,能正确完成上述步骤再给予食物(四)、吞咽姿势的改变❖根据患者进食情况及不同时期的吞咽特点,可

采用姿势调整代偿性方法。如仰头吞咽适用于有口或舌功能缺损,口咽腔运送慢者;低头姿势吞咽对吞咽时呼吸道保护功能欠缺的患者适用;单侧咽功能减弱患者,为了清除梨状窦的残留物,最好做转头姿势吞咽;一侧口腔和咽无力的患者,头

偏向健侧,做侧头姿势吞咽。二、摄食训练吞咽障碍的评估治疗与进展(窦祖林,2011,广州)摄食体位的选择❖坐位❖扶抱❖侧卧、俯卧位❖视觉代偿食物的选择❖尽量按平衡膳食的种类及比例选择❖调制食物质地▪考虑容易进食▪不引起误吸▪可作适当的加工❖临床实践中,应首选糊状食物❖因地

制宜选择适当的食物并进行合理配制吞咽障碍食物质地的选择吞咽障碍分期吞咽障碍异常情况食物性状选择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口腔舌功能异常浓流质→稀流质咽期舌后缩力量减弱咽壁收缩力减弱、喉上抬不足喉入口或整个呼吸道关闭不全咽

期吞咽延迟稀流质稀流质浓稠食浓汤或浓稠食物食管期环咽肌功能紊乱或开放不全稀流质喂食方法❖将食物放在口腔中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最好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颊部,适用于舌、颊、口面部有感觉障碍和所有面部肌肉力量弱者。❖控制一口进食量,过多可引起误吸、漏吸;过少则刺激强度不够,难诱发吞咽反射。❖调整合适的

进食速度,避免两次食物重叠入口。❖调整吞咽姿势❖喂食前先清洁口腔喂食注意事项▪切勿让不清醒的患者用口进食▪避免在精神混乱时进食,例如:刚睡醒时▪避免嘈杂的环境,使精神更集中▪鼓励缓慢进食,少食多餐▪给予患者口头提示,口头提示可帮助患者协

调吞咽的动作▪例如,吞下去,再吞一次,闭合嘴唇用力吞等指令▪分泌物较多者,进食前先排痰▪口腔感觉差的患者,把食物送入口中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于刺激感觉▪喂食药物-药物单独喂食,不要混入糊状或饮料内-必要时可加入(凝固粉),使之更安全

更容易吞咽三、导管球囊扩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窦祖林教授等创新性的利用普通导尿管中的球囊进行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治疗。❖创新之处:▪利用普通导尿管,采用注水方式,通过球囊直径改变自下而上扩张环咽肌▪扩张前、中、后利用测压管进行压力测定▪康复科医生、治疗师、护士均可

操作,安全可靠导管球囊扩张方法插管确定经食道入口并完全穿过环咽肌下缘注适量水,确定基质向上提拉有卡住感抽出适量水后上提,通过UES下缘主动用力吞咽,维持3~5s,直到滑出UES上缘重复4~5次,由下而上轻轻移动,充分扩张UES导管球囊扩张注意事项1.扩张前先行内镜检查,确定舌、软腭、咽及喉无进行性

器质性病变,方可操作。2.插管前先用棉签蘸1%丁卡因插入鼻孔行局部黏膜麻醉,以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3.扩张后可给予地米+a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防止黏膜水肿,减少黏液分泌。四、生物反馈应用于吞咽障碍❖促进▪认知功能▪专注力▪动机❖生物反馈辅助训练有利于运动的再

学习▪运动再学习有助于自主运动的恢复▪利用增强反馈的技巧来增强学习的动机或乐趣提高治疗的效果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生物反馈辅助疗法的研究台湾屏东医院(李志明,2011,广州)五、电刺激❖作用价值▪可以立即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即时效应明显,可作

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和气脉冲刺激治疗。新方法:从口或鼻插入含有电极的咽—食管导管,接受10min的咽部重复电刺激(10Hz)❖适应症▪神经性吞咽障碍▪癌症(头、颈、肺)放疗前、中、后期▪肌肉障碍(环咽肌)针灸治疗❖方法:针刺双侧足三里、太溪穴❖深度为1

0mm,留针静止15min。❖研究表明针刺后30min和针刺前相比,吞咽反射潜伏期(LTSR)显著缩短,从而有效改善吞咽困难。下肢穴位对吞咽中枢—岛叶皮质的激活研究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科(魏鹏绪,2011,广州)六、其它❖肉毒毒素注射:

注射腮腺(30u),颏下腺(20u)减少过多唾液分泌;也可用于环咽肌失迟缓患者❖药物治疗:抗胆碱酯酶药(如溴吡斯的明)❖说话瓣膜的使用❖手术治疗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