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1 页
  • 大小 255.537 KB
  • 2023-05-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61)页,255.53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1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

技术医学知识6消毒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消毒要与隔离、杀虫、灭鼠等措施配合▪消毒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传染病消毒的重要性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7消毒要与其他控制措施配合留验、医学观察、隔离、封锁、杀虫、灭

鼠、防虫、防鼠、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爱国卫生运动、治疗病人、管理病兽、易感者预防接种(主动、被动免疫)、预防用药、个人防护(防护用品、个人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8二、如何制定消毒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消杀技术医学知识9如何制定消毒方案▪明确消毒目的▪了解有关背景▪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明确消毒的时机▪确定消毒方法与选择合适的消毒因子▪消毒工作的组织与质量控制▪物质准备▪人员▪时间安排▪消毒效果评价▪小结与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0一)消毒的目的意义▪切断传播途径---最直

接的意义▪稳定人心---有时很重要▪宣传作用---需要尽量避免生活环境变化、人群抵抗力的变化、公共卫生条件的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1依消毒目的和时机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2依应用场所疫源地消毒医院

消毒公共场所消毒家庭消毒个人消毒食品厂消毒实验室消毒石油工业的消毒农业的消毒疫区消毒疫点消毒渔业种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3二)了解有关背景▪政府的态度、舆论的反应、群众的要求▪当地传染病发病情况▪该类突发事件的常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该突发事件

的基本情况▪处理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以往的经验教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4三)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确定依据:1、流调结果(疫源地的范围与主要污染物)2、法规要求3、实施能力4、其他:对环境的影响,对物品的影响,有无使其无害化的

其他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5四)明确消毒的时机▪法规要求▪流行病学特点▪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特点▪消毒能力▪其他措施的替代补偿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6五)如何确定消毒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因子▪确保有效▪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小▪合法▪原则上使

用有许可批件的消毒产品▪价格可以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7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病原体抗力▪传播方式▪消毒因子▪消毒对象▪消毒环境▪消毒时间▪实施过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8病原体对常见消毒因

子的抗力芽胞|分枝杆菌|亲水病毒或小病毒|真菌|繁殖体|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19消毒对不同传染病的意义切断传播途径对肠道传染病很有效,对人畜共患病有时有效,对呼吸道传染病有时有效,对性传播疾病需进行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消毒,对血传播疾病进行医疗用

品消毒,对体表接触性传染病进行日常用品消毒,对抗力很低的病原体无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0消毒因子▪物理因子:热射线、微波和激光过滤、吸附与清洗▪化学因子现产现用的消毒因子商品化的消毒剂:高、中、低消消毒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1

高效消毒剂杀灭一切微生物中效消毒剂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繁殖体低效消毒剂杀灭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2依据污染微生物(抗力、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1)芽孢、孢子、分枝杆菌污染:高水平消

毒法2)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高水平消毒法3)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中水平消毒法4)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中/低水平消毒法5)较多有机物的物品:增加消毒剂量6)微生物污

染严重时:增加消毒剂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3根据物品性质选择消毒方法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压力蒸汽灭菌2)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干热灭菌3)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4)金属器械:使用的消毒

剂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的消毒剂。5)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4过氧乙酸▪广谱、高效,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市场上以二元包装为主)。▪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消毒方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熏蒸。▪浸泡、擦拭:0.05%(芽孢用1%)过氧乙酸5min。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擦干后使用。▪喷洒:一般表面用0.2%~0.4%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60

min。▪喷雾:2%过氧乙酸8ml/m3。▪熏蒸:15%过氧乙酸7ml/m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5注意事项1)易燃易爆:包装、储存、运输、使用。2)不稳定:保存期、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稀释液临用前配制。3)腐蚀性:消毒对象,即时用清水冲洗。4)刺激性:谨防溅入眼内或皮

肤上,溅上,即时用冲洗,空气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5)有机物影响: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6灭菌剂,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

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浸泡10h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消毒:用浸泡法,有时用熏蒸法。浸泡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不宜用于空气消毒,也不宜用于普通物体表面的消毒!戊二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7甲醛▪不理想但不可代替的熏蒸消毒剂▪不理想:致癌、刺激性、作用慢▪不可代替:空气消毒和全房间的消毒▪消毒作用特点:消毒作用强且可靠、弥散性较好、穿透性较差。▪计量:36%的甲醛40ml/m3,作用12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

技术医学知识28含氯消毒剂▪是一大类,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三氯磷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可为粉剂、片剂、或液体。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都有较强杀灭作用。▪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低时可降低杀菌作用。(2

)酸碱度:酸性条件下的杀菌作用要比碱性条件下强。(3)有机物:可降低杀菌能力。▪应注意其腐蚀和漂白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29二氧化氯▪ClO2,不稳定,常在临使用时生产或在

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用于饮用水消毒时,一般认为其不产生三卤化物,是一种较含氯消毒剂更安全的新型消毒剂。▪杀菌能力:广谱、高效、速效,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分支杆菌和芽孢等。▪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1)消毒效果易受有机物影响。(2)pH质明显

影响消毒效果,pH值高时消毒能力下降。(3)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4)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应用:适用于医疗器械、餐(茶)具、饮用水及环境表面和空气等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0新洁尔灭▪化

学名称为苯扎溴铵,分子式为C21H38NBr。具有芳香味,呈淡黄色胶状,易溶于水,具有表面活性作用,振摇可产生大量泡沫,有一定的去污能力,腐蚀性小,消毒性能稳定,抑菌能力强。▪杀菌能力:对化脓性病原菌有良好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菌的杀灭作用要大于阴性细菌。▪

注意事项:▪(1)苯扎溴铵与其他季胺盐类一样,极易被多种物体吸附,浸泡液的浓度可随消毒物品数量增多而逐渐降低,因此应该及时更换消毒液。▪(2)不得与肥皂或其它阴离子洗涤剂合用。▪(3)不宜用于粪、尿、痰等的消毒。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1臭氧▪O3,强氧化剂,常温为爆炸性气体。水中溶解度约为3%。有消毒后无残留的优点,适于用于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等的消毒。稳定性极差,只能现产现用。臭氧杀灭力强,并可破坏肉

毒毒素。▪影响因素:温度、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等影响杀菌作用。▪注意事项:室内空气中允许浓度为0.16mg/m3。对金属有腐蚀性,对橡胶有加速老化的作用,对织物和各种有色物品有漂白褪色作用。▪水消毒:一般加入量0.5mg/L~1

.5mg/L,污染较重时可提高到3mg/L~6mg/L,使水中臭氧浓度在0.1mg/L~0.5mg/L,维持5min~10min。▪空气消毒:一般用30mg/m3的臭氧,作用15min~30min。▪物体表面消毒:,臭氧浓度>12mg/L,作用时间15min~20mi

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2季铵盐类消毒剂按照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单长链季铵盐:苯扎氯铵、度米芬;双长链季铵盐: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长链双季铵盐:Gemini型季铵盐;其他季铵盐:盐酸苯海拉明、盐酸普鲁卡因、氯化胆碱、维生素胆碱等。Gemin

i型季铵盐是最近开发的一种高活性的表面活性剂,Gemini型季铵盐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它的自缔合浓度约为传统的百分之一,而界面活性比传统的高得多,具有突出的多方面的优异性能,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发展趋势:双链季铵

盐及其复配物是发展重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3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

大类。压力蒸汽灭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4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原理利用重力置换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的冷空气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

物品达到灭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5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蒸汽压力达205.8kPa(2.1kg/cm2),温度达132℃或以上,开始灭菌,到达

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根据一次性或多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二种,后者因多次抽真空,空气排除更彻底,效果更可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6压力蒸汽灭菌所需时间121℃下排气132℃预真空132℃脉动真空硬

物(裸露)1544硬物(包裹)2044织物包304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7紫外线灯▪适用范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的消毒。▪C波段,波长范围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

是253.7nm。▪石英玻璃管或其他。▪可以配用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反射罩。▪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00h。▪分类:普通型和高强度,高臭氧、有臭氧和无臭氧,直型、H型和异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8常用

紫外线消毒灯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可产生臭氧。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90μW/cm2;功率>20W灯,≥60μW/cm2;功率15W灯,≥20μW/cm2。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灯管中心垂直距离1m处测定)为:功率30W灯,>170μW/cm2;11W灯,>40μW/

cm2。▪3)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

184.9nm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39消毒剂的选择▪环境消毒:含氯消毒片;▪饮水消毒:含氯消毒片或二氧化氯消毒片;▪手卫生和皮肤消毒:醇类快速手消毒液,碘伏消毒液;▪居家消毒:双长链季铵盐消毒液;▪交通工具消毒:双长链季铵

盐消毒液;▪通风管道消毒:双长链季铵盐消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0消毒剂的施药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1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如各种农用喷雾器)喷洒消毒

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喷洒液体雾粒直径多在100μm以上。▪1.适用范围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2.使用要求到达疫区或疫点后,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

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表面至全部湿润为度。▪3.注意事项⑴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⑵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它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

膜覆盖防湿。⑶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由于所喷雾粒小,浮

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适用范围室内、坑道、车辆、帐蓬内空气和物体表面。▪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消毒结束

后,打开门窗通风,去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应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应使用可靠的喷雾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3擦拭消毒法▪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

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使用要求用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注意事项不耐湿物品表面不可使用该方法;擦拭时应防止遗漏;污

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应适时更新消毒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4浸泡消毒法▪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使用要求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

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注意事项使用可连续浸泡消毒的消毒液时,消毒物品或器械应洗净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液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5粉剂喷洒消毒▪用喷粉器或人工撒布消毒粉剂进

行消毒。▪适用于空气相对湿度>90%时的潮湿地面和含露珠的低矮植。▪喷洒粉剂消毒应在风速2.0m/s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个人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7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

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

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

3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8▪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

/m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3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49▪衣服、被褥:被细

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

),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过氧乙酸20ml

(3g/m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0▪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

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

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1▪5、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min~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2▪家用物品、家俱、玩具: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3▪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

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min~3min。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4▪运输工具:车

、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对细菌芽孢的污染用20ml(3g/m3)蒸发薰蒸消毒2h。对

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作用60mi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5▪污水消毒▪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L污水加入10000mg

/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g。混匀后作用1.5h~2h,余氯为4mg/L~6mg/L时即可排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6六)消毒工作的组织与质量控制▪组织领导,分工负责▪质量控制内容:消毒人员水平消毒药械的质量消毒实施过程:给药量、均匀度、覆盖面、环境因素的影响

质量检查制度消毒效果的实验室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7七)物质准备▪消毒剂▪消毒器械▪防护用品与清洁用品▪检测用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与消毒车▪其他:登记、记录用的表格、音像设备、照

明设备、测量用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8八)人员▪人员分工▪对各类人员的技术要求与培训▪现场消毒人员的注意身体素质▪人员的防护(见相关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59九)时间安排▪消毒开始时间▪消毒活动的持续时间▪检测时间要与消毒时间配合▪灭蝇、灭鼠一

般在消毒前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60十)消毒效果评价▪消毒过程评价:消毒剂的质与量、人员水品与操作、设备性能、质量控制措施与现场检查▪消毒效果评价:模拟现场试验和现场试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杀技术医学知识61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