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疼痛的物理治疗课件.ppt,共(55)页,8.537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0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疼痛的物理治疗疼痛治疗的机制与治疗目标■缓解疼痛(Decreasepain)■改善功能(Increasefunction)■不增加严重副作用(Don‘thaveunacceptablesideeffects)□疼痛治疗的机制:
■消除疼痛的原因■阻断疼痛的传导■提高痛阈■改善疼痛反应综合治疗□疼痛治疗的目标:3疼痛治疗的方法□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推拿按摩针灸……□药物治疗□PCA□神经阻滞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心理治疗□手术治疗4
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应用各种人工或天然物理因素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作用机制:共同性与特异性利用物理因子对机体的刺激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组织代谢、加速致痛物质排
泄、缓解肌痉挛,起到去除病因、抗炎、止痛、消肿和恢复功能等作用。物理因子的共同性:生物学效应一□改变组织细胞和体液内离子的比例和微量元素含量□引起体内某些物质分子结构变化,影响各种酶活性□调节物质代谢,使体内产生生物学
高活性物质□增强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改变生物膜、血管、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通透性□调节神经—内分泌信息控制系统功能□加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5物理因子的共同性:治疗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
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6物理因子的特异性:生物学效应二不同物理因子选择性作用于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不同的效应!7□直流电优先作用于周围末梢神经感受器和周围神经纤维□正弦调
制中频电流使疲劳肌肉中RNA含量升高,并能增强大脑皮质、锥体神经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蛋白的荧光强度□超短波优先作用于结缔组织、巨噬细胞系统,可较明显地作用于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内分泌信息控制系统、骨组织□紫外线优先作用于外胚层组织及表皮、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8物理治疗的特
点□起效较迅速:如电疗对治疗急性扭挫伤可立刻止痛□无创、无痛苦:常因其奏效迅速、疼痛减轻而有一种舒适轻快的感觉□不良反应较少: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有创治疗的损伤与风险9物理治疗的种类□自然物理因子治病方法:日光浴、空气浴、温泉浴、海水浴、泥疗……□人工物理
因子治病方法:■电疗(直流电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电疗法)■光疗(激光、超激光、紫外线、红外线疗法)■磁疗(脉冲磁、旋磁、贴磁)■超声波治疗■热疗(蜡疗、中药熏蒸)■冷冻疗法■机械方法(颈腰椎牵引、运动治疗、四肢充气循环等)10适应证□急慢
性炎症、感染□软组织损伤□疼痛疾病□血液循环不良者(脉管炎、雷偌氏病)□运动功能障碍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体质、感觉障碍者、活动性肺结核□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全身衰弱□年老体弱、婴儿、孕妇□脑、心、眼睛、睾丸等部位□体内金属、电子
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物理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1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低频电疗法: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中频电疗法:频率在1000Hz~100,000Hz的脉冲电流■高频电疗法:频率超过100,000Hz的脉冲电流□分类:电疗法(electroth
erapy,ET)□定义:应用各种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机制:具有镇痛、消肿、消炎、脱敏、缓解肌肉痉挛、加强组织张力、促进恢复正常的神经传导和调节功能等。低频电疗法(Lowfrequencyelectrotherapy)□定义:应用频率小于1000Hz的电流治病
的方法□种类:■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1)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electrica
lneverstimulation,TENS)(2)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脊髓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超低频电疗法12
返回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TENS疗法与传统神经刺激疗法区别:传统电刺激主要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则是用来刺激感觉纤维□机制:■闸门控制学说■内啡肽□物理特性:大部分为持续、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频率为
1~150Hz可调,脉冲宽度为0.04~0.3ms可调。神经纤维的种类及其特征纤维种类来源纤维类别直径(µm)传导速度(米/秒)髓鞘刺激阈(伏特)Aα肌梭及肌腱的传入纤维Ⅰ15~2080~120厚0.05以下Aβ皮肤的机械感受器的传入纤维Ⅱ12~1480~85薄0.05~0.3Aδ皮肤痛温
觉传入纤维,肌肉的深感觉传入纤维Ⅲ1~920~30薄0.25~0.7C无髓的痛觉纤维,温度、机械感受器的传入纤维Ⅳ0.5~21~1.5无9~35□作用机制: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波形:不对称尖角波形■宽幅:650μs■频率:8HZ■发出8Hz低频电流,不对称尖角波从人体表皮渗透到深部,
改善组织细胞血供、调节细胞离子平衡,使细胞代谢正常化■抑制致痛物质的产生■诱发大脑释放止痛物质“β内啡肽”□止痛三要素:中频电疗法(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MFE)□定义:应用频
率在1kHz~100kHz的电流治病的方法□种类:16返回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又称为音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高频电疗法(highfrequencyelectrotherapy)□定义:应用频率在100kH
z~300GHz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机制:■为“内源”热,即为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的“内生”热,而非体外热辐射的加热;■热作用较深,可达体内深部组织,其深度依高频电的频率而别;■热作用较均匀,包括皮肤、深部组织及体内脏
器;■热作用的选择性分布,高频电疗的波长频率,治疗方法不同;温热效应非热效应■白细胞吞噬活动加强,以控制早期急性炎症;■神经纤维、肉芽组织再生加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变化,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条件反射活动受到限制;18■短波疗法(shortwa
vetherapy):频率3~30MHz,波长100~10m,■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wavetherapy):频率30~300MHz、波长10~1m■微波疗法:频率为300~300000MHz、波长为lm~lmm的电磁波•分米波疗法(decimeterwavetherapy):波长lm
~l0cm,频率300~3000MHz•厘米波疗法(centimeterwavetherapy):波长l0~lcm,频率3000~30000MHz•毫米波疗法(millimeterwavetherapy):波长l0~lmm,频率
30000~300000MHz□按照波长、频率分为五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高频电疗法分类19□作用机制:微波治疗对人体局部作用一定时间后,产生的热效应穿透力强(可通过脂肪层到肌肉层)、有效率高,深5cm处的温度可升至40℃左右,产生活血、消炎、止痛,对各种炎症具有显著疗效
。此效应为红外、短波、超短波致热所无法比拟。□治疗剂量:I级剂量:又称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水肿显著、血液循环障碍者)。Ⅱ级剂量:又称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炎症)Ⅲ级剂量:又称温热量,有明显舒适的温热感(适用于慢性炎症、慢性疾病)Ⅳ
级剂量:又称热量,有刚能忍受的强烈热感(适用于恶性肿瘤)安全与防护□辐射的防护措施■环境设施的防护■高频电辐射源的防护■操作人员的防护■设备的安全措施■操作的安全要求□安全技术21各种电疗综合特性22光疗法(lighttherapy)□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波长
:1000μm~180nm□机制:■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分类:■热效应■光电效应■光化学效应■荧光和磷光效应23红外线疗法(infraredtherapy)□物理特性: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波长在760nm~400μm;■
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波长760nm~1.5μm,可穿透至真皮及皮下组织达2cm~3cm;■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波长1.5μm~400μm,仅能穿透表皮浅层0.05mm~1mm。□机制:红外线辐射人体组织后产生温热效应,故又有热射线之称;远红外线比近红外线
易被组织吸收,产生较明显的温热感□特性:■穿透能力强,具有光化学效应■热效应好,复合波长综合疗效高■方向性好□治疗原理:红外偏振光疗法■神经系统:作用于周围神经抑制疼痛信息的产生,降低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内循环,增加机体免
疫力;■光热效应:■生物刺激作用:■光针效应:□特征:高度定向性、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光化学效应、电磁效应激光疗法(Lasertherapy)□物理特性:激光是指受激辐射放大的光。激光的颜色取决于波长,而波长取决于发出激光的活性物质(
半导体、红宝石、氩气……)。□治疗作用:1.低强度激光:■生物调节作用■消炎作用■镇痛作用■促进酶的活性作用■对穴位的作用■调节神经及免疫功能作用2.高强度激光:高强度激光对组织有损害作用,当聚焦照射时对组织产生高热、高压强、高电磁场作用
,主要引起损伤性的热效应,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甚至炭化、气化,使组织止血、粘着、焊接或切割、分离。27超激光疗法(SUPERLIZER)□输出波长为700~1600nm“人体窗口”的光波,功率可达2350mW,对人体组织有更深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作用: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阻断疼痛传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消炎、消肿等功能。磁疗法(Magnetotherapy)□定义: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种类:■静磁场法(属于恒定磁场)■动磁场法
:◆旋磁疗法◆电磁疗法:临床多用脉冲磁场28磁场剂量静磁场小剂量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0.3T中剂量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为O.3~0.6T大剂量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0.6T动磁场小剂量或低磁场磁场
强度<0.1T中剂量或中磁场磁场强度O.1~O.3T大剂量或强磁场磁场强度>0.3T脉冲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释放内啡肽缓解疼痛调节骨代谢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定义:利用脉冲发生装置的可调性产生特定的脉冲电流,从而产生
特定频率、特定强度、特定上升时间及特定脉宽的脉冲电磁场。□对生物效应影响较大的指标:频率与强度脉冲电磁场□定义:应用短暂、强大磁场脉冲重复施加在皮层上,线圈产生的磁场穿过头皮和颅骨,在皮层上诱导出电流引起神经元兴奋来
治疗疾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机制:■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改善脑部血流和代谢■调节神经递质和基因表达■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幻肢痛、脊髓损伤、内脏痛、纤维肌痛、脑卒中、运动障碍、癫痫、帕金森、抑郁症、睡眠障碍、焦虑症等适应证与禁忌证孕妇、有起搏器、脑内靠近刺激线圈处有金属
材料、;颅脑疾病、创伤、有癫痫发作风险、特发性癫痫;近期服用三环类等降低痫性发作阈值药物、严重酗酒及使用神经兴奋性药物者;适应证禁忌证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therapy)□定义: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
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临床治疗多采用频率为800kHz~1000kHz的超声波33返回■接触法:移动法、固定法■水下法■辅助器法:水漏斗、水枕■药物透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操作方法:34体外冲击
波疗法(Extraco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定义:利用可透入人体组织的机械冲击波的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在特定部位对人体内部组织
、细胞产生一系列作用(裂解硬化骨、松解粘连、刺激微血管再生、促进骨生成),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成骨效应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及压应力。拉应力诱发软组织间松解,裂解硬化骨,压应力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促进组织血管生长及骨愈合。□空化效
应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气泡,冲击波在人体组织中传导时,气泡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急速膨胀。有利于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使受冲击部位微循环加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镇痛效应局部高强度的冲击波能对神经末梢组织产生超强刺激,使神经敏感性降低,无法传导疼痛信号(闸门学说)。□代谢激活效应
使该处血供增加,带来新的生长因子并诱导干细胞转化为正常的组织结构,大大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减轻患处的炎症反应,降低水肿,加速康复。生物学效应与治疗原理□根据冲击波波源产生形式,目前分为4种:■液电式■电磁波式■压电式■气压弹道式(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分类体外冲击波治疗适应证肩肌腱炎触发
点腰背痛跟腱痛足底筋膜炎网球肘ESWT治疗应用■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牵伸挛缩组织■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恢复脊柱正常排序■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牵引疗法(TractionTherapy)□定义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作用机制:作用于脊柱(颈椎或腰椎)的力为人体轴向牵引力普通牵引缺点:舒适度不够、肌肉不能完全松弛牵引角度控制不精确
三维多功能牵引□又称屈曲旋转快速牵引。在沿脊柱轴向牵引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屈曲、旋转动作,瞬间同时连贯完成三种手法。□优点:定时、定量、定角度□缺点:暴力、新损伤、恐惧常规牵引:肌肉对抗性紧张减效复合功能牵引:牵引+热(放松肌肉)增效微波牵引床熏蒸牵引床复合功能牵引□特点:■按
照正常生理曲度的弧线轨跡进行牵引■符合人体脊柱连接的特性■解压椎间盘和复位椎小关节脊柱前路和后路椎间隙均衡受力由美国著名骨科专家Bachman博士根据脊柱生物力学原理研发三维曲度牵引系统❖模拟零重力条件下肌肉的放松状态和生理状态❖对病变节段减压(减轻神经根受压和降低病变
部位的张力)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非手术脊柱减压原理消除椎旁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反应使椎间隙增高,椎间盘高度增加椎间盘内持续性负压状态使突出物回纳,压迫解除恢复椎间盘自身的营养肌肉松弛,疲劳性损伤减轻椎管体积增加,压迫解除神经的水肿、炎症减轻,缓解疼痛SDS在恢复椎间盘的营养及系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SDS
技术特点:四项专利技术1.非线性对数曲线牵引力■椎旁肌肉群在蠕变作用下发生应力松■有效的减压循环过程,确保治疗椎间隙有较好的泵式负压吸引作用。2.病灶定位技术根据荧光试验,确定相应椎间隙的施力角度;保证了最大有效减压力作用于相应椎间隙,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刺激本体感受器,消除不必要的肌肉收缩对抗
。3.高精度传感器及反馈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精确到0.1磅)与闭环式减压反馈系统(13次/秒)确保减压力与治疗曲线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4.分离床和病人安全开关可分离的床体,通过减少患者和床面之间的摩擦提高疗效,并且增
加患者舒适性。SDS与传统牵引的比较对比项目SDS传统牵引作用力的模式持续可控的动态模式持续或间歇的线性模式感受器-减压力反馈系统有,可帮助消除肌肉抵抗无椎旁肌肉收缩抵抗几乎不产生常产生力的作用点精确定位病变椎间盘作用于整个脊柱椎间盘内压下降持续性负压,可达到-200mmHg一般情况下,难以达
到负压+30mmHg椎间隙高度增加明显增高不明显治疗效果促进突出物、扩散的液体和营养物质回纳仅通过限制病人活动,缓解病情患者舒适度极高较差临床研究情况较多的全球研究证实较少的系统性研究报告□作用原理:通过人体在失重和不稳定环境
下主动训练能够最大程度唤醒和调动机体潜能,激发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使病人在无痛的状态下提高感觉运动的控制能力,增强局部肌肉的稳定性,提高肌力恢复神经肌肉的有序性,从而达到运动协调,疼痛消失。悬吊运动疗
法(S-E-T)整脊枪□作用原理:■以器械代替徒手,利用接近人体共振频率的脉冲及接近人体共振效应的脉冲强度,对身体各骨骼部位进行相对应的安全无痛的等频外力冲击刺激矫正。■利用激活活化身体肌肉组织及矫正不正确的骨骼为主要特色,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当身体肌肉还来不及产生抵抗反应时就已发生作用而达到效
果。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超级神经治疗仪自动律波治疗物理治疗注意事项□明确诊断□方法选择:物理因子、参数、部位、剂量选择□确定疗程□综合治疗:■局部与整体、药物与营养、心理与社会等因素■物理因子间相互影响综合治疗-理疗与
药物综合应用理疗与全身用药相结合•在抗感染药物全身应用的同时进行局部理疗,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可增加局部药物的相对浓度,缩短疗程。理疗与皮肤粘膜局部用药相结合•在局部给药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物理治疗,可促进药物的吸收。综合治疗-理疗因子间的综合应用■作用基本相同的物理因子不宜同日
综合应用;■相互拮抗作用的物理因子不能同时综合应用;■应用反射疗法时不宜在同一反射区同日使用两种以上的物理治疗;■防止过度综合治疗给患者造成过大负荷或疲劳(不利于机体体液及生理调节机制);□不同性质的物理因子间综合应用,有些可产生叠加作用增强疗效,有些则会产生相互抑制而减弱疗效。
□综合治疗原则:55疼痛物理治疗工作站□可提供若干物理因子的复合治疗:电疗-超声波治疗-激光治疗-负压吸引□触控屏操作,具有三种模式:病症模式、处方模式、专家模式□具有极其详细的治疗指导:包括治疗部位以及各种治疗参数(强度、频率、占空比
、治疗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