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物医学科研方法培训课件.ppt,共(57)页,345.436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28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医学科研方法几点要求⚫纪律⚫课本与听讲⚫通过这门课学习什么:明确志向、养成道德、训练思维、熟悉概念、程序、原则、方法等(了解科研的基本内涵,掌握科研的基本技能;不要指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自己就能成为科研专家。
)⚫考试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几点建议⚫新的起点,未知的未来,珍视机会;⚫完成从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本科生向掌握基本科研方法的硕士研究生转变,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提高协调能力,珍视关系,处理好与同学、准同事及导师的关系;⚫学会
计划自己的学习(用钱、按时毕业);⚫提高外语水平、知识水平、科研及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绪论(科研工作的入门)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为什么考研究生?必须做课题,发表文章,获得学位。应该掌握科研的内涵、原则以及基本技能。想进一步深造,成为有所专长的专家学者。想提高学历,以便有更好的就业
机会。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基本概念科学:指探讨自然现象及其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指任何旨在增进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使之能在实际中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和基本任务就是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或新技术。医学科研:旨在增进已有的医学科学知识,探索医学中的未知,创造
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工作。即研究人体正常生理、病理、健康与疾病的科学活动。生物医学科研方法6医学科研的任务1.揭示人体生命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现象和机制。2.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认识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4.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
材料,从而为防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方法和手段。生物医学科研方法7医学科学研究发展简史⚫一、西医学研究的发展简史⚫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Vesalius)的《人体结构》一书问世,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是医学研究进入器官水平的标志。⚫1858年,德国病理
学家魏尔啸(Virchow)出版《细胞病理学》一书,把对病变的认识从宏观的器官水平提高到微观的细胞水平,使医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931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深入到亚微层次,医学研究从而深入到亚细胞水平
。⚫1949年,第一个分子病——镰状红细胞贫血的发现,是医学进入分子水平的最早范例。⚫2003年,人类基因组29.1亿对碱基序列的最终测定,被视为“生物学的圣杯”、“生命的百科全书”。随着这一浩大工程的完成,将给医学、环境保护和工农业带来革
命性的变化。生物医学科研方法8二、医学科研方法的发展简史纵观世界医学发展的历史,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一)古代经验医学——整体方法论(公元前400年-16世纪)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四体液说”和古罗马医学家
盖伦(Galenus)“肝为生命中枢”模型为代表。Hippocrates的“四体液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体液构成。血液占优势者的气质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者称为黏液质;黄胆占优势者称为胆汁质,黑胆占优势者称为忧郁质。Galenus绘制
了血液运动学说图解,主张血液产生于肝脏,分布全身后像潮水般涨落,不再返回心脏,认为血液是运送动物灵、生命灵、自然灵等灵气的管道。这种“肝为生命中枢”的观点,基本上是错误的。生物医学科研方法9(二)近代实验医学——分析方法论
(16-19世纪)维萨里(Vesalius)冲破了16世纪比利时每年只准解剖一具尸体禁令,从刑场上偷取尸体,在暗室里做解剖观察,表现出献身科学的无畏精神,出版《人体结构》一书,成为科学解剖学的奠基人。英国
医生哈维(Harvey)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测量观察,证实了血液循环。1628年发表名著《论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使生理学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意大利医生莫尔加尼(Morgagni)大量解剖病死
者的尸体,注重从病灶实际研究病理改变,确立了器官病理学,成为病理解剖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是微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发酵、蚕病、推翻“生物自然发生说”、发明炭疽菌苗注
射,以及成功地用狂犬病疫苗挽救狂犬病人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how)通过对大量病理标本的显微镜下观察,创建了细胞病理学,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0(三)现代医学——系统方法论代表的学说有神经系统学说(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
内分泌细胞系统)。这一阶段克服了分析法的孤立、静止地研究医学,使医学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动态的研究中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进入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1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科研的发展
早期的神灵医学;古代的经验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在这种模式下,医学研究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出现多学科交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态势。现代医学科研趋势: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管理学知识、方法的运用。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2第一节医学科研概述❖一、医学科研课题:1、概
念:是为了探索、解决一个医学科学技术问题而提出设想及其依据,提出目标、实施方案与措施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单元。2、基本要素❖具有探索解决医学科技问题的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提出科学假设或设想及依据❖为达到目标而提出的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资源条件(人、财、物和信息)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3医学科研的特征⚫探索和创新性;⚫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能够实现的研究计划;⚫应提出假说,并有严格的设计;⚫具有时限性;生物医学科
研方法14二、医学科研的分类⚫按照科技活动的类型⚫按学科分类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51、按照科技活动的类型基础研究⚫含义: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的研究。⚫结果: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形成普遍的原则、理论等。⚫特点:未知因
素多,探索性强,周期长,研究手段要求高,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应用研究⚫含义:研究如何把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为开发研究提供比基础研究更具体的指导性的理论和方法。⚫特点:周期短、成功率较高。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6开
发性(发展)研究含义: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研制出产品或对样机和中间生产环节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特点:这类研究包括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投产前的批量生产)所需经费多,受生产或实验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实施时,多与企业合作。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是:增加科学技术知识,以直接
产生社会效益为主。医学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7三种活动类型科研的研究内容与范围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定义,根据国家科技部提出的科技活动分类,各类医药卫
生研究的内容与范围如下。(一)基础研究1.研究内容(1)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2)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3)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4)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5
)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亲缘与有效成分关系。2.举例(1)精子膜蛋白的结构及免疫性。(2)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基因结构的变化。(3)T细胞E受体受刺激后细胞内生化的变化。(4)经络本质的研究。生物
医学科研方法18(二)应用研究1.研究内容(1)有关疾病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2)为实验研究探讨建立新的动物模型、细胞株以及方法学的研究。(3)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药物资源调查的方法学研究。(4)寻找新药物、新生物
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及其机制研究。2.举例(1)不同抗精子膜蛋白抗体对抗生育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2)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系的染色体组型、分带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3)建立临床检测T细胞功能的技
禾方法。(4)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及其机制。生物医学科研方法19(三)开发研究1.研究内容(1)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2)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仪器、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等实验室样品的研制。(3)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引种试验。2
.举例(1)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应用起搏器手术指征。(2)异常血红蛋白病的产前诊断。·(3)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病的无创性测定技术研究。(4)脉冲激光器的研制和改进。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02、按学科分类⚫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与中药学⚫二级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心内
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药学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1⚫三、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勤于思捷于行;严谨求实,杜绝作假和剽窃;⚫好奇,动机;善于获取、积累、学习和应用知识;⚫善于获得资助;合作精神;⚫勤奋专注,逆境不折
;智商与勤奋相结合;⚫清高与社会交际相协调;健康;⚫适度的商业意识;良好的英语和电脑基础;⚫口、笔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面对错误的勇气;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2四、科研活动的起点—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定义:指“根据已
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作出的假定性解释。生物医学科研方
法23科学假说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假说具有猜测、假设的性质,还不属于被实践所验证了的科学事实;二是科学假说又不同于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以已知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为基础,是在这些基础上提炼出的科学问题,并在多种科学知识基础上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和想象等方法,形成解答问
题的基本观点。正是由于立足于既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这就决定了作为科学假设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如果不具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有关陈述还不能称之为科学假说。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4科学理论不同于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的并经过一定实验检验的概念系统或比较
系统的理论学说。”科学假说同科学理论的区别:科学假说带有或然性,尽管其内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终究还没有经过实验来验证和确认,所以只能称为假说;科学理论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已经显示出自身正确性的理论。当然,科学假说同科学理论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在形
成的过程中,一开始往往是借助于科学假说开辟的方向,因此,科学假说往往是科学理论形成的前奏,对科学理论的形成功不可没。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5科学假说作用:1.提供新学说的基础2.提供研究的方向和途径3.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假说形成的
基础:1.科学依据2.科学思维: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6假说的检验(或验证):虽然依靠长期的工作基础和经过科学思维,但提出的假说仍具有假定性,必须经过实践加以检验,以去伪存真,发展正确的学说。验证假说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假
说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因此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应当在研究中加以肯定、修正或否定。1.尊重事实,不惟个人意愿和权威;2.慎重对待检验结果;3.假说检验需要逐步深化。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7案例:科学假说与原发性肝癌病因学研究⚫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男性发病率居第7位,女性居第9位;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占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在部分农村占第一位。⚫肝癌由于病因不明,难以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此,肝癌的病因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8⚫肝癌与基因有关——不成立⚫人们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各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之间,肝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如东方的中国、日本发病率较高;而西方的美国等国家发病率就较低。这一现象使人们推测(假设),遗传因素可能在肝癌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后来通过移民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从肝癌高发区移民到低发区后移民后代肝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这就促使人们对遗传因素的作用进行重新估价。生物医学科研方法29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关系-不完全成立⚫1960年,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事件,即英国
10万只火鸡幼雏进食霉变花生饼后死亡和美国船运鳟鱼大批死亡并发现肝癌。随后人们首次从上述花生饼饲料中,分离出能致雏鸭肝脏中毒的黄曲霉毒素,并用流行病学方法证明两起事件与黄曲霉毒素相关。⚫在非洲、东南亚、美国、香港及中国内地如启东等地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发现黄曲霉毒
素摄入量与肝癌发生率相关;摄入黄曲霉毒素高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在大鼠、鸭、鳟鱼、猴等动物中诱发肝癌,并与黄曲霉毒素呈剂量—效应关系。为此人们就提出了“黄曲霉毒素是致人类肝癌主要因素”的假说。⚫但是,在
调查指标中缺少与人类直接联系的指标(如,人体血液中或肝组织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等)。而且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只是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得到支持。⚫为此,“黄曲霉毒素是致人类肝癌主要因素”的假说没有直接依据,不能完全成立,目前普遍认为肝癌与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相关关系,黄曲霉毒素是肝癌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一。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0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关系-关系密切⚫20世纪60年代,发现肝癌的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标记物)阳性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相关性,如西欧、美国等低HBV感染的国家,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为3/10万;而非洲、东南亚等高感染区,其肝癌发生率达25~10
0/10万。电子显微镜也在肝癌病人的肝癌及癌周围组织中发现了HBV样颗粒。因此人们提出“HBV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假说。⚫1978年,Lutwick等首次在肝癌病人细胞DNA中发现HBV病毒碱基序列,HBV与DNA整合表明HB
V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90年代,Klein等在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发现整合的HBV—DNA中含有一种X基因,X基因表达的X蛋白可激活C-myc、N-ras、C-fos等多种原癌基因;也能激活蛋白激酶C(PKC),而PKC活化
是致癌因子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之间关系密切”已为国内外所公认。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1医学难题收集、整理相关科学知识、理论、研究资料等通过分析资料、科学思维提出假设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假设正确与否接受或拒绝假设生物医学科研方法
32五、科学研究的资源信息、资金、材料、实验室、人员、计算机及统计分析软件。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3第二节医学科学研究项目❖一、项目的涵义与特征❖涵义:在即定的资源和一定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医学科研课题:是为了探索、解决一个医学科学技术问题而提
出设想及其依据,提出目标、实施方案与措施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药品疗效研究与药品有效成分提纯、实验性功效评价及临床应用)❖结果:期望的一种产出或一种服务。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4基本特征⚫1、目标明确⚫目标一旦确定,不能轻易修改或
改动。若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则随之产生的是一个新项目。⚫2、独特性质: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独特性质。⚫3、资源成本的约束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4、项目实施的一次性⚫5、项目的不确定性⚫6、特定的委托人⚫7、结果的不可逆性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5二、影响项
目成功的因素⚫1、委托人的评价项目计划(工作任务、相关成本和所需时间的估算⚫2、项目范围(工作范围)⚫3、项目成本⚫4、项目进度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6三、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管理:⚫就是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
进行有效的管理。⚫基本特征:⚫主体:项目管理者⚫客体:项目的工作范围⚫目的:实现项目的目标⚫职能: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一次性特征,具有创新的性质。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7第三节医学研究项目的周期一、项目周期的涵义⚫项目周期:在一定
的时间内,在即定资金成本的约束下,为实现预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任务。⚫四阶段:1、项目的启动阶段2、项目的规划阶段3、项目的执行阶段4、项目的结束阶段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8项目启动期(项目申请)⚫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的识别和项目的
构思,最后确定方案(标书)、进行可行性研究.⚫投入:资源少;时间短;人员少生物医学科研方法39项目规划期(项目任务书)⚫按照项目方案⚫1、制定项目计划(任务)书:确定项目工作范围、进行项目工作分解、资源和成本的估算、时间估计、进度安排。⚫2、制定项目规划
:进度计划、费用规划、质量管理规划、组织规划、资源[配置规划和风险管理规划。所需时间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资源投入已明显超过了启动期。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0项目的执行阶段⚫执行项目的计划(任务)书,进行项目的监督和控制。——选配项目成员、调拨资金、调配设备和工具、按进度
实施项目。资源的投入随进度的推进逐渐达到最大值。⚫时间长,投入大。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1项目结束期❖项目结束------目标已实现或已知该项目目标已不在需要或不可能实现时。❖工作:项目的完工、验收、移交、项目的评价和总结等。❖资源投入迅速下降,但管理工作依然重
要,善始善终。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2设计过程⚫1、科研的目的和理论假设的确立⚫2、选题和立题的过程⚫3、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4⚫4、研究对象的选择⚫5、估算合适的样本量⚫6、安全和正确的措施⚫7、确定研究的观察指标和观察期限⚫8、确定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9、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生物医学
科研方法45二、测量⚫指研究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和度量发生在环境中和人体中的某些效应。⚫常用测量指标有:⚫1、疾病发生的频数。如发病率,患病率等。⚫2、疾病的后果。如死亡率、病死率、致残率等。⚫3、疾病的症状和体症
。如血压的高低、扁桃体肿大的程度等。⚫4、疾病对身体和精神的影响。生存质量、智商。⚫5、疾病预后的估计。预后指数的测量。⚫6、实验实验室数据的测量。生化分析、心电图。⚫7、卫生经济学的指标测量。疾病的预防、治疗成本。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6三、评价评价的定义:是
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某些规则,应用这些规则来评价各种研究所获得的数据以及临床所得出的结论,以检验其真实性和实用性。评价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1、临床意义的评价⚫2、研究的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评价⚫3、研究的结
果的经济学评价⚫4、卫生项目的综合评价(过程、效果、经济学)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7评价测量质量的指标⚫真实性:测量结果与所测事物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可靠性: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即可重复度。⚫注意事项⚫1、实验的措施一定要有反应
性和可度量性。⚫2、测量方法要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8第五节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盲法)⚫一、随机化原则⚫1、目的:是防止在选择和分配研
究对象时可能出现的偏差影响。⚫2、含义: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1)随机抽样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进行研究,用样本所得的结果代表总体的状况。生物医学科研方法49(2)随机分组:随机抽样的样
本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中去,接受相应的处理。❖简单的随机抽样:抽签、随机数字表❖分层随机法:按年龄、性别、病情等分层。❖系统随机抽样:将抽样单位编号,然后抽样。❖多级抽样:将总体人群分
成抽样单位,多次抽样。❖半随机法:按生日、住院号、门诊号等分为奇、偶数。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0二、设立对照的原则对照的含义⚫是指设立条件相同、诊断方法一致的一组对象,接受某种与试验组不一样的试验措施,目的是与试验组的结果比较,以证明两者间结果的差异及其程度。⚫
对照的目的⚫抵消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1⚫常见的对照类型⚫1、同时随机对照:同时间、同地点选择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2、自身对照⚫3、历史性对照:与过去比较⚫4、非随机同期对照:同时间、同地点选择研究对象,但不随机分组。⚫5、配对对照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2三、重复的原则同一试
验在同一时间、地点的多次重复(体现在重复次数或样本量),或不同时间、地点的多次重复,如都能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结果就可靠,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3四、盲法的原则⚫盲法试验:研究者或(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
情况,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去观察和记录结果。⚫目的:为了避免研究者或(和没)研究对象的人为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4⚫常用类型:⚫1、公开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知道分组情况。常用于比较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研究。⚫优点:易于实施,易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处理。缺点:易产生观察性偏依。⚫2、单盲:下列两者都属于单盲⚫(1)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在试验组或对照组,不知道自己接受
的是干预措施还是对照措施;⚫(2)操作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5⚫3、双盲: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和接受措施的情况。⚫4、三盲:研究者、研究对象和资料分析或报告人员都不知道研
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和接受措施的情况。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6谢谢大家生物医学科研方法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