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培训课件.ppt,共(37)页,214.80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93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一颈椎病及分型、治疗⚫(1)颈型颈椎病⚫(2)椎动脉颈椎病⚫(3)神经根型颈椎病⚫(4)青少年型颈椎病⚫(5)颈源性心脏病⚫(6)颈源性血压异常⚫二(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2)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三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及相关疾病脊柱相
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颈椎病及分型、治疗众所周知,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及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一般人认为颈椎病无非是颈肩背部疼痛,殊不知,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处在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是脑循环必经之路,因此,也是人体事故的多发
地带,一旦发生疾病必然会影响到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各类的颈源性疾病,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据全国康复学会,颈源病专业委员会研究发现,颈椎病可诱发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心脏病,颈胃综合症等70余种颈源性
疾病。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颈型颈椎病临床上反复发作的常见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颈部突然疼痛加剧,甚则颈部活动受限等,多属颈型颈病。【临床表现】颈项强直、疼痛,也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板,不能作仰头及转头、点头运动
,呈斜颈姿势(俗称歪脖子)【诊断标准】:参考《脊柱外科学》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的颈部症状。(1)X线平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性侧位片上见椎节不稳与松动(多呈轻度梯形变化)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4(2)应除外颈部损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因
颈椎间盘退变所致之颈肩部疼痛。【治疗原则】1.避免与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尤应注意工作及睡眠姿势,防止外伤、劳损、风寒、刺激。2.采用我院特色整脊理筋法松解颈肩部肌肉,结合整脊调颈法,再加以拔罐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A受累表现,多系
颈椎病变压迫或刺激了椎A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5【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多伴有头痛、恶心,甚则呕吐及耳鸣、耳聋、眩晕的发作常与颈部活动有关,部分病人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植物N紊乱的症状,严重者出现猝倒,颈部主要以颈枕部,酸胀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为主,有时伴有
脊髓及N根压迫症状。检查:旋颈试验阳性X光片示: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椎关节失稳等。【诊断标准】: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订如下:(1)曾有猝倒发作,伴有颈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脊柱相关疾
病的分型和治疗6((3)X光片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鉴别诊断】美尼尔氏病,体位性眩晕,眼源性眩晕,颅内肿瘤等。治疗:1.整脊疗法(1)脊诊诊查法:临床总结椎A型颈椎病一般在C1
—2横突有压痛,C2棘突旁有压痛,对侧代偿性的C5、6椎旁有压痛。(2)理筋法: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法重点松解C1-2、C5-6的椎旁压痛点及颈肩背部的肌肉。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7(3)采用北门整脊调颈法调整C1-2及C
5-6的病理位置,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解除对椎A的压迫或刺激消除临床症状,急性期眩晕较老者伴有高血压者多采用理筋法缓解临床症状,慢性期或缓解期则采用整脊调颈法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动静结合”。2.针刺:风池、风府、百会、颈
夹脊、合谷结合临床选症加减,常规操作日一次,留针15—20秒。3.拔罐:隔日一次,以达到无风不作眩的目的。4.药物:眩晕较甚则口服西比灵或眩晕停,伴颈部痛甚者配合非留体类消炎药,血压高者口服降血压药。中药治疗:辩证分型(1)肝阳上亢型:以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伴高血压者。
方药:天麻钩丁饮加减。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8(1)痰浊中阻型:眩晕、恶心、呕吐、胸闷为主,兼头重如衰,苔白腻厚、脉濡滑。方法:温胆汤加减(2)气血亏虚型:头晕、目眩、面色日光白、心悸气短、倦怠食少、舌质淡红、脉沉细弱。方
药: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病发病率高,主要由于间盘退变,钩椎关节增生,及椎体失稳等因素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表现】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9肌肉剧烈痉挛性疼痛。1—2天后可发展到整个臂丛神经分布区放射性疼痛,咳嗽、打喷嚏甚则深呼吸均可诱发疼痛
加剧。平时可伴有麻木感,无力酸胀,烧灼感,夜间痛甚,患者通常睡眠时患肢在上,喜屈肘侧卧位。(2)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腱反射改变,以检查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反射为主,如腱反射活跃痛等可轻,反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则病较重。((3)X光示:生
理曲度变异,椎间孔狭窄,钩椎增生等各种异常。【诊断标准】参考脊柱外科学(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等,且范围与颈背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2)压颈试验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多为阳性。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0(3)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
异常所见在节段上一致。(4)除外颈椎骨骼其它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鉴别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锁骨上肿物、心绞痛、进行性肌萎缩。【神经根受压定位诊断】C5-6:颈6神经根受压,疼痛或麻木沿上肢外侧和前臂桡侧放射到拇指和食指。C6—7:C
7神经根受压,疼痛或麻木沿上述路线放射至食指和中指。C7T1:C8神经根受压,上肢疼痛或麻木,沿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放射至无名指和小指。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1(1)急性期或疼痛较甚者,由于神经根水肿充血,我院采用以脱水、消炎
、松肌、止痛为前提先治标(输液、口服非留体类消炎药、激光理疗、针灸)(2)慢性期或疼痛较轻者,我院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手法放松颈肩背肌肉及沿臂丛神经分布方向放松。临床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在C5—T1椎体棘突旁有压痛,代偿性的会在C2—3及T3、4出现代偿反应。采用整
脊调颈法及胸椎掌压法调整患椎及代偿椎的位置关系,调整脊柱的生理平衡功能。(3)针灸治疗:取风池、天柱、风府、颈夹脊、肩髃、曲池、尺泽、外关、合谷,临床因人因症选取4—5穴,一日一次,常规操作。(4)拔罐
刮痧:对风寒较甚者隔日一次。(5)中药治疗:①风寒湿痹型:颈肩臂胸背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2治则:祛风菆寒,通络止痛。处方:羌活胜湿汤、益蜀痹汤加减②气滞血瘀型:颈肩背疼痛,多为刺痛或抽痛,痛有
定处,夜间痛甚,舌质紫暗,脉沉细。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处方:身痛逐瘀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③肝肾亏虚型:颈项强痛、转动则不利,甚则加重,伴头目昏花、舌质暗、脉沉细。治则: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处方:芍药甘草汤加二仙汤加减。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3青少年型颈椎病青少年型颈
椎病主要由于生活、学习、不良姿势及过早体力劳动导致,颈椎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日久使颈椎骨骼及软组织的保护能力减退,导致颈椎曲度发生改变,诱发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因此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临床表现】:经常发生颈肩背酸痛、沉重
,有时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旁有明显压痛点,个别患者伴有头晕、恶心、假性近视等,X线表现多以颈椎曲度变直、反弓或颈椎侧弯为主。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4【诊断标准】参照第七届全国颈椎病会议制订标准(1)16岁以下少
儿经常发生颈肩疼痛沉重,并有明显的压痛点,颈椎活动受限。(2)X线片在侧位上表现为生现曲度消失、变直或反折(正常的生理曲度应为弧顶向前约5º的弧线)【治疗】:(1)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法,松解颈肩背部软组织。(1(2)采用北门整脊手法,指
压敷贴法,整脊调颈法等调整脊柱力学平衡。(3)因人、因病、因症辅以药物及理疗。(4)做好颈部预防保健。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5颈源性心脏病颈椎交感神经丛星状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下行构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对心脏活动和冠状动脉舒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颈椎关节增
生对交感神经挤压时,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累,冲动向下扩散至心脏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产生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症状,称颈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1)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律不齐、失眠多梦。(2)颈肩部疼痛,有时上肢麻木。(3)严
重者有晕厥史。(4)心脏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6(1)颈椎触诊检查和X线片检查,有阳性体征。【治疗】:(1)临床观察,颈源性心脏病多与C1、2、3、5、T4、5、6有关,因此我们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法,脊柱
平衡理筋法等手法松解颈肩背部的软组织。(2)结合临床选用颈椎、胸椎,整脊复位手法调整脊柱力学平衡。(3)颈肩背部结合刮痧拔罐。(4)针灸:心俞、内关、足三里、风池、合谷、百会,用平补平泻手法日一次。(5)中医辨证施治分: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7①心脉於阻型:治则:活血化瘀,通
脉止痛处方: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1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8g枳壳12g赤加减芍15g柴胡10g桔梗10g甘草6g川芎9g牛膝12g丹参25g②寒凝心脉型:治则:温通心阳,菆寒止痛处方:桔附萎薤汤加减组成:瓜蒌15g薤白15g桂
枝12g熟附子10g(先煎)檀香15g丹参20g干姜6g枳实12g③痰浊闭阻型:治则:豁痰化浊通阳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10g竹组成:瓜蒌15g半夏10g薤白12g枳实10g桔红10g竹茹12g石菖莆10g生姜3片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8颈源性血压异
常⚫多由于颈部外伤、劳累、感觉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项椎失稳,组织松驰、痉挛等炎性改变,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了颈交感神经、椎动脉引起脑组织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而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临床表现】:⚫1.多为中老年人:颈部疼痛或酸沉胀痛,颈部活动时常有
摩擦音。⚫2.血压异常:早期血压多波动,发作期常与颈部劳累、损伤有关,约2—3周后缓解。⚫3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失眠多梦、头痛、耳鸣、眩晕、发热、排汗异常、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过缓、咽部有异物感等。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19【诊断依据】:1.多为中年以上,颈部不舒或有冷热感,颈
部运动受限,检查有阳性表现,活动时有摩擦音。2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期2—3周后缓解。3.伴心慌、心跳、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2.1.手法治疗:(1(1)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法,脊柱平衡理筋法,松解颈肩
背部的软组织。(2(2)采用整脊调颈法,胸椎定点掌根按压法等调整错位椎体病理位置。2.针灸治疗:分:肝阳上亢型:风池、百会、曲池、合谷、太阳,用泻法。阴虚阳亢型:风池、太溪、三阴交、太冲,用补法。寒湿壅盛型:风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列缺,平补平泻。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
治疗20中医辨证施治:1.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则:平肝潜阳、泻火熄风。处方:天麻钩丁饮加减。组成:天麻12g钩丁18g石决明30g(先煎)栀子12g黄芩15g牛膝15g白芍20g茯神15g2.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治
则:育阴潜阳,平肝熄风。处方:滋阴降压汤组成:生地12g钩丁20g白芍18g毛冬青20g酸枣仁20g天麻12g1.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治则:滋阴助阳,柔肝熄风处方:金匮肾气丸加减组成:生地18g川芎15g山茱萸1
2g泽夕15g茯苓15g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1丹皮10g白芍12g肉桂3g制附子10g(先煎)1.痰热瘀阻型高血压:治则:生热化痰,通络熄风处方:温胆汤加减组组成:胆南星10g竹茹15g黄芩12g半夏12g天麻12g桔红12g毛冬青20g甘草5g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2【临床表
现】:1.腰背痛:约50%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33%的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17%的病人先腿痛后腰背痛。2坐骨神经痛: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5和L5S1,故病人多有坐骨神痛,疼痛呈
逐渐发生,也可为放射痛,疼痛部位常由腰骶部、臀后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部,少数也可由下向上放射,为缓解疼痛,病人常取弯腰、屈髋、屈膝位,当咳嗽、喷涕、排便时由于腹压增高,则可诱发或加重坐骨神痛。3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
感加重,严重者出现跛行,取蹲位或坐位休息几分钟,症状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反复出现,临床常分脊髓源性跛行,神经源性跛行,血管源性跛行,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加以鉴别。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44麻木: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肢体麻木而无疼痛的一种表现。5患肢发凉:因患肢疼痛,
反射性的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因刺激了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坐骨神经痛及小腿足跟皮温降低,多为L5S1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较显著。6下腹部及大腿前侧痛:多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所致,但低位也可出现,此种疼痛性质多为牵涉痛,临床发现L4/5间盘突出常引起大腿外侧痛,
L5/S1间盘突出多引起内侧及会阴疼痛,此症状应与髋关节转移瘤、结核、股骨头坏死相鉴别,以免误诊。7马尾综合症:多为中央型患者,病人可有左右交替出现坐骨神经痛,和会阴麻木感,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及下肢功能障碍。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
和治疗258下肢肌肉萎缩:神经根严重受压时,使神经根麻痹,肌肉萎缩。特别是L4/5间盘突出时,L5神经根受压,麻痹,出现足下垂等病症。9小腿水肿:个别患者出现小腿水肿,临床应加以鉴别诊断。【临床检查】:1.看步态:轻者无明显变化,重
者行走跛行,痛减姿势,多由人陪同而来。2.压痛点:多在棘突间或旁开1—2cm,多为深压痛。急性期压痛明显,且向下肢放射痛;慢性期压痛不明显,向下肢放射痛减弱或消失。压痛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意义,主要反应神经根炎症水肿的程度,找到了压痛点就找到了错位的椎体了。脊柱相关疾病的
分型和治疗263腰椎活动度:急性期:活动完全受限,以前屈、侧屈、旋转为主。慢性期:活动尚可。4腱反射改变:L3/4间盘突出症膝反射消失或减弱,L4/5间盘突出症,膝跟腱反射无变化,L5/S1间盘突出症,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5.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定位诊断】:1.1L3/4间盘突出症:疼痛多由大腿前方下行至小腿内前方及足背内前方。2.2L4/5间盘突出症:放射痛经大腿外后侧腘窝到小腿外方足背及脚趾。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71.3L5/S1间盘突
出症:放射痛经大腿后腘窝到小腿外方、足底部及小趾。41.L5/S1间盘突出症:放射痛经大腿后腘窝到小腿外方、足底部及小趾。结核、腰椎管狭窄症相鉴别诊断。【七大发病机制理论】供临床参考(1(1)机械压迫学说
(2)炎性反应学说(3)局部瘀血论学说(4(4)腰椎平衡论学说(5)细菌感染学说(6)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7)神经根周围粘连学说治疗:((1)目前国际国内公认首选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前提下方可手术治疗,我院“1+7”治疗模式,能改善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促进局部循环,消除
无菌性炎症,消除致痛物质,调整或重建脊柱的力学平衡。(2(2)指导思想: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3(3)分三期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8①急性期:首要问题是治标,以缓解疼痛为目的
。急性期由于神经根水肿、炎性刺激、疼痛较甚,治疗原则主要以消炎、消肿、止痛、松肌为主。我院采用20%甘露醇+能量合剂一组,配合针灸、拔罐刮痧、理筋法、心理疗法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不作整脊复位治疗。配戴腰围,绝对卧床。②缓解期:以促进腰部功能恢复为目的,我院采用北门特色理筋
法,及北门特色脊诊整脊技术(参考“1+7”治疗模式手法介绍),改善或解除压迫,调整脊椎力学平衡,同时因病情需要配合药物,及功能锻炼。③巩固期:以消除各类致痛因素为目的,进一步加强脊柱的内环境平衡,以理筋法为主,辅以整脊,配合针灸药物等。整脊复位时的要点:①①先矫正骨盆再矫正腰椎。②
②检查两腿是否等长,因为两腿若不等长,患者腰痛就不可能治好。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29①腰4/5、L5/S1间盘突出时,T8、11、12、L1有明显代偿反应,因此治疗时,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有整体治疗思想,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②医者精神高度集中,达到手摸
心会的境界,方可施治。【中医的辨证分型】(1)气滞血於型:多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有固定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舌质紫暗,脉涩或弦数。治则: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
疗30风寒湿型:无明显诱因,逐渐感到腰腿部,重者疼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治则:祛风、菆寒、除湿、舒筋、通络。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减。(3)肾虚型: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治则:滋
补肝肾,舒筋通络,强筋壮骨。处方:杜仲菆加减。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1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腰椎小关节由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所组成,可多因外伤、退行性改变等造成腰椎小关节错位或错缝而引起腰痛。【临床表现】(1)腰痛:患者多为青壮年,多
数有扭腰、闪、挫伤腰病史,急性发作时即可产生单侧或双侧下腰部疼痛,动则痛甚,常处于强迫体位,以缓解疼痛。(2)急性发作时,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常在L4、5之间旁开2—3cm处有明显压痛点,并能摸到肌肉痉挛,按压痛点时不加重,
下肢放射痛。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2(3)X线片一般无明显改变,因小关节错位是微动,一般X线片不易观察。【诊断依据】:(1)多见于青壮年,有急性扭腰史。(2)腰部活动受限,剧烈疼痛。(33)腰骶部有压痛及叩击痛。治疗:(1)整脊复位是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的有效方法,我院采用北门特色理筋法及脊诊整
脊技术。(参考整脊手法介绍)(2)理疗:使肌肉放松,改善局部循环,消炎、消水肿。(3)配合非甾体类药物及活血化瘀药。(4)卧床休息。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3胸椎小关节紊乱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外伤,导致胸椎小关节的
急慢性损伤引起周围软组织炎性渗出,水肿、出血以至钙化,脊神经根与交感神经一方面受到椎间孔骨性狭窄的刺激与压迫,另一方面受到周围软组织创伤性炎症刺激,或软组织肿胀、粘连牵拉刺激引起脊神经、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其相应脏器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
不适,重者可引起“岔气”,肋间神经痛,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4(2)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刺激相应的交感神经,引起相应的内脏植物神经力能紊乱,如:特异性疼痛综合症,顽固难忍的疼痛,疼痛广泛扩散及时各种刺激感受异常等。(3)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内脏神经支配紊乱,出现心律失常,
呼吸不畅,胃脘胀闷疼痛,腹胀、食欲不振。(4)体征:患椎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椎旁软组织可有触痛及条索状物或痛性小结。【诊断依据】1.有外伤史或长期姿势不良病史。2.临床症状与临床表现相一致。3.触诊胸椎棘突有压痛、偏歪、椎旁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劳损与疼痛。4.胸椎X线的检查。脊柱相关疾病
的分型和治疗35手法以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配合理筯法、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炎症消退,改善、改变对脊神经的刺激或压迫,我院采用:1.脊柱平衡理筋法:椎旁阳性点按压理筋法,肘关节旋转滚动法,松解肩背部的肌肉筋膜,特别对椎体周围的阳
性反应点,重点松解。2.胸椎定点掌推法:定点掌根按压法,特色掌根旋转斜推法,调整患椎的病理位置。3.临床因人、因症、因病配合以理疗、拔罐、药物,功能锻炼等以提高疗效。胸源性疾病与患椎对应关系(供临床参考)1.胸源性心脏病多见于胸椎4、5
、6椎体。胸源性咽炎、咳喘多见于胸椎1、2、3椎体。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61.3胸源性胃脘痛多见于胸椎6、7、8、9椎体。4胸源性胆囊炎多见于胸椎8、9、10椎体。脊柱相关疾病的分型和治疗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