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讲婚姻与家庭治疗课件.ppt,共(85)页,523.22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92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讲婚姻与家庭治疗第一节婚姻治疗一.婚姻治疗(夫妻治疗)的概念以夫妻关系及婚姻问题为主要焦点而进行的治疗模式问题解决技能:协商规则和目标、沟通和解决冲突组织技能:角色和界限、控制和权力的分配情感氛围:关爱、理解、依恋、承诺、性生活的质量【美国心理学会】家庭关系(夫妻关系)
2023/5/61二.婚姻治疗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一)基本观念1.多层次性、多角度看待婚姻的观念2.以“人际关系”为主要着眼点的观念问题解决组织情感2023/5/623.系统的观念就是由两个以上所组成的群体,即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受整体系统的总体影
响,相互有密切关联,相互反应,不会单独发生与反应。也就是说一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系统中的各个成员,以相互反应的方式波及全体。2023/5/63系统化的界入视角(弗雷德·汉纳)症状2岁,便秘,最后一次2星期以前,体检正常,心理医生怀疑某种压力所致系统界入“你开心吗?”孩子茫然,家
长不自在,拒绝谈夫妻关系说明重要性,承诺不进行夫妻治疗……描述哄孩子大便的情境……重新定义(换个角度)哄孩子大便将家庭联系在一起方法假装关系融洽2023/5/64(二)基本原则求助者:我想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治疗师:没问题,只要你坚持治疗1.协助与辅导的原则求助者
:你说我跟他还过不过?治疗师:我看还是长痛不如短痛,离了算了2.当事人自行决定的原则2023/5/653.夫妻共诊的原则避免偏听偏信一方透露自己有乙肝病史,曾经做过人流等4.维护隐私的原则2023/5/66(一)基本要决三.婚姻治疗的技术要点在夫妻咨询的过程
中,两人发生激烈的争吵?1.积极主动一方低着头,一方喋喋不休;一方强烈的指责,一方低头哭泣?2.平衡双方——双方都参与3.中立立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中立吗?如果不保持中立呢?我们来看看是你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4.调整适
应我看你还是和他分手的好5.协助为本2023/5/67(二)常用技术1.转负为正,更改气氛与取向(1)相互夸奖“结婚快20年了,不论我们之间为琐事争吵过多少次,只要想起当年的那一幕,心头便刮过那漫天的风雪,风雪中的小人儿清清楚楚。那一刻,我的心便柔软起来,好像触到了
一生中最温暖的时光”2023/5/68(2)改观重解——避免牵强咨询员:“她对朋友发火吗?”丈夫:“我就是不善于说……”(3)代说好话“讨厌,你给我走,我不想看到你”(4)亲热演示“我说走他就走,还真走了,如果他过来抱我
一下就好了…”2023/5/692.提出改善的具体要求,以便妥协改进咨询员:“你俩觉得各自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1)自改在先咨询员:“你俩希望对方在哪方面有所改善?”(2)各提条件---具体化2023/5/6103.督促观察,发现
纠正“关系”问题(1)促进沟通沟通的三个层次第一,传递信息第二,征求、表示意见第三,表达感情2023/5/611乔希,周末有朋友到家里来……妻子很生气第二,个人独立与亲密关系伊娃……缝针改变了她的胸部轮廓。丈夫说:“你随时可以做整形手术”,妻子很不爽,男人很困惑第三,建议与理解男女沟通的差
异第一,冲突中“女追男逃”模式2023/5/612讨论——男女需要的差异⚫你认为女人比较需要什么?(男女)⚫你认为男人比较需要什么?(男女)2023/5/613(2)调整角色—示范、纠正夫妻俩昨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演示纠正演示纠正(3)彼此妥协4.督促“夫妻联盟”与“婚姻认同”的形成夫妻联盟:
心理上结为一体,一致对外婚姻认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婚姻稳定是第一位2023/5/614第二节家庭治疗一.概念是以“家庭”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强调的是家庭关系⚫强调的是用系统的观点来治疗家庭⚫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案例分析】网
络成瘾的初中女孩2023/5/615二.了解家庭的主要概念(工具)(一)家庭结构1.概念家人通常的相处模式2.表现(1)相似程度:类同性相处与互补性相处前者:作风相近、性格相似的人的相处模式后者:作风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的相处模式【问题】了解家庭,哪种相处模式更有价值?
(2)等级程度:“尊卑有分”、“长幼有序”2023/5/616积极策略治疗大师积·希利曾经说过,一般人最容易犯错的地方是,家庭虽然是一个小组,但它跟其他小组不同的地方是,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有尊卑之分,平等相处是不可能的。——这种相处模式对家庭及其成员是有利的消极僵化与逆转2
023/5/617案例⚫女,17岁,厌食症⚫相处模式1母亲:训斥女儿:不语,哭泣父亲:柔声,劝解⚫相处模式2—婚姻状况母亲:自私无能父亲:不甘示弱夫妻:责骂女儿⚫病症与相处模式:以牺牲成长,解决父母疏离“三角关系”2023/
5/618(二)家庭子系统“家庭不仅是一个由共享特定物理和心理空间的个体所组成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自然社会系统”(Goldenberg)1.概念家庭中的个体因辈分不同而形成的系统【举例】2.相互影响2023/5/619子
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影响【僵化的家庭结盟】【问题】对谁的成长影响最大母亲(45岁)女儿(17岁)儿子(15岁)女儿(11岁)父亲(47岁)2023/5/620(三)界限1.含义各子系统之间具有一个有弹性的清晰的边界内部界限混淆的家庭:过度支持与过度依赖(婆媳关系)
内部界限疏离的家庭:孤独感与被抛弃感内部界限僵硬的家庭:外部界限混淆与僵硬的家庭:2023/5/6212.家庭规则⚫形式公开说出来的与未公开说明的⚫与界限的关系混淆:纠缠僵硬:疏离2023/5/622虎
妈十不准⚫1不准夜不归宿⚫2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3不准参加校园演出⚫4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5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6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7不准有科目低于A⚫8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9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10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202
3/5/623(四)改变机制与平衡机制改变机制:增加家庭的适应机制平衡机制:增加家庭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五)互动因果关系乙甲线性因果关系甲在乙前甲直接影响乙甲乙间没有第三个变量【笑话】系统理论家-----行为主义理论家【
案例】交友不慎(交大附中);转学的孩子2023/5/624甲事件(夫妻情感疏离)乙事件(夫妻婚姻不和)丙事件(孩子无心向学)系统理论的互动因果关系【启示】2023/5/625(六)家庭生命周期——杜瓦尔与希尔阶
段特征阶段一婚后夫妻两人家庭阶段二扶养孩子家庭(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2岁半)阶段三学前儿童家庭(第一个孩子2岁半到6岁)阶段四入学儿童家庭(第一个孩子6岁到13岁)阶段五青少年子女家庭(第一个孩子13岁到20岁)阶段六发射站家
庭(第一个孩子到最后一个孩子陆续离家)阶段七中年夫妇家庭(空巢到退休)阶段八老年夫妇家庭(退休到双亲死亡)2023/5/626马丽庄培训阶段发展任务常见问题治疗目标年轻夫妻调整和适应彼此的需要、期望、情绪界限、性生活、姻亲关系、生活
习惯、理财婚姻幻灭感、姻亲问题、性问题、界限问题通过协商,达到双方多方面生活适应家有幼儿夫妻学习如何安排照顾孩子不重视照顾孩子/太重视;父母分担育儿责任不平衡;婚姻关系培养和建立恰当的界限;澄清家庭的规
矩家有青少年重新界定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混淆自主和反叛;父母不能放手;含混不清的父女关系转变家庭结构;放手:增加孩子的独立性;维持恰当的界限2023/5/627马丽庄培训阶段发展任务常见问题治疗目标人到中年孩子离家适应家庭成员的进进出出;面临死亡问题家庭还紧紧地把持着
孩子;母亲抑郁;婚姻冲突重新界定家庭生活和关系;拓宽他们的选择;弹性扩展和收缩系统的界限(鲜花朵朵)家有老人适应退休、年老、疾病、面对死亡;照顾老人是共同的责任拒不转变角色;老人的照顾问题重新平衡倾斜的照顾模式;
帮助家庭与老年父母相处注意:界限的变化富有弹性2023/5/628第三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美纽秦(梅纽钦minuchin,1921)⚫俄裔犹太人,移民阿根廷,学医,1954(美国),精神分析,男子学校,纽约
贫民窟黑人及青少年罪犯⚫70年代,成型的结构式家庭治疗以其对家庭系统关系的深入揭示、治疗中令人震撼的力量和成效,几乎风靡家庭治疗界⚫特别是对患身心疾病的青少年和药物依赖的成人进行的治疗,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效⚫2001年,产生轰动性反响20
23/5/629一.致效信念——对当事人所抱有的基本信念(一)个体的行为与环境息息相关相处模式是(二)求助家庭是独特的“不确定”(三)求助家庭是拥有能力和资源的“作为一名家庭治疗师,我不是去治疗家庭,而是帮助家庭发现解决
问题的可能性。”“能力导向”僵化2023/5/630二.评估和介入的过程方法:处境评估,就是从求助家庭身处的情境(一)跟随与交心1.跟随注意:避免先入为主;放慢节奏“前来求助的家庭希望治疗师少一点分析,多一分体
谅;少一点专家意见,多一分支持。”2023/5/6312.交心(同情)技巧“啊,原来你是大餐厅的主厨,真不简单!你的工作时间是否很长?下班后是否很疲劳?太太是否知道你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好好休息以恢复体力?真想
不到你体力不济会影响你那么大,包括无法跟孩子玩耍,是不是?”•位置:近距离、中距离与远距离•灵巧地运用治疗师不同的“身分”•发问“不称职的厨师丈夫”“年长的夫妇”“看低自己能力的父母”2023/5/632(二)互动交往1
.概念2.【角色扮演】嗜酒的丈夫治疗师鼓励和要求家庭成员互相直接交流,而不必经过治疗师这个“中转站”2.原因(1)结构式家庭治疗师认为语言是苍白的不强调语言而强调“行动”(doing)(2)为家庭把脉静观2023/5/633三.促成转变的手法(一)转变的前提条件觉察、意愿(一)与症状
有关的工作手法1.转变表征问题赋予新的意义,方法把症状人格化与关系化如一个年轻人处于抑郁状态,治疗师可以这样处理“在这个家庭谁使你情绪低落?谁可以帮助你不再忧愁下去?”“妈妈,原来你对孩子的影响有那么大,你知道吗
?”“妈妈,孩子的忧郁有没有影响你?”【练习】转学的孩子,拒绝考试2023/5/6342.夸大表征问题:当家庭淡化或逃避问题时案例:孩子结帮打架斗殴3.正常化表征问题:当家庭对症状过度焦虑紧张时案例:孩子一回家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二)子系统的工作手法1.
邀请家庭成员进入子系统案例:母子关系紧张2.邀请家庭成员退出子系统案例:父亲一教育孩子,母亲就出来干涉(不利之处)2023/5/635(三)转变家庭相处模式的手法1.披露潜在着的冲突【案例】经常偷窃的儿子2.建立新的联盟:【案例】父亲与二儿子;二儿子
动手打母亲:契机:二儿子与人打架3.为弱势家庭成员充权【案例】振振有词的外遇丈夫僵化的联盟2023/5/636四.治疗风格(minuchin)(一)非言语干预——重视体验⚫对于依赖性的孩子⚫对于疏离的家庭成员⚫
对于“不可救药”的儿童⚫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示赞许时2023/5/637(二)隐喻的运用(人格化与关系化)⚫一位父亲对她的女儿非常严厉“你的声音那么强悍,而女儿的声音那么柔弱”⚫让孩子陷入父母的冲突当中(中间人)“谁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治疗师希
望引起家庭的改变——“胡萝卜加大棒”“你很疼爱也很保护你的孩子,但你为什么听不到你的话对他造成的伤害?”2023/5/638⚫爱的纠缠“爱是一只金制的鸟笼……因为它是金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它是一只笼子……但它的确是一只笼子……你没有办法飞走”⚫孩子与父母之
间的循环效应……“父母既是监狱长,又是囚犯——而孩子既是囚犯,又是监狱长”⚫操劳过度的家庭成员……“哪吒有三头六臂,而你只有二个臂,但你却认为你有三头六臂,你不知道求助,你不会委派他人做你的代表”⚫疏离的伴侣“你是什么时候与你的伴侣离婚,而娶了或嫁给你的孩子的”“你是什么时候与你的伴侣离婚,而娶
了或嫁给你的工作的?”2023/5/639(三)评估家庭且为治疗指明方向的地图⚫Minuchin50年“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近10来26个国家,访谈两个家庭;2天工作坊,⚫发现尽管彼此语言不通(借助翻译);文化背景不同,甚至根本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但这个“地图”是有效的⚫原因我是一个“催眠
”大师,他们相信我的能力;我们有着理解家庭的相同方式,而我恰好提供了这个模式2023/5/640“家庭评估的四步模式”第一步:拓展目前的主诉目标: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症状的人去中心化第二步:着重探索维持问题的互动目标:探索维持目前问题的家庭模式2023/5/641第三步:结构化地集中探索过去
目标:帮助人们探索这个相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第四步:探索相关的改变方式目标:帮助家庭成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023/5/642案例学习第一步:拓展目前的主诉第二步:着重探索维持问题的互动第三步:结构化地集中探索过去第四步:探索相关的改变方式2023/5/6
43Pierce家庭⚫父亲Alfred⚫母亲Joan⚫大儿子Spencer11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子Tyler6岁2023/5/644结束语⚫Spencer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不是由父母的过错造成的呢?否⚫Spencer的什么问题与家庭互动有关
?学校的攻击性行为、对权威的挑战⚫治疗的收获是什么?对夫妻之间存在的冲突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冲突是可以克服的认识到这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2023/5/645第四节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一.学派简介(一)人物介绍维吉尼亚·萨提亚(,美国,1916—1988)VirginiaSatir“每个人的家庭治疗
大师”2023/5/646(二)理论的产生⚫1951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个月控诉“黄金宝贝”➢家庭系统的力量,形成和发展了各种技术➢通过改变成员之间的沟通,改变家庭员➢195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研究院开始教授家庭治疗课程➢1964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联合家庭治疗》2023/5/647⚫改变总是可能
的⚫个体具有积极正向的生长力⚫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方面(三)治疗信念2023/5/648➢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外在改变有限,内在改变仍是可能的,即使外在无法改变,我们仍可以有意识的决定如何用我们
的内在来生活并为此负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件,但我们可以改变过去事件对我们的冲击。处理过去的冲击是有可能的,人们可以不被旧的伤痛、愤怒、恐惧和负面信息所影响,又能够用正面的能量面对生活➢感受属于我们。我们都拥有感受并且能够
学会掌控它们。我们能够为感受负责,对感受做出选择2023/5/649➢人性本善,在人的核心,生命力的本质水平上,人天生都是积极正向的。➢人们都有所需的内在资源,以成功应对生命中遇到的任何情境,并通过这些资源获得成长,所必须的内在资源都存在于我们内在,即使有些是遭到人
们负面评断的或是还未被发现的。➢人们在任何时刻都是及时的尽力而为。即使当它们做了非常负面的、破坏性的事件,那也是他在当时能做到的最好的及时应对,反应了他们自我价值的水平。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过去的失
败。帮助人们体验到他们积极正向的生命能量,这将会让他们为现在和未来做出新的选择。2023/5/650(一)求生存的应对姿态1.含义应对:姿态:求生存:二.基本理论个体在自我价值水平上的展示姿势应对姿态是在
压力情境下学会的,其目的是生存“个体在压力情境下习得并展示出来的代表不同自我价值水平的姿势”2023/5/6512.“应对姿态”的具体内容类型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姿态语言一致情感行为世界的感知肯
定对方否定对方极端客观无关委屈不满、愤怒冷漠混乱讲理性讲原则多动、打断别人讨好、服从、道歉攻击、命令、评判忽视自我忽视环境与他人忽视自我与他人忽视三者都重视2023/5/652类型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自我价值转化的资源应对的交往方式关心期待才智创造性感觉自信讲道理跟随低低低低高202
3/5/653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2023/5/654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2023/5/655特点⚫一种对独特性的欣赏⚫是对个性的主张⚫一种乐于相信自己和他人的意愿⚫愿意承担风险,并处于易受攻击的位置⚫能够利用自身具有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对亲密关系保持开放的态度⚫拥有能够成为真实的自己,并用接纳
他人的自由⚫爱自己也爱他人⚫面对改变,具有开放和灵活的态度2023/5/656评估:应对姿态与表里如一的差距1.直接回答问题而不是首先回答:“为什么你想知道这个”2.展示出某种程度的性活力3.诚实地说“是”或“否”4.提出自己具体的要求,而不是冗长的原理5.“戴
上侦探帽”来检验那些评论、想法、行为和情景,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形成判断6.在打消所有恐惧之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尝试和冒险7.不断对生活提出疑问,对于任何新的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8.在面对任何新的可能性、选择、以及解决方式的时候,听从
自己的直觉,并在所有制定决策的情境中充分考虑这些2023/5/657建议:成为表里如一的沟通者的建议⚫能够意识到自我、他人和情境⚫在和其他人相联系的时候,给予他们完全的注意⚫要意识到他们的身体信息⚫要充分意识到他们的防御机制和他们的家庭准则2023/
5/658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不良的应对姿态会导致家庭功能的紊乱,通过的改变可以增进良好的家庭功能应对姿态2023/5/659实践【角色扮演】孩子的学习问题(爸爸打岔,妈妈指责,孩子讨好)(爸爸指责,妈妈讨
好,孩子打岔)【家庭塑造】2023/5/660(二)“冰山”理论1.“冰山”的内容(实录1(3)02:26)(MariaGonori)(JohnBanmen)2.治疗师的运用(1)行为的探索问句(2)感受的探索问句(3
)感受的感受的探索问句(4)观念的探索问句(5)期待的探索问句(6)渴望的探索问句(7)自我的探索问句2023/5/661(1)行为的探索问句⚫有压力时,你会做什么?⚫对一个生气的孩子,你会做什么?⚫很
多夫妻结婚后,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失望,我只是好奇,你们两人是如何处理你们的失望?你们做了什么?⚫当意见不一致时,家庭成员会怎么做?⚫当爸爸妈妈彼此不愉快时,他们会做什么?2023/5/662(2)感觉的探索问句⚫当听到太
太说她的伤害时,你的感觉如何?⚫如果事件一再的发生,你的感觉会如何?⚫进入你的内心,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在这家里的感觉像什么?⚫当父母有争执时,你的感受如何?2023/5/663(3)感受的感受的探索问句⚫你可否允许自己去感受这生气?⚫当你感到绝望时,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当你觉得安全时,那感觉是怎样的?⚫对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如何?2023/5/664(4)观念的探索问句⚫你可以告诉我你的爸爸和弟弟是如何相处的吗?⚫你是怎么告诉自己,你不适合参与?⚫为何子女间的争执,会是你的事?⚫你是如何看你的家庭的?⚫你是不是对自己说:如果太太在这点和你不同,就表示
她不爱你?⚫当你知道这件事有其它的选择时,你学到了什么?⚫丈夫说他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你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当爸爸说他希望一家人能彼此更亲近时,这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2023/5/665(5)期待的探索问句⚫你可放弃这个需要吗?⚫
你是否期待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完美的?⚫你如何处理争执过后所要付出的代价?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我给你另一个版本,你还在寻找你没有得到的东西,而我想请你放弃你在寻找的,你是否愿意如此做?⚫你期望生气为你做什么?⚫你付得起这
期望的代价吗?2023/5/666(6)渴望的探索问句⚫当你觉得被太太遗弃时,有没有可能你是在渴望小时候有妈妈的陪伴?⚫你不需要怀念没有从母亲那儿得到的,你现在可以如何去实现那些渴望?⚫你好像在生爸爸的气,因为你说他常常令你
失望。你真正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2023/5/667⚫没有母亲的接纳,你可以自我接纳吗?⚫我知道你不会自杀,但是,你是否已晓得你是值得活着的吗?⚫你知道自己尽力了,你有感谢自己吗?(7)自我的探索问句2023/5/668三.家庭重塑技术(familyrecon
struction)“家庭重塑在两条途径发挥作用一是释放被压抑的感受并克服来自过去的影响。另一条途径则包括突破我们目前所知的局限。这可以帮助我们向着成长、完善,以及健康和最优的功能迈进”2023/5/669(一)家庭重塑工具1.家谱图(thefamilymap)第一阶段:询问有关主角
父母的一些细节性问题⚫结婚日期⚫父母双方的名字⚫生日和出生地⚫当前年龄或去世时的年龄⚫宗教信仰(可选)⚫职业(可选)⚫种族背景(可选)⚫业余爱好(可选)2023/5/670家谱图(thefamilymap)第二阶段:为父母增加一些元素⚫三个描述性的形容词⚫主要的应对姿态⚫次要的应对姿态(可选
)第三阶段:补充兄弟姐妹的资料⚫从最年长到最年幼⚫第一阶段的内容⚫第二阶段的内容2023/5/671家谱图(thefamilymap)第四阶段:三个独立的家谱图及家庭法则等⚫祖父母的家庭⚫外祖父母的家庭⚫主角当前的家庭⚫补充父母和祖父母的家庭法则任何家庭模式家庭
特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例如,教育观和金钱观)家庭秘密家庭主题2023/5/6722.家庭生活编年史要求⚫祖孙三代⚫从年纪最长的到主角法定年龄⚫年代顺序内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重要家庭事件的日期⚫重大
历史事件的日期2023/5/6732023/5/674影响力车轮要求⚫写出给予主角情感或物质支持的人物⚫人物包括:三代以内的家庭成员住在主角家的中的人主角所生活的家庭中的人老师、朋友想象中的玩伴、宠物、及珍惜的玩
具⚫写出三个形容词来描述每一个人,并标明正负⚫辐条的粗细,代表关系的亲密程度2023/5/6752023/5/6762023/5/677(二)家庭重塑过程1.准备阶段⚫主角自我介绍⚫角色扮演说明⚫悬挂主角的家谱
图、家庭活编年史、影响力车轮⚫订立合约(实录2(1)01:26)⚫澄清目标(实录2(1)05:57)行为……渴望⚫主角选择并邀请工作坊中的成员扮演相关角色,被邀请的成员可以接受邀请也可以拒绝(实录2(6)03:03
)⚫引导者介绍主角的家族历史,主角坐在一边倾听,帮助主角进入重塑的体验过程2023/5/6782.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引导者让主角描述这样一个时刻,全家都处于压力状态下,而家庭成员们并不能在意见上达成一致.最好是选取一个主角离开家之前发生的创伤性事件
。⚫目的让主角可以用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待在自己的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某些令人痛苦的应对模式。2023/5/6793.雕塑父母的家庭⚫询问各种关于母亲家庭的问题⚫目的(1)让主角注意到母亲是怎样成长的,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她主要的学习经验是什么(2)让主角了解和接触年轻时的母亲,她的梦
想、希望、奋斗是怎样的?可以让主角对母亲有更大程度的接纳⚫类似的方式对父亲的原生家庭进行引导(实录3(1)00:35)2023/5/6804.雕塑父母的约会、求爱和婚礼场景目的(1)去聆听父母双方的愿望和梦想
(2)了解父母的应对模式如何建立联结(3)展现两个家庭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2023/5/6815.重新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阶段1在婚礼之后,演员通过描绘主角以及主角每一个兄弟姐妹的出生来营造主角的原生家庭目的1
⚫引导者和主角都需要小心地关注每个孩子的到来给整个家庭系统,积极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主角体验自己怎样参与到与其他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以及整个家庭动力系统当中⚫主角是如何展现出自己的应当姿态和生存模式2023/5/682阶段2引导者常常会让主角回忆并塑造一个创伤性场景或重要经历
,并从每位演员那里收集他们对它的评论目标2⚫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心加工过程就得到展现⚫主角就获得了对自己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新的评价2023/5/683总目标⚫承认任何未被满足的期待和渴望,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描述和表达主角对自己未实现的渴
望和期待的感受⚫辨别父母的优势和弱点,并由此在自己与父母之间建立新的联结⚫在更高的水平上,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以及父母拥有的人格特点予以接纳⚫接纳自己和父母的相似性与差异⚫接纳父母作为普通人,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够达到的最好⚫
带着高自尊接纳自己,并且让父母了解,主角已经不再渴望过去缺少的认可和赞同2023/5/684结束⚫解除角色扮演着的演出任务⚫扮演着分享感受⚫旁观者分享感受(第3集)2023/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