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123)页,2.15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9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内容一、概述二、健康相关行为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四、行为矫正5/4/2023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一、概述一)、疾病流行情况分析5/4/2023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男性女性城市1恶性肿瘤恶性肿瘤2脑血管
病脑血管病3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4心脏病心脏病5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5/4/2023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男性女性农村1恶性肿瘤脑血管病2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恶
性肿瘤4心脏病心脏病5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5/4/2023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H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死亡原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8%上升到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5/4/20236健康
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传染性疾病2003年全国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10万):病毒性肝炎68.55肺结核52.36痢疾34.52新生儿破伤风18.00淋病14.095/4/2023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
心理卫生问题•竞争加剧、社会支持网络削弱、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在损伤和中毒中,近1/4为自杀。2002年自杀死亡率(1/10万)男性女性合计城市13.1612.4012.79大城市6.905.516.22小城市18.1817.1217.66农村15.2415.4015.325
/4/2023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二)、行为与健康的关系遗传生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健康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5/4/2023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1、行为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现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5/4/
20231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哪些病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脂肪肝、肥胖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5/4/20231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1、吸烟2、物质滥用5/4/202312健
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肿瘤•常见恶性肿瘤:肝癌:与肝炎、黄曲霉毒素、酒精性肝硬化有关胃癌:与亚硝基化合物(水污染、淹菜、熏肉、防腐剂等)、胃部疾病有关肺癌:与吸烟、烹调油烟、煤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有关。5/4/20231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高
血压血压值:收缩压140,舒张压90危险因素:年龄:男>55岁,女>65岁高盐饮食吸烟、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肥胖、紧张压力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5/4/20231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
论医学知识5/4/20231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糖尿病表现:空腹血糖>=6.1mmol/L可疑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危险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饮食5/4/202316健康相关
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溃疡表现:有规律上腹痛,和进食有关、有一定季节性、有返酸等症状。危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烫食吸烟酗酒精神紧张、情绪压抑5/4/20231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健康的基石•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能使:高血压减少55
%,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5/4/20231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行为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保护易感者•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症的识别与就诊•合理用药5/4/20231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5/4/2023
2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3、不安全性行为--STDs、AIDS4、不合理膳食5、缺乏运动5/4/20232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行为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健康卫生服务因素5/4/202322
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WHO199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60%的死亡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死亡所占比例逐年增加。5/4/20232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1.行为的概念行为(Beh
avior)指的是有机体在外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内在行为)和外在表现的变化(外显行为),一般所谈的行为指外显行为,但外显行为是由内在行为转化而来,或者说行为实际是心理活动过程的延续及外化。SORStimulusOrganismReacti
on5/4/20232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行为产生的机制1、行为主义理论人的行为是反复刺激-反应-强化的结果,条件反射原理包括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2、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是经过自我调控和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反应模式。3、人本主义行为是反
映机体各种内在需要的外部活动。4、认知学习理论行为是机体对外部刺激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后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5、心理动力理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5/4/20232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人的行为指具有
认知、思维能力,并具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能动的反应。分为:外显行为: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内隐行为: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5/4/20232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行为也可分为:高
可变行为低可变行为5/4/20232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高可变行为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在其他计划中有成功改变的实证社会不赞成的行为5/4/20232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低可变行为形成时间已久深深的根植于文化
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中既往没有成功改变的实例5/4/20232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2.人类行为的属性(1)生物属性-行为的遗传性-行为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前提-具有本能行为: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
与防御行为、探究行为、睡眠。5/4/20233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2)社会属性社会行为指人在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包括社会
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社会角色行为等。-后天习得-环境影响5/4/20233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3、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自我控制:追求奖励性行为后果。-调适:与其他个体、群体的相互配合与适应。-
顺应:改变自己以适应客观环境。-应对:决定是否做、如何做以实现自身需要。-应激:肌体非特异性反应,激发潜能。5/4/20233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2)目的性:人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指向有益于自身的结果。(3)可塑性
:人的行为在不断变化发展中。(4)差异性:受遗传素质、个性心理特征、外部环境的影响。(5)发展性:连续而不平衡;表现为个体认知活动逐渐深入和复杂化;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改变;个体行为日益完善。5/4/20233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4.行为分类
(1)本能行为:指由人的生物本能所决定的行为,包括摄食行为、睡眠行为、性行为、探究行为。(2)社会行为(习得的行为):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5/4/20233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
述5.行为发展的四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0~3岁)(2)主动发展阶段(3~12岁)(3)自主发展阶段(12~成年)(4)完善巩固阶段(成年以后)5/4/20233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吸烟行为:(1)多数吸烟者的吸烟行为起始于少年,形成于青年阶段;(2)从少年
到成年早期阶段岁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升高;(3)1996年与1984年相比,40以下男性的吸烟率增加,4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下降;女性吸烟率增加。5/4/20233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人类行为概述6.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学习因素
5/4/20233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1)需要(needs)与动机(motivation)需求客观存在,被意识到的需求即为需要。动机是一种心理紧张状态,是行为的驱动
力。刺激需要动机目标导向新的需要目标行动需要满足5/4/20233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1、自身因素(2)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在认知过程中,大脑会将某些经过处理的信息储存起来,逐渐形成知识、信念、价值观、态度等。刺激感知选择解释行为人类行
为的影响因素5/4/20233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3)态度(attitude)指个体对人、物、事件的反应倾向,是一种内部的准备状态,由三部分构成。认知:赞同与否、相信与否情感:喜欢与否意向:意图与行动准备5/4/20234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
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态度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比价值观更容易发生变化,会引导行为。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服从阶段:被迫的表现顺从,并非心甘情愿;-同化阶段:自愿接受,自愿顺从;-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接受,成为内在的行为倾向。5/4/20234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
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4)情绪与情感(emotionandfeeling)情绪为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体验。情感指稳定而持久的、更为深刻的感情体验。情绪和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契机,激发人的认识、行动。5/4/20
234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5)意志(volition)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行为属于受意识发动和调节的高级活动。主要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5/4/202343健
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可得的资源-自然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的内容-自然环境影响人的个性5/4/202344健康
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2、环境因素(2)社会经济-经济发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包括:物质丰富生活条件改善-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变化影响人行为5/4/20234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
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生活方式(lifestyle)•广义:人们在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狭义: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社会医学研究的是狭义的生活方式,即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日常行
为模式。5/4/20234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生活方式(lifestyle)1、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由人均收入和支出水平来衡量消费结构:由恩格尔指数来衡量消费观念:人们对待物质消费的认
识和态度。三者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外消费观念还受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参照点的影响5/4/20234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生活方式(lifestyle)2、精神生活方式影响精神生活方式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
念和个人价值观。3、闲暇生活方式主要涉及精神生活,判断闲暇生活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是否有利于健康。5/4/20234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二、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Behavior):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5/4/20234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1.促进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Health-p
romoted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特点:(1)有利性(2)规律性(3)和谐性(4)一致性(5)适宜性5/4/20235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促进健康的行为概念分类▪指个体或团体表现出的、客观上
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日常促进健康的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预警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和病人角色行为有利性自动性特点规律性和谐性适宜性一致性5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
健康①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②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如定期定量运动,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③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如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④行
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⑤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健康行为必须满足:五条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条是必备的5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
与健康常见促进健康的行为二级预防预防保护性行为三级预防日常促进健康的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预警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和病人角色行为5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行为•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
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5/4/20235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危害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Health-risky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希
望的一组行为。特点:(1)危害性(2)明显性和稳定性(3)习得性5/4/20235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危害健康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致病行为模式(DiseaseProducingPattern)A型行为(ATy
peBehavior)C型行为(CtypeBehavior):(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法律行为5/4/20235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危害健康的行为概念分类▪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期望的方向上表现的一
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由后天习得,故又称为“自我创造的健康危险因素”▪日常危害健康的行为高危险行为如吸毒、性乱等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主要特点危害性习得性明显性和稳定性5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
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危害健康的行为特点:•对自己和别人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对健康的危害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自伤与自杀行为例外)•都是后天获得的,是“自我创造”的而非他人所迫——对健康的“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主要特点危
害性习得性明显性和稳定性5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种类:•第一类是与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为的偏离,如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性乱、性变态行为等;•第二类是与正常生理需要没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消闲行为,如吸烟、饮酒、吸毒、高危体育活动、赌博行
为等;•第三类是对健康的忽视,如不讲究日常生活卫生、不卫生的性行为、缺乏运动、拒绝采取安全措施、拒绝参与需要的健康检查等;5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种类:•第四类
是不正确的保健行为,如迷信行为、乱用、滥用保健品和治疗药物,这类行为以保健为目的,但其结果是导致健康损害;•第五类被称为致病性行为模式(diseaseproducingpattern),如A型行为(typeAbehav
ior)和C型行为(typeCbehavior)。•第六类是蓄意自伤和自杀行为,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直接损害。6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生活方式物质生活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消
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恩格尔系数通过媒体了解所处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社会交往网络宗教活动业余爱好和创作参与或观看文艺、体育、旅游活动合理的标准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健康61健
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疾病模式改变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活方式相关疾病6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
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恶性肿瘤吸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不合理饮食肥胖与超重缺乏运动高血压心理紧张遗传因素6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不健康饮食行为进食过多进食过少偏食、挑食进食不规律食物加工方面的问题营养过剩热量过剩导致各类慢性疾病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营养不良导致内分泌紊乱慢性疲劳消化系统疾病进食过量营养缺乏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肥胖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营养不平衡烟熏、腌制、油炸食品破坏营养成分产生致癌物质6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对被动吸烟者对吸烟者胎儿新生儿、
婴幼儿学龄儿童成人流产、早产、死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肺炎、喘息样支气管炎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肺癌、副鼻窦癌6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对被动吸烟者对吸烟者急性影响慢性影响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功能障碍血压上升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
循环障碍食欲不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肿瘤,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6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A和C型行为模式A型行为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行为急促,具有时间紧迫感:如走路、办事匆匆忙忙,说话快、急,声音响亮,脾气急躁
,力求短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同一时间可做两种工作,办事快,效率高等。•②个性好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烈,事业心强,好与人争辩,对人怀有敌意,富有攻击性。•③情绪激动:好发脾气,生气时易向外界发泄等。–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
中、高血脂症等疾病有关6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C型行为特征:•①童年生活不顺利,形成压抑、克制的性格,如同年丧失父母或父母分居,缺乏父母的抚爱等;•②行为上过分与人合作,理智、协调、姑息、谦虚、谨慎、自信心差,过分忍耐,回避矛盾,屈服于外界权
威等;•③情绪上易于愤怒但不能正确地和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易生闷气,易焦虑、抑郁等。–C型行为类型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易发行为”–C型行为人的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
并可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促使癌前病变恶化。6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1、预防行为一级预防相关行为:吃早餐、体重管理、运动、不吸烟、驾车使用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工作场所安全操作规则等
。二级预防相关行为:定期体检、口腔检查、防癌检查等。其他因人而异的预防与保护行为:冬泳、祈祷、服用维生素。5/4/20236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2、患病行为是人们认为自己有了疾病征兆或症状,
受到躯体或心理感受的困扰,为了明确自身感受是否意味着疾病以及如何应对而采取的行动。包括:1对征兆或症状采取的应对措施;1向自己认为有权威性的人或熟人寻求建议与指导;5/4/20237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3、病人角色行为那
些经他人确认或自己确信自己已经患病的人们所采取的行为。包括接受医学处置、减少活动,减少个人、家庭、社会责任,康复相关行为等。5/4/20237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团体健康相关行为•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规律:1、大多有明
确的目的和目标2、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和调节的行为3、具有一定的惯性,启动和停止都较个体行为缓慢4、对社会压力有较个体为大的承受能力,且有自己的文化特点。5/4/20237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健康行为学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应用行为科学的
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5/4/20237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健康促进内因外因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技能政策、财政药物、卫生服
务环境行为采取措施预防疾病认识疾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积极康复健康教育政府领导部门配合5/4/20237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5/4/20237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
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个体干预健康信念模式行为矫正技术社会工程干预社会设施干预政策干预组织干预各种场所干预家庭干预学校干预工作场所干预社区干预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7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三层次的健康相关
行为改变理论•个体水平:KAP、健康信念模式HBM、理性行为理论、行为变化阶段模式•人际水平: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社区和群体水平: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5/4/20237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
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一、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技术•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早先被临床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
(behaviorism)。•没有一个连贯的理论模式。•主要的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消极练习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等。7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第
一,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安全的还是危险的。第二,行为出现的频率是由它的后果所决定的,立即得到的奖励会增加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反之,对行为
惩罚会降低行为出现的频率。——因此,可以借助行为疗法培养健康的行为,或者去除不良的行为。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7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行为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经典条件反射
理论(Pavlov和Watson)•操作条件反射理论(Skinner)•交互抑制理论和系统脱敏理论(Wolpe)•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行为矫正技术(包括消除强化和刺激控制)8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
医学知识行为治疗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经典条件反射不良行为或危险行为↓产生厌恶的主观体验↓放弃或终止原来的行为操作条件反射行为↓结果↓强化行为↓行为重复出现操作条件反射自我奖励自我监督↓自
我强化社会学习理论获得行为和生活方式↑模仿↑榜样8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1、认知理论(CognitiveTheory)认知是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人感知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认同后产生的反
应。5/4/20238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创立者——美国学者A.Beck•主要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基本观点:–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在不良的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
出现的–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则是在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情绪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认知重建(cognitiverestructuring)–心理应付技能(copingskills)–问题解决技术(problemsolvingskills)8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
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认知重建主要包括:–Ellis的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onaltherapy,RET)–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self-instru
ctionaltraining,SIT)–和Beck本人的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8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医学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行为矫正的认知治疗,
目标是矫治不良行为•如:戒除酒瘾、烟瘾和毒瘾、赌瘾等行为问题•三栏技术(Beck):用于找出自动思维,认识自动思维,以及引出合理的反应8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认知治疗的三栏技术(以吸烟者为例)自动思维
认知歪曲合理思维吸烟是戒不掉的先入为主尽管戒烟很难,但还是有很多人戒了。只要我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地戒除烟瘾。吸烟其实并不是那么有害,那么多人吸烟,没有看到几个人得肺癌,相反,很多不吸烟的人也患肺癌选择性注意吸烟不仅引起肺癌,还导致很多其他的健康问题。
尽管吸烟不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原因,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吸烟并不必然引起肺癌,但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要大得多我工作很忙,需要吸烟来缓解我的焦虑情绪推理错误缓解焦虑情绪可以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而吸烟本身也可能是导致焦虑
的原因,如吸烟者必须承受来自家庭、工作和社交场所的巨大压力8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以卫生保健知识为基础,以相关的态度和信念为动力。知识信念(态度)行为5/4/20238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
KABP)模式•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包括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如:预防艾滋病5/4/20238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信息传播察觉信息视而不见知引起兴趣毫无兴趣感到需要与己无关认真思
考可有可无信相信信息怀疑信息产生动机侥幸心理尝试行动犹豫不决行坚持行为无法坚持行为确立5/4/20238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知、信、行三者之间只存在因果关系,没有必然性•关键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5/4/2023
9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信念的确立•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对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责任感,就可逐步形
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5/4/20239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态度的改变•态度是转变行为的前奏,要转变行为必先转变态度。•信念确立后,若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仍会失败。5/4/202392
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1、信息的权威性权威的信息号召力大/说服力强2、传播的效能3、“恐惧”因素4、行为的效果和效益5/4/20239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促进态度转变的方法:1、利用促进信
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增强传播效能、利用“恐惧”因素等,只要适时适当,即可有助于态度转化。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特别有助于半信半疑者、信心不足者的态度转变5/4/2
0239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针对“明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行为强化干预措施。如吸烟戒烟•此外,还可借助外力如政策法律、经济和组织手段、公共场合秩序、公众舆论等以加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
4/20239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知-信-行(KABP)模式•根据凯尔曼提出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吸毒)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送戒毒所)促其态度转化。•
被迫服从-------自愿接受(同化)--------从内心深处接受“吸毒有害”的信念,彻底改变态度,并把这一新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动机的内在行为标准(内化)5/4/20239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
,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用来解释信念如何影响行为的改变5/4/20239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
thBeliefModel,HBM•首先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5/4/20239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
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PerceivedThreat--对危害性(严重性)的认知PerceivedSeverity相信疾病的后果越严重,越可能采纳健
康行为5/4/20239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对易感性的认知Perceivedsusceptibility需要判断自己患此疾病概率大小,概率越大,越容易采纳健康行为5/4/202310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
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2)对预防保护行为效益的认知Perceivedbenefitsofaction对采纳健康行为得益的认知是指个体相信采纳健康行为后确有好处
,如戒烟5/4/202310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3)对采纳预防保护行为障碍的认知Perceivedbarriersofaction指个体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还面临一些困难,如个人
爱好难以割舍、时间花费、经济负担5/4/202310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对健康行为益处的信念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5/4/202310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BeliefModel,HBM(4)提示因素(Cuestoaction)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大众传媒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宣传,医生的建议,家人朋友患此病等都可能成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5/4/2023104健康相关行
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5)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或他人的实践经验,或接受他人劝告,而激发内在动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并
获得预期的结果即通过努力成功执行一个导致期望结果(戒烟)的行为.5/4/202310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社会人口学特征: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年龄、性别、民族、感知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同伴影响等,疾病与健康知识自我效能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感知疾病
的严重性感知疾病的威胁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大众媒介影响他人劝告医生建议家人、朋友患病5/4/202310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3.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有理性的;•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人们的行为意向,
即是否有意图或打算采取行动,而行为意向则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行为准则。5/4/202310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3.理性行动理论(1)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towardsBehavior•行为信念Behavioralbeliefs对行为所致结
果的信念•行为结果评价Evaluationofoutcomes对行为结果重要性的评价5/4/202310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2.主观行为准则SubjectiveNorms•准则信念Normativebelief对特定
个体的想法的信念•遵从动机Motivationtocomply是否愿意遵从特定个体的想法5/4/202311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行为信念行为结果评价对行为的态度权重行为意向行为准则信念主观行为准则遵从动机理性行动理论5/4/202311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
B~I=[Ab+SN]Ab=Bb·ESN=M·NbB:BehaviorI:IntentionAb:AttitudetowardsbehaviorSN:Subjectivenorms5/4/202311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4.群体动力论G
roupDynamics•群体规范:群体成员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群体凝聚力:吸引力•群体士气:对群体的满足感、自豪感、归属感•群体压力:迫使个体服从群体的氛围5/4/202311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5、社会认知理论(CognitiveTheory)认知是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
过程和活动。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人感知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认同后产生的反应。5/4/2023114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行为矫正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
一定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干预过程。•行为矫正有三大构成要素:对象、环境、过程5/4/2023115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1、行为矫正对象根据其对行为指导的态度,分三类1)需要型着重促使需要向动机的转化2)冷漠型关键强化“恐惧”心理3)
无需要型关键激发对行为改变的迫切需要感。5/4/2023116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2、行为矫正环境由指导者、矫正场所、矫正时机三要素构成•指导者任务:观察记录确定基线和目标实施矫正提供支持评估5/4/2023117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
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3、行为矫正过程•行为矫正技术的选择和实施过程,核心是如何针对具体对象的具体行为来应用具体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分析、矫正策略选择与实施、矫正效果评价等5/4/2023118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
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1)目标行为的确定1~2项即可•通过调查,找出备选的目标行为•分析矫正的可行性•根据行为观察确定目标行为的子行为5/4/2023119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2)目标行为分析•目的有二:确定该行为的表现程度
;反映目标行为的转变程度。•所有的行为分析都出于两个基点:或是反映行为的发生频度;或是反映行为的持续时间5/4/2023120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分析方法•频度分析
•归类分析•记数分析•持续时间分析•时段抽样分析5/4/2023121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4、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1)脱敏法2)示范法3)厌恶法4)强化法5)消除法5/4/2023122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B~I=[Ab+S
N]Ab=Bb·ESN=M·NbB:BehaviorI:IntentionAb:AttitudetowardsbehaviorSN:Subjectivenorms5/4/2023123健康相关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