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PPT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513.500 KB
  • 2023-05-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艰难梭菌医学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艰难梭菌医学课件.ppt,共(31)页,513.5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8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艰难梭菌1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是梭菌属的一种专性厌氧菌,对氧十分敏感,分离培养很艰难,故得名。发现于1935年,但直到1977年发现本菌与临床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红霉素、氯林可

霉素等)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有关,方被重视。2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粗长杆菌大小(1.3~1.6)μm*(3.6~6.4)μm能运动或不能运动,运动性菌株为周毛菌芽胞为卵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无荚膜革兰染色阳性,但培养2天后有转为革兰阴性的

趋向。3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常规的厌氧培养法不易生长生长温度为25℃~45℃(最适温度30℃~37℃)在血琼脂、牛心脑浸液琼脂及CCFA等平板培养48小时◼菌落的直径3~5mm,圆形,略凸起,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

、表面粗糙。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在卵黄琼脂平板上不形成乳浊环。CCF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本菌经肉汤培养2天以上,菌体有溶融现象。4耐药性◼本菌对某些抗生素耐药。尤其是克林霉素,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菌群失调,使耐药的艰难梭菌被药物选择出后大量繁

殖而致病,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艰难梭菌引起的疾病◼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oea,AAD):在体内的潜伏期为5-10天,之后导致大量的棕色或水状腹泻,持续1周左右。6艰难梭菌引起的疾病◼2.伪膜性肠炎(pseudomen

branouscolitis,PMC)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突然开始,并伴随血压低,严重时能致死。通常还伴有发烧,白细胞增多,之后可导致死亡,是很严重的一类疾病。7艰难梭菌引起的疾病◼除上述疾病外,艰难梭菌尚可引起肾盂肾炎、脑膜炎

、腹腔及阴道感染、菌血症和气性坏疽等。近年来该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之一,日益被人们所重视。8◼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医院内暴发艰难梭菌。2005年因感染艰难梭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是1997年的两倍。◼通常情况下,医用酒精都不能杀灭艰难梭菌。以

前抗生素是艰难梭菌的克星,但随着滥用抗生素的日益普遍,艰难梭菌对抗生素也产生了的耐药性。研究人员呼吁,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是用肥皂洗手,普通感冒不要乱服抗生素。艰难梭菌引起的疾病9发病机理◼艰难梭菌是由于服用抗

生素后打破了肠内菌群的平衡从而导致艰难梭菌累计了大量的数量产生大量的外毒素A和B。10发病机理外毒素A由肠道毒素和细胞毒素组成外毒素B是一种细胞毒素外毒素A→绑定粘膜细胞→黏膜细胞出血↙外毒素B→被破坏的细胞→更大的破坏11

发病机理◼大多数艰难梭菌种属都产生这两种毒素从而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初期外毒素A首先与黏膜细胞绑定造成初级的破坏然后外毒素B进而发挥更大的破坏。12传播途径◼艰难梭菌是主要的院内腹泻的代表其中通过手,器材和染菌杂

物传播其孢子可在环境中幸存几年环境的检测中通常可检测出艰难梭菌。13传播途径◼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医院内暴发艰难梭菌。2005年因感染艰难梭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是1997年的两倍。◼通常情况下,医用酒精都不能杀灭艰难

梭菌。以前抗生素是艰难梭菌的克星,但随着滥用抗生素的日益普遍,艰难梭菌对抗生素也产生了的耐药性。研究人员呼吁,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是用肥皂洗手,普通感冒不要乱服抗生素。14传播途径◼艰难梭菌往往感染住院病人,并在体内定植。一次研究发现,399个患者入院时检测不到艰难梭菌,

21%在住院期间发生了艰难梭菌腹泻。所有的抗生素及一些化疗药物与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或假膜状结肠炎有关,最常见的是氨苄青霉素、克林达霉素和头孢菌素。可见,抗生素使用不当与艰难梭菌腹泻密切相关,也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肠道感染的病因。15艰难梭菌的防治◼治疗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考虑

与服用抗生素有关,所以撤销或改变目前服用的抗生素是基本的做法。◼预防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避免与病人直接接触,戴手套,合理的处理病人的粪便以及其他病人使用过的污染物也是必要的预防手段。16志贺菌属17G-短小杆菌。无芽胞,

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一、生物学性状18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外,均不发酵乳糖。动力阴性。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藉以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和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A群即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B群即福氏志贺菌(S.f

lexneri)C群即鲍氏志贺菌(S.boydii)D群即宋内志贺菌(S.sonnei)志贺菌的抵抗力比其它肠道杆菌弱。19(一)致病物质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能产生外毒素。(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我国主要为B群和D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3天,突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tenesm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0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有10%~20%的病人可转为慢性。诊

断要点:(1)有不接饮食史及在夏秋季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2)典型病例具有腹痛、腹泻、发热、黏液脓血便、量少,里急后重感明显21(3)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数至少为10~15个,同时课件少许或大量红细胞;(4)确证依赖粪便细菌学培养获得阳性的痢疾杆菌(三)免疫性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分泌

型IgA(sIgA)。病后免疫期短暂,也不巩固。22(一)标本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避免与尿混合;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标本应新鲜;若不能及时送检,宜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专门送检的培养基内。中毒性痢疾者可取肛拭。(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于肠道鉴别或选择培养基上,37度孵育18~24小时,挑无色半透明可以菌落,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实验,以确定其菌群和菌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23(三)毒力试验测定志贺菌的侵袭力可用Senery试验。(四)快速诊断法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2

4非特异性预防:水、食物和牛奶的卫生学监测,垃圾处理和灭蝇;隔离病人和消毒排泄物;发现亚临床病例和带菌者;抗生素治疗感染个体。此菌很易出现多重耐药(multipledrugresistance)菌株。免疫防御现致力于活疫苗的研究。主要分为3类,即减毒突变株、用不同载体菌构建

的杂交株以及营养缺陷减毒株。例如链霉素依赖株(streptomycindependentstrain,Sd)。四、防治原则25真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26引起真菌性肠炎的病原◼在我国引起肠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放线菌、

毛霉菌、曲菌、隐珠菌等,其中以白色念珠菌肠炎最为多见。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27真菌性肠炎的症状◼一般可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真菌性肠炎有一定困难。诊断本病主人依据有长期粘液样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病史,并经抗生素、磺胺等久治不愈◼白色念珠菌累及结肠,约有85.5%的患

者出现腹胀,泡沫样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早期为粘液样称便,偶有便血或带血丝,其特点是粘稠似蛋清附于大便上,或全部粘液便。后期为脓性或脓血样稀便,或无明显的脓血便。出血多时为暗红色糊状粘液便。腹痛及压痛不明显。28真菌性肠炎与其他类型肠炎的区别1.霍乱:患者有剧烈吐泻,吐泻物呈米

泔水样或黄水样,无腹痛,不发热,常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和微循环衰竭。2.细菌性痢疾:患者呕吐少,常有发热,腹泻伴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大便混有脓血,镜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和巨噬细胞。3.阿米巴痢疾:患者常隐匿起病,腹泻

轻重不一,毒血症少,腹痛与里急后重不明显,与真菌性肠炎颇为相似。但粪便与脓血不混合,典型者呈果酱样,腥臭,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可见吞噬红细胞的阿米巴滋养体和夏科-雷登结晶。29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Moni

liaalbican或canidiaAlbicans),是一种深部感染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属于机会致病性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

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可引起鹅口疮、湿疹、内脏炎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成人获得的鹅口疮可提示为自身免疫力低下,艾滋病初期症状口腔白色念珠菌就是其中的一种。30真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一尽

量避免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多服用维生素C;二经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三皮肤皱褶处,尽量避免潮湿或肥皂制剂。◼治疗: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限制进食牛奶以

防腹胀。避免刺激性、多渣食物,防止诱发肠穿孔。2.抗真菌治疗首选制霉菌素口服。重症或口服有困难者选用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合用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31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