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共(47)页,2.17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6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复习:⚫1、如何增大X线强度?⚫2、如何增多X线的量?⚫3、如何提高X线的硬度?⚫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一.概述二.基本概念三.核医学仪器核医学基础(NuclearMedicine)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是将核技术应用于
医学领域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属于临床医学。一、核医学定义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研究内容⚫实验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生物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核医学(clinicalnucle
armedicine)1.诊断核医学体内诊断体外诊断2.治疗核医学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5二、基本概念1.原子核(nucleus)结构2.核素(nuclide)3.同位素(isotope)4.同质异能素(isomer)5.稳定核素(stablen
uclide)6.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7.放射性衰变(radiationdecay)8.半衰期,T1/2(half-life)9.放射性活度A(radioactivity)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61.原子核(nucle
us)结构原子(atom)中子(neutron)质子(proton)电子(electron)AZXNAX13153I78131IA是质量数。A=Z+N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7基态(groundstate)激发态(excitedstate)核反应、核裂变、放射性衰变AXAmX99Tc99m
Tc很快放出过剩能量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82.核素(nuclide):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的一类原子。3.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处于不同核能
态的一类核素。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95.稳定核素(stablenuclide)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有关。当原子核内引力与排斥力平衡时,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称为稳定核素。
引力静电排斥力核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之间质子之间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06.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如99Tcm、131I、32P、90Sr、153Sm、188
Re、125I、60Co等。引力静电排斥力核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之间质子之间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17.放射性衰变(radiation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2✓
核衰变类型(nucleardecay)①衰变(alphadecay)②-衰变(betadecay)③正电子衰变④电子俘获(electroncapture)⑤衰变(gammadecay)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
培训131)α衰变⚫核衰变时放射出α粒子的衰变。AZX--A-4Z-2Y+42He+Q42Heγ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4α粒子特性⚫α粒子实质上是He原子核;⚫α衰变发生在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元素
核素;⚫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3-8cm,在水中或机体内为0.06-0.16mm;⚫因其射程短,一张纸即可阻挡;⚫但α粒子的电离能力很强。⚫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52)β衰变⚫核衰变时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
子的衰变。⚫β衰变后核素的原子序数可增加或减少,但质量数不变。⚫分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β粒子的速度为20万km/s。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6β-衰变⚫衰变时放射出β-粒子。核内中子过多造成的不平衡。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np+e-β-γ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7β-
粒子的特性⚫β-粒子实质是负电子;⚫衰变后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加1;⚫β-粒子的能量分布从0~最大具有连续能谱,穿透力比a粒子大;⚫电离能量比a粒子弱,能被铝和机体吸收;⚫在软组织中的射程仅为几厘米,可用于治疗,如碘治疗甲亢。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8β+衰变⚫衰变时放射出β+粒子。核内中
子过少致不平衡。质子转化为中子过程。β+γpn+e+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19β+粒子的特性⚫β+粒子实质是正电子;⚫衰变后子核质量数不变,但质子数减1;⚫β+也为连续能谱;⚫天然核素不发生β+衰变,只有人工核素才发生;⚫应用:PET成像。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0电子俘获(ele
ctroncapture,EC)⚫核衰变时俘获一个轨道电子。它是核内中子数相对不足所致。从内层轨道(K)俘获一个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化为一个中子。⚫应用:显像、体外分析和核素治疗。P+e-n特征X线Auger电子γ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
训213)γ衰变与内转换⚫γ衰变是伴随其它衰变而产生;⚫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γ射线的过程也称为γ跃迁(γtransition);γ衰变后子核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不变,只是能量改变。内转换电子γ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2γ射线特性⚫
γ射线为光子流,不带电,穿透力强,电离能力弱;⚫γ射线在真空中速度为30万km/s。⚫应用:体外成像。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3三种衰变的比较⚫α衰变质量、质子数都变;⚫β衰变质子数变,质量数不变;⚫γ衰变质子、质量数都不变,而能量改变。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4射线-射线正电子
电子俘获射线氦核(42He)发生于原子序数>82的核素粒子质量大,带电核射程短、穿透力弱,不适合显像射程短、能量单一,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引入体内后,对其局部的生物组织产生严重损伤,而不影响远处组织。因此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核素治
疗具有潜在优势应用特征组成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穿透力弱治疗,如32P-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31I-甲状腺疾病+粒子发生于贫中子核素射程仅1~2mmPET显像光子发生于衰变、衰变或核反应之后不带电荷,运动速度快(等于
光速),穿透力强,对组织的局部作用较-射线和射线弱体外显像X射线俄歇电子内转换电子发生于贫中子核素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放射性核素治疗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5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是不稳定的,它要自发地发生衰变而变成新元素的核。⚫放射性原子核并不是同时衰
变的,对于某一个原子核而言,何时衰变是各自独立没有规律的,但对于某一种原子核的群体而言,它的衰变是有规律的,即原子核数目随时间增长按指数规律减少。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68.半衰期,T1/2(half-life)●物理半衰期(p
hysicalhalflife):放射性核素减少至一半,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核素衰变越快。●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halflife):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有效半衰期(e
ffectivehalflife):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7☻T1/2为每一放射性核素所特有。测定T1/2可确定核素种类,甚至可推断放射性
核素混合物中核素种类。☻例如:99mTc6Hr153Sm47Hr131I8Day186Re90Hr32P14Day125I60day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89.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衰变常数:●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核在
单位时间内自发衰变的比率;●它反映该核素衰变的速度和特性;λ值大衰变快,小则衰变慢,不受任何影响。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29衰变公式⚫衰变公式:Nt=Noe-λt;A=Aoe-λt⚫特性: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共性:任何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原子核数目随时间增长按指数规律
减少;tNlogN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0贝克(Bq)为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1Bq表示放射性核素每秒衰变1次;居里(Ci)为旧的单位,1Ci表示每秒衰变3.7x1010次。1Ci=3.7x1010Bq,即1mCi=37MBq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1⚫普通核医学仪器可测1Bq,约
为10-16g。⚫天平:10-5g⚫微量化学分析:10-9g⚫荧光分析:10-11g~10-12g⚫光谱分析:10-10g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3三、核医学仪器✓基本原理核医学仪器探测的基本原理是以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设计的。✓基本结构射线探测
器分析和记录脉冲信号的电子测量装置质量控制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4⚫Gamma相机⚫空间分辨率4mm;⚫能量分辨率11%;⚫Gamma相机是对体内示踪核素释放出来的Gamma射线进行探测并形成高分辨率的形态图像。经数据处理后,可用于诊断甲状腺、脑、费、肝、
肾、心血管等脏器的病变和动态功能。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5⚫Gamma刀:1968年,西班牙医师Salorio采用DET/PET显示癫痫低代谢区(即癫痫放电区),又采用X刀/伽玛刀,治疗11只神经科疾病猫(局部药物
致痫)。结果,8只猫神经科疾病发作停止,3只猫仍然发作,说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用于癫痫治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近年来,日本、韩国、美国、中国相继开展了这项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疗效。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6⚫伽马刀Co6
0远距离治疗机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7核医学成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singlep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
omography,PE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8核医学显像X-CT显像仪器SPECT、PETT-CT、螺旋CT成像发射型成像穿透型成像(r射线由体内射出成像)(X射线穿透人体成像)成像原理利用脏器内外或脏器与利用脏
器内外或脏器与病病变之间的放射性浓度变之间的密度差别为基础差别为基础成像性质生理、功能显像为主形态、结构显像为主优、缺点早期诊断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分辨率低、图像清晰度差不能反映功能改变核医学成像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39CTSPECT融合图象SPECT/CT同机图像
融合技术示意图SPEC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0⚫SPECT的结果⚫2例癫痫患者SPECT图像:发作间期低灌注(A图),发作期高灌注(B图)。癫痫灶发作间期在SPECT上呈低灌注暗影,发作期变为高灌注亮影。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
训41SPE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2PETPE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生产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如18F、13N、150、11C等作为示踪剂注入人体,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这些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利用它们发射的正电子与体内
的负电子结合释放出一对伽玛光子,被探头的晶体所探测,,得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活体断层图像,以显示人脑、心、全身其它器官及肿瘤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功能及代谢情况。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3PE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4PET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
5⚫PECT结果举例⚫癫痫患者PET图像:癫痫灶在发作间期呈低代谢,发作期变高代谢。肺癌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6谢谢!核医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