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级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第二章医学基础.ppt,共(37)页,592.96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5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章医学基础不同人群生理特点1第二章医学基础不同人群生理特点1一、孕妇生理特点1.妊娠基础知识?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的新生儿。?乳母必需分泌乳汁哺喂婴儿,并保证6个月以内婴儿的
全面的营养需要。?孕妇、乳母生殖器官以及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乳汁分泌,都需要多的营养。?孕期哺乳期营养干预和指导是公共营养工作的重要内容。2一、孕妇生理特点1.妊娠基础知识?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第1期(胚胎发育期,妊娠早期):自停经第一日起至妊娠12周止。?第2期(妊娠中期):自妊娠1
3周起至27周末止。?第3期(妊娠晚期):自妊娠28周起至足月妊娠止。2.妊娠分期3?第1期(胚胎发育期,妊娠早期):自停经第一日起至妊娠12周?第1期(胚胎发育期,妊娠早期):?自停经第一日起至妊娠12周止。?孕妇体重增长缓慢,胎儿尚小,胎盘
及母体组织的增长变化不明显,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变化不大。?“早孕反应”,食欲不振,进食量比平时还少,容易缺乏营养,同时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和主要器官、系统的萌芽阶段,任何营养素的缺乏都容易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或造成先天缺陷、畸形。因此应注意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全面摄入
。妊娠分期4?第1期(胚胎发育期,妊娠早期):?自停经第一日起至妊娠12?第2期(妊娠中期):自妊娠13周起至27周末止?孕妇体重增长迅速,开始储存脂肪与蛋白,此时胎儿、胎盘、羊水、子宫、乳房和血容量都迅速增加,
母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显著增多。?可增重4-5kg。妊娠分期5?第2期(妊娠中期):自妊娠13周起至27周末止?孕妇体重增?第3期(妊娠晚期):自妊娠28周起至足月妊娠止?妊娠后期是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
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脑细胞数减少而影响胎脑的成熟。?同时最后的3个月也是胎儿体格生长最迅速的时期,胎儿对蛋白质、钙的需要量比妊中期更高,因此应特别注意此期营养物质的补充。妊娠分期6?第3期(妊娠晚期
):自妊娠28周起至足月妊娠止?妊娠后期是(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①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体乳腺的发育和
分泌;②孕期甲状腺素水平的改变:孕期血浆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至孕晚期升高约15%~20%③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但糖
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致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3.孕妇的生理特点7(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
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孕期消化液和消化酶(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可逆流人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另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及叶酸等的肠道
吸收量增加,与孕妇胎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8(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血浆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至孕28~32周时达峰值,最大增加量为50%,约1.3~1.5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量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值,增加量约20%。?血
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下降约15%,约为0.31~0.34(非孕为0.38~0.47);红细胞计数下降为3.6X1012/L(非孕为4.2×1012/
L),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3)孕期血浆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9?血浆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至孕28~32周时达峰值,最?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2
、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终产物排出量增加。?其中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是在餐后15分钟可出现糖尿,尿中葡萄糖排出量的增加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4)孕期肾功能改变10?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不限
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kg,经产妇可能比该平均值低0.9kg。?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被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发国家妇女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约7.5kg,发展中国家约6kg。(5)孕期体重增
加11?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kg,经?乳母一般每天分泌600~800ml乳汁;?若营养素缺乏,短期内泌乳量不会下降,乳汁成分也基本恒定。?动用母体的营养素储备,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会影响母体健康)一、乳母生理特点12?乳母一般每
天分泌60~80ml乳汁;?若营养素缺乏,短乳腺的发育与乳汁的分泌?非妊娠期受雌激素调节,妊娠和哺乳期受雌激素和脑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共同调节。?分娩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催乳素急剧上升。?婴儿的气味,母子的接触,孩子的哭声,新生儿对乳
头的吸吮都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和作用加强,使乳汁分泌增加。?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焦虑心情(抑制),良好的环境、愉快的心情(促进)13乳腺的发育与乳汁的分泌?非妊娠期受雌激素调节,妊娠和哺乳期受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的影响?乳母的营养状况影响乳腺分
泌细胞营养素的合成和乳汁分泌量。?能量摄入很低时,乳汁分泌量会下降40~60%;?营养状况良好的乳母为控制体重而节食,也会导致泌乳量的下降。?对营养状况较差的乳母,补充营养,特别是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可增加泌乳量。14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的影响?乳母的营养状况
影响乳腺分泌细胞?VA、VB1、VB2、尼克酸、VC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母膳食影响。?Ca含量不足,会动用母体的钙(乳母可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等),以维持母乳钙含量稳定,长期缺钙,也会导致钙含量降低。?乳汁中锌、铜、碘的含量也与乳母膳食关
系密切。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的影响15?VA、VB1、VB2、尼克酸、VC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乳汁的分段?初乳(产后5-10天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钠、锌、人体所需的各种酶类、抗氧化剂等物质,被称为第一次免疫,因此一定要抓住初乳喂养的机会。?过渡乳
?成熟乳16乳汁的分段?初乳(产后5-10天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溶性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产后应尽快用母乳喂养新生儿,由于哺乳过程中婴儿对乳房的不断吮吸,刺激母体内缩宫素的分泌而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子宫出血的
危险;?还可促进产后子宫较快地恢复到孕前状态;?并可避免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哺乳与乳腺癌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危险。17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产后应尽快用母乳喂养新
生儿,由于哺乳过婴儿生理特点?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生后28天):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1~3岁为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18婴儿
生理特点?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婴儿体格发育?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2.5~4.0kg)。?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后半岁体重(kg)=
出生体重+3.6+(月龄一6)×0.5。?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在头4~6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kg,1岁时到达或超过出生时的3倍(>9kg)。19婴儿体格发育?新生儿出生
体重平均为3.3kg(2.5~4.0婴儿体格发育?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部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
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月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1~2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6个月至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20婴儿体格发
育?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部至足底消化系统发育?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狭小,嘴唇粘膜的皱褶很多,颊部有丰富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吸吮。?胃容量较小,胃贲门的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在吸饱奶后受振动则易导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呕吐。?胃蛋白酶
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21消化系统发育?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肠粘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
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22?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
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体格发育特点?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此期体重增长约5.5kg(年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21cm(年增长约5cm)。?体重、身
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23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体格发育特点?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评价个体儿童生长时需考虑影响其生长的多种因素,如
遗传、性别等内在因素,以及包括营养、教育、训练在内的环境因素等。2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或腹泻等,常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也影儿童的食欲和营养素摄入,患病儿童的体重、身高可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出
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当疾病等障碍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克服后,会出现加速生长,即“赶上生长”(catchgrowth),也称“生长追赶”。?要实现“赶上生长”需要在疾病恢复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儿童做好营养准备,即供给富含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25?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
中一些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或腹泻等,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4~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随神
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而进入睡眠的状况。26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消化功能发育特点?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
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27消化功能发育特点?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心理发育特征?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分钟。
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边吃边玩”?学龄前儿童个性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强,好奇心强。在行为方面表现为独立性和主动性。?3~6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
常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膳食习惯,为小儿树立良好榜样。28心理发育特征?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生理特点?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可以分为:?6岁到12岁的学龄期?13岁到18岁的少年期或青春期,这个时期正是
他们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29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生理特点?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男女生青春发育期开始的年龄是不同的,女生比男生早,一般在9~11岁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生一般在11~13岁开始,22岁左右结束。?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男女青春发育期
开始年龄要早于农村。?增长幅度男孩比女孩大,到成年男性比女性平均高10cm左右。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长突增30?男女生青春发育期开始的年龄是不同的,女生比男生早,一般在9?大部分内分泌激素与生长有关?生长激素是控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
素,可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对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发挥直接的作用。?睡眠与生长激素密切相关,入睡后60min,血液中生长激素达到高峰,因此定时而充足的睡眠对生长发育和潜能的发挥至关重要。青春期内分泌对生长发育
的影响31?大部分内分泌激素与生长有关?生长激素是控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睾酮:青春期男性体内睾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骨骼、肌肉的发育。?雌激素:对青春期女性骨骼的发育影响十分明显。早期它与生长激素配合,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钙磷的骨内沉积,使身高
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高峰过后,雌激素更多地参与骨干髓愈合过程,使女性较男性早几年停止生长。?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骨细胞生长,增加骨矿物质吸收,对骨骼的发育和成熟起重要作用。32?睾酮:青春期男性体内睾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骨老年人生理及代谢特点33老年人生理及代谢特点33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一)代谢功能降低1.合成代谢降低,基础代谢降低2.活动量较少,热量需求降低34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一)代谢功能降低1.合成代谢降低,基础代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二)体成分改变1.细胞量下降2.体水分减少3.骨组织矿物质减少35一、老年人生理特点(
二)体成分改变1.细胞量下降2.体水分减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三)器官功能改变1.牙齿脱落影响食物咀嚼;味蕾、舌乳头和神经末梢功能退化使嗅觉和味觉迟钝;2.消化系统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减少,肠蠕动减慢使机体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率降低,并伴有便秘现象。3.心率减慢,心脏血液搏出量较少,血管逐渐硬化,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的下降。36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三)器官功能改变1.牙齿脱落影响食物咀嚼围绝经期(更
年期)?始于40岁左右,历时10~20年。?特点:妇女绝经后比男性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降低,不足以维持第二性征,骨代谢异常,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雌激素下降使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冠心病的发病率快速增加。37围绝经期(更年期)?始于40
岁左右,历时10~20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