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PPT
  • 阅读 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2 页
  • 大小 3.349 MB
  • 2023-05-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ppt,共(62)页,3.34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3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二)联合家庭治疗模式2023/5/412023/5/42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起源•也称萨提亚模式,由家庭治疗法的创始人之一萨提亚创立。•1951年,萨提亚抛弃传统治疗方法,转而尝试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结果发现效果十分理想。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变后,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而且

这些改变持续的时间不是暂时性的,从此,萨提亚一直着重研究家庭治疗,尽管最初受到很多的批评,但她始终坚持,终于在个案社会工作诸多流派中为家庭治疗法争得了一席之地。2023/5/43•它跳脱了以往治疗时只针对个人问题加以

解决的方式。而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认为案主是个“有问题的人”,而是个“背负问题的人”。病人所背负的问题,不单是出于自己本身,有些部份是出自社会、家庭(也就是“系统”)的影响。人在系统中,必然受到这个系统的制约、与整个系统互动。当系统出了问题,个人也会出

现问题变成背负问题的人。•所以家庭治疗就是从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这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2023/5/44•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也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Behavior)誉为“

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事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直到1988年去世之前,萨提亚女士一直热衷于将心理学中丰富而有效的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众。2023/5/45•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着重的是“你和我”

,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

存于世上。2023/5/46基本假设•1.人性论•2.自我价值•3.人的需要•4.问题本质•5.家庭本质2023/5/471.人性论•萨提亚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适当的环境,人性的善良就会真正发挥出来。相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环境

,人性的善良就会受到阻碍,人也会因此产生无能和无奈的负面感觉。2023/5/482.自我价值•萨提亚认为个人的良好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及家庭非常重要。•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带来良好的个人行为以及家庭健康,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则会导致个人的自我贬低以及家庭发展的

困难。•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以及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做出的对自己进一步的看法。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观评判,是后天可培养的。•价值感觉、沟通、规则、社会的联系2023/5/493.人的需要•人是由身体、理智、情绪、精神

和感觉等多重因素组成,人的快乐源自于这些因素的和谐组织。•每个人都有生存、成长和亲密的愿望,满足这些愿望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当人的这些需要顺利满足时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自我,相反,人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则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失落甚至偏差问题的滋生。2023/5/4104.问题本质•萨提

亚认为,尽管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因为,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是萨提亚非常著名的一个发现,本质上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意义。•在此基础上,萨提亚认为,对问题科学处理方式应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对

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其次,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次,充分调动自己的资源;•最后,对问题有一个灵活性处理方式。2023/5/4115.家庭本质•萨提亚用系统观点来看待家庭。•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家庭构成了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成长基础。•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是和家庭系统有关,家庭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开放与封闭两种,相对来说,开放家庭对于家庭成员个体以及家庭系统整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影响。2023/5/412联合家庭治疗的主要内容•1.家庭成员的自尊•2.家庭沟通•3.家庭规则•4.人对事物的反应2023/5/413家庭成员的自尊•萨提亚

认为,家庭成员的自尊非常重要,自尊其实就是家庭成员的自我评价,过低的自尊不仅容易导致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家庭本身的问题。一个自尊过低的家庭成员往往过分依赖家庭,甚至在选择婚恋对象时也容易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家庭成员的

过低自尊往往和父母的自尊程度有关,并且,和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家庭成员的过低自尊往往伴随如下特征:自我否定;难于与人沟通;害怕失败;不敢冒险;寻求权威庇护;心理防御机制明显。这些特征是对家庭成员自尊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2023/5/414家庭沟通•萨提

亚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自尊偏低的人正是因为想掩盖自我的不良形象,所以就故意表现出相反的举动。•沟通是一个多

方传递的过程,涉及到了自我、他人以及情境三方面因素,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合理顺畅沟通,沟通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四种: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以及打岔型。社工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案主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开展

表里一致的家庭沟通。(一)问题的表现:生存姿态2023/5/415自我:指的是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他人:指的是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倾听与探询。情境:指的是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

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过去经验中的一些缺陷体验以及来自家庭规条的束缚,我们往往是很难做到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去将自己、他人和情境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真实一致的表达自己、接纳他人。

•我们习惯去指责、习惯去讨好、习惯去超理智的就事论事、习惯去以打岔的方式回避问题,以这样的应对方式来求得生存的空间。你的回答?父母:“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什么,一点儿用都没有,有时间怎么不把心思多花一些在学习上。”好友:“你这件衣服太难看了,不适合你!”讨好型言语—

—同意(“这全是我的错”、“没有你我什么也不是”、“没事,没事”、“我只想要让你高兴”、“我愿为了你放弃时间、金钱甚至生命”)行为——依赖型的受难者(“好得过分”、道歉、哀求及请求宽恕、屈服、过分雀跃、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内心独白——“我不值得一提,不值得被爱”、“我应该永远对

别人和颜悦色”、“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这全是我的错”、“我很无助”•主要感受——受伤、悲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我是不重要的)•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心理影响——神经质、抑郁、易被激

怒、焦虑、恐慌、自杀意念生理影响——消化道疾病、肠胃问题(恶心、便秘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心律不齐、皮肤病、糖尿病指责型行为——攻击(评判、命令、寻找错误、指责、独裁、爱找麻烦、暴虐、愤怒、恐吓、拒绝)言语——否定(“你从没有做对一件事!”、“怎么回事?”、“我真想把该死的你打到地

狱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陷入麻烦”、“这全是你的错”、“我永远是对的!”)内心独白——孤立(“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感受——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生理影

响——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疼痛、高血压、血液循环问题、关节炎、哮喘、惊恐、易出事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心理影响——自愤怒与暴怒、易激惹、反抗的、拒绝的、妄

想、暴力、偏执狂、反社会的特质(违法、杀人等)超理智型行为——独裁主义(僵硬而刻板的姿势、一本正经、不带人性的客观、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建议、看起来不灵敏的、无聊的)言语——极度客观(经常提到

准则和“正确的事物”;抽象的言语和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内心独白——脆弱、孤立(“我感到脆弱和孤立”、“一切都是学术的”?“一个人必须有才智”、“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空虚、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资

源——有才智的、知识的、注重细节、解决问题生理影响——癌症、心脏科疾病、皮肤病、干涸、背痛、淋巴系统疾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心理影响——忧郁、紧张症、心理疾病、强迫行为、自闭症、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反社

会的打岔型行为——心烦意乱(不合时宜的行为、活动力过多或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抓不到重点、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言语——无关的(毫无意义;脱离重点;常常在对话中离题千里;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避开有关个人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内心独白——(“没有人关心这个”、“没有属于我的地方

”、缺乏平衡、通过打断来获得别人的注意)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焦虑/悲伤、空虚的/被误解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困惑资源——幽默、自发、创造力、好玩、有弹性生理影响——神经系统

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便秘、晕眩、平衡及协调方面的毛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感受、没有人在乎、没有归属感心理影响——迷茫、不合时宜、精神病、冲动控制不住、忧郁

、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打岔——超理智的对立面一致型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自信、能干、负责任、接纳、有爱心、平衡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

待、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言语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相匹配内心感受——和谐的、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有自我价值、有爱心、接纳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的资源——联系、高自尊

、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身心健康(二)问题的表现:沟通2023/5/438沟通和自我价值的关系2023/5/4392023/5/440最终目的:高自尊2023/5/4412023/5/4422023/5/443家

庭规则•萨提亚认为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特定的家庭规则,每个家庭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家规则之下,良好的家庭规则有利于家庭成员发展,负面的家庭规则会阻碍家庭成员的积极发展,也会阻碍家庭本身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错误的家庭规则:第一,非人性化;第二,绝对化;第三,矛盾性;第四,不合时宜。

•社工应该帮助家庭成员发现这些不恰当的家庭规则,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推动家庭规则的合理化,从而促进家庭成员和家庭的良性发展。2023/5/444人对事物的反应•萨提亚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人对事物的反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确的反应会导致家庭成员

积极的情绪和正确的行为,错误的反应则会导致家庭成员消极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包括六个程序:第一,发现事件;•第二,形成事件图像;•第三,对事件做出主观解释;•第四,对事件的解释产生的主观感受;第五,对已有感受的进一步主观感

受;第六,由此产生外显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案主的主观感受使最终的行为反应大大偏离了事件的本来面目。社工应紧紧抓住事件本身,澄清案主主观化的偏离,帮助案主建立准确的判断和积极的感受。2023/5/445人

对事物反应过程举例•①事件:即客观发生的事情。如:丈夫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不说话。•②图像:即通过感观所接受到的图像(看到,听到,摸到的)。如妻子在头脑里产生了一幅图像:丈夫只注意看报,不和自己说话。•③解释:对周围发生事物赋予一定的解释。如妻子对这一图像的解释是:他一定不关心我才不

理我。•④感受:因对事件的解释而产生的感受。如,妻子产生了一种受伤害的感受: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⑤对感受的感受:即对原有感受的感受。例如,妻子因觉得受到伤害而感到愤怒。•⑥行为:由这种情绪而引发的

外在行动。例如妻子指责丈夫,挑剔他的错处。•这个过程,说明人的外在行为背后的一系列内在观念,客观事件的不同层次的反应过程,这些不同层次的反应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和互相影响的。2023/5/446萨提亚成长语录◆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欣赏并接受“过去”,

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并且成长。•倾听就是尊重,了解就是关爱!•(不)关注双方感受的沟

通=(破坏)建立良好的关系=(失去)相互信任2023/5/447联台家庭治疗模式的具体干预2023/5/448干预技巧•萨提亚十分强调社工的专业品质,她认为这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社工自身人性的力量要比单纯的工作技巧对案主更具影响力,治疗只有通过治疗者的“自我使用

”才能产生。•日常工作中,过于注重专业方法和技能,忽视了自我的建设,实在是本末倒置!因为社会工作是社工和案主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没有一个崇高的心灵,单凭技术是不可能对案主真正产生触及灵魂深处的改变的。•除了这种无形的治疗要求之外,萨提亚还提出了一些实践证

明比较有效的专业技术,比如家庭重构、家庭图、家庭年表、自我环等。从家庭入手2023/5/449自我曼陀罗(自我环)2023/5/450•自我曼陀罗描绘是一种统整性的介入技术.•萨提尔发现,虽然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但是基本的资源却是相同的,萨提尔自我环的图形,是八个同心圆所组成,最

中心代表每个人的神圣自我,向外每环代表八种人类共同的资源,分别是生理的,理智的,情绪的,感官的,互动的,营养的,情境的,和灵性的.萨提尔的努力是提醒人们重视这八个层面彼此的平衡与整合.2023/5/451从感受开始20

23/5/452冰山理论2023/5/453重点在冰山底2023/5/4542023/5/455“冰山的比喻”—评估受辅者所呈现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内心莫名的恐惧?难以驾驭的坏脾气?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了工作?缺少价值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有没有想过,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体,才是被长久压抑并且忽略的“内在”?2023/5/456原生家庭—它在塑造我们的个性•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个人和经历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结,一个人的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每个人与生俱来就

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都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不快乐的根源。”•萨提亚提出,很多成年以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而

要追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转换生存姿态2023/5/457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第二步:“灾难化想象”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

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其中一些问题困扰,因此在努力战胜它的同时,不必隐藏你的焦虑与不安。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新体会、

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致的种子。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请想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

和平等性。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他人的接纳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