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共(91)页,1.43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2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目的要求】⚫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熟悉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其病因及预后。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概述部分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资料❖20世纪有五次流感大流行的记载:分别发生于1900、
1918、1957、1968、1977。其中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二千万人。❖我国自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或小暴发为主
,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2000年以后SARS、甲型H1N1流感爆发。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非典型性肺炎(SARS)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处方一:鲜芦根20、银花15、连翘15、蝉衣10、僵蚕10、薄荷6、生甘草5。➢处方二:苍术12、白
术15、黄芪15、防风10、藿香12、沙参15、银花20、贯众12。➢处方三:贯众10、银花10、连翘10、大青叶10、苏叶10、葛根10、藿香10、苍术10、太子参15、佩兰10。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
案》与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接触的健康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中药处方:生黄芪15、银花15、柴胡10、黄芩10、板蓝根15、贯众15、苍术10、生苡仁15、藿香10、防风10、生甘草5。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十至十四天。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处方一:
主要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药物组成:生黄芪10、败酱草15、薏苡仁15、桔梗6、生草3。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处方二: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药物组成:鱼腥草15、野菊花6、茵陈15、佩兰10、草果3。用法:同上❖处方三: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药物组成:蒲公英15、
金莲花6、大青叶10、葛根10、苏叶6。用法:同上。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处方四:主要功能:清热解表,疏风透邪。药物组成:芦根15、银花10、连翘10、薄荷6、生草5。用法
:同上。◼处方五:主要功能:健脾益气,化湿解毒。药物组成:生黄芪10、白术6、防风10、苍术6、藿香10、沙参10、银花10、贯众6。用法:同上。◼处方六:主要功能:益气宣邪,解毒化湿。药物组成:太子参15克、贯众6克、
银花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苏叶6克、葛根10克、藿香10克、苍术6克、佩兰10克。用法:同上。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1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1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今年1月~4月20日,报告病例数较07年同期上升2
18.99%。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份分别为山东、上海、四川、北京和浙江。手足口病1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概念◼是感受触冒风邪(广义),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感——感受冒——触冒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1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别称:▪感冒轻、重有别。▪感受当令之气称伤风、冒风、冒寒,病情轻;▪感受非时之邪者称重伤风,又称小伤寒,病情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时行
感冒。1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特点:❖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病程一般为3~7日。❖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尤其是时行感冒,常
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1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资料20世纪有五次流感大流行的记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1977。其中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
重,死亡人数达二千万人。我国自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或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2000年以后SARS、甲型H1N1流感爆发。1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内
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仁斋直指方》◼《丹溪心法》◼《万病回春》◼《证治汇补》二、沿革1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内经》◼《内经》指出感冒主要由外感风邪引起。◼“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
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骨空论》)◼“卑下之地,春气常在,故东南卑湿之区,风气柔弱,易伤风寒。”这是关于“伤风”二字的最早记载1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伤寒论》❖《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奠定治疗风寒感冒的理论基础。❖“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寒感冒——轻证:桂枝汤重证:麻黄汤1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
。对外感风热的成因和临床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后世所说的“时行感冒”即其“时气病”之范畴,具有传染性、症状相似等特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lì]之气二生,病者多
相染易。”2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叙伤风论》以六经分治:足太阳膀胱经伤风——桂枝汤足阳明胃经伤风——杏子汤足少阳胆经伤风——柴胡加桂枝汤足太阴脾经伤风——桂枝
加芍药汤少阴伤风——桂附汤厥阴伤风——八珍汤2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仁斋直指方》◼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首载感冒病名。“发热伤风,鼻塞声重……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2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丹溪心法》❖元《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感冒始作
为病症名,强调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元·程充辑《丹溪心法·中寒附录》:“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2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万病回春》《证治汇补》▪明清医家对虚人感冒提出了扶正达邪的治则。▪《类证治裁》“惟其人卫气
有疏密,感冒有深浅,故见症有轻重”▪《万病回春》提出风寒感冒之说,治疗宜解表。▪《证治汇补》感冒与体虚和身体不同素质有关。“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痛反增剧也。”▪《医学心悟》“凡一切
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2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三、讨论范围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2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病因病机2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病因⚫感冒的诱因:除外感六淫侵袭外,还有许多
与现代气候环境有关的因素。⚫如常用空调的人,室内室外温度反差太大,身体不能适应,稍受风邪,极易感冒(空调病);⚫有些人爱吃麻辣火锅,吃饭时热辣相加,发热汗出,致腠理疏松,汗出当风,也易感冒;⚫现代人好酒贪杯者多,酒能助湿生热,
湿热重之人表卫亦虚(湿热者,汗自出),表虚邪乘,也易患感冒;2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病因➢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容易产生心情抑郁,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致抵抗力下降,外邪也易入侵而致感冒(情志致病);➢社会环境气候多变,正气虚弱者最易感受外邪
侵袭而致感冒,许多内伤疾病(如哮喘、肾炎、肺原性心脏病等),也是由感冒初起,治不得法,深潜而成痼疾重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病因◼风为主因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风与寒合◼邪有
兼夹风寒证风与热合风热证夏秋之交暑湿当令风暑夹湿证秋季气候干燥风燥相合2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病因❖非时之气致病❖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者,一般较感受当令之气为重。3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病因时行疫毒伤人时行病毒是
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在致病因素,明吴又可指出这种邪气的特点是致病性强、从口鼻而入,有传染性,易于流行。多由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相对减弱,造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大面积的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时行病毒也可兼夹寒、热、暑、湿、燥邪,但
以风寒、风热居多。3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病因示意图口鼻皮毛腠理空虚卫气不固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风寒、风热、暑湿(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外感风邪时行疫毒感冒3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3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二、病机◼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涕
、咳嗽、咽痛。◼病位——主要在肺卫。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外合皮毛。◼病理性质——感冒属表实证。◼由于四时六气之不同,人体素质之差异,在临床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等证。◼但也有因体虚而感受外邪者,属邪实正虚之候。3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病机示意图感冒肺失宣肃咳嗽、鼻塞、流涕卫阳被遏营卫失和恶寒乏
力身痛发热转归心、肾——心悸、水肿卫表不和正邪相争脑——————风温3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发病◼外邪侵袭人体途径:◼口鼻——肺开窍于鼻(“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皮毛——肺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人体感受外邪,则肺
首当其冲。◼卫表不和——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继则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咳嗽咽痛。3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发病▪外邪侵袭人体条件:▪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六淫时邪猖獗;→肺卫调节疏懈▪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过度疲劳
→腠理不密,营卫失和▪体质虚弱,卫外不固→虚体感邪▪外邪入侵,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卫气的防御功能;邪气的强弱。3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病位❖病位——主要在肺卫。病邪传变,由表入里,可涉及内在脏腑。风邪上受
,首先犯肺,肺外合皮毛。3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基本病机◼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涕、咳嗽、咽痛。3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病机转化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证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
表寒里热证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老年、婴幼儿、体弱者、时行感冒重症——防止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4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诊查要点4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诊断依据❖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
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四季皆可发
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4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二、病证鉴别◼感冒与风温的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4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感冒与风温的鉴别感冒温病临床特征多无发热或发热不高,服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而渐愈,病程
多不超过一周,多不传变。必有发热甚或高热,得汗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之候:神昏、谵妄、惊厥、出血等。病机正气不足,邪犯肺卫正气不足,疫毒内犯发病特点四季皆有,冬、春多发,具相兼性、转化性季节性传染性强,发病急骤
,病情重笃,症状相似。理化检查血象及胸部X线可有异常进行必要理化检查,以资鉴别与西医关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风温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暑温包括乙肝、钩端螺旋体等疾病早期4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从流行情
况、全身中毒情况、传变情况方面判断)★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恶风,继则发热、咳嗽、咽痒或痛、头痛、身楚不适等;★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显散发性,无明显流行特点。★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常
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4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三、相关检查◼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
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胸部X线检查: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但无肺浸润阴影(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或双肺弥漫性、结节性阴影(流感病毒肺炎)。◼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支原体衣原体检测。4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辩证论治47感
冒医学知识培训一、辨证要点1.区分风寒与风热一、辨证要点类别恶寒发热轻重兼症汗液舌脉风寒证风热证恶寒重,发热轻身热较甚,微恶风流清涕,痰吐稀薄色白,咽不痛咽痛明显,流黄涕,痰粘或黄无汗汗少苔薄白,脉浮紧苔薄黄,边尖红,脉浮数4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辨证要
点◼辨不同兼邪类别暑湿恶寒发热轻重兼症舌脉入夏时常发热,或午后热甚,微恶风寒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肌肤灼热,汗少,渴引饮,食少,心烦,倦怠无力,咳嗽少痰,汗少而粘,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胸膈闷胀,脘痞泛恶,口中粘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苔
薄白或薄黄,舌质微红,脉细数舌苔白腻脉浮濡4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一、辨证要点(增加)❖明晰体虚感冒❖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5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二、治疗原则◼治疗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
解暑,◼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5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现代研究进展◼天然药物中筛选抗病毒物质的概况(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在体内或体内具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百部、石榴皮、蚤休、茶叶、老鹳草、丹皮、地榆、胖大海、大黄、黄药子、桂枝、赤芍、金银花、马齿苋
、射干、前胡、独活、白头翁、栀子、紫草、板蓝根、菊花、桑寄生、石韦、丁香、侧柏叶、秦皮等。5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基本原则——解表达邪、宣肺和营、照顾兼证。解表达邪——解除表证、祛除表邪。通过发汗使邪从汗解:同教材。宣肺和营——宣通肺气,调和营
卫。宣肺以恢复肺之宣肃功能,又与解表相辅相成;和营可振奋卫阳,调和营卫。照顾兼证——挟暑-兼以清暑;挟湿—化湿;湿困脾胃-和胃、理气;时行感冒—清热解毒;体虚感冒—益气、养血、助阳、滋阴。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熄风止痉(钩藤、薄荷、蝉蜕、僵蚕);夹食—消食
导滞(神曲、山查、谷麦芽、莱菔子)5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注意事项:◼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早,以免留邪;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散,重伤肺气。◼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
则发生变证;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5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三、证治分类:◼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伤表证◼气虚感冒◼阴虚感冒55感冒医学
知识培训1.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治法:辛温解表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
防败毒散加减。荆防达表汤用于感冒轻证荆防败毒散用于感冒重症5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1.风寒束表证:❖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肺止咳。❖备选方:轻症—
葱豉汤;夹湿—羌活胜湿汤;风寒表实证—麻黄汤;风寒表虚证—桂枝汤。❖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5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1.风寒束表证:▪加减:表寒重:麻黄、桂枝。表湿重:羌活、独活或羌活胜湿汤。湿蕴中焦:苍术、厚朴、半夏。
头痛:白芷、川芎。身热较著:柴胡、薄荷。▪临证备要:葛苏汤:为山东名老中医王逢寅的经验方:葛根30~60g苏叶8~10g荆芥、防风、白芷各10~12g麻黄6~9g甘草3g功用:解表发汗,解肌退热。主治风寒表证,加减可用于风热证。5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
泄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治法:辛凉解表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葱豉桔梗汤发汗解肌、清热肃肺之力强。银翘散
: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5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常用药:◼银花、连翘、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应用本方时,应重用银、翘,芦根鲜者佳,且煎
汤候香气大出即可,勿过煮。汤剂每日可服1~2剂,煮散一昼夜服4次,每次煮服6~10克,勿过煮。◼备选方:桑菊饮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之轻症;6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加减:◼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风热化燥伤津:沙参
、花粉、梨皮。6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临证备要❖表未入里,无里热者,忌用桑白皮、黄芩、黄连等苦寒之品,否则冰伏其邪,延长病程。❖自拟方:银花30连翘25大青叶30黄芩10桔梗10薄荷12竹叶10生甘草7淡豆豉10牛蒡子12苇根30。❖感冒轻证,或感冒初起,偏寒偏热不明显,仅有恶风、微
热、头胀、鼻塞者,治以辛平轻剂,疏风解表:桑叶、薄荷、荆芥、防风以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加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6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表寒里热症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心烦、口渴、咽痛,咳
嗽气急、痰黄粘稠,便秘尿赤,苔黄脉数。治以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加减。备选方:柴葛解肌汤、防风通圣散、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中毒性流感症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手足抽搐或颈项强直,舌质红绛,脉弦数。治以清心开窍,凉血熄风,方用清营汤送服。高热用安宫牛黄
丸,昏迷用至宝丹,抽搐用紫雪丹。清开灵注射液20~40ml静滴。6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风热犯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之“银翘散”慎用荆芥治疗风热咽痛,荆芥用于风热咽痛有两个特点:全方中辛温药荆芥与寒凉药比例悬殊,其比例为1:5.4,荆芥的用
量轻,每次用量为1.2克,日三服的日用量为3.6克。由是可见,吴鞠通治咽痛慎用荆芥,银翘散的组方注重甘寒、辛凉和辛温药物的配伍,注重荆芥的用量。❖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
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6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吴良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感冒吴良德认为现在的感冒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很少有单纯的风寒证或风热证,多为寒热、虚实兼杂,特别是现在人感冒初期均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将感冒病邪压抑于体内而不得外发,或入里化热,或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使简单的感
冒变得反复难治。故治疗注重表里、寒热、防治兼顾,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北柴胡15,黄芩15,法夏15,板蓝根30,苏叶15,防风15,藿香10,甘草6)不论春夏秋冬,男女老幼,但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全身酸痛,口苦,咽干,咽痛;或兼脘胁胀满
,纳差,烦热呕恶等症均可用之。加减得当,每获良效。6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3.暑湿伤表证❖症状: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舌苔薄黄而腻,
脉濡数。❖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本方功能清暑化湿解表。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6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3.暑湿伤表证❖常用药:❖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
清暑解热;❖香薷—————————————发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加减:❖暑热盛者,黄连、山栀、青蒿、黄芩。湿困卫表:豆卷、藿香、佩兰。汗多,去香薷。头痛加桑、菊、芷。心烦、小便短赤加竹叶、赤茯苓、六一散;呕恶加陈皮、半夏、竹茹;纳呆加神曲、麦芽、内金。胸闷
加厚朴、砂仁;6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3.暑湿伤表证⚫中医将夏暑感冒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临床以后者居多。暑热感冒酷热久旱时多患。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故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征象,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如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心烦,汗多但汗出热不退,咽痛,倦怠乏力,或有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小便
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浮大而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以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6,生石膏30,板蓝根20,半夏10,麦冬20,党参15,荷梗10,玄参15,甘草6,粳米10。6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附:虚体感冒:◼感冒特点:素体亏虚,卫外不固,反复感邪,缠绵难愈。◼机
理:◼气虚感冒:卫气不固,外邪乘袭,气虚托送无力,邪不易解。◼阴虚感冒:阴津素亏,外邪乘袭,津液不能作汗达邪(多为风热)。◼治疗原则:扶正达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治疗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发
其汗,耗气伤津,重伤正气。6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1.气虚感冒❖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治法:益气解表❖代表方:参苏饮加减。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
咳。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症。7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1.气虚感冒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加减:若气虚较甚
者,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若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可用玉屏风散加减。7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阴虚感冒❖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治法:滋阴解表❖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本方滋阴
解表,治疗阴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7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2.阴虚感冒◼常用药:◼玉竹——滋阴,以资汗源;◼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
——清热和阴。◼临证备要◼凡阴虚内热之体,感受风热之邪,只去其风热之邪,不益其阴,则风热留恋不去,故常久治而不瘥。宜扶正攻邪,即滋阴而去风热:白茅根30芦根30玄参12知母10桑叶10菊花10薄荷10大青叶18甘草4.5(郭淑
云)7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其他疗法:一、单验方❖葱白、羌活、防风、紫苏、苍耳子、生姜各10g,橘皮6g,红糖30g,水煎日一剂,治风寒感冒。❖野菊花、四季青各10g,鱼腥草30g,淡竹叶15g,羌活、连翘、炒牛蒡子、太子参各10g大青叶15g,川芎12g.以上
两方,水煎服,均治风热感冒。❖贯众水煎服,可供8~10人1日量;白萝卜500g,白菜根300g,连须葱白100g,煎服,可供5人1日量。以上两方均为预防感冒方。7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二、敷贴▪白芥子、栀子、
桃仁、苦杏仁各20g吴茱萸、樟脑个10g研末,与鸡蛋清、面粉调匀成饼状,分贴于双侧涌泉穴,用布包扎,再用热水袋加温片刻。24小时取下,如无效,再续贴1次。使用于感冒咳嗽较重者。▪冬病夏治常用外用药物有麻黄、白芥子、半夏、
杏仁、甘遂、细辛、竹沥、贝母、桔梗、防风、桂枝、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乳香、没药、丁香、冰片等等。7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三、药枕将山萘、丁香、石菖蒲、肉桂等芳香性药物,粉碎后作成药袋,另加淡竹叶、艾叶、茵陈、苍术、菊花等作充填剂。每晚使用此枕,疗程3个月,适于体虚易于感冒
者的预防和治疗。7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预防调护7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预防调护】◼防止感受外邪◼注意服药要求◼加强观察护理7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感冒营养原则▪感冒患者饮食应清淡稀软,易于消化吸收。饮食宜少量多餐;▪感冒病人多有发热、汗出等症
状,或因服用解表药而汗出。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足量的水分还能稀释血液中的毒素,加速代谢物的排泄,从而减轻感冒的症状,缩短病程;▪蔬果属碱性食物,摄食后不利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多吃富含钙、锌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色的食
物富含胡萝卜素,对感冒的痊愈也非常有帮助。8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适宜食物❖主食及豆类选择大米粥、小米粥、玉米面粥、米汤、烂面、绿豆、粳米、藕粉糊、杏仁粉糊、豆制品等流质饮食。❖肉蛋奶选择乳类及乳制品、蛋羹
、羊肝、猪肾等。❖蔬菜选择叶茎类可选大白菜、小白菜、苋菜、芫荽;根茎类可选胡萝卜、生姜、马铃薯;瓜茄类可选冬瓜、黄瓜、苦瓜、西红柿等;各种蘑菇、大葱、大蒜。❖水果选择苹果、梨、橙子、西瓜、荸荠、甘蔗等汁液多的鲜果。8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饮食禁忌❖忌甜腻食物:甘味甜腻食物妨碍脾胃正常运化,痰湿滋生,加
重咳嗽、咳痰之症。故感冒患者不适宜食甜点心、蛋糕、糯米糕点。❖忌辛热食物辣椒、芥末等辛热食物助火生痰,使痰变粘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忌烧烤煎炸之品。烧烤、煎炸食物,如煎土司、炸猪肉排、烤肉等,不易消化,不利疾病早日痊
愈。❖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粘膜不利,引起鼻塞、呛咳等症。感冒患者,不宜食之。82感冒医学知识培训饮食禁忌❖忌海鱼、柿子、烟、酒等。❖忌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会使感冒迁延难治。❖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风热感冒发热期,忌油腻
荤腥及甘甜食品;风热感冒恢复期,不宜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热的食物。暑湿感冒,除忌肥腻外,还忌过咸食物如咸菜、咸带鱼等。一日参考膳食早餐:藕粉、苹果,如:藕粉糊、半个苹果;午餐:面条、小白菜,如:青菜汤面;加
餐:下午三点左右可食用适量西瓜;晚餐:大米、鸡蛋,如:大米粥、蛋羹;白天要多喝开水;睡前一小时可饮用热牛奶一杯。83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备注◼风寒感冒宜多吃发汗散寒食品,如葱、大蒜、豆腐、姜汤(可加少量红糖调味)等。有研究认为,鸡汤能帮助人驱走流感,喝鸡汤有助于将病毒排出体外。鸡汤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
种氨基酸可有效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感冒时喝鸡汤适宜于身体虚弱的人,本来非常结实及过于肥胖的人不宜进食带温补性质的鸡汤,否则病情可能会加重。◼风热感冒宜多吃有助于散风热、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萝卜、白菜、白菜根、薄荷、茶
叶等,可以用鲜梨汁与大米适量煮粥趁热食用。梨在中医84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备注上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胸痛、痰多等症状。❖暑湿感冒饮食宜清淡不油腻。如多吃小米粥、小豆粥等。要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
枣汁,增进食欲。醋、柠檬汁、乌梅干等酸味食品也可明显增进食欲。❖胃肠型感冒食疗:菊花、龙井茶,绿豆加红糖代茶饮。多吃富含钙、锌及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萝卜、梨、猕猴桃及各种蘑菇,能缓解感冒症状。❖感冒应休息,适当运动。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85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结语86感冒医学知识培训【结语】◼临床特征: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症。◼病因病机:病因:外感因六淫、时行病毒,以风邪为主;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为主;是否发病与卫外功能的强弱有关。◼辨治原则:属于表实,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治疗
以解表发汗为主。风寒宜于辛温,风热须用辛凉,暑湿则应清暑祛湿。体虚感邪,又当扶正达邪。87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复习思考题88感冒医学知识培训复习思考题◼感冒的主症是什么,历代有哪些别名。◼感冒的病机有何特点?◼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感冒与风湿早期如何鉴别?◼
感冒如何辨表寒表热?◼感冒治则治法如何?应注意什么?◼试述感冒常见证型的症状、治法及方药。◼感冒有预防措施有哪些?89感冒医学知识培训THEEND90感冒医学知识培训感冒为百病之首“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形寒饮冷则伤肺”“若要小
儿安,三分饥和寒”“胸背受寒,咳嗽吐痰”91感冒医学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