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共(31)页,422.783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0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分类⚫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血流动力学特点⚫心排血量正常或增加⚫前负荷及充盈压正常或降低⚫体循环阻力减少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感染性休克(
Septicshock)——严重全身性感染特殊类型⚫诊断标准–临床上有明确的感染;–有SIRS的存在;–循环障碍: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基础值下降40mmHg以上至少1小时,或血压依赖输液或/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组织灌注不
良:如少尿(<30ml/h)超过1小时或有急性神志障碍等。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相关定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非特异性损伤引起的临床反应–符合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体温>38℃或<36℃–心率>90次/分–呼吸频
率>20次/分或PaCO2<32mmHg–血白细胞>12000/mm3或<4000/mm3,或幼稚型细胞>10%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相关定义⚫全身性感染(Sepsis)–由感染引起的SIRS⚫严重全身性感染(Severesepsis)–全身性感染伴有一
个或一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或组织灌注不良:–心血管(顽固性低血压)、肾、呼吸、肝脏、血液、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酸中毒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相关定义⚫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全身性感染导致的低血压,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组织灌注异常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分布性休克医
学知识专题讲座8监测与评估⚫一般临床监测–意识–肢体温度与色泽–血压–心率–尿量没有特异性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9监测与评估⚫血流动力学特征–心排血量正常或增加–前负荷及充盈压正常或降低–体循环阻力减少分布
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监测与评估⚫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被动抬腿试验PLRT–腔静脉直径变异度⚫当血容量不足(左心室前负荷低)时,左心室处于Frank—Starling曲线的上升段,由机械通气导致的每搏量变化比
血容量正常时更为显著。⚫SVV或PPV≥10%提示容量反应性好。⚫PLRT抬高下肢45°类似自体输血150-300ml,若SV或CO≥15%提示容量反应性良好。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监测与评估⚫组织灌注
监测–血乳酸–乳酸>4mmol/L,病死率达80%–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6小时内乳酸清除率≥10%者,血管活性药用量明显低于清除率低的患者,且病死率也明显降低–6h乳酸清除率=[(初始动脉血乳酸-治疗6h后动脉血乳酸)/初始动脉血乳酸]×100%分布性
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2监测与评估⚫氧代谢监测–SvO2/ScvO2反映组织器官摄取氧的状态–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CO增加,DO2相应增加,但VO2也是明显增加,因此SvO2降低。–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SvO2<65%提示病死率明显增加。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
座13监测与评估⚫微循环监测–正交偏振光谱(OPS)–暗视野侧流成像(SDF)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4主要变化为:毛细血管密度的下降和未充盈、间断充盈毛细血管比例升高;动-静脉分流增加;一部分毛细血管无血流灌注,旁边另一部分血管呈现正
常灌注甚至高灌注。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5治疗⚫集束化治疗–6小时集束化治疗–24小时集束化治疗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6⚫6小时复苏目标:–CVP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ScvO2≥70%或
SvO2≥65%6小时集束化治疗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8⚫如果静脉血氧饱和度未达到目标:–进一步液体治疗–必要时输注红细胞使HCT≥30%和/或–给予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可达20µg/(kg.min)–对于机
械通气患者或先前存在心室顺应性下降的患者,CVP可达到12-15mmHg6小时集束化治疗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924小时集束化治疗⚫24小时内完成下列监测治疗–对液体复苏和升压药反应不佳的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考虑小剂量类固醇–控制血糖<150mg/dl(8.3mmol/L)–机械通气患者吸
气平台压<30cmH2O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0治疗——液体复苏⚫早期液体复苏–保证循环功能稳定,容量负荷的最低状态–天然胶体、人工胶体、晶体–初始治疗目标是使CVP至少达到8mmHg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1治疗——控制感染⚫评估是否
有可控制的感染源存在⚫控制手段–引流、清创、摘除可引起感染的医疗器具、或对仍存在微生物感染的源头控制⚫在感染性休克、或严重全身性感染尚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时,在1小时内尽早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
但不能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生素的使用。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2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增加氧输送,同时增加心肌氧消耗)⚫血管加压素:合并低血压者分布性休克医学知
识专题讲座23治疗⚫糖皮质激素–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一般宜选择氢化可的松,每日补充量不超过300mg,分3~4次给予,持续输注不超过3至5天,当患者不再需要血管升压药时,建议停用。⚫血糖控制–对进入ICU后已初步稳定的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血糖
患者,推荐使用静脉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7.8~10mmol/L。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4治疗⚫其他治疗–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量通气和限制气道平台压力,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镇静、镇痛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应用;–持
续血液净化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5治疗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6神经源性休克⚫小血管丧失紧张性发生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大量血液淤积在微循环中,回心血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病因–深度
麻醉或强烈疼痛剌激后(由于血管运动中枢被抑制)–脊髓高位麻醉或损伤时(因为交感神经传出径路被阻断)⚫治疗–去除病因–缩血管药物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7过敏性休克⚫定义:人体接触特异性过敏原后出现的以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为主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急发型(即刻或5分钟内发生休克)–缓发型(>3
0分钟发生休克)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8过敏性休克⚫诊断依据–有过敏史及过敏原接触史的患者出现了休克的临床表现;–常伴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以及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9过敏
性休克——紧急处理⚫如发生严重低血压或心跳骤停,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1.0mg静脉注射并积极心肺复苏⚫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或给予机械通气⚫脱离过敏原、减缓过敏原吸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液体及升压药物)⚫其他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抗组胺药物:H1受体阻断剂,如苯海拉明20~40mg或非那根50mg。–防治并发症:肺水肿、脑水肿、酸中毒等防治。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0知识点⚫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分布性、心源性和梗阻性四大类。⚫休克主要的病生理学改变是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重视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监测和微循环监测,综合评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常用血管活性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分布性休克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