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PPT
  • 阅读 3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1 页
  • 大小 2.207 MB
  • 2023-04-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非st段抬网高acs危险评估及治疗策略课件.pptx,共(51)页,2.207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7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AndersonJLetal.Circulation2011;123:e426-e579ACS是冠脉急剧供血不足(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引起的严重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综合症。在美国,ACS发病的平均年龄是68岁,男女比例为3:

2。部分患者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病史,ACS是冠心病(CAD)的初始症状。每年有超过780000个美国公民会遭受一次ACS,其中近70%的人演变成NSTE-ACS患者。而且NSTE-ACS患者的合并症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2014AHA/ACCGuidelineforth

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

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UANSTEMISTEMI斑块崩解、破裂及侵蚀血栓形成NSTE–ACS非ST段抬高型(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STE–ACSS

T段抬高型ACSACS病理基础:血栓形成斑块破裂/侵蚀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激活血小板粘附血栓堵塞ACS病理基础:血小板的作用ACS非ST段抬高ST段抬高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Q波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注:“+”为血清心肌标志物阳性ACS的分类和

命名NSTE-ACS的早期识别与诊断1、临床特点静息时心绞痛发作20min以上;初发性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表现为自发性心绞痛或劳力型心绞痛(CCS分级Ⅱ或Ⅲ级);原来的稳定性心绞痛最近1个月内症状加重,且具有至少CCSⅢ

级心绞痛的特点(恶化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作心绞痛。级别心绞痛临床表现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例如行走和上楼)不引起心绞痛,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发作。Ⅱ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冷风中行走、情绪

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2层或以上楼梯受限。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100-200M或上1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引起心绞痛症状。加拿大心血管病分会(CCS)的心绞痛分级2、体格检查绝大多数NSTE-ACS患者无明显的体征。高危患者心肌缺血引起心功能不全时,可有新出现的肺部啰音或啰音增加、第三心音。体格检查时应注意非心源性胸痛表现(例如主动脉夹

层、急性肺栓塞、气胸、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瓣膜疾病),焦虑惊恐症状,以有助于鉴别诊断。3、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电图是诊断的重要方法。ST-T动态变化是最有诊断价值的表现:症状发作时可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常表现2个或以上相邻导

联ST段下移≥0.1mV),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性改变改善,或者平时有T波持续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发作后恢复至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意义,并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或严重冠脉疾病。对于症状显示为ACS的患者,应快速确定ACS的可能性,在10min之内行

12导联ECG检查。对于初始无诊断性ECG结果但有症状的患者,每隔15min到30min行ECG检查对于初始无诊断性ECG结果但有中/高风险ACS的患者,需补充做V7、V8、V9导联对于初始无诊断性ECG结果但有中/高风险ACS

的患者,可以考虑持续采用12导联ECG进行监控2014AHA/ACC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

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4、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cTn是明确诊断和危险分层的重

要依据之一,与传统的心肌酶(例如CK、CK-MB)相比,cTn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cTn升高也见于以胸痛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非冠脉性心肌损伤(例如慢性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动过速和过缓、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炎、脑卒中、骨骼肌损伤及甲状腺机能减低等疾病),应注意鉴别。

时间肌红蛋白cTnCK-MBcTnTcTnI开始升高时间(h)1-22-42-46峰值时间(h)4-810-2410-2418-24持续时间(d)0.5-1.010-217-143-4对所有症状符合ACS的患者行心肌肌钙蛋白检测((cTnIorcTnT)对于所有疑

似ACS的患者,症状发生的时候和3h-6h后,行心肌肌钙蛋白检测((cTnIorcTnT)对于MI患者,每隔3-4d重测1次肌钙蛋白值,评估梗死和坏死情况运用当今的肌钙蛋白检测技术,CK-MB和肌红蛋白都无益于诊断ACS对于疑似ACS的患者,可以考虑用BNP或NT–pro-BN

P评估风险2014AHA/ACC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

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3、影像学检查UCG可发现缺血时LVEF减低和心肌节段性运动减弱,甚至消失。UCG对主动脉夹层、肺

栓塞、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包积液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心脏磁共振显像(MRT)、心肌灌注成像及多源CT对诊断和排除NSTE-ACS均有一定的价值。(1)非缺血性心血管源性的胸痛(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扩大、心包炎、肺栓塞等)(2)源于胸部、背部或者上腹部不适的非心血管

性病因包括:①肺源性(如肺炎、肋膜炎、气胸等)②胃肠道源性(如胃食管返流、食管痉挛、消化道溃疡、胰腺炎、胆道疾病等)③肌肉骨骼源性(肋骨软骨炎、颈椎神经根病变)④精神障碍⑤其他病因(链状细胞危象、带状疱疹等)NSTE-ACS鉴别诊断危险评

估TIMI缺血积分该系统包括7项指标,即年龄≥65岁、≥3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吸烟)、已知冠心病(冠脉狭窄≥50%)、过去7d内应用阿司匹林、严重心绞痛(24h内发作>2次)、ST段偏移≥0.5mm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每项1分,简单易行,但

缺点是没有定量每一项指标的权重程度,每项指标的分数也没有差别,且未包括心衰和血液动力学因素(例如血压和心率),因此降低了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AndersonJLetal.Circulation2011;123:e426-e5792014AHA/ACCGuid

elin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

/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一、早期医院常规治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对于症状显示为ACS的患者,应快速确定ACS的可能性,在10min之内行12导联ECG检查。运用当今的肌钙蛋白检测技术

,CK-MB和肌红蛋白都无益于诊断ACS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作心绞痛。在美国,ACS发病的平均年龄是68岁,男女比例为3:2。纤溶药物不但溶不了白血栓,反而通过激活血小板与凝血酶,促进凝血系统的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完全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血栓以阻塞血管,导

致病情恶化。LM或者三支病变且LVEF<50%者(尤其合并DM时),CABG后生存率获益优于PCI(Ⅰ,A);低至中危患者:对低至中危且无症状复发的患者,行无创性心肌缺血评估(Ⅰ,A)。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事实上,新版指南是对2007版AC

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及其后续更新的首次完整修订。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2层或以上楼梯受限。D——合理饮食、控制糖尿病UCG对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包积液等疾病的鉴别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NSTEMI患者溶栓治疗后非但获益,心肌梗死或死亡率还有增高的趋势。用“缺血指导策略”(ischemiaguidedstrategy)这一术语代替了“初始保守管理”(initialconservativemanagement)对于初始无诊断性EC

G结果但有症状的患者,每隔15min到30min行ECG检查接受冠脉PCI治疗的患者应使用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至少12个月。除了日常锻炼的详细说明,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具体的日常活动,例如举重物

、爬楼梯、园艺和家庭活动等,哪些活动是允许的、哪些活动是应该避免的。用“缺血指导策略”(ischemiaguidedstrategy)这一术语代替了“初始保守管理”(initialconservativemanagement)对于

MI患者,每隔3-4d重测1次肌钙蛋白值,评估梗死和坏死情况早期稳定患者:尽管对早期稳定患者行CAG的最佳时期尚未充分明确,但对发生临床事件高风险的患者,如无严重合并症或血运重建反指征,应及早CAG或血运重建(Ⅰ,A)。GRACE缺血积分AndersonJLetal.Circul

ation2011;123:e426-e579GRACE积分系统优点在于对多项指标进行评估,但需电脑软件或上网测得(http:)。此外,其缺乏血压的分层,且一些指标在分数分配上是否恰当,也值得探讨。GRACE积分评估NSTE-ACS患者住院期和6个月

的死亡风险风险分类住院期出院至6个月GRACE积分病死率(%)GRACE积分病死率(%)低≤108<1≤88<3中109-1401-389-1183-8高>140>8>118>8出血评分及风险分级早期危险分层治疗策略

起始治疗策略的选择:有创vs.保守策略心肌血运重建可使患者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期和改善预后。其指征和最佳时间以及优先采用的方法(PCI或CAGB)取决于临床情况、危险分层、合并症和冠脉病变的程度和严重性。一、侵入性策略(CAG/PCI)1.高危患

者:主张于症状发生最初72h内行诊断性CAG,然后根据病变情况作血运重建治疗(Ⅰ,A)。这些患者有血清cTn或心电图ST-T波变化,其次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心功能减退(LVEF<40%)、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最近PCI

、以往CABG史和中至高GRACE危险积分。对心肌缺血极高危患者(即难治性心绞痛伴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可行紧急侵入性策略(<2h)(Ⅱa,C)。对GRACE积分>140合并多项其他高危因素(例如cTnT或ST-T波变化)者,推荐早期(<24h)侵入性策略(

Ⅰ,A)。2.早期稳定患者:尽管对早期稳定患者行CAG的最佳时期尚未充分明确,但对发生临床事件高风险的患者,如无严重合并症或血运重建反指征,应及早CAG或血运重建(Ⅰ,A)。对最初稳定的高危患者,选择早期介入(入院12-24h内)较延迟介入更为合理(Ⅱa,B)。

对最初稳定且无严重合并症和血运重建反指征的患者,最初可考虑保守治疗(Ⅱb,B),以后的治疗决策(保守或介入)由医生根据病情或患者的意愿决定(Ⅱb,C)。3.低至中危患者:对低至中危且无症状复发的患者,行无创性心肌缺血评估(Ⅰ,A)。心

肌血运重建策略(PCI或CABG)应基于临床症状和冠脉病变严重性(例如SYNTAX积分)(Ⅰ,C)。急性患者PCI时,应根据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冠脉解剖和出血危险性,选用药物洗脱支架(Ⅰ,A)。对狭窄不严重的病变不主张PCI(Ⅲ,C)。对低危患者,不主张常规侵入性评估。4.严重并存疾病患者:肝功能

和肺功能衰竭或癌肿患者,因并存疾病的风险可能超过血运重建的益处,不主张行早期诊断性CAG和血运重建(Ⅱ,C)。急性胸痛但NSTE-ACS可能性较小、不同意行血运重建的患者,也不推荐早期诊断性CAG和血运重建(Ⅲ,C)。二、CABG约10%患者需行CA

BG,常在内科治疗病情稳定数日后进行。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原则上应与非NSTE-ACS患者相同(Ⅰ,B)。LM或者三支病变且LVEF<50%者(尤其合并DM时),CABG后生存率获益优于PCI(Ⅰ,A);二支病变且累及LDA近段伴LVEF<50%或无创性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患者宜CABG

或PCI(Ⅰ,A);强化药物治疗下持续心肌缺血而不适宜或不能行PCI时,可考虑CABG(Ⅰ,B)。急诊手术时,需注意出血并发症。药物治疗一、早期医院常规治疗推荐氧气对最初稳定的高危患者,选择早期介入(入院12-24h内)较延迟

介入更为合理(Ⅱa,B)。对于MI患者,每隔3-4d重测1次肌钙蛋白值,评估梗死和坏死情况2014AHA/ACC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

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一般体力活动(例如行走和上楼)不引起心绞痛,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

心绞痛发作。部分患者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病史,ACS是冠心病(CAD)的初始症状。对于初始无诊断性ECG结果但有症状的患者,每隔15min到30min行ECG检查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100-200M或上1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NSTE-ACS的早

期识别与诊断强化药物治疗下持续心肌缺血而不适宜或不能行PCI时,可考虑CABG(Ⅰ,B)。纤溶药物不但溶不了白血栓,反而通过激活血小板与凝血酶,促进凝血系统的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完全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血栓以阻塞血管,导致病情恶化。但是,cTn升高也见于以胸痛为

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非冠脉性心肌损伤(例如慢性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动过速和过缓、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炎、脑卒中、骨骼肌损伤及甲状腺机能减低等疾病),应注意鉴别。低至中危患者:对低至中危且无症状复发的患者,行无创性心肌

缺血评估(Ⅰ,A)。其指征和最佳时间以及优先采用的方法(PCI或CAGB)取决于临床情况、危险分层、合并症和冠脉病变的程度和严重性。(4)其他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例如,PR间期>0.急性胸痛但NSTE-ACS可能性较小、不同意行血运重建的患者,

也不推荐早期诊断性CAG和血运重建(Ⅲ,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2)低输出量的证据;难治性心绞痛或血流动力学/电不稳定的NSTE-ACS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或介入禁忌症)应采取紧急/直接介入策略。硝酸酯类药物无论是偶尔还是规律使用,硝酸酯

类药物(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都不能和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等)同时服用,否则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引起猝死,因此是绝对禁忌。镇痛治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胆固醇治疗二、抗栓治疗抗栓不溶栓抗血栓药包括: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血药(肝素、华法林)和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和rt-PA)。抗栓不溶栓:N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主要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对纤溶药物反应差。纤溶药物不但溶不了白血栓,反而通过激活血小板

与凝血酶,促进凝血系统的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完全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血栓以阻塞血管,导致病情恶化。研究表明NSTEMI患者溶栓治疗后非但获益,心肌梗死或死亡率还有增高的趋势。抗栓治疗主要指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GPIIb/IIIaGPIIb/I

IIa血小板5-羟色胺肾上腺素PAF凝血酶ADPTXA2胶原纤维蛋白原GPIIb/IIIa拮抗剂抵克力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腺苷ADPAMP前列环素潘生丁,西洛他唑摄取血小板活化途径与抗血小板药物对确诊或疑似NSTE-ACS患者行初始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推荐

P2Y12抑制剂GPIIb/IIIa抑制剂非口服的抗凝和纤溶治疗简单易记的“ABCDE”治疗方案仍然可以有效指导治疗二级预防A——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降压、β-受体阻滞剂C——戒烟、降低胆固醇D——合理饮食、

控制糖尿病E——运动、教育新指南采用了新的名称和术语,用NSTE-ACS替代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反映了目前临床上对这种频发而且紧急的心脏疾病的思考方式。事实上,新版指南是对2007版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及其后续更新的首次完整修订。新指南强调不稳定型心绞痛和NSTEMI在病例生理方面是连续的,其临床表现无异。2014AHA/ACCGuidelinefortheManag

ementofPatientsWith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

PracticeGuidelines用“缺血指导策略”(ischemiaguidedstrategy)这一术语代替了“初始保守管理”(initialconservativemanagement)疑似ACS的患者应该基于ACS可能性和不良预后进行危险分层,来决定是否需要住

院治疗并帮助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胸痛患者或者其他症状提示ACS的患者,应该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到达急诊的10分钟内评估缺血改变。所有出现与ACS相符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检测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肌钙蛋白I或T)水平,并在症状出现后3-6小时进行检测,以确定这

一指标的上升或下降模式。没有下列任何情况的患者应该在首个24小时内口服β受体阻滞剂:(1)心衰征象;(2)低输出量的证据;(3)心源性休克风险增加;(4)其他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例如,PR间期>0.24s,II°或III°心脏传导阻滞且未安

装心脏起搏器,活动期哮喘,或气道反应性疾病)。所有无禁忌症的NSTE-ACS患者均应开始或继续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无禁忌症的NSTE-ACS患者无论是接受早期介入治疗还是缺血指导的治疗策略,均应给予P2Y12抑

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2个月。接受冠脉PCI治疗的患者应使用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至少12个月。对于接受早期介入治疗或缺血指导策略的NSTE-ACS患者,在选用P2Y12抑制剂时

替格瑞洛优先于氯吡格雷是合理的。对于接受PCI且非出血高危的NSTE-ACS患者,在选用P2Y12抑制剂时普拉格雷(PCI期间开始使用)优先于氯吡格雷是合理的。无论初始治疗策略如何,所有NSTE-ACS患者

均推荐给予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于NSTE-ACS患者,PCI治疗后应停止抗凝治疗,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需要继续该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或血流动力学/电不稳定的NSTE-ACS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或介入禁忌症)应采取紧急/直接介入策略。对于临床实

践风险升高、初期稳定的NSTE-ACS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或介入禁忌症)应采取早期介入策略。早期介入策略不推荐用于以下患者:(1)有广泛的并发症者,如肝、肾、肺衰竭及癌症患者;(2)血运重建风险及并发症可能超过获益的患者;(3)

肌钙蛋白阴性、ACS可能性较小的急性胸痛患者,特别是女性。所有符合适应证的NSTE-ACS患者均应该在出院前或第一次门诊随访时制定一个全面的心血管康复计划。应提供给NSTE-ACS患者一个基于证据的管理计划(例如,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药物治疗

依从性、医疗团队及时跟进、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以及依从二级预防的干预措施。除了日常锻炼的详细说明,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具体的日常活动,例如举重物、爬楼梯、园艺和家庭活动等,哪些活动是允许的、哪些活动是应该避免的。特别提到可以恢复开车、重返工作岗位和性生活这一内容。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