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课件.ppt,共(33)页,906.31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7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1编辑版ppt定义ASC:STEMI和NSTE-ASC;STEMI:冠脉常急性完全阻塞,需开通血管;NSTE-ASC:狭窄伴富含血小板的血栓性不完全阻塞;NSTE-ASC: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2编辑版ppt定义3编辑版ppt病理生理学NSTE-ASC:主要为冠脉严重狭窄和(或)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所致的急性血栓形成,伴或不伴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引起冠脉血流减低和心肌缺血;4编辑版ppt病理生理学NST
E-ASC: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动脉炎、外伤、夹层、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介入治疗并发症);激烈运动、发热、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肾上腺素能状态、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过饱进食、左室后负荷增
高(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5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6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2.体格检查:心功能不全时,可有新出现的肺部啰音或啰音增加,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7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3.心电图:静息心电图是诊断NS
TE-ASC的重要办法。ST-T波动态变化是NSTE-ASC最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变现:症状发作时可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性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呈“伪正常化”。8编辑版ppt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3.心电图:发作时心电图需与无症状时或既往心电图对比,注意ST-T波的动态变化。9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4.心肌损伤标志物:cTn是明确NSTE-ASC诊断和危险分层的重要依据之一。10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5.影响学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减低和心肌节段性运动减弱,甚至消失。有助于鉴别诊断。MRI有一定的价值。11编辑版ppt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心源性和非心源性;2.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3.急性肺栓塞;4.肥厚型心肌病和主动脉狭窄和(或)反流;5.心肌炎和心包炎;6.心脏神经官
能症;12编辑版ppt危险分层早期风险评估:1.临床状况:症状、体征、既往史;2.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T波倒置;3.生化指标:cTn、NT-proBNP、hs-CRP;4.其他:无创性负荷试验、冠脉CTA;13编辑版ppt危险分层14
编辑版ppt危险分层缺血评分:15编辑版ppt危险分层出血评分:16编辑版ppt出院前风险评估⚫临床病程的复杂性;⚫左心室功能;⚫冠脉严重程度;⚫血运重建状况及残余缺血程度;17编辑版ppt治疗⚫药物治疗;⚫血运重建;⚫稳定斑块;⚫防止冠脉血栓形成发展;总的策略18编辑版ppt治疗⚫如无明确
的禁忌症或不耐受,常规使用;⚫心绞痛缓解、血液动力学稳定,发病24h内;⚫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P/BP等;⚫合并心动过速、血压高的患者,静脉后口服;一、抗心肌缺血治疗1、β受体阻滞剂19编辑版ppt治疗⚫胸痛或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顽固性心绞痛、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收缩压不低于110mmH
g;⚫与β受体阻滞剂协同作用;一、抗心肌缺血治疗2、硝酸酯类20编辑版ppt治疗⚫缓解心绞痛或控制血压;⚫前两者联用,加用长效的二氢吡啶类;⚫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与非二氢吡啶类合用;⚫短效CCB
易引起血压波动和交感神经激活;一、抗心肌缺血治疗3、钙通道阻滞剂21编辑版ppt治疗⚫阻断RAS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都应接受ACEI治疗;⚫不能耐受可考虑ARB;一、抗心肌缺血治疗4、ACEI22编辑版ppt治疗⚫硝
酸酯类不能耐受者;一、抗心肌缺血治疗5、尼可地尔23编辑版ppt治疗⚫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肌缺血。一、抗心肌缺血治疗6、IABP24编辑版ppt治疗⚫尽快给予ASA负荷量150-300mg;⚫不能耐受使用氯吡格雷(
负荷后每日维持);二、抗血小板治疗25编辑版ppt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二、抗血小板治疗1.中或高危及准备行早期PCI26编辑版ppt治疗⚫入院后迅速开始ASA及抗凝治疗;⚫加用氯吡格雷(负荷量后维持);二、抗血小板治疗2.早期保守治疗
27编辑版ppt治疗⚫依诺肝素静脉推注30mg,1mg/kgq12h;三、抗凝治疗28编辑版ppt治疗⚫LDL-C<2.6mmol/L;⚫进一步<1.82mmol/L。四、抗凝治疗29编辑版ppt治疗⚫PCI;⚫CAGB.五、血运重建30编辑
版ppt治疗31编辑版ppt并发症⚫出血: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不合用;⚫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心力衰竭;32编辑版ppt致谢谢谢聆听!33编辑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