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PPT
  • 阅读 2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4 页
  • 大小 1.630 MB
  • 2023-04-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8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放射性核素治疗-12课件.ppt,共(84)页,1.63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7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放射性核素治疗RadionuclideTherapy昆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核医学教研室放射性核素治疗❖内分泌疾病❖转移性骨肿瘤❖血液疾病❖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其它放射性核素治疗内分泌疾病的核素治疗一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三、131Ⅰ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四、131I-MIBG治疗肾上腺素能肿瘤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TherapyofGraves’Disease(GD)手术:复发率低,并发症多。费用贵

。很少采用。内科:疗效肯定、安全、很少引起持久性甲低;疗程长、易复发、过敏反应。131I:疗效好、简便安、并发症少、费用低;永久性甲低。美国甲状腺协会(ATA)调查:首选131I治疗者占69%,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0%,外科治

疗仅1%各种治疗方法优缺点:❖甲状腺选择性摄取131I;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摄取131I超过正常。❖131I在甲状腺的有效半衰期平均为3.5-4.5d。❖131I发射β射线在组织中的射程平均1mm,最长2.2mm,既能破坏甲状腺组织,而对甲状腺周围组织影响小。治疗原理甲状腺组

织可以受到131Iβ射线的交叉火力照射而遭破坏,使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甲亢缓解或治愈。因此,只要131I剂量适当,则可破坏一部分而又保留一部分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Graves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疗效

差,或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或术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Graves甲亢合并桥本氏病,内科药物治疗效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适应证禁

忌证➢妊娠或哺乳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131I治疗前准备✓禁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及食物✓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测定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结合扪诊获得甲状腺重量✓病情较重的患者,

131I治疗前对症治疗✓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治疗方法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1)固定剂量法:简单易行、疗效高,早发甲低率高。推荐剂量:GD:111~370MBq(3~10mCi)(2)计算剂量法:计划量(MBq或μC

i/g)×甲状腺重(g)131I治疗量=(MBq或μCi)甲状腺131I最高(或24h)摄取率(%)计划每克甲状腺131I活度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病情确定:2.964.44MBq(80120μCi)之间。决定剂量时应注意的因素下列

情况应增量:①甲状腺较大和质地较硬者;②病程长、年龄大、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③甲状腺吸131I率低、有效半衰期较短者;④第一疗程效果不理想,第二疗程应酌情加量。决定剂量时应注意的因素❖下列情况应减量:①病程短、未经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年轻人、轻度甲亢、甲状腺不大和术后复发的患者;②有效半衰期较长;③前一次131I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但未痊愈者。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简称131I)应空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响吸收。给药方法131I治疗后的注

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预防感染。✓病情严重者,服131I23天后可考虑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勿揉压甲状腺。✓1月内禁含碘食物和药物。✓服治疗量131I后,女病人半年内避孕。辅助用药和综合治疗(1)与抗甲状

腺药物综合应用(2)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合用(3)甲亢伴突眼病人综合治疗: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旦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即予甲状腺激素疗效评价和随访显效时间❖开始显效时间:23周❖明显显效时间

:23月,部分病人半年•痊愈:甲亢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但未降至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降低•复发:达痊愈标准后,再次出现甲亢的症状和体征,甲状腺激素水平再次升高•甲低:出现甲低的症状和体

征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TSH升高疗效评价的标准总体疗效评价一次治愈率:52.6%77%有效率:95%以上无效率:2%4%复发率:1%4%患者胡某,女性,25岁,病史6年。症状:典型高代谢症群。体征:甲状腺明显肿大(重量估计约280g),轻度眼突,心率118次/分,手震颤(

+),Wt46kg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TSH降低。既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含碘中药。病例分析131I-TherapyofGraves’Disease131I治疗前131I治疗后症状:高代谢症状消失。体征:甲状腺缩小至正常,眼突改善,心率72次/min,手震

颤(-),Wt53kg。实验室检查:T3、T4、TSH均恢复正常。131I-TherapyofGraves’Disease患者胡某,女,51岁,病程5年。内科药物治疗效不佳,甲状腺渐进性长大,约320g。T3T4TSH131I治疗后131I

-TherapyofGraves’Disease131I治疗前随访时间:治疗后23月开始随访指标: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水平等❖再次治疗指征:经第一次131I治疗后,如无明显疗效或加重、好转未痊愈,或有疗效但

又复发者。间隔36个月❖再次治疗剂量:无明显疗效或加重者可增加剂量;有疗效未愈者减少剂量重复治疗治疗反应及处理早期反应及处理:2周内出现的反应为早期反应1.全身反应:对症治疗2.局部反应:持续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①甲状腺激素释

放入血②机体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③对甲状腺激素的耐受力低下④应急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力增强,如精神刺激、感染、过度劳累、可诱发甲亢危象甲亢危象(thyroidstorm)发生原因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预防

为主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②迅速降低循环和周围组织中甲状腺激素水平③减少周围组织中儿茶酚胺的数量和阻断其作用④抑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补偿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不足⑤保护各器官系统,防止其衰竭积极消除诱因原因:对甲状腺细胞的直接破坏,与剂量成正相

关;个体敏感性处理:严格掌握适应证,准确计算剂量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早发甲低:治疗后一年内发生的甲低晚发甲低:一年后发生的甲低原因:不清楚❑与甲状腺接受131I剂量的大小无关,且以每年2%3%的比例递增❑非1

31I治疗所特有❑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处理:早期发现,及时替代治疗其他问题经过几十年大量的病例观察和深入研究已有定论:1.131I治疗后不会引起甲状腺癌或其他癌变.2.不会引起白血病、不育或其后妊娠发生畸形及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增高。3.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甲亢合并心脏

病、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随131I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4.对因甲亢内分泌紊乱而不育的病人,经过131I治疗后患者恢复其生育能力,经长期随访,其后代体格和智力发育良好。5.从辐射剂量的角度看,甲亢治疗的剂量不足以引起造血、生殖系统和肝脏等放射性损害。病案13-1-1❖

男性,44岁。患甲亢8年,用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状腺片、中药等治疗5年左右,停药后2年复发,再用上述药物治疗外周血液中白细胞降至1.8x109/L。改用中药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粒细胞减少,腹泻1日4~6次。营养不良,身高168cm,体重仅40kg。200

3年2月5日入院后检查:脉搏110次/分,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Ⅳ度弥漫性肿大,中等硬度,血管杂音明显。心尖搏动在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lcm,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甲状腺激素测定:TT3>9.2

4nmol/L(参考值1.3~3.4nmol/L),TT4>309nmol/L(参考值77.2~139nmoL/L),TSH<0.002uIU/ml(参考值0.2~4.32uIU/ml),TGA及TMA均阳性。病案13-1-1❖甲状腺摄131I率3小时77.0%,6小

时75.6%,24小时60.2%,有效半减期>3天。甲状腺ECT显像,重量186g。肝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05U/L(参考值5~50U/L),谷草转氨酶(AST)82U/L(参考值8~40U/L),总胆红素(

TBIL)20.6µmol/L(参考值2.5~25µmol/L),前白蛋白(PA)103mg/L(参考值200~400mg/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20次/分),左室肥厚劳损;外周血象:白细胞(WBC)2.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血小板(PLT)60×

109/L。临床诊断:Graves病;甲亢合并肝损害;粒细胞减少。病案13-1-2❖男性34岁。2002年患GD,用过甲巯咪唑、甲状腺片、中药等治疗2年左右,停药后1年复发,改用PTU治疗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降至1.5x109/L;改用中

药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极度消瘦、出现黄疸,尿黄,全血细胞减少,腹泻1日10余次。身高170cm,体重仅38kg。2006年1月8日入院后检查:眼球轻度突出,巩膜、皮肤明显黄染;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脉搏10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Hb7

.8g/L,WBC2.8×109/L,PLT45×109/L。肝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886U/L(参考值5~50U/L),谷草转氨酶(AST)420U/L(参考值8~40U/L),病案13-1-2❖总胆红素(TBIL)108µmol/L(参考值2.5~25µmol/L),

直接胆红素(DBIL)86µmol/L(参考值0.7~7.2µmol/L),前白蛋白(PA)85mg/L(参考值200~400mg/L);❖甲状腺激素测定:TT38.5nmol/L(参考值1.3~3.4nmol/L),TT4304

nmol/L(参考值77.2~139nmoL/L),TSH0.008uIU/ml(参考值0.2~4.32uIU/ml),TGA及TMA均阴性。甲状腺摄131I率3小时65%,6小时70%,24小时60.2%,有效半减期>3天。甲状腺ECT显像,重量45g。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103次/分),外周血象:白细胞(WBC)2.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PLT)55×109/L。❖临床诊断:Graves病;甲亢合并肝损害(药物性肝炎),粒细胞减少。病案13-1-3❖男,43岁。甲亢病

史3年伴双眼球突出、畏光、流泪,异物感,灼痛,视物模糊,加重6个月。查双上睑肿胀,球结膜高度水肿外翻,部分突出于脸裂外,双眼下方角膜溃疡。眼球基本固定.突眼度24——23mm,甲状腺Ⅱ。肿大,心率98次/分,律齐,心音亢进;双手细震颤、双胫前象皮样粘液性水肿。甲状腺激素测定:TT37.5nmol/

L(参考值1.3~3.4nmol/L),TT4298nmol/L(参考值77.2~139nmoL/L),TSH0.003uIU/ml(参考值0.2~4.32uIU/ml),TGA及TMA均阳性。甲状腺摄131I率3小

时75%,6小时80%,24小时68%,有效半减期>3天。甲状腺ECT显像,重量40g。❖诊断:(1)甲亢伴重度浸润性突眼;(2)暴露性角膜溃疡;(3)双胫前粘液性水肿。问题:❖对上述三位患者如何给出核医学治疗方案,预期治疗效果如何?案例1

3-1-1治疗:人院后给予低碘饮食,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同时给予升粒细胞药物、保肝等支持治疗。2003年2月15日按甲状腺估重150g,每克甲状腺给131I2.7MBq(100µmCi),1次口服131I370MBq(

10mCi)治疗。3个月后门诊复查,脉搏84次/分,甲状腺缩小至Ⅰ度肿大,体重由45kg增至56kg。治疗后6~16个月复查,甲亢症状明显缓解,各项辅助检查指标,包括心电图、甲状腺ECT显像等均恢复正常。13-1-1图(1)131I治

疗前,甲状腺呈Ⅳ度肿大,ECT显像测重205g。❖13-1-1图(2)❖131I治疗后16个月,❖甲状腺不大,ECT显像测重36g。案例13-1-2❖治疗:人院后给予低碘饮食,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同

时给予升粒细胞药物、能量合剂、保肝利胆药及多种维生素等作支持治疗。2006年2月按甲状腺估重40g,每克甲状腺给131I2.7MBq(100µmCi),1次口服131I185MBq(5.0mCi)治疗。2~5个月后门诊专科复查,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消褪,脉搏78次/分,甲状腺缩小至Ⅰ度大

,体重由38kg增至50kg,治疗后6~16个月复查,甲亢甲亢症状明显缓解,各项辅助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13-1-2图(1)甲亢合并肝损害、巩膜、皮肤黄染(131I治疗前)13-1-2图(2)131I治疗后,甲

亢控制、肝功恢复、巩膜、皮肤黄染消褪案例13-1-3❖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云克”治疗6个疗程后,甲亢缓解,畏光、流泪,异物感,灼痛,视物模糊症状基本消失;查心率72次/分,突眼度19——17mm,仅右眼球突出,向右视轻明显受限。T3、T4、TSH正常.胫前粘液性水肿无明显变化。13-1

-3图(2)“云克”治疗后,眼症明显改善,仅右眼球突出,向右视轻明显受限、。❖13-1-3图(1)“云克”治疗前,双上睑肿胀,球结膜高度水肿外翻,部分突出于脸裂外,双眼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131I-TreatmentofAutonomousFunct

ionalThyroidNodular)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又称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toxicthyroidadenoma,Plum-mer),多为单个,少数可为多发。其不受下丘脑一垂体轴的调节,而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患者主要有甲亢症状当口

服较大剂量的放射性131I时,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或毒性结节组织具有选择性摄取131I的绝对优势,利用β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达到抑制和破坏病变组织的目的。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TherapyofDifferentiatedThyroid

Carcinoma131I一、适应证❖1.甲亢、甲状腺显像为高功能热结节,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受抑制者。❖2.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者。二、禁忌证❖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2.临床上不适于采用甲状腺激素作为131I治疗前后的辅助用药者。❖3.瘤体过大,疑有恶变或

热结节内出现“冷”区,摄131I率过低者。三、治疗方法❖1.治疗前准备:当131I甲状腺显像显示结节外甲状腺组织显影时,应当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抑制其131I摄取,直到再次131I显像证实结节外甲状腺组织不摄取131I,才能进行治疗。❖2.1

31I剂量:所给剂量大于治疗弥漫性甲状腺伴甲亢者,一般口服15~30mCi。❖3.治疗后注意事项基本与131I治疗甲亢相同,但由于剂量较大,应注意放射防护。。案例13-2❖患者当月1次服131I925MBq(25mCi)治疗。5个月后复诊

甲亢症状明显缓解,左颈部结节明显缩小,131I治疗后28个月,ECT甲状腺显像左叶热结节消失,显示正常甲状腺形态。✓分化型(DTC)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混合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为:DTC最佳治疗方案:三步治疗方案1.手术2.131I去除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复发率最低,死

亡率较单一手术治疗降低3.85.2倍。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组织的细胞膜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相似,能接受TSH的刺激。刺激后的反应程度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反应性与细胞的摄碘能力呈正相关。131碘治疗甲状腺癌病理学

基础与原理DTC摄取碘,利用131I发射出的β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作用破坏癌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1.减少复发率及死亡率2.提高转移灶摄碘功能:有利于发现及治疗转移灶3.方便随访:提高Tg对复

发和转移灶的检出4.131I治疗后行全身显像,可以发现微小功能转移灶,有利于制定病人随访和治疗方案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的意义适应证(1)手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存在,吸131I率>1%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甲状腺

床有甲状腺组织显影禁忌证(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2)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者。(3)肝肾功能严重损害,WBC<3.0×109/L1.尽量切除原发灶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减少131I的用量2.忌含碘食物及药物4周。3.停甲状腺激素4-6周,通过监测确认TSH升高,可行131I去

除。4.常规查血常规、肝、肾功,X光胸片及ECG。5.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SH、Tg、TgA及吸131I率,常规行甲状腺显像。治疗前准备(1)强的松预防和缓解治疗时可能出现的局部水肿。(2)给药:一般给予3.7GBq的131I,残留过多超过一叶,吸

131I率>30%时可酌情减量。(3)如有功能性转移灶存在,可按转移灶治疗的原则处理。治疗方法(4)服131I后多饮水,勤排尿,以减少全身及膀胱的辐射剂量。(5)口服维生素C,促使唾液分泌排泄。(6)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作

用纠正甲低;抑制体内TSH分泌。(7)治疗后57天,行131I-WBI,以观察有无功能性转移灶。1.去除完全的判断标准:•甲状腺床摄131I率小于1%•诊断剂量的131I显像无甲状腺组织显影2.随访一般在36月进行。若出院时已发现转移,应尽早随访并及时安排

治疗。随访前应停用T44周(T32周)。疗效判断与随访✓性别:女性高于男性✓去除用131I剂量✓残留甲状腺的大小✓吸碘率高低✓是否有功能性转移灶影响去除疗效的因素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131I治疗适应证➢DTC

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131I全身显像显示病灶➢有摄碘功能➢手术不能切除转移灶➢一般情况良好➢WBC不低于3.0×109适应证与禁忌证(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而不愿终止妊娠者。(2)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未愈合

者(3)肝肾功能严重损害WBC<3.0×109/L者(4)转移灶可手术切除者禁忌证1.增强对病灶的摄碘能力▪提高血清TSH水平▪降低血清碘池▪延长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滞留时间▪维甲酸:抑制增生和诱导分化2.131I-WBI3.测定T3、T4、TSH、Tg、TGAb病员准备1.剂量确定甲状腺床区

残留癌及颈淋巴结转移者3.75.5GBq(100150mCi)肺转移:5.57.4GBq(150200mCi)骨转移:7.49.25GBq(200250mCi)2.服药后注意事项与131I去除残留

甲状腺组织方法同3.有关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问题▪开始时间:残留组织多者:131I治疗后1周开始甲状腺组织已基本去除:131I治疗后24h开始替代▪目的:迅速纠正甲低;抑制TSH分泌,有利于抑制癌肿复发和转移的发生

及发展。治疗方法随访时间:3~6月首次随访,继后,视转移灶清除情况决定复查时间。随访内容:WBI、Tg、甲状腺激素、TSH、X线检查等。随访及疗效判断疗效判断▪治愈:131I-WBI检查未发现转移灶,Tg<1μg/L▪好转:转移灶部份消除Tg降

低▪无效或加重:病灶无变化出现新的病灶Tg升高▪一次未治愈可再次治疗,直至所有转移灶消失▪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一般应>3月▪确定131I剂量原则同前重复治疗病例分析王××,男,34岁。以左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外科术后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右叶

甲状腺有部分残留。131I-TherapyofDTC术后3月,服用131I80mCi后全身显像。131I-TherapyofDTC第2疗程,服用131I150mCi后,全身显像,残余甲状腺组织已经清除。131I-TherapyofDTC胡××,女,60岁,2

4年前因右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右叶和峡部切除。131I-TherapyofDTC服用131I60mCi后行全身显像,发现甲状腺床区上纵隔,双肺有摄取,提示转移。131I-The

rapyofDTC第2疗程服用131I150mCi,全身显像上纵隔,双肺转移。131I-TherapyofDTC第3疗程后,肺部转移减少。131I-TherapyofDTC第4疗程后,肺部转移明显减少,好转。131I-TherapyofDTC副反应和并发症及其处理▪头昏、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对症治疗▪腮腺炎:通过嚼咬维生素C、饮用大量液体或进食酸性食物减轻反应▪颈部肿胀、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激素治疗(口服或静脉)近期副反应▪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骨髓抑制:少见▪生育力及后代的影响:未见报道远期并发症1.有专用隔离

设施,污物贮存和排放设施的病房中进行2.住院期间病员的小便及排泄物应按卫生防护要求处理后排入专用污物贮存池内。3.待体内放射性达到1100MBq(30mCi)以下时才能解除隔离和出院放射防护问题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