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铸钢件的浇注系统的特点及计算方法.docx,共(4)页,13.853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7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铸钢件浇注系统的特点铸钢的特性熔点高、流动性差、收缩大、易氧化,要求金属液快速、平稳地充型。其浇注系统有如下特点:⑴.铸钢的体收缩大,铸件易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和变形等缺陷。厚实和壁厚差别较大的铸件采用定向
凝固的原则设置浇冒口系统,液态近乎流经冒口进入型腔,强化冒口的补缩能力;对于易产生裂纹、变形的壳体类铸件,其内浇道应均布于铸件的薄壁处,并尽量减少浇道对铸件的机械阻碍。⑵.铸钢的浇注温度高、易氧化,通常采用
漏包浇注。漏包浇注挡渣作用好,对浇注系统的挡渣作用要求不高,因此浇注系统截面积较大呈开放式,勿需高的挡渣功能,但应快速平稳的充满铸型。漏包浇注压力大,易冲坏浇道,因此,浇注系统应力求结构简单、坚固耐冲击。大中型铸件的直浇道及钢液流量超过1T的横浇道和内浇道,应由耐火砖管组成。
小型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可采用水玻璃、树脂砂或全部采用面砂组成,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2.铸钢件浇注系统尺寸计算⑴.用转包浇注时尺寸计算。大批量生产小型铸钢件时,常用转包浇注。一般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浇注系统以加强挡渣能力。其浇注系统截面比为:ΣA内:ΣA横:A直=1:(0.8~0.9):(1.
1~1.2)⑵.用漏包浇注的尺寸计算漏包浇注与转包不同,漏包浇注时金属液流出量,基本上取决于包底孔的直径。而浇注系统则承受包底落下的钢液,浇注系统本身并无控制流速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确定铸钢件浇注系统是
根据漏包底注孔直径的大小,首先由下表1—11,查出包底注孔直径和流速同时考虑注孔数量,并按式(1)计算浇注时间。t=G/NnV包(1)式中:t—浇注时间(s);G—型腔内钢液总重量(kg);n—每个浇包的注孔数(个);V包—钢液的浇注速度(kg/s);N—同时浇注的浇包数量(个);式1
不同包孔直径和钢液浇注速度的平均值包孔直径d/mm303540455055607080100,浇注速度V=kg/s10202742557290120150195,计算得出的浇注时间是否合适,可用钢液在型腔内的上升速度V验算,见式(2)。V=h/t
(2)式(2)中:V—型内液面上升速度(mm/s);h—铸件的浇注位置(mm)(计算倾斜浇注的钢液上升速度时,其高度h应取铸件高度加上倾斜高度的1/2);t—浇注时间(s);当计算的上升速度V小于表1—12值时,可选用大尺寸的包
孔或增加包孔数量。条件允许时亦可倾斜浇注,其倾斜高度决定于砂箱的大小,但最大倾斜度不得超过300mm。钢液在型腔中最小允许上升速度铸件重量/t铸件结构<5>5~15>15~35>35~65>65~100复杂2520161412中等2015121
08简单1510865根据选用的包孔,计算截面积,按比例确定各浇道的总截面积,其比例为:A孔:ΣA内:ΣA横:ΣA直=1:(1.8~2.0):(1.8~2.0):(2.0~2.5)计算出各浇道总截面积,根据铸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及生产条件确定各浇道
截面积、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在用漏包浇注时,包孔浇注速度V包与浇包内钢液的压头高度密切相关。压头高则浇注速度快;压头低则浇注速度小。因此,当一个浇包内的钢液需要连续浇注几个不同铸件时,应该先浇注对钢液上升速度要求较快的铸件。为了满足上升速度的要求,在
计算包孔直径时应按浇伜最后一个铸件时,浇包中钢液的平均压头,计算浇包注口直径才能满足最后一个铸件对上升速度的要求。对于前面所浇注的铸件可以控制塞杆对包孔的开启程度,来控制各个铸件钢液的上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