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发热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39)页,212.203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5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发热医学知识讲述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代谢和功能的改变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热医学知识2概述•概念: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0C)。发热医学知识3调定点学说发热医学知识4过热体温升
高发热生理性病理性发热医学知识5过热和发热的比较过热发热无致热原有致热原病因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效应器障碍调定点上移发病机制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体温可较高,有热限效应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防治原则发热医学知识6体温升高≠发热发热医学知识7•发热激活物→机体→激活产内生
致热源细胞→内生致热源(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调定点上移→体温↑病因与发病机制发热医学知识8三个基本环节:1发热激活物→体温调节中枢2调定点的升高3产热》散热发热医学知识9外致热原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体
内产物一,信息传递发热医学知识10(一)外致热原:G+菌:1细菌G_菌:脂多糖(LPS))分枝杆菌:结核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发热医学知识11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3.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发热医学知识12(二)内生致热原(EP)(一)定义:由发热激活
物激活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是一组不耐热的具有致热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发热医学知识13内生致热原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1(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3干扰素:(IFN):4白细胞介素-6(IL-6):5白介素2(IL-2)6其他如:MIP-1、IL-
8、发热医学知识141巨噬细胞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肝星状细胞2肿瘤细胞类:白血病细胞、何杰金病瘤细胞3其它: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内生致热原的来源:发热医学知识15(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1通过血
脑屏障转运入脑:在BBB有IL-1、IL-6、TNF的可饱和转运机制;发热医学知识162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①OVLT位于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是BBB的薄弱部位,存在有孔cap,对大分子物质有较大的通透性;②②EP被巨噬细胞、神经
胶质细胞膜受体识别结合产生发热介质POAH发热发热医学知识17EPMMPOAH神经元POAH神经元视神经交叉第三脑室视上隐窝OVLT区毛细血管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发热医学知识183迷走神经传递信号:①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后静脉注射LPS不再引
起发热;②肝迷走神经节旁神经上有IL-1受体。发热医学知识19二、中枢调节三四POAH五“调定点”六上移发热医学知识20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元:温敏冷敏结构:高级次级下丘脑视前区(POAH)中脑延髓脊髓机制:正调节负调节发热医学知识21❖中枢发热介质(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2(PGE2)中枢Na+/Ca2+比值环磷酸腺苷(cAMP)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发热医学知识23❖内生致冷原(负调介质)精氨酸加压素α黑素细胞刺激素发热医学知识24温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调定点”发热医学知识25热敏神经放电频率冷敏神经放电
频率中枢发热介质(正调节介质)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调定点”的上移是:热敏神经元被抑制(阈值升高,如从37C升至39C),而冷敏神经元被兴奋。发热医学知识26热敏神经放电频率冷敏神经放电频率内生致冷原(负调介质)调定点下移体温下降发热医学知识27EPPOAH脑
腹中隔区(VSA)中枢发热介质热敏神经原冷敏神经原+内生致冷原-调定点发热医学知识28“调定点”上移后,调节功能依然正常,只不过在高水平(比如在39C)下进行调节。发热医学知识29三、效应器的作用使体温升高“调定
点”上移交感神经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产热体温升高骨骼肌紧张、寒战运动神经棕色脂肪提高代谢率(肝脏)行为发热医学知识30小结来自体内外的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产生EPEP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POAH,OVLT附近引起发热介质的释放作用于相
应的神经元调定点上移调整产热与散热调节体温至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发热医学知识31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发热的时相典型的发热过程发热医学知识32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四肢冷厥“鸡皮”恶寒寒战高峰期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退热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热代谢特点产热>散热产热=散热,高水平调节产热散热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竖毛肌收缩皮肤温度,兴奋皮肤冷觉感受器骨骼肌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中心体温
上移的“调定点”“冷反应”冲动停止,血管扩张“调定点”回复至正常,中心体温>“调定点”,散热反应。发热医学知识33发热时机能代谢的变化物质代谢变化分解代谢增强!1.糖:糖原分解、糖酵解加强;2.脂肪:酮血症、酮尿、消瘦;3.蛋白:氮负平衡4.水盐及维生素:消耗发热医学
知识34发热时机能代谢的变化•1.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循环衰竭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及血液温度升高的影响发热医学知识352CNS:轻度发热:头疼、头晕;高热:烦躁、谵语、幻觉、惊厥、抽搐、昏迷热惊厥:与遗传,缺氧,
发育有关发热医学知识363.免疫系统:抗感染能力对肿瘤急性期反应发热医学知识374.消化:消化液分泌减少、肠壁蠕动减慢;5.呼吸:加深加快发热医学知识38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利与弊发热医学知识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