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儿童呼吸道过敏的舌下脱敏治疗课件.ppt,共(35)页,1.33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4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儿童呼吸道过敏的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0-14岁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2(2):112-116.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等。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2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大部分哮喘具有过敏性体质⚫
自然进程的表现形式⚫典型的过敏进程,从湿疹到呼吸道过敏;⚫相反的过敏进程,从哮喘到湿疹;⚫单纯的呼吸道过敏进程,从鼻炎到哮喘,没有任何湿疹⚫过敏自然进程不局限于儿童,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3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起效快
,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维持时间短,停药后易复发⚫非对因治疗,不能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缺乏预防作用4单纯药物治疗⚫对症药物疗效维持时间一般比较短⚫53%的患者表示连续使用数周或数月后对症药物的疗效逐渐减弱5变应
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关于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的意见书6脱敏治疗:治疗+预防,双重功效⚫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措施脱敏治疗预防疾病复发(长期疗效)预防疾病加重预防新的过
敏明显缓解过敏症状减少甚至停止抗过敏药物的使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脱敏治疗的有效途径皮下注射,传统方法舌下含服,新型更安全8:最安全的脱敏给药方式⚫舌下特点:⚫每天接触过敏原,天然耐受部位,给药方便;⚫变应原活性蛋白不能直接透过舌下黏膜层细胞,只能通过朗格罕细胞主动捕获进入舌下组织;⚫舌下
部位的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较少。⚫对过敏原的自然缓释:⚫1-3分钟内粘附于舌下黏膜层细胞;⚫15-30分钟内被朗格罕细胞主动捕获;⚫12-24小时内迁移到附近引流区淋巴结。粘膜层固有层粘膜下层淋巴结肥大
细胞抗原9不良反应(畅迪临床报道)⚫无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含哮喘急性发作)⚫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绝大部分为1级;50%发生在治疗前3个月;均在用药或不需用药的情况下,1周内得到缓解。J.,,,,J,2014,28:1
31-139.10不良反应(畅迪临床报道)⚫报告的54例,只有11例及有关或可能有关,其中10例为1级,其中7例无需用药自行缓解,9例在1周内缓解;⚫低龄儿童(3-5岁)和高龄儿童(6-13岁)在发生率、缓解手段、发生时间、缓解时间、治疗相关或可能相关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
J,2014,28:131-139.11的疗效⚫高质量的临床荟萃分析已经证明了儿童呼吸道过敏的的疗效儿童鼻炎的分析儿童哮喘的分析12的长期疗效⚫在终止后,其疗效依旧能发挥作用13的预防作用⚫文献报道的有⚫预防疾病加重:预防鼻炎发展
成哮喘,预防间歇性哮喘发展成持续性哮喘⚫减少已有过敏,预防新过敏: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J2004;114:851–7..2008;101:206–211.F,...2009,20(7):660-664.,,J,2014,28:131-139.14:意见书2009&2013⚫9
⚫……⚫a.⚫,.⚫..⚫.15我科数据分析⚫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中心进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的122例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儿⚫方法⚫对现有临床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分析方向⚫学龄前及学龄期哮喘合并鼻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
较⚫单一变应原制剂对多重过敏患者的脱敏疗效16我科数据分析⚫纳入标准⚫以尘螨过敏为主,合并或不合并其它变应原过敏(粉尘螨点刺“”或以上;血清水平2级或以上;临床病史显示,患者过敏症状及尘螨具有临床相关性)⚫接受至少2年的舌下脱敏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支
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儿童(3-14周岁)⚫哮喘入选者均为非急性发作期的轻、中度患儿⚫患儿用药前肺功能测定(1≥70%预计值或≥70%个人最佳值)17研究分析一:年龄因素⚫背景⚫年龄对舌下脱敏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尤其是小年龄哮喘合并鼻炎患儿
的舌下脱敏数据匮乏⚫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学龄前期组(3-6周岁);学龄期组(7-14周岁),比较两组舌下脱敏的疗效和安全性18研究分析一:年龄因素⚫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基本资料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作为分组
因素不做比较)组别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年龄/岁4.4±1.09.8±2.1例数5963男女性别比46:1350:13哮喘日间症状评分1.6±0.71.5±0.7哮喘夜间症状评分1.8±0.81.7±0.9哮喘药物评分4.3±0.74.7±0.7鼻炎症
状评分5.6±1.86.0±1.8鼻炎药物评分3.8+0.53.7±0.619研究分析一:主要结果⚫哮喘症状改善的比较§:学龄前期及学龄组相比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前期组组内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期组组内P<0.05*##**#*#*#*#20研究分析一:主要结果⚫抗哮
喘用药的比较*#§:学龄前期及学龄组相比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前期组组内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期组组内P<0.05*#*#§§§基线不平的原因:联合药物(激素+β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计3分)在学龄前儿童中使用收到限制经过2年的治疗可以达
到相同的疗效21研究分析一:主要结果⚫鼻炎疗效比较*#*#*#*#*#*#§:学龄前期及学龄组相比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前期组组内P<0.05;#:及治疗前相比,学龄期组组内P<0.0522研究分析一:主要结果⚫安全性比较分组总样本不良反应总例数学龄前594学龄期635
学龄前及学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两组患儿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症状都很轻微,主要是腹泻等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口舌瘙痒。总不良事件发生9例(7%),其中口舌瘙痒2例,肠胃不适4例(3例学龄前),局部皮疹3
例(初次使用畅迪4号),除1例需要对症治疗,其余均自行缓解;3例在初次服用4号药时出现皮疹,经对症治疗或调整剂量后消退23小结:⚫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的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均具有显著的疗效;⚫通过2年的治疗,学龄前期、学龄期患儿能取得相近的疗效;⚫对小年龄患儿
及大龄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差异⚫结论:可用于过敏患儿的早期干预24研究分析二:过敏原因素⚫背景⚫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疗法,其理想患者是单一过敏患者,但目前过敏性疾病患者多为多重过敏,而且目前国内标准化脱敏产品只有尘螨(粉尘
螨、户尘螨)25研究分析二:过敏原因素⚫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单一过敏患者组(.)、多重过敏组1(1)、多重过敏组2(2~4),全部使用粉尘螨滴剂(畅迪)进行舌下脱敏,比较各组的疗效差异⚫.:粉尘螨;.:户尘螨。由于两者的高
度同源性,分析中将只对,或者.和.阳性的患者归为单一过敏组26研究分析二:过敏原因素⚫基本资料⚫热带无爪螨阳性84例(68.9%)⚫统计分析⚫基线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组别单一过敏组多重过敏组1多重过敏组2年龄/岁5.9±2.57.8±3.47.5±3.1例数356126男女性别比28:750
:1118:8哮喘日间症状评分1.8±0.41.4±0.71.6±0.9哮喘夜间症状评分1.9±0.51.5±0.71.5±0.8哮喘药物评分4.5±0.84.5±0.74.6±0.5鼻炎症状评分5.3±1.55.9±1.96.3±2.0
鼻炎药物评分3.7+0.63.7±0.63.8±0.527研究分析二:主要结果⚫哮喘症状改善⚫三个组各时间点及基线相比P值均<0.05;三个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P均>0.0528研究分析二:主要结果⚫哮喘用药⚫
三个组各时间点及基线相比,P值均<0.05;⚫三个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P均>0.0529研究分析二:主要结果⚫鼻炎症状、抗过敏药物的使用比较各组各时间点及基线相比P值均<0.05;三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P均>0.0530研究分析二:可能原因分析⚫
旁观者效应(),.,2009,64(5):678-701.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激活调节性T细胞后分泌抑制性/调节性细胞因子(β和/或10)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会对非特异性的其他过敏原发挥免疫作用31研究分析二:可能原因分析⚫变应原的交叉反应很多
变应原之间存在同源性蛋白质成分,它们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具有交叉反应性,种族越近,交叉反应性越强f1+p1f2+p2粉尘螨(美洲尘螨)户尘螨(欧洲尘螨)屋尘螨():尘螨亚科()粉尘螨(.)户尘螨(.)32小结⚫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的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均具
有显著疗效⚫通过0.5~2年的治疗,三类患儿都能取得相近的疗效⚫结论:粉尘螨滴剂对以尘螨为主要过敏原的多重过敏患者同样有效33告别过敏,畅享生活34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