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儿童CAP治疗指南课件.ppt,共(39)页,4.108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4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儿童CAP治疗策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多力坤1社区获得性肺炎及非典型性肺炎的定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由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细菌(如嗜肺军团菌等)感染引起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相对院内肺炎而言的。CAP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性肺炎2
儿童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危害严重1.WardlawT,etal.Pneumonia:theleadingkillerofchildren.Lancet2006;368:1048–50.2.BradleyHS,etal.TheManagementofCommunity-AcquiredPneu
moniainInfantsandChildrenOlderThan3MonthsofAg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bythePediatric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and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
ica.ClinInfectDis.2011;53(7):e25-76.•全球每年有超过两百万年龄<5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约占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数的1/5,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1,550,000,000例儿童
患肺炎23三大学会儿童CAP治疗指南美国IDSA儿科CAP指南(2011年)日本JRS儿科CAP指南(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2007年)IDSA:美国感染病学会JRS:日本呼吸学会三大权威学会分别颁布儿童CA
P诊疗指南4n=290•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是CAP常见致病菌,其中,29.3%的CAP病原菌不明确。•不能排除非典型病原体(非典型+混合+不明确)的CAP病原体高达53.7%UeharaS,etal.PediatricsInternational2011;53
:264–276JRS指南不能排除非典病原体(非典型+混合+不明确)的CAP病原体高达53.7%5n=56n=69n=115n=50UeharaS,etal.PediatricsInternational2011;53:26
4–276JRS指南随年龄增长,CAP患者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越来越高•随年龄增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越来越高•≥6岁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2%6随年龄增长,CAP患儿更常检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年龄常见病原体少见病原体出生-20天•细菌:大肠埃希氏菌、B族链球菌•细菌
:厌氧菌、D族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3周-3个月•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细菌:百日咳杆菌、非发酵革兰阴性菌、b型和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病毒:巨
细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流感病毒、腺病毒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中国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7年龄常见病原体少见病原体4个
月-5岁•细菌: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卡他莫拉菌、结核分枝杆菌、奈瑟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2,3、流感病毒(警惕人禽流感病毒)
、腺病毒•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冠状病毒(警惕SARS病毒)5岁-青少年•细菌:肺炎链球菌•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警惕人禽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腺病毒、呼
吸道合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冠状病毒(警惕SARS病毒)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随年龄增长,CAP患儿更常检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中国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8非典型性病原体为CAP重要致病菌◆肺炎支原体:是5-
15岁儿童CAP常见病原,占10%-30%以上◆肺炎衣原体:是6个月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儿CAP常见的病原之一,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占病原0-20%◆嗜肺军团菌:是引起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菌之一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
45(2):83-90混合感染不容忽视:儿童CAP混合感染率为8-40%,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机率越高中国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9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JRS指南提示既然如此,那临床明确病原体的病原学诊断是否可行呢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是CAP常
见致病菌10美国CAP患儿临床病原学诊断困难血培养•一般情况下门诊患儿无需做血培养,但对经抗菌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症状逐渐增多或临床表现为恶化的患儿需进行血培养•怀疑是中至重度细菌性CAP,尤其是混合
型肺炎住院患儿需做血培养随访期血培养:•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患儿无需重复血培养•不论临床症状如何,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菌血症需重做血培养•尿抗原检测:假阳性率高,不推荐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影像学检查:胸片(见右图)混合感染率高:很难将分离出单种病原体,一般情况下是2
-3种病原体混合存在,应考虑非典型性病原体的存在BradleyHS,etal.ClinInfectDis.2011;53(7):e25-76.IDSA指南11日本CAP患儿临床病原学诊断亦很困难•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起初
可有肺间质病变,胸部听诊可无异常,当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肺炎时,应做血培养、痰培养或者采取鼻咽分泌物培养,以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然而,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部位无创性取样不易实现,支气管分泌物取样也有可能被上呼吸道和口腔菌群污染;•因此,CAP病原学诊断困难。JRS指南Uehara
S,etal.PediatricsInternational2011;53:264–27612我国CAP患儿临床病原学诊断仍面临难题临床上20-60%CAP病例无法做出病原学诊断,明确病原体仍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华医学会儿科
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胸部X片征象与病原体的关系:•根据胸部X片征象区分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肺炎很不敏感,胸片不能鉴别不同病原的肺炎•对同一肺炎胸片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性肺炎难以一致,与细菌培养结果存在
明显假阴性错误,因此胸片对患儿病原体提示性差儿童CAP病原特异性诊断方法大致分3种:•病原培养分离;•免疫学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片断进行检测;•但是,上述方法仅作病原学研
究参考,不常规推荐在临床开展中国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13•儿童CAP病原体检测存在一定的难度,病原体培养时间长,一般不做推荐,所以难以区分患儿为哪种类型的CAP•因此,CAP患儿初始经验性治疗已成必然那
么CAP患儿初始经验性治疗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IDSA、JRS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指南提示14美国IDSA和美国儿科感染病协会联合编撰发布的首个儿科CAP指南IDSA指南背景:◼2011年8月30日颁
布◼此为美国IDSA首个儿科CAP指南◼儿童CAP不论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均不同于成人CAP,即使致病菌相同,其临床过程也不同◼因此,IDSA专门为儿童制定了一套治疗CAP的方案,旨在降低C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1
5在门诊CAP患者的经验性治疗中:年龄段怀疑细菌性肺炎怀疑非典型性肺炎怀疑病毒性肺炎<5岁(学龄前儿童)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首选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奥司他韦≥5岁儿童阿莫西林;当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均不能区分细菌性肺炎还是非典型性肺炎时,选择大环内
酯类+β-内酰胺类抗菌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首选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年龄>7岁儿童可选红霉素,强力霉素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年龄≥7岁)或帕拉米韦,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扎那米韦需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使用BradleyHS,etal.ClinInfectDis.2011;53(
7):e25-76.门诊CAP患者•当怀疑为非典型性肺炎时,首选阿奇霉素,而不是所有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当不能区分细菌性肺炎还是非典型性肺炎时,选择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菌素IDSA指南16住院CAP
患者当怀疑非典型性肺炎时应选阿奇霉素为基础的治疗怀疑细菌性肺炎怀疑非典型性肺炎怀疑病毒性肺炎接种乙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当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低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或头孢曲松、头孢噻肟;CA-MRSA:加万古霉素或克拉霉素阿奇霉
素+β-内酰胺类(怀疑非典型性肺炎)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年龄>7岁:强力霉素;成熟期的儿童或对大环内酯类不耐受: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年龄≥7岁)或帕拉米韦,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扎那米韦需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没有全部接种乙型流
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明显头孢曲松、头孢噻肟;CA-MRSA:应加万古霉素或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阿奇霉素+β-内酰胺类(诊断不确定时)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年龄>7岁:强力霉素;成熟期的儿童或对大环内酯类不耐受:左氧氟沙星同上Bradl
eyHS,etal.ClinInfectDis.2011;53(7):e25-76.住院CAP患者IDSA指南17阿奇霉素为治疗非典型性肺炎的首选药物病原体肠外治疗口服治疗肺炎支原体首选阿奇霉素或乳糖酸红霉素或左氧氟沙星首选阿奇霉
素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年龄>7岁的患儿:强力霉素;青少年: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沙眼衣原体或衣原体肺炎首选阿奇霉素或乳糖酸红霉素或左氧氟沙星首选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年龄>7岁的患儿:强力霉素;青少年: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阿奇霉素是
治疗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衣原体等非典型性肺炎的首选BradleyHS,etal.ClinInfectDis.2011;53(7):e25-76.IDSA指南18轻度CAP患儿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抗菌治疗严重程度2个月-5岁≥6岁门诊患儿
轻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氨苄青霉素或广谱头孢烯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入院患儿中至重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哌拉西林或广谱头孢烯氨苄西林±舒巴坦或哌拉西林或广谱头孢烯±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极重度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UeharaS,etal.PediatricsInte
rnational2011;53:264–276JRS指南年龄≥6岁、无排痰性咳嗽的患儿应考虑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抗菌药物治疗19轻度CAP患儿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年龄可能病原体推荐药物1-3个月患儿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
奇霉素等)4个月-5岁的患儿除了RSA病毒外,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首选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如怀疑早期SA肺炎,应先考虑口服头孢地尼,备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5岁-18岁的患儿主要病原除了肺炎
链球菌、卡他莫拉菌以外,非典型病原体占重要地位首选大环内酯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中国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20重度CAP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时选用大环内酯类选择抗菌素的标准:覆
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重症CAP患儿应住院治疗,在考虑病原菌耐药的情况下,可选择下列治疗方案静脉给药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
②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③怀疑肺炎链球菌肺炎,选择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万古霉素不作首选④考虑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可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虽然指南中提到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时选用大环内酯类,但是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率高,检出
难,且CAP多为混合型,故而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应为CAP的基础抗菌治疗选择。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中国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AP指南21CAP患儿抗病原微生物疗法包括使用指征.选择药
物和剂量.使用途径和方法.疗程和药物联合治疗.药物对机体不良作用用药依从性等,这一切构成了合理使用的原则。CAP抗菌药物质量应限于细菌性肺炎.MP和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单纯病毒性肺炎无使用抗菌药物指
征,但必须注意细菌.病毒.MP.衣原体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1.抗菌药物指征222.抗菌药物
选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1)病原治疗还是经验治疗正确诊断.尽可能确立病原学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但是,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的,不可能等待病原学检测而延误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2
3◆(2)经验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除个人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文献资料的经验总结,尤其是RCTs和系统综述中的经验推荐。选择依据是CAP的可能病原.严重度.病程.患儿年龄.之前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当地细菌耐药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患儿肝.肾功
能状况等。根据抗菌药物-机体-致病菌三者的关系,择优选取最适宜的.有效而安全的抗菌药物,要兼顾个体特点。经验选择抗菌药物要考虑能覆盖CAP最常见病原菌。242.抗菌药物选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3)β内酰胺类和大环类均是儿童CAP最常用的药物。首选哪一类应根据年龄及其CAP
可能的优势病原:3个月以下儿童有沙眼衣原体肺炎可能,而5岁以上患者MP肺炎.CP肺炎比率较高,故均可首选大环内酯类,尤其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其抗菌谱广,可以覆盖大部分儿童CAP病原菌。对4月龄-5岁CAP,尤其重症儿时,应考虑病原菌是对大环内酯类耐
药SP,可以首选大剂量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25(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氨基糖
苷类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CAP应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四环素类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根据2010年版《中华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所示:<6个月CAP儿童,阿奇霉素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立,应慎用。262.抗
菌药物选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5)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尤其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治疗结局究竟有无影响?认为只要使用适当剂量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依然有效。为提醒医生不要过分关注实验室的MIC值而忽视患者的实际情况,
避免初始治疗时就选择广谱抗菌药物。美国CLSI修订了SP青霉素折点判断标准,口服青霉素沿用原先标准,即敏感(S)≦0.06mg/L,中介(I)0.12-1mg/L,耐药(R)≧2mg/L;而对胃肠道外使用青霉素的折点标准:非脑膜炎标本(呼吸道,血流)来源菌株S≦2mg/L,I4mg/L,R≧8
mg/L。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27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1)轻度CAP:可在门诊口服抗菌药物治疗,不强调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过多考虑病原菌耐
药是不必要的。对1-3月龄患儿: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4月龄-5岁患儿:首选口服阿莫西林,剂量加大至80-90mg/L(kg.d),也可以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剂型).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第51卷第10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28◆如怀疑早期SA肺炎,应优先考虑口服头孢地尼。我国S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突出,阿奇霉素作为替代选择。◆对>5岁-青少年:首选大环内酯类口服,8岁以上儿童也可以口服多
西环素或米诺环素。若起病急.伴浓痰,应疑及SP感染所致,可联合阿莫西林口服。29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2)重症CAP应该住院治疗,初始经验性选择胃肠道外抗菌药物治疗,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要
考虑选择的抗菌药物能够覆盖SP.HI.MC和SA,还要考虑MP和CP的可能和病原菌耐药状况。可以首选下列方案之一: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或阿莫西林/舒巴坦(2:1);2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胯;3.怀疑SA肺炎,选择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万古不做首选;4.考虑合并有MP或CP肺炎,可以联合使用大环类+头曲/头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
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30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3)目标治疗-病原菌一旦明确,选择抗菌药物就应该针对该病原。SP:PSSP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
林,PISP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PRSP首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胯,首选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HI.MC: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或阿莫西林/舒巴坦,备选第2-3代头孢或新一代大内环内酯类。葡萄球菌:MSSA.MSCNS首选苯唑西林或氯.MRCNS首选万古霉素,备选利
奈唑胺,严重感染可联合用利福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31◆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不产ESBLs菌应依据药敏选药,首选第3代或第4
代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等广谱青霉素,备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产ESBLs菌轻中度感染首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重症感染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效不佳时首选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帕尼培南。◆产AmpC酶者可首选头孢呲肟,备选亚胺培南.美洛培
南和帕尼培南。32◆A群链球菌:首选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备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胯。◆MP.衣原体.百日咳杆菌:首选大环内酯类,8岁以上可选择多西环素。◆嗜肺军团菌:首选大环内酯类,可联用利福平
。33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4)抗菌药物剂量.用药途径抗菌药物剂量.途径及用途次数.CAP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是有效而安全的,对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致口服难以吸收
者,可以考虑胃肠道外疗法。要注意抗菌药物血清和感染组织部位浓度,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都每日1次静脉使用的状况不符合该类药物的药物学,除头曲半衰期达6-9h可以每日1次用药外,其余β内酰胺类药的半衰期仅1-2h,必须每6-8h用1
次。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34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5)抗菌药物疗程CAP抗菌药物一般用至热退且平稳.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呼
吸道症状部分改善后3-5d。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情轻重不等.存在菌血症与否等因素影响CAP疗程,一般SP肺炎疗程7-10d,HI肺炎.MSSA肺炎14d左右,而MRSA肺炎疗程宜延长至21-28d,G-肠杆菌肺炎疗程14-21d,MP肺炎,CP肺炎疗程平均10-14d,个别严重者
可适当延长,嗜肺军团菌肺炎21-28d.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353.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有效和安全是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6)抗菌药物疗效评估初始治疗48h后应作病情
和疗效评估,重点观察体温的下降,全身症状包括烦躁.气促等症状是否改善,而外周血WBC和CRP的恢复常常滞后,胸片肺部病灶的吸收更需时日,因此不能作为抗菌药物疗效评估的主要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10月
第51卷第10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CAP指南36初始治疗72h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又恶化,应再次进行临床或实验室评估,确诊肺炎而初始治疗无效者可能是初选抗菌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抗药菌物浓度处于有效浓度之下或细菌耐药;也要考虑特殊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如真菌.某
些特殊病毒.卡氏肺孢子菌等以及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可能;还要警惕有无并发症或医源性感染灶存在。要审慎调整抗菌药物,强调因人而异,有条件者应做抗菌药物血浓度测定并重复病原学检查。37总结◆IDSA、JRS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儿科指南均指出:CAP的病原体临床诊
断困难,故初始针对性治疗不现实,因此,初始经验治疗已成必然。◆研究结果显示:非典型性肺炎发生率高、症状严重,进展快,易发展为重症。故初始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覆盖非典型性病原体的抗菌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2011年IDSA指出:阿奇霉素是覆盖非典型病原体的首选用药,而非所有的大
环内酯类药物。38谢谢!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