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共(22)页,332.188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4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早期报道•18世纪末的法国,有位名叫伊塔德的医生,曾收治了一个名叫未克特的11岁男孩。•根据伊塔德医生的临床记录:未克特从不与其他孩子玩,从没有开口说话,总是做些重复性的动作,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尽
管伊塔德医生对此病例作了记录报道,对未克特进行了治疗并有所成效,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疾病,更没有为此疾病命名。•其后,在19世纪的欧美各国,也有许多类似未克特的病例报告。2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1943年,一位在美国巴特摩尔城的约翰霍布斯
医院工作的精神病医生坎纳(Leokanner),首次在题为《自闭性的情绪困扰》(AutisiticDisturbancesofAffectiveContact)的一篇观察报告中提出了“自闭症”(autism)这一概念。3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Autism•“autism”源于希腊语“au
to”(自我)之意,因为这些孩子看起来就像整天封闭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4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坎纳对11名“古怪”儿童的经典描述•与人没有情感接触;•对生活中的同一性有着近乎强迫性的执着;•往往没有语言,或者只有一些
没有沟通意义的声音;•可以有正常的智力,有的甚至智力超长,如有过人的记忆力等;•他们有着正常的甚至是吸引人的外表;•发病期通常是在幼儿期。5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孤独症”与“自闭症”•“孤独症”一词主要在中国大陆的医学界和特教界
使用;而“自闭症”一词则是在我国港台地区、日本、韩国等使用。•这两个词都有一些局限性,为了避免误解与歧视,很多学者建议统称为“坎纳症”,但目前没得到公认。•我国正式颁布的文件中使用的是“孤独症”一词,沿用至今。•现今,我国
北方一般用“孤独症”,而南方用“自闭症”称呼的比较多。6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海洋天堂》的启示•李连杰饰演的父亲王心诚与文章饰演的21岁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相依为命。•文章在影片中准确而颇有深度地刻画了一位自闭症患者
形象,大福具有哪些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雨人》7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发病率1966年Lotter的调查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发病率为0.4‰~0.5‰;1979年Wing&Gould的调查数字则表明自闭症发病率已高达2‰。美国精神医学
会所得到的统计数字,根据1994的DSM-Ⅳ,自闭症的流行病发病率在当时约0.2‰~0.5‰。9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发病率•根据自闭症的患病率大约为0.5‰,而自闭系列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的较为保守的标准,以及中国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中国目前可能有5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
者,有100万左右的自闭系列症患者。10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发病率•男女比例为3~6:1。•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出生在中等经济的家庭之中,父母的教育程度相对偏高。11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病
因•到目前为止,该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免疫学因素等有关,但有待于进一点研究探讨。12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是自闭症的三个典型特征。•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年期(3岁以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医学研究表明,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性行为综合症。13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自闭症•诊断•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DSM–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
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ICD-10–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obl
ems14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DSM,ICD,CCMD等对自闭症的规定•在美国精神医学会(APA)主编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把自闭症列为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PDD),并列出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所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中也
把自闭症归为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则将儿童孤独症明确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15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诊断•在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且项1至
少有2条,2、3项至少有1条。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至少2条:(1)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2)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楼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16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诊断(
3)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也无相应反应)(4)不会怡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5)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6)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
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17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诊断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1)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2)语言理解能
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间,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3)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或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18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诊断(4)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语或不
时发出怪声。(5)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简单应对。(6)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说话缺乏抑、扬、顿、挫,言语刻板。19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诊断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
方式不变:(1)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广告词等。(2)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3)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4)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并从中得到满足。(5)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
作或活动。20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A.心理教育学评估(发展性评估)工具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PPSI-R)、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K-AB
C)、瑞文推理测验、绘人测验等社会适应行为:AAMR适应行为量表(1969)及其修订版(ABS-SE,1981;ABS-SE2,1993)、文兰(未蓝德)适应行为量表(VABS,1984)等语言: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语言发展测验、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定量表等综合发展:心理教育评估量表(PEP
,美国,1990)21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儿童孤独症B.儿童自闭症专门评估(筛查和诊断)工具婴幼儿自闭症检查量表(ChecklistforAutisminToddlers,CHAT)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CAR
S)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DiagnosticInterview-Revised,ADI-R,1994)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
mDiagnosticObservationSchedule-Generic,ADOS-G,2000)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sycho-educationalProfile,PEP)22儿童孤独症医学知识
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