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纯肌酸激酶升高的处理医学课件.ppt,共(33)页,797.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68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4/27北1单纯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处理2023/4/27北2⚫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肌酸激酶(CPK)增高,为一个化验
结果异常,可见于很多疾患,不是个独立疾病。2023/4/27北3⚫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肌酸激酶(CK)单独升高的情况,但是,经过各种有关心脏检查排除了心肌梗死的诊断。此时,需要我们的医生要从多方面考虑,作出合理的有益的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误诊误治。2023/4/27北4⚫临床医
生在诊断过程中如发现检验结果有疑问,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了解相关情况,以做出正确诊断2023/4/27北5⚫我于今年二月期间因谷丙转氨酶偏高检查心肌酶谱后发现1.谷草转氨酶:69参考值:5——37U/L2.乳酸脱氢酶:322参考值:120——240U/L3.肌酸激酶:3023参考值:25——20
0U/L4.肌酸激酶同工酶:64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30参考值:75——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7.肌红蛋白方法:CLIA:136.3参考范
围:0——705ng/ml2023/4/27北6⚫————————2月17日检查1.谷草转氨酶:48参考值:5——37U/L2.乳酸脱氢酶:348参考值:120——240U/L3.磷酸肌酸激酶:1782参考值:25——200U/L4.肌酸激酶同
工酶:49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08参考值:75——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2023/4/27北7⚫4月8日检查1.谷草转氨酶:51参考值
:5——37U/L2.乳酸脱氢酶:280参考值:120——240U/L3.磷酸肌酸激酶:2318参考值:25——200U/L4.肌酸激酶同工酶:47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06参考值:75
——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2023/4/27北8⚫————————7月28日检查⚫所有肝抗体均正常免疫全套均正常血沉也正常⚫经超声检查提示为肝
、胆、胰腺、脾、双肾均正常⚫心电图提示为窦性心动过缓(Hr:54次/分)左心室高电压(RV5=3.3mv)⚫二维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现身体状况无任何病态反映2023/4/27北9一、生化特性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的系统命
名为三磷酸腺苷:肌酸磷酸转移酶。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
K-BB(CK1),CK-MB(CK2)和CK-MM(CK3)。2023/4/27北10二、组织分布⚫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此外还存在于一些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肠道、子宫内。而在肝、红细胞中含量极微或者没有。2023/4/27北1
1三、生理变异⚫年龄、性别和种族对CK含量都有一定影响⚫CK含量和肌肉运动密切相关,其量和人体肌肉总量有关⚫14岁以下儿童的CK-MB无论是绝对活性或相对活性,均高于成人,在诊断儿童急性心肌炎时应考虑到这一生理差异。2023/4/27北12四、CK的测定⚫(一)标
本的采集、处理和贮存为了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化验前2天内尽可能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早晨匆忙赶到门诊的患者最好休息。⚫(二)测定方法CK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酶偶联法,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等2023/4/27北13五、CK同工酶的测定⚫(
一)标本采集、处理和贮存CK同工酶检测血清和血浆均可。在4℃可保存数天,-15℃可保存2周,若用血浆宜用EGTA,而不用EDTA抗凝。2023/4/27北14六、临床应用⚫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世界上临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CK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疾患时常明显升高,如
同时测定同工酶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2023/4/27北15⚫当在临床中遇到患者血清CK-MB活性高于正常,且占总CK活性超过30%时,一般不是心肌损伤所致,应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以确定病因和明确诊断。2023/4/27北16血清肌酸
激酶检测异常主要临床意义:2023/4/27北17⚫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壁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急性发病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日可恢复
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2023/4/27北18⚫2、各种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或
手术后血清CK的水平增高。2023/4/27北19⚫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2023/4/27北20⚫4、在体检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也会使肌酸激酶增高。服用
药物也会导致肌酸激酶增高如秋水仙碱片、安理申、盐酸多奈哌齐片等。2023/4/27北21CK水平测试通过以下五个基本途径对神经肌肉性疾病做出评估:2023/4/27北22⚫1.在其他症状出现前早期确诊可疑的肌肉疾
病2.判断肌肉无力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肌肉组织本身还是神经功能问题。2023/4/27北23⚫3.鉴别各型肌肉疾病,例如可区分肌肉营养不良和先天性的肌肉疾病。4.检测神经肌肉性疾病的“携带者”,尤其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携带者。“携带者”具有某种基因缺陷,其本人
不表现任何症状,但后代则有可能成为患者。2023/4/27北24⚫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又称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病症,目前尚无有效疗法。2023/4/27北25⚫5.监测某些有波动变化的疾病的病程(主要是炎症性肌肉疾病),或是确
证某些代谢性肌肉疾病的急性损伤阶段。2023/4/27北26⚫慢性肌酸激酶升高称为高肌酸激酶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80年Rowland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情况称之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情况下,就诊后行各种相关检查有可能明确诊断
。2023/4/27北27⚫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1.偶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升高;2.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肌酸激酶血症;3.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然出现轻度肌肉痛);4.无神经肌肉
病家族史;2023/4/27北28⚫5.缺乏与高肌酸激酶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6.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7.无其他高肌酸激酶血症的原因(恶性肿瘤、酗酒及滥用药物、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
恶性高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血液病、妊娠、药物等)。2023/4/27北29⚫对于确定为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应进行以下检查明确原因。1.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肌力检查。2.家庭成员进行肌酸激酶测定。2023/4/27北30⚫3.血乳酸试验:包括基础
状态、前臂缺血后以及运动后。4.针电极肌电图检查。5.肌肉活检,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多种组织化学染色、某些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检查。⚫如果经过以上所述系统的检查仍为阴性结果,则可以考虑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idiopathichyperC
Kemias)。2023/4/27北31⚫孩子的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增高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导致消化系统负荷过量有关。通过体育锻炼可能改善孩子代谢功能。2023/4/27北32不宜多运动运动会引起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而剧烈运动则
可明显影响体内代谢和细胞内酶的释放。例如,血清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分别是诊断心肌梗死和肝炎的重要指标,平时不经常运动的人,一旦过量运动,血清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值就会明显升高。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可升高1倍,而转氨酶在运动停止1小时后仍可偏高40%左右。2023/4/2
7北33谢谢!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