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病种付费与临床路径讲学课件.ppt,共(53)页,1.55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68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病种付费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CP)的国际背景与起源➢“路径”一词早期被工业界所采用。石油和化工业是第一个把路径作为确定工作程序的工业,随后被工程业、建筑业和计算机业所采用,“路径”是管理项目的一个良好的工具。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护士K
arenZander运用护理程序与路径的概念,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路径服务计划,将路径应用于医院的急性护理。在减少医疗护理费用的同时又不降低护理质量的服务.临床路径的定义以下是临床路径常见的几个定义(
Finkelman2001):(1)临床路径是联系病人与其家属、照顾者和专业小组来共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具体的服务方法。(2)临床路径是一个预计的、对每月服务计划的说明。对某病种,以工作流程表格的形式,由入院到出院,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
它是多专业人员共同合作来控制品质与费用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3)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土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由以上的几个定义
,不难看出,临床路径的设计里有几个关键之处,它是多专业协调的;有时间顺序性的;能控制和改良品质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设计。临床路径的内容❑临床路径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手术,不同医院、病房、医生和不同的专
业人员而会有不同的服务项目内容。但一般应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较先进的临床路径里都包括了“预期结果”这项目。预期结果是整个计划的目标,不可忽视。临床路
径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院长召集各科室主任讨论推展的可行性▪选择临床路径►(1)医院的特长;►(2)医生的兴趣;►(3)已经开展临床路径的医院的结果与经验;►(4)付费者的承受能力;►(5)病例分布和住院量、平均住院天数、各个病种的专
业治疗量、各常规检查和功能检查等检查的工作量等;►(6)整体护理的开展情况,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的情况,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能力以及对预期结果的理解等;►(7)参与人员的素质,即专业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推行临床路径的人员组成及其职责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二、建立步骤❑科
室建立临床路径的实践小组并人员分工❑计划收集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建立要推行的手术或疾病的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三、实施过程❑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怎么设计最合适,要依据各医院、病房与病种的不同来讨论和设计。)❑制定标准化医嘱❑设定电脑套装检验单❑各部门的教育
宣传❑试行临床路径❑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修正与改良❑追踪与评价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四、变异处理假设的标准临床路径与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预期的决定相比有所变化的称为变异。任何变异都是有价值的,有利于工作质量改进。❑变异原因的分类、记录与分析医院管理服务质量专业技术要
树立立体医疗质量概念费用水平人员素质医患沟通后勤服务医院文化就医环境人事分配设施设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举例2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1)限价前限价后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住院日期:出院日期:预期住院天数实际住院天数:预期术前住院天数:实
际术前住院天数:卧床时间:6小时举例患者:彭某,男,17岁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住院日期:出院日期:预期住院天数:实际住院天数:预期术前住院天数: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卧床时间:6小时举例患者:王某,男
,26岁住院日数住院日(第一天)/病房住院日(第一天)/病房临床评估转移性右下腹痛9天。查体:T:36.8℃,P:82次/分。右下腹压痛,腹肌稍紧张,未及肿块。白细胞9.2×109/L。全身重要脏器功能评分:正常护理级别:Ⅱ
级首程及入院记录转移性右下腹痛10天。查体:T:36.7℃,P:80次/分。右下腹压痛,无腹肌紧张,未及肿块。白细胞3.9×109/L。全身重要脏器功能评分:正常护理级别:Ⅱ级首程及入院记录处置与手术通知手术。1、术者与病人及家属谈话;2、填写手术、麻醉知
情同意书;3、麻醉评估,4、定于2001年1月31日21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5、术区备皮。通知手术。1、术者与病人及家属谈话;2、填写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3、麻醉评估,4、定于2004年5月11日21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5、术区备皮。检查1、血常规;2、
凝血三项;3、尿常规;4、大便常规;5、胸部透视;6肝功乙肝表面抗原;7、心电图。1、血常规;2、凝血三项;3、尿常规;4、大便常规;5、胸部透视;6肝功乙肝表面抗原;7、心电图。药剂术前用药。青霉素过敏试验:(-)。术前用药。青霉素过敏试验:(-)。卫生材料手术材料及手术费1650
元手术材料及手术费1350元营养禁饮食禁饮食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护理与卫教入院卫生教育:1介绍医院、病房环境2护理评估3询问病史4住院治疗过程解说5术前交代注意事项6确认术前备皮、更衣、
清理卫7给予临床路径表并进行说明入院卫生教育:1介绍医院、病房环境2护理评估3询问病史4住院治疗过程解说5术前交代注意事项6确认术前备皮、更衣、清理卫7给予临床路径表并进行说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2)限价
前限价后住院日数住院日(第二天)/病房住院日(第二天)/病房临床评估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腹部无腹肌紧张护理级别:Ⅱ级手术记录和术后小结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腹部无腹肌紧张护理级别:Ⅱ级手术记录和术后小结处置与手术测血压测血压检查药剂抗生素:先锋霉素
Ⅵ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日;福路新0.2;葡萄糖250ml静滴2次/日;甲硝唑0.5,2次/日甲硝唑0.4,3次/日;氟哌酸0.2,3次/日卫生材料营养流质饮食流质饮食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护理与卫教住院基础护理患者
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住院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3)限价前限价后住院日数住院日(第三天)/病房住院日(第三天)/病房临床评估评估基本生命
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处置与手术换药,观察切口情况换药,观察切口情况检查药剂抗生素:先锋霉素Ⅵ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日;福路新0.2葡萄糖250ml静滴2次/日;甲硝唑0.5,2次/日甲硝唑0.
4,3次/日;氟哌酸0.2,3次/日卫生材料营养半流质半流质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护理与卫教住院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住院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4)限价前限价后住院日
数住院日(第四天)/病房住院日(第四天)/病房(出院日)临床评估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处置与手术检查会诊药剂抗生素:先锋霉素Ⅵ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日;福路新0.2葡萄糖250ml静滴2次/日;甲硝唑0.5,2次/日甲硝唑0.4,3次/
日;氟哌酸0.2,3次/日卫生材料营养普食普食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护理与卫教住院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出院卫生教育伤口护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注意事项指导教育如果
出现感染(红肿热痛)要立刻返回变异□1有2无护理人员白班医生签名于海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5)限价前限价后住院日数住院日(第五、六天)/病房临床评估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处置与手术检查会诊药
剂抗生素:先锋霉素Ⅵ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日;福路新0.2葡萄糖250ml静滴2次/日;甲硝唑0.5,2次/日卫生材料营养普食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不受限制护理与卫教住院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活动及饮食指导变异□1有2无护理人员白班医生签名
于海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参考图表6)限价前限价后住院日数住院日(第七天)/病房(出院日)临床评估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Ⅱ级切口观察处置与手术拆线来院拆线检查会诊药剂卫生材料营养普食排泄□1顺畅2未解3腹泻活动不受限制护理与卫教出院卫生教育伤口护理指导饮食
指导生活注意事项指导教育如果出现感染(红肿热痛)要立刻返回变异□1有2无□1有2无护理人员医生签名于海文❑对比分析:❖前者为限价前病例,后者为限价后病例。❖两者病情相似,但前者住院费用为3405.70元,后者住院费用为2031.90元,相差1363.80元。住院天数前者为7天,后者为4天,相差3
天。住院费用相差如此大,分析起来主要在药费和材料费上。前者术后三联用药,使用二代头孢菌素十喹诺酮+硝唑类,药物费用将近1000元。限价后,由于规范了用药,药费仅仅92元。同时对于手术中材料进行严格控制
,仅手术费用又降低了300元。❖由于严格按照诊疗规程,提高了诊疗质量,住院天数又减少3天,住院费用又有降低。通过多个环节的控制,使同一种疾病限价前后在医疗质量提高的前提下费用大大降低,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临床路径(clinicalpa
thways,CP)❖科学确定病种限价标准❖①单病种限价依据:❖系单纯性疾病,无并发症,疗效确切❖为常见病、多发病❖承治科室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科主任、护士长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四、病种限价实施方案❖科
学确定病种限价标准❖②成本测算:目前可以采取两种测算办法(两个定价方式):A.制定临床路径,按路径内容依照现在各项医疗服务价格累加。B.制定临床路径,全成本测算定价。四、病种限价实施方案续❑保障措施1.提高认识(限价不等于降价,与质量与价格之间关系密切)❖这项工作是医院
发展进程中的一件重大事。各有关科室务必要认真学习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杜绝医疗服务资源浪费。四、病种限价实施方案2.强化监管,提高执行力❖限价办公室在限价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具体负责限价工作的监管。❖限价办公室要定期组织有关科室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质量检查,及时发放单病种每日费用跟踪调查表,随时了解限价病种的费用变动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定期考核限价病种的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
费用、单病种材料支出比率、单病种检查项目所占比率、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适用于手术病种)等指标,进行单病种限价效果评价。四、病种限价实施方案3.加强监督,严查违章事件❖院内设立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和建议,随时接受各方面的咨询、投诉。建立并严格
落实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及时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并在全院及时进行通报。四、病种限价实施方案4.严格考核,严肃处理。❖医院将单病种限价实施情况与个人考核直接挂钩,对检查结果按照医院医疗质量奖惩办法和有关规定与科室或当事人兑现。四、病种限价
实施方案单病种限价的基本做法◼建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临床路径)◼全员思想发动◼慎重确定限价病种◼先行试点,由点到面◼监督实施,配套措施谢谢!中国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王斌▪一、海洋管理
的理论与背景▪二、海洋管理法规体系▪三、海洋法规分析与展望海洋管理—理论与背景海洋管理可以定义为:为保证国家对其管辖海域的海域空间、资源和环境的控制、保护和利用,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海洋秩序,规范在这些海域内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全部调查、研究、计划、组织、协调和控
制等活动。海洋管理伴随着近代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而发展,大体上以上世纪70年代为阶段划分,在此之前是渔业、航运等行业管理时期。美国、法国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海岸带综合管理。此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和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海洋综
合管理理论的提出。进入20世纪,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实施海洋管理,成为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海洋政策的指导方针。生态系统系统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行业管理方式之比较1比较的方面行业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管理对象单一物种或活动海洋使用者生态系统空间尺度小尺
度大范围大范围、多层次时间尺度短期长远长远、动态人与自然关系相互独立和谐共存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科学与管理关系相互脱节相互综合适应性管理管理目标获得产品综合效益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主要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政
策与规划综合手段1.丘君、赵景柱等,2008中国海洋管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基础保障服务与分散行业管理阶段。国家海洋局主要负责海洋调查科研等基础事业;其他部门包括了渔业、航运、油气、盐业等国民经济部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
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发展与调整阶段。国家海洋局被赋予海洋调查、科研、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随着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一些行业管理行为转变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国于1996年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海
洋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开创了海洋综合管理的新阶段,形成了目前海洋综合协调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的总体格局。海洋管理法律法规国际海洋法概述从古罗马法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古代大家共有之物,近代公海自由和国家对领海主权的主张,把全球海洋划分为不同法律地位
的区域,扩大了沿海国的海洋权益,明确了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和国际海底区域是全人类共同继承遗产的理念。目前,在全球与区域层面,相关国际和区域组织制定了450多个涉海条约和协定,内容涉及国际海事规则、保护海洋环境、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水下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与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公约主要有:《国际防
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73/78)、《防止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伦敦公约72/96)、《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中国海洋法律体系从适用的地理范围来看:主要适用于中国管
辖海域(内水、领海及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海岛。从涉及的权利与义务来看:主要包括主权权利、管辖权和相关义务。从规范和调整的活动来看:包括海洋权益维护、海域使用及海岛管理、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上交通安全和
海洋科学研究等。海洋法律制度与陆地相关的法律制度相比,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沿海国将所管辖的海域划分为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建立和施行不同的制度。一、海洋权益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
声明》(1958),《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毗连区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1996),建立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制度,主要包括:内水与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领海内的航行和飞越规定;安全、海关
、财政、卫生和出入境相关行为的管辖权;紧追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规定了中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明确了一系列主权权利和管辖制度:中国为勘查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对大陆架
行使主权权利,对大陆架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行使管辖权,拥有授权和管理为一切目的的在大陆架上进行钻探的专属权利。(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产资源和其它非生物资源,以及
属于定居的生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涉外申请和审批制度。与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相关的涉外法规《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2001)《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1996)《铺设海底电
缆管道管理规定》(1989)上述国务院行政法规对外国、外方或外企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上实施有关活动,专门作出具体的申请和行政审批规定。除此之外,涉及渔业、环境保护、测绘等活动,也在相关的法律中作出规定。为确保法律法规得到
遵守,还规定可以采取登临、检查、逮捕、扣留和进行司法程序等必要的措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海域使用和海岛管理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中国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的创新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现状和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按照海洋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的使用类型和不同环境质量要求的功能区,用以控制和引导海域使用方向。海洋功能区划由上级政府审批,一经公布具有法律效力,各类海洋开发活动必须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不得擅自改变海域用途海域使用权制度: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类似,具有
物权特征,各类占用海域的活动必须经批准获得使用权。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金是各级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出让海域使用权时,按规定向用海人收取的海域使用权出让价款。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缴纳海域使用金。(2009年79亿元)《中华人民共和
国海岛保护法》(2009)无居民海岛权属制度:属于国家所有。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当向海洋部门提出申请并竟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依法缴纳使用金。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海岛保护规划是从事海岛保护和利用的依据,编制海岛保护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促进
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海岛生态保护:包括保护海岛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历史人文遗迹、海岸线、珊瑚礁、红树林、淡水资源、生物物种等,保护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合理开展建筑设施、污水废物处理、旅游活动等。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包括领海基点海岛、国防用途
海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海岛的专门保护措施。三、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渔业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87/2000/2004)、《《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79)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一系列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管
理制度。主要对海洋捕捞业、养殖业、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保护等作出详细规定。确立了对捕捞业实行可捕量制度、限额制度、许可证制度、到公海或他国管辖海域从事捕捞的审批制度、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等制度;对养殖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种苗审批制度;对渔业资源实施增殖保护费、捕捞禁限措施、禁渔区、禁渔期等增殖和保护制度;此外,还对建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上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作出规定。矿产资源等其它资源矿产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1996)对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海砂等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
护作出了一般规定,涉及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以及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等。海水淡化及海水直接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第20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沿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
利用,节约淡水资源。海洋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将海洋能列入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可适用该法相关规定。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9)规定了水下文物的所有权制度、管辖权制度和保护制度,对水下文物的打捞、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
掘、水下文物保护单位和水下文物保护区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对破坏、私自勘探发掘打捞或者贩运非法出售出口水下文物等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四、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1999)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律体系。该法律一方面规定了共性的、适用于所有海洋环境保护活动的制度,包括监督管理、排污总量控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海洋保护区等制度,另一方面通过配套法规分别规定了一些主要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制度,包括以下所列国务院行政法规:《防治陆源污染物污
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2007)《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海洋
倾废管理条例》(1985)《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9)《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988)海洋环境保护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1995)《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2010)《水生动植物自然
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1997)《渤海生物资源养护办法》(农业部,2004).《河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1995)《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4)《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2010)《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4)《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1995)《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2002)《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人大常委会,1998)《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海南省
人大常委会,1998)等等…五、海上交通安全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以及《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993)、《航道管理条例》(1987)、《航标条例》(1995)、《船员条例》(2007)等配套法规为主体,围绕“船舶更安
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建立一系列海上交通安全秩序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海上通航管理方面:通航水域的航行制度、通航水域的作业制度、船舶航行区域的划定、航道和航标管理制度等;船舶安全管理方面: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制度、船舶登记制度、船
舶安全检查和港口国监督制度等;船员管理制度:适航船舶船员定额配备、船员注册、任职、培训、职业保障,以及船员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许可制度等;港口管理方面:港口的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以科学实用的规划为港口发
展的前提,规定了港澳地位、种类和审批制度,对港口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环保作出具体要求,港口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对港口设施保安作出严格规定。污染防治方面:详见前述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海洋法规分析与展望从上述海洋法律法规的内容来看,其建立的制
度大部分是由行政法规来确定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属于宪法性法律、民商法规和刑事规范。《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了中国关于岛礁主权、领海主权、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属于宪法性法律或国家法。《海域使用管理法》虽然从整体上看属于行政
管理性质的法律,但是海域物权制度是中国物权法的组成部分。海洋行政管理法规的一些通行原则海洋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原则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海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鼓励海洋环境保护行动、科学技术进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原
则保护海洋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单位和个人履行海洋环境保护义务的原则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海洋行政管理法规通行的一些制度海洋资源利用区划/规划制度海洋资源开发适度管制/许可
证制度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论证制度建立海洋保护区制度海洋资源所有权及使用权确权发证制度海洋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制度海洋调查、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制度禁止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污染、破坏行为制度对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实施保护恢复措施制度明确
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破坏行为进行查处的执法主体(中国海监、中国渔政、中国海事、环境监察等执法体系)和罚则标准的制度海洋管理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海洋综合管理或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在相关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现行法律的主体大多仍然从行业/部门管理出发,彼此之间缺
乏统一衔接,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彼此未形成法制合力。二、一些重要领域法规建设尚不健全,例如海岸带管理、渤海的环境保护、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法制建设比较欠缺。三、有法不依、执法不力加剧
了海洋管理的法制困境,管理机构彼此不同,执法队伍“五龙闹海”。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政策的制定(1)立法框架(2+)机构框架(1
-2)规章制度(1-2)实施(2)管理制度周期推动中国海洋管理立法的初步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基本法》对中国海洋事务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的事务。将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纳入海洋
法规立法过程,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确保海洋生态安全为立法目标。组织制定《海岸带管理法》、《渤海区域环境管理法》、《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解决当前海洋开发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