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6 页
  • 大小 1.139 MB
  • 2023-04-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共(56)页,1.13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63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教材与参考书:1.《普通病毒学》谢天恩,胡志红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动物病毒学》(第二版)殷震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3.《分子病毒学》徐耀先,周晓峰等编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4.MolecularVirology,2ndedi

tion,DR.Harper,1999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1.专业课,为《微生物学》等课程的深入。2.掌握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3.方法:广泛阅读,跟踪进展,开拓视野(网络、期刊)。学习目的和方法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科学家科学史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精神邹承鲁我

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国家,这是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意义,蛋白质就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结晶牛胰岛素具有生物活性。提出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分析失败原因,

改进实验方法。勇气和创新,挑战难题,团队合作,为国争光,为科学贡献,锲而不舍,不畏失败,勤奋工作,永不自满。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JoshuaLederberg1958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遗传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华·莱德伯格(JoshuaLederberg,1925年生,美国遗传学家,细菌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因为发现细菌的基因重组、提出新的遗传观点而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微生物的世界就像一个拥有相同基因信息的万维网络,微生物能够无

比迅速地适应基因变化并且将其世代相传,这使得它们在进化竞争中与人类不相上下。”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金黄色葡萄球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流感病毒乙脑病毒痘苗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嗜菌体腺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

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③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8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1.2病毒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3病毒

学资源1.4病毒学发展趋势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9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一、经验时期病毒病由来已久人类病毒: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接种人痘预防天花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接种牛痘动物病毒: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古埃及石刻浮雕巴斯德(1

822-1895)法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疫苗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昆虫病毒: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植物病毒:郁金香碎色病荷兰的种植者用嫁接法使郁金香感染病毒而开出美丽的碎色

花朵;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了解病毒的本质9朵感染病毒的郁金香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二、发现时期病毒的发现与发现者1886年AdolfMayer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发现烟草花叶病,认为可能是细菌病。1892年Ivanovski发现花叶病的叶汁经过细菌滤器的过滤也仍

具有传染的性质,认为由细菌毒素引起1898年Beijerinck命名Virus,认为这种侵染性物质要比通常的细菌小,真正发现病毒的存在。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伊万诺夫斯基贝杰林克开创了病毒学独立发展的历

程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2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1.分离和鉴定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2.病毒对机体所引起的特异

性病理效应3.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4.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3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弗罗施(Loeffler和Frosch)证实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的存在。1911年

,劳斯(Rous)发现了引起鸡的恶性肿瘤的劳斯肉瘤病毒(Roussarcomavirus,RSV)。1915-1917年,托特和代列尔(Twort和d′Herelle)分别发现了噬菌体。相继发现流感、骨髓灰质炎、几种脑炎、狂犬病、兔的粘液瘤、马铃薯

花叶病、卷叶病、和条斑病、黄瓜花叶病、小麦花叶病病毒病等。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传播介体以及病毒的繁殖特征。主要贡献劳斯(1879-1970)美国著名病毒学家,证明动物的癌症由病毒引

起,196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4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Reed)证明是伊蚊传播病毒。1929年证明郁金香碎色病是蚜虫传播病毒。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病毒生物学现象:病毒的变异:一种病毒通过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毒株。干扰现象: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

彼此间有拮抗。病毒与免疫:还有人发现把病植株的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后,动物的血清和病汁液起特异的反应。对病毒本质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病毒是一种与细菌类似的病原体,所不同的仅在于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能够

通过细菌滤器。称之为“超显微的滤过性病毒”。主要贡献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5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1.确定病毒的化学组分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TMV),19

46年获得诺贝尔奖。Stanley的研究论文1953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他在论文中写道:“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的增殖需要活体细胞的存在”。斯坦利(1904-1971)美国著名化学家1955

年,Scaffer和Schwerdt成功地结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它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61936年,Bawden和Pirie等在纯化的TMV中发现了含磷和糖类的组分,它们以核糖核酸的形式存在,通过热变化,这种核

酸可以从病毒粒子中释放出来,这一发现也被Stanley不久证实,Stanley及其同事证实几种不同植物病毒的核酸也能从核蛋白的形式中被分离出来。TMV的结晶及其化学本质的发现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引导人们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

生奠定了基础。TMV是核蛋白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72、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1931年,由M·克诺尔与E·鲁斯卡在柏林工学院制造出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于病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电子显微镜的

发明促进了病毒学的建立。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电子显微镜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8TMVTYMVPhage1939年,G.A.Kansche(柯施)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到了TMV,是一种直径为1.5nm,长为300nm的长杆状的颗粒;番茄黄化花

叶病毒(Tomatoyellowmosaicvirus,TYMV)颗粒为球形,直径为25nm。d′Herelle(代列尔)的噬菌体最初的电镜照片曾引起很大的轰动,仅为10nm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9其他重要贡献分离鉴定了近百种病毒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的繁殖、发病机理和免疫反应等

认为病毒学只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对病毒化学本质的了解也较为肤浅尚未形成独立学科,尚有很大争论,众说纷纭。1934年M.Schlesinger获得了纯化的噬菌体1938年W.J.Elford测定了各种病毒颗粒大小等采用敏感动物(如小白鼠)或动物胚胎(如鸡胚)来研究病毒病毒学

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0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本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1、利用大肠杆菌研究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取得了迅速发展。M.Delbruck德尔布吕克和A.D.Hershey赫尔希等领导的“噬菌体小组”1940年M.Delbruck

阐明了噬菌体的复制周期1950年A.Lwoff揭示了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的原理1952年A.D.Hershey证明了噬菌体DNA的感染性1952年N.D.Zinder发现了噬菌体的转导现象1952年E.Wollm

an发现了溶原性噬菌体M.Delbruck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1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和基本结构德尔布吕克MaxDelbrtick德国细菌遗传学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06~198

1赫尔希AlfredD.Hershey美国遗传学家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1908~1997卢里亚SalvadorE.Luria美国微生物学家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912~1991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2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2、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物病毒的研究1943年,黄祯祥利用鸡胚组织块在试管内进行病毒传代、定量滴定及中和试验。1958年,高尚荫在国际病毒学研讨会上宣读《培养活细胞的组织培养方法研究昆虫病毒》1949

年,J.J.Enders恩德斯利用单层细胞培养繁殖脊髓灰质炎病毒取得成功,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对病毒的化学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31.1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理论1962年,D.L.D.Casfar阐明了许多病毒的二十面体结构1962年,D.Nathans成功地进行了噬菌体RNA的体外翻译

1965年,S.Spiegelman成功地在体外复制出Qβ噬菌体RNA1967年,M.Goulian成功地体外复制ΦX174噬菌体1967年,T.O.Diener发现了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Vir

oids)1968年,P.H.Duesberg发现流感病毒的多节段RNA基因组1970年,P.H.Duelerg发现Rous肉瘤病毒含有癌基因v-src1970年,H.M.Temin和D.Baltimor巴尔的摩分别发现了病毒的逆转录酶病毒

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4197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Sanger完成了ΦX174-DNA全部序列的测定1977年,L.T.Chow阐明了腺病毒转录过程中的mRNA拼接现象1978年,W.Fiers和V.B.Reddy测定了SV40-DNA的一级结构由522

4个碱基对组成。SV40是第一个全部核苷酸序列被搞清楚的真核病毒1981年,D.K.Kleid等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出口蹄疫病毒疫苗1982年,J.Summers等发现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中有逆转录过程1982年,B.Moss和E.Paoletti用痘苗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

1983年,Montagnier和R.C.Gallo分别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转录病毒(HIV);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51993年,美国科学家K.Mullis穆利斯由于发明了PCR仪而与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的S

mith史密斯共享诺贝尔化学奖。1993年,Roberts罗伯茨和Sharp发现断裂基因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普鲁西纳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朊病毒(pri

on),以及提出了疯牛病、Creutz-feldt-Jakob氏病、Kuru病等脑退化性疾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巴尔的摩(1938-)美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病毒学家,发现了逆转录酶,获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桑格(1918-)英国著名化学家

,两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确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序和噬菌体(φχ174)DNA序列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61)病毒学经过上述四个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2)随着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调控原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

相互作用规律,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的揭示,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进一步深入。3)分子病毒学在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它将为人类克服和战胜病毒病做出贡献。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7有益的启示严谨的科学态度立论实验设计提出新观点验证理论

创新结论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81.2病毒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一)什么是病毒一、病毒学研究的对象病毒(virus)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上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病毒

的概念在不断发展,至今尚难以给出准确定义滤过性可结晶蛋白体核蛋白体类病毒朊病毒假病毒、缺陷病毒反转子(retron)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9(二)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

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三)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

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0(四)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

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11.2病毒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二)病毒性质的两重性1

.生命形式的两重性存在形式:化学分子与细胞内寄生结晶体与非结晶体颗粒体形式与基因形式一、病毒学研究的对象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2杂种病毒与纯种病毒2.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假病毒与真病毒缺陷病毒:装配

不完全的病毒(缺损病毒,defectivevirus,Di颗粒)标准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假型病毒: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病毒外壳包裹假病毒:细胞DNA被病毒外壳包裹真病毒:一种病毒的外壳包裹自己的核酸杂种病毒:在混合感染中,病毒外壳包裹两种病毒的核酸。

纯种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31)致病性与非致病性2)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3.病理学两重性3)过客病毒:某一病毒对宿主无致病性,则该病毒称为此宿主的过客病毒。4)病原病毒:某一病毒对宿主有致病性,则该病毒称为此宿主的病原病毒。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4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

不一定有致病性的因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一例外地在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

,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5一、病毒学研究的对象(三)病毒的类群1.原核病毒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T4噬菌体其他原核细胞病毒

:放线菌、藻类卫星病毒:如丁肝病毒(HDV),需HBV作辅助病毒,常与HBV联合感染。2.真核病毒植物病毒:TMV脊椎动物病毒:人类病毒、禽、畜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6二、病毒学研究的任务1.2病毒学研究的对象

及任务1.防治和控制疾病;2.基础理论研究:生命起源与进化、认识生命本质。3.利用病毒造福人类:生物防治、病毒基因工程。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71.2病毒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三、病毒学研究的分支学科普通

病毒学医学病毒学昆虫病毒学兽医病毒学昆虫病毒学植物病毒学细菌病毒学肿瘤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环境病毒学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81.3病毒学资源外文期刊:JVIROLOGY5.241REVMEDVIROLOGY5.229VIROLOGY3.363JGENVIROLOGY3.300JMEDV

IROLOGY2.629JVIROLOGICALMETHODS1.938INTERVIROLOGY1.441中文期刊:病毒学报中国病毒学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一、主要期刊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91.3病毒

学资源二、主要机构国外研究机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全美传染病军事研究院(马里兰州)德国RobertKoch研究所德国马堡流感研究协会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国内研究机构: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协和医

科大学解放军长春农牧大学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01.3病毒学资源四、著名病毒学家特明(1935~1994)美国病毒学家巴尔的摩(1938~)美国病毒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劳斯(1879~1970)美国医学家、病毒学家,发现劳斯肉瘤病毒,1966年获诺贝尔奖。1970年,特明和巴尔的摩发现了“逆

转录酶”,阐明了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并揭示了生物遗传中由RNA形成DNA的过程,是分子遗传学的重大突破。他们于1975年获奖。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2意义:1.揭示了病毒正链RNA基因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一种新

类型。2.对20世纪60年代所形成的中心法则理论的重要修饰和补充。3.逆转录酶广泛应用于cDNA克隆的技术。(一)反转录酶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反转录酶的发现----RNA肿瘤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31.3病毒学资源四、著名病毒学家杜尔贝科(1914~)意大利裔美国病毒学家

,1958年,杜尔贝科发现了病毒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于1975年获奖。(左)瓦慕斯(1940~)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右)毕晓普(1936~)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他们在70年代发现动物的致癌基因不是来自病毒,而是来自动物体内正常细胞

内所存在的一种基因──原癌基因。于1989年获奖。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41.3病毒学资源四、著名病毒学家何大一,洛克菲勒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发明著名的鸡尾酒疗法.赖明昭,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被誉为冠状病毒研究之父。普鲁西纳(1942~)美国

神经学家,70至80年代发现了一种比病毒还小、不存在核酸的微生物致病因子──朊病毒,于1997年获奖。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51.3病毒学资源四、著名病毒学家黄祯祥(1910-1987)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从事医学病毒研究高尚荫

(1909-1989)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从事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昆虫病毒等研究汤飞凡(1897-1958)第一个发现沙眼衣原体,早期研究疱疹、牛痘等病毒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6毛江森院士(1934-)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院长,70年代末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HAV),培养出甲肝减

毒活疫苗毒种(H2减毒株)候云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分子病毒学家,在干扰素及痘苗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建树田波(193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生物研究所、武汉大学教授。从事

分子病毒学和抗病毒和类病毒病的基因工程植物研究。著名病毒学家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7朱既明(1917年-),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从事医学病毒研究(流感病毒)曾毅(192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院长。病毒学家。主要研究EB病毒与HIV,1987年分离出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裘维藩(1912-)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完成中国第一部《植物病毒学》专著著名病毒学家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81798琴纳(E.Jenner)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885巴斯德(L

.Pasteur)制成狂犬疫苗1892伊万诺夫斯基(Iwanovski)发现TMV病原的滤过性1898贝叶林克(M.W.Beijerinck)证实TMV的滤过性病原洛夫勒(F.Loeffler).发现口蹄疫病原的滤过性1915图尔特(F.W.Twor

t)发现噬菌体代列尔(F.D'Herelle)发现噬菌体1935斯坦利(W.M.Stanley)获得TMV结晶1939考齐(G.A.Kausche)在电镜下看到TMV1949恩德尔(J.J.Enders)等.利用单层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

病毒1952赫尔希(A.D.Hershey)证明一种噬菌体DNA具有感染性杜尔贝科(Dulbecco)利用单层细胞培养进行蚀斑试验1956弗伦克尔-康拉特(H.Fraenkel-Conrat)等证明TMV

-RNA分子具有侵染性1957伊萨克(Isaacs)等.发现干扰素1960次田(A.Tsugita)等.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1965斯皮格曼(S.Spiegelman)成功地在体外复制了Qβ噬菌体RNA19

67迪纳尔(T.O.Diener)等阐明类病毒的本质1968亨雷(G.Henle)等.揭示EBV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Burkitt淋巴瘤有关1970特明(H.M.Temin)巴尔的摩(D.Baltimore)发现逆转录酶1977桑格(F.Sanger)等测定了φX174

的DNA全序列1979谷口(T.Taniguchi)人干扰素基因工程宣告成功1983蒙塔格尼(Montagnier)嘎洛(R.C.Gallo)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转录病毒1985巴登(H.vonderPatte

n)等利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1982普什纳(Prusiner)提出朊病毒1984发现CD4+是HIV受体1996发现HIV的协同受体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91.4病毒学发展趋势一、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1.从核酸及蛋白质水平认识病毒,了解它们的致病机理

与诊断防治。2.系统生物学理论的建立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也就是说,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心个别的基

因和蛋白质,它要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显然,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一种大科学。3.新的诊断/预防/药物的发展与利用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0二、新出现或再现的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与诊断、防治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

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O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疯牛病(克-雅氏病)、病毒性肝炎的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等。当今病毒引起的疾病占所有传染病的四分之三。狂犬病: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有疫苗可以

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发病率最高。艾滋病:2002年全球死亡300万人,我国预测HIV感染人数以30%速度增加。2010年达1000万感染者。全球达4000万感染者。SARS:5000余人发病,造成大量损失。其他:禽流

感的发生宰杀数百万头鸡,Nipah病毒杀100万头猪。1.4病毒学发展趋势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1近年新出现或再现病毒的特点1.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能由动物传给人。2.可能由昆虫或节肢动物为中间媒介。3.随交通旅行或工作生活习性改变、环境气候变化而传播。4.

所致疾病的诊断需作病原学确证。1.4病毒学发展趋势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21.生命起源、变异、毒力改变、进化。2.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3.肿瘤病毒学。1.4病毒学发展趋势三、病毒分子病理学研究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3推荐阅

读1.《我的科学之路》邹承鲁http://10.1.64.207/web1/index.htm(生物教学辅助网站)2.《系统生物学面面观》吴家睿http://10.1.64.207/web1/index.htm(生

物教学辅助网站)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4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病毒?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病毒是一种致病因子,又是一种具有遗传特点的因子,这有何生物学意义?3.病毒的发现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地位?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5再见!病毒学概述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6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