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PPT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099 MB
  • 2023-04-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课件.ppt,共(17)页,1.09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53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生理学背景⚫人体在形成血栓后纤溶系统迅速激活,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结合于纤维蛋白表面,并被活化。⚫活化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转化为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为小的片段,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降解产物中其中2个

D片段的产物即为D二聚体。临床意义⚫D二聚体可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肺栓塞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从D二聚体产生的原理可以知道,D二聚体升高意味着体内曾经产生了血栓。但是如果被迅速清除,并不会造成管腔的堵塞,而对

现在体内是否存在血栓也不知道。故根据D二聚体升高即诊断为血栓性疾病是错误的。此时仅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临床应用⚫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在排除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快速D-二聚

体测定已作为DVT诊断的首选项目、早期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较敏感的指标。这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低临床概率的排除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⑴、DIC(休克、系统感染、外伤、先兆子痫、恶性疾病和烧伤等)的并发症⚫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性凝固,形成

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过激活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微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而产生大量高于正常百倍的D-二聚体。与其他诊断DIC的指标相比较,D-二聚体是

唯一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诊断DIC的特异性也早于其他指标。⑵、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性,可做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

。静脉栓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临床医生无法仅仅根据其临床症状作出诊断。⚫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含量再升高,预示血栓再发生。治疗期间持续较高,提示血栓大小无变化,说明治疗无效。陈旧性血栓D-D不增高。⑶、肺栓塞病人(PE):⚫PE是

一种较常见的潜在致命的疾病,尤其多见于血液病、心脏病和外科手术病人。PE临床表现差异极大且缺乏特异性(从无任何表现到猝死)、常规检查无法获得直接证据,加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造成漏诊或误诊。及时治疗依赖早期诊断。对于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血,昏厥的患者,尤其是近期有外伤,手术及长途旅行史,既往

患有深静脉血栓,应考虑是否存在PE。⚫D-二聚体测定是PE必备的筛查方法,<0.5mg/L可除外PE。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肺栓塞的筛选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操作方法简便、设备要求不高,县市级医院均可开展此项检测。⑷、妇科病人及先兆子痫

:⚫Trafatter报告204例先兆子痫妇女中79例D-二聚体增高,而88例正常孕妇全正常。该指标对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D-D检测排除妊娠VTE:随着妊娠期的发展,孕妇的D-D值随之逐渐升高,可高至基础值的3-

4倍。若妊娠期发生VTE,干扰D-D排除VTE的有效性。若D-D结果阴性,仍有排除VTE的价值。THANKYOUSUCCESS2023/4/20⑸、肝脏疾病:⚫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恶性肿瘤伴有D-二聚体增高,提示血栓形成及栓塞,对于

病情判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⑹、血管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比急性心绞痛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塞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增高对指导溶栓治疗很有意义。⚫D-二聚体对于ACS尤其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会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临床预后相关。⑺、溶血栓治疗的监测:⚫1

.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2.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

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另外,溶栓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观察一段时间的D-二聚体的变化以防血栓复发。⑻、交联衍生物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血栓的原始大小,这与血栓性疾病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

深静血栓、肺栓塞时的D-二聚体水平一般情况下要比小的血管栓塞要高,例如心梗、脑梗时就比大血管栓塞时低。此外病人的个体差异,体形的大小以及形成血栓的多少均可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因此评价二聚体的水平必湏从病人自身治疗前后比更为合适。⚫★纤溶速率亦与D-二聚体水平,

及体内有足够的纤溶酶有关。血栓形成时间,肾功正常时,循环中的D-二聚体半衰期约6h;有活跃的纤维蛋白降解和纤溶酶活化;血栓的位置是否被包裹。⚫★特别应注意的是陈旧性血栓时,血中二聚体水平是完全正常的。对于这一点在评价二聚

体结果应特别注意。实际上对于一些陈旧血栓病人,血栓的机化后体内不再有更多的D-二聚体片断这一点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D-二聚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D-二聚体是一项阴性排除试验⚫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在急性肺栓塞(PE)、深静脉栓塞(DVT)、血管内弥漫

性凝血(DIC)排除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一项阴性排除试验。⚫在任何情况下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试剂盒推荐的CutOff值,都不能简单的作为急性肺栓塞、深静脉栓塞、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的唯一确诊依据,必须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只要机体血管

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比如手术、肿瘤、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恶性肿瘤,

手术或创伤后,妊高症、先兆子痫,严重感染,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口服避孕药,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选择恰当时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变化,可为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病情转

归评估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总结⚫阳性不能诊断,阴性可以除外。⚫是临床筛查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好指标,但不是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依据。THANKYOUSUCCESS2023/4/20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