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医学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共(60)页,401.81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50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卫生部赴新疆工作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2011年10月目录◆脊灰与AFP◆病例监测报告◆病例调查◆采样、保存和运送◆病例随访◆资料管理、分析与利用SourcefromTREMOLO最古老的脊髓灰质炎患者雕像◆现保存于丹麦哥本哈根市博物馆◆患者右下肢麻痹明显
的肌肉萎缩足下垂◆3000-4000年前古埃及脊灰简介◆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其多发于婴幼儿,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脊灰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3个血清型⚫脊灰病毒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脊灰病毒在污水和粪便中可
生存数月,低温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保持活力;各种氧化剂、甲醛、2%碘酊、升汞等,加热56℃(30分钟)以上,均能使其灭活脊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3~35天,一般7~14天⚫90%以上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只有约1%的病例可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热、咽痛、乏力或恶心、腹泻等⚫仅有
极少数感染者出现麻痹症状(肢体急性弛缓性瘫痪)➢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白质区运动神经元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脊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麻痹型患者⚫隐性感染者、无麻痹患者➢不易被发现,在疫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传播途径⚫粪-口途
径是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脊灰易感人群、传染期◆易感人群⚫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4月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传染期⚫感染者大便排出病毒可达数周至数月⚫潜伏
期末至发病后3~4周均有传染性⚫发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消灭脊灰定义◆消灭⚫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委员会(ITFDE)关于消灭的定义,是指从地球上根绝人类病例,达到任何地方均无该病病例的状态,不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具有持久的效益,是不可逆的过程,如全球消灭天花◆消灭脊灰⚫指消灭本土脊灰
野病毒多个流行国家与新疆接壤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疆采取防控策略(一)◆保持高水平的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儿童在2月龄、3月龄、4月龄、4岁口服四剂次OPV疫苗◆继续在重点地区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每年3月、4月对全区当年4岁以下儿童间隔一个月,口服2轮OPV疫苗◆保持AFP监测系统的灵敏性
和特异性⚫每年3月、4月对全区所有县级以上医院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对全区县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医生开展鉴别诊断培训班新疆采取防控策略(二)◆保证脊灰实验室网络的正常运转⚫每年接受WHO网络实验室的认证和考核◆完成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工作⚫2008年完成全区所有卫生系统内和
卫生系统外的相关实验室的调查◆提高对输入性野病毒和VDPV的快速反应能力⚫与边境检疫部门合作,开展入境儿童的服苗和采集便标本的监测工作问题◆脊灰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有哪些?◆Acute急性◆Flaccid弛缓性◆Paralysis麻
痹、瘫痪AFP病例的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软瘫、周围性瘫痪)病例慢性的×痉挛性瘫×硬瘫×◆症状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脊灰病例AFP病例的定义◆病例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目前南疆报告要求⚫任何年龄的AFP病例AFP监测流程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报告调查采样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脊髓灰质炎(A80)◆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G04.2-G04.9)◆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62.0-G62.9)◆神经根炎(M54.1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S24.3,S34.2,S34.6,S34.8)◆单神经炎(G56,G57)◆神经丛炎(G54.0-G54.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
钾性麻痹)(G72.3)◆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G72.2,G72.9)◆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肉毒中毒(A05.1)◆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G82.2,G82.3,G82.5)◆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30/93AFP
病例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医院报什么?疾控中心登记什么?◆医院⚫报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县级疾控中心⚫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的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AFP病例网络
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大疫情系统):⚫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在疾病名称的“其他传染病”中选择“9825,AFP”,并在“病例分类”中选择“1
.临床诊断病例”,填报AFP病例报告卡AFP病例报告附卡信息◆在“疾病名称”中选择“AFP”后,会自动跳出需填报的附卡信息◆附卡信息内容⚫病例归属:本地、异地(必填项。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异地AFP病例指非本地户籍的AFP病例,如麻痹前在
本地居住35天以上,属于本地病例)⚫麻痹日期(必填项)⚫麻痹症状(简单描述麻痹部位、肌张力、肌力等,100字以内)⚫来现就诊地日期(必填项。异地病例填写)⚫现就诊地住址(必填项。异地病例填写,本次就诊时所住临时
住所地址,麻痹前居住时间小于等于35日)AFP监测要求1、病毒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
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将原来的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A,HA);血清性肝炎(serum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
sB,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
(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肝gh)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编辑本段明清时期(df肺25s血液f3
69血小板t5172红血球gdf55m白血球fd2)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
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
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肝gh)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医的诊察疾病能参考现代医学
的微观分析,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使中医诊断客观化,即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借鉴、补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这将有利于中西医学的优势互
补,“和而不同”,多元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禽流感和艾滋病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证实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交融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均是走向现代系统论思维,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科学
体系之间具有系统同型性,属于本质相同而描述表达方式不同的两种科学形式。可望在现代系统论思维上实现交融或统一,成为中西医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交融或统一的支撑点,希冀籍此能给中医学以至生命科学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进而对医学理论带来新的革命。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
,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
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六种类型
的病毒性肝炎遗传因子不同,除乙型肝炎遗传因子是DNA外,其余几型肝炎遗传因子均为RNA。其中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疫苗。2、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
理改变,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有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体征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同时有脾肿大,面色发灰,腹水浮肿及蜘蛛痣,食管静脉
曲张。从实验室检查看,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容积测定(MCV)大于95FL,血清胆红素增高,可达17.1μmoL/L或以上,转氨酶中度升高,常大于2.0,测定线粒体AST(mAST)及其与总AST(tAS
T)的比值,其升高可达12.5+5.2%。并有γ-GT,谷氨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外,病毒性肝炎还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过去被定为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现在被确定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属型,
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在病毒肝炎的疫苗,A型、B型、D型的疫苗已研发成功;C型、E型、F型的目前无编辑本段宋金元时期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载后可以复制编辑。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异地病例填写内容较本地病例多:来现就诊地日期、现就诊地住址40/93
注意事项◆发病日期⚫指AFP疾病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症状的日期◆病例分类⚫初报的AFP病例,均以【1.临床诊断病例】录入◆疾病名称⚫AFP病例归类为【其他传染病】,下拉菜单中选择【9825,AFP】问题◆什么叫AFP病例?◆常见
的AFP病例哪几种?◆AFP病例的谁报、何时报、向谁报?◆怎么AFP病例主动监测?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重点内容◆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CDC应立即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AFP调查内容和关键点是什么?⚫调查内容:依据
“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表中关键点:病例编号(T1A)、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调查日期、报告日期、麻痹症状、免疫史、外出史、发病地点、初步调查结果等如何进行AFP病例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结合病历会同临床医生详细填写“A
FP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步骤⚫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臀部肌肉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记入结果:重点是四肢肌力、肌张力、腱
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填写要求◆姓名、出生日期:真实,与病历一致,◆报告日期、调查
日期:必须搞清,先报告、后调查◆麻痹日期:必须在就诊日期之前◆四肢肌力:必须调查清楚◆初步临床诊断:必须有◆OPV服苗史:要调查清楚50/93高危AFP病例◆定义⚫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
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发现高危AFP病例,自治区组织调查,地州市、县级疾控中心配合调查问题◆调查时最关键的变量是那些?◆什么情况地区疾控中心应参与调查?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
就诊报告本节重点内容◆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标本保存和运输注意事项AFP病例便标本如何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合格便标本的采集要求⚫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2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
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如果采集时,超过麻痹出现后14天,但在45天内,也要采集双份便标本AFP病例接触者便标本如何采集?◆在进行AFP病例个案调查和便标本采集时,如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要采集5名接
触者粪便标本各一份⚫未采集到合格便标本的AFP病例➢如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未采集到便标本或没采集到两份;或两份标本采集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或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小于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
死亡的AFP病例◆要求接触者是近1个月内没有服过脊灰疫苗,原则是5岁以下儿童标本采集要求◆使用自治区统一下发的螺旋口采便瓶◆螺旋口要旋紧◆第一份标本采好后必须冷冻◆标签必须完整填写,包括编码AFP病例标本运送◆标本采集
后要在7天内送达自治区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AFP病例大便标本按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包装和运输◆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
,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如何编写AFP病例编号?按文件!◆AFP病例编号编制规则⚫麻痹年份4位+县国标码6位+病例顺序编号3位,共13位数,其中前10位与计算机生成编码的前10位保持完全一致,流水号与计算机生成的流水号保持一致。◆举例⚫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1年发生的第1例AFP
病例,其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病例编号为,而手工填写在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的编号为60/93问题◆什么是合格的便标本?◆哪些情况采集密接的标本?◆对标本采集的试管有何要求?◆标本如何运输?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AFP病例随访◆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
的AFP病例进行随访(注意及时)◆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随访时要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地州市、自治区疾控中心◆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
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残留麻痹病例组织神经内科专家进行访视AFP病例随访注意的问题◆什么时间随访的?◆谁来随访的?◆见到病例本人了吗?◆恢复情况如何?临床诊断明确了吗?
核查了吗?◆随访表信息真实、完整吗?◆随访表及时上报了吗?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什么是AFP主动监测?◆AFP主动监测医院监测人员每旬开展本院相关科室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监测人员应每旬对辖区内A
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以免出现AFP病例的漏报◆目前执行主动监测是零病例日报告、旬报告对哪些医院开展主动监测?◆所有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民医)医院
(含私立医院)◆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和乌鲁木齐市还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述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工作如何进行主动监测?◆医院负责监测人员⚫每旬应到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
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通过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县级疾控机构监测人员⚫每旬应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监测◆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70/9
3AFP主动监测报表要求◆AFP主动监测医院应于次旬2日前、以报表形式向辖区县级疾控机构报告“表2AFP病例旬报表”(监测医院用);AFP主动监测医院如经过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零”病例报告◆县级疾控机构对辖区监测医院进行AFP病例主动监测时应填写“AF
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作为存档资料备查◆县级疾控机构汇总辖区主动监测医院监测数据,每月5、15、25日前向地州市级疾控机构报告上旬本辖区AFP病例旬报汇总表◆地州市级疾控机构汇总辖区县级监测数据,每月10、20、30日前向自治区疾
控中心报告上旬AFP病例旬报汇总表麻痹标本采集送自治区疾控中心自治区脊灰实验室报告结果县级CDC同时向自治区、地州市CDC送达随访调查表14天7天28天75天县级随访,残留麻痹病例必须会同神经内科或儿科医生进行现场随访60天AFP监测系统主要指标合格标本
AFP监测系统质量评价指标1◆监测的敏感性—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WHO验证: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监测的及时性—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
“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0%—AFP病例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及时率≥80%—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AFP病例大便标本7天内送达自治区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自治区脊灰实验室28天内完成AFP病例大便病毒分
离及时率≥80%—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表送达自治区及时率≥80%AFP监测系统质量评价指标2◆监测的完整性⚫旬报完整性实际监测报告数/应监测报告数×100%(应报告数=报告点数×报告频率)⚫主动监测报表完整性实际
监测报告数/应监测报告数×100%(应监测报告数=报告点数×报告频率)◆AFP病例流行病学分布⚫以县、市为单位绘制病例散点图⚫以市地为单位统计AFP发病率➢每年重点分析15岁以下人口已达10万而AFP报告发病率<1/10万的地区,寻找原因➢
也可对15岁以下人口累计人口已达10万而没有AFP病例报告(或报告敏感性较低)的县级单位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分析病例的年龄构成和时间分布◆AFP病例免疫史计算AFP病例OPV“零”剂次免疫、未全程免疫、全程免疫和不详所占比例,分析儿童未全程免疫原因,重点分析“零”剂次免疫儿童◆A
FP病例大便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计算未采集、采集单份、双份标本病例所占比例,脊灰病毒阳性率、各型别分离数,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等◆AFP监测系统及时性、完整性计算相关的监测指标,评价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AFP监测资料分析80/93AFP病例报告、主
动监测关系?◆如果在一个时期(旬或月)内⚫医生报告数=医院主动监测数=CDC主动监测数➢在没有漏报情况下,医生报告、医院和CDC主动监测均好⚫医生报告数<医院主动监测数=CDC主动监测数➢医生可能漏报⚫医生报告数=医院主动监测数>CDC主动监测数
➢疾控中心主动监测没有做好作为资料分析利用AFP监测资料管理◆各级疾控机构要将所有的AFP监测资料(报告记录、旬报、主动监测报表、个案调查表、随访表、AFP病例专家诊断资料、影像、病历复印件、高危AFP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等调查资料、AFP病例及密接标本送检表、AFP病例及密接
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单、零病例日报告等)至少每年度整理一次,归档保存。相关资料的至少保存至全球证实消灭脊灰后◆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填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无缺项、有无逻辑错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等)什么是异地AFP病
例◆异地AFP病例定义⚫非本地户籍、居住<35天的AFP病例,分为:➢跨省异地AFP病例➢本省异地AFP病例(跨县或跨市)◆管理⚫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谁负责异地AFP病例调查等◆病例的报告、调查、
采样送检、随访等工作⚫由病例暂住地的县级以上疾控机构负责完成◆标本检测⚫由采样送检单位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病例归属地疾控机构接到异地报告的AFP病例后,应及时与病例当时所在地疾控机构沟通,收集该病例的个案、病案
、实验室、随访等资料进行综合管理◆各相关疾控机构,应协助病例归属地疾控机构做好异地AFP病例的各项监测工作85/93问题◆以地区为单位的15岁以下儿童AFP发生率的多少?◆完善的AFP个案资料包括什么?◆异地报告了本地的病例,他需要做什么?你需要做什么?对医院的几点建议◆各
级医院不得做出“脊灰”或者“类脊灰”的临床诊断◆不得将AFP病例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按照“脊灰”进行上报◆脊灰确诊必须要有病毒学依据,切忌只依据临床经验就轻易对家长做出类似和疫苗有关的病因解释◆AFP病例的临床病历中,一定要有相应的神经系统检查记录,为自治区AFP专家诊断
小组在排除病例时提供依据◆自治区CDC脊灰病毒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只负责确诊脊灰野病毒病例,不负责诊断其它疾病◆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根据症状判断是否是AFP,不要受监测病名的约束,避免AFP病例的漏报谢谢AFP监测要求1、病毒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
、丙、丁、戊和庚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将原来的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A,H
A);血清性肝炎(serum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sB,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df高血压958
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肝gh)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
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编辑本段明清时期(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血球gdf55m白血球fd2)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
、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
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肝gh)李时珍著的
《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医的诊察疾病能参考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使中医诊断客观化,即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借鉴、补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这将有利于中西医学的
优势互补,“和而不同”,多元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禽流感和艾滋病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证实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交融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趋
势来看,均是走向现代系统论思维,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具有系统同型性,属于本质相同而描述表达方式不同的两种科学形式。可望在现代系统论思维上实现交融或统一,成为中西医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交融或统一的支撑点,希冀籍此能给中医学以至生命科学带来良
好的发展机遇,进而对医学理论带来新的革命。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
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
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六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遗传因子不同,除乙型肝炎遗传因子是DNA外,其余几型肝炎遗传因子均为RNA。其中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疫苗。2、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
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有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体征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同时有脾肿大,面色发灰,腹水浮肿及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
从实验室检查看,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容积测定(MCV)大于95FL,血清胆红素增高,可达17.1μmoL/L或以上,转氨酶中度升高,常大于2.0,测定线粒体AST(mAST)及其与总AST(tAST)的比值,其
升高可达12.5+5.2%。并有γ-GT,谷氨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外,病毒性肝炎还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过去被定为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现在被确定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属型,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
。在病毒肝炎的疫苗,A型、B型、D型的疫苗已研发成功;C型、E型、F型的目前无编辑本段宋金元时期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载后可以复制编辑。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