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课件.ppt,共(72)页,712.5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5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1、录像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3、掌握流脑、乙脑的诊断及治疗原则。目的及要求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皮颅骨脑膜血脑屏障保护各种生物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
急、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3但一旦外围组织或血脑屏障遭到破坏,脑组织对细菌入侵又较其他组织易感。如大鼠实验性感染,104金黄色葡萄球菌或106大肠杆菌均不能造成皮肤感染,而10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或
大肠杆菌就可造成脑组织感染,且易扩散。4①脑组织免疫功能低下,正常人或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均缺乏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其调理素作用和吞噬病原体的能力极弱。②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而难以渗入脑组织。③脑组织本身结缔组织少,使细菌感染的扩散难以限
制。所以颅内感染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高或遗留后遗症。51、细菌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结核2、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3、真菌感染:新型隐球菌4、寄生虫
感染: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血吸虫病、脑包虫病5、虚性脑膜炎:中毒性菌痢、败血症、肝性脑病、狼疮性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因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共同特点:症状明显而就诊,病程多较短1、大多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多
于起病后1~2天2、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毒血症症状及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7脑膜炎:主要表现是脑膜刺激症,即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强直及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炎:则多为脑实质损害表现,剧烈头痛、神志障碍、病理反射及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脑膜脑炎:二种表现同时存在8
急性期: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神志障碍进展、抽搐、血压高、心率慢、呼吸异常及眼征(眼球震颤或落日样、瞳孔大小形态变化、眼底静脉迂曲或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严重者出现脑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疝)------昏迷加深、瞳孔散大、肌张力升高,上肢内旋、下肢强直及呼吸、循环衰
竭。天幕裂孔疝(海马钩回疝)------昏迷加深、疝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外展或固定,对侧肢体瘫痪,呼吸衰竭。93、脑脊液均有相应变化,必须做腰穿行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且降低颅压,有利于改善症状及预
后。(腰穿注意事项)4、治疗原则相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直接影响本病的预后。10按部位分:脑(膜)炎、脊髓(膜)炎、脑脊髓(膜)炎及脑膜脑炎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按病因分: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分类11血行感染直接感染通过神经干逆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途径12正
常人流脑乙脑结脑肿瘤出血压力80-180mmH2O升高升高升高升高升高外观透明浑浊、脓性、凝固清亮、微混微混、毛玻璃样、薄膜清亮、黄色血性蛋白定性->++++--+++±--++--++蛋白定量0.2—0.4g/L明显升高升高升高升高升高葡萄糖2.5—4.5mm
ol/L明显下降正常或稍下降下降正常正常氯化物119-129稍下降正常明显下降正常正常细胞数0-8*106>1000*10650-500*106数十-数百*106正常或稍高升高分类L为主N为主早N晚L早N后LLRBC几种
常见颅内感染脑脊液检查意义13流脑乙脑病原体脑膜炎奈瑟球菌乙脑病毒传染源带菌者或流脑病人猪牛马等家畜传播途径呼吸道直接传播蚊虫叮咬(三带喙库蚊为主)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见10岁以下儿童
多见流行季节11月-次年5月夏秋季流行疫区不限东南亚,我国除东北西北的边远及高原地区病理特点血管内皮损害,管壁破坏,附壁血栓形成,脑组织坏死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管套”形成,大脑、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中脑、丘脑病变最重软脑膜和蛛网膜炎性渗出实验检查WBC及N↑↑,
CSF中WBC↑↑WBC及N↑,CSF中WBC↑皮肤淤点培养阳性培养阴性,特异性抗体阳性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和脑膜刺激征者可有后遗症感染性休克、脑实质损害治疗青霉素及对症
治疗针对高热、抽搐、呼衰的对症治疗1415起病时间、诱因、发热、热型、热程、头痛(性质)、呕吐(性质、呕吐物)。其他局部病灶,如脓肿、中耳炎病史,有无昏迷、抽搐、意识障碍。体查注意病人状态,有无耳道流脓、乳突压痛、腮腺
肿大、出血点及瘀斑、定位体征、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及其他情况问诊要点16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17神经系统结核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病人与结核病病人接触密切者酒精中毒或营养不良者流浪者老年人长期用类固
醇或免疫抑制剂者其他部位结核病者18概念及发病机制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细菌经血播散→脑膜、软脑膜下种植→结核结节→结节破溃→蛛网膜下腔19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慢性过程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脑积水,颅高压(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脑实质
损害症状颅神经损害,脊髓损害老年患者颅高压不明显,CSF改变不典型,常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临床表现20辅助检查CSF压力增高,外观黄色,静止后可有薄膜形成,细胞数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结核杆菌培养是确诊的金指标,但阳性率低21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
结核病史及接触史,•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特征性改变鉴别:•其它脑膜炎如隐球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22治疗早期、合理、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应注意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可鞘内注射对
症治疗预后:与病情程度、有无意识障碍、抗痨治疗早晚及年龄有关23流脑结脑乙脑隐脑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乙脑病毒新型隐球菌起病急性多呈亚急性急性多慢性\亚急性发热早期出现较早出现早期出现早期不明显脑神经受累少见多见多
见可见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加中度增加中度增加轻、中度增加主要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糖明显降低明显降低基本正常明显降低蛋白质明显增高明显增高轻度增高中度增高氯化物降低明显降低基本正常明显降低涂片查菌脑膜炎双球菌结
核杆菌无新型隐球菌几种脑(膜)炎的鉴别24患儿,男性,10岁,长沙郊区小学生,因发热、头痛1天,加重半天于12月10日来诊。起病时发热39.5℃,伴头痛及不思饮食,自服感冒药无效。来院当日症状加重,除高热及剧烈头痛外,伴频繁呕吐,精神萎靡,来院途中发现神志不清。体检
:T39.8℃BP140/80mmHg,P128/分,神志恍惚及烦躁,胸腹及背部散在1mm大小的瘀点,心律齐,双肺未闻及罗音,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化验:血白细胞18×109/L,N85%,L14%。典型病例1251、本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
么?本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流脑诊断依据①流行病学材料:儿童,冬季发病。②临床表现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③化验血白细胞升高。典型病例126典型病例12、应和哪些疾病相鉴别;鉴别:应和化脓性脑膜炎及败血症鉴别。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炎症改变及检出脑膜
炎球菌可确诊3、如何治疗治疗:用青霉素640万U/d,分2次静脉滴注,并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27患儿2岁,随父母由外地来长沙旅游,因发热、精神不振1天余,加重3小时于12月8日来诊。体检:T35.5℃,BP30/0mmHg,
P140次/分,R32次/分,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远端冰冷发绀,全身皮肤散在多个1.5×2.0cm左右大小的瘀斑,有的中央有坏死,心律正常,呼吸快,二肺未闻及罗音,颈软无抵抗,克氏征及布氏征均阴性。化验:血白细胞20×109/L,N86%,L14%,白细胞内有中毒颗粒。二氧化碳结合
力(CO2CP)15mmol/L。典型病例2281、本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诊断:暴发型流脑(休克型)诊断依据:①儿童,冬季发病。②有发热、皮肤瘀斑、精神萎靡不振及休克。③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CO2CP降低。典型病例2292、应和哪些疾病相鉴别;应
和其他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鉴别。瘀斑涂片或血培养检出脑膜炎球菌可确诊。3、如何治疗治疗方案:①青霉素200万U/d分2次静滴。②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③静脉输入液体及碳酸氢钠,纠正脱水及酸中毒。典型病例230女17岁,学生,
因发热头痛2日,神志不清半日于8月20日5PM来诊,来院前一日上午感发热,及头痛,T39.6℃,学校医务室诊断”上感”,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次日发现神志恍惚且逐渐加重,于傍晚来诊。居住地蚊子多,周围有否类似病人不清楚。入院体检:T40.5℃,BP150/90mmHg,P88/分,R28/分,发
育营养良好,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面红,皮肤未见皮疹、出血点及黄疸,心肺检查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颈轻度抵抗,克氏征及布氏征均阳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化验:血常规:WBC15.2×109/L,N86%;
腰穿脑脊液检查:颅压250mmH2O,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Pandytest(+),WBC200×106/L,多核细胞10%,单核细胞90%,蛋白60mg/dl,糖60mg/dl,氯化物710mg/dl。住院后予以脱水等治疗,病情继续加重
,持续高热,昏迷加深,反复频繁的抽搐,呼吸加快伴明显紫绀,用退热、脱水及镇静止痉药,症状仍无好转,而行气管切开术,患者抽搐稍有缓解,但呼吸衰竭表现越加明显而应用人工呼吸机,病情尚稳定,但自主呼吸消失,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人工呼吸
机应用7个月后,因肺部感染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死亡典型病例3311.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问题: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①夏秋季发病,居住地有蚊子。②急性起病,高热、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及脑膜刺激征。③血白细胞升高,呈无菌性脑膜
炎变化。典型病例332典型病例32.应和哪些疾病鉴别鉴别:①其他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如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和脑炎,主要通过不同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鉴别。②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慢,病程较长,可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人接
触史。脑脊液外观半透明,蛋白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可能检出结核杆菌。③钩体病(脑膜脑炎型),有疫水接触史,脑病变出现较晚,钩体病显凝试验阳性。④中毒型菌痢(脑型),脑病变出现快(发病第一日),表现为脑病,脑脊液检查正
常,大便可检出红、白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尤应注意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的防治333.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主要治疗措施①甘露醇脱水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硷平衡。②对症治疗:应用物理方法及药物退热。用镇静剂防治抽搐。防治呼吸衰竭,必要时应用呼吸机。典型病例
334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疟疾钩体病脑膜脑炎型毒痢伤寒虚性脑膜炎败血症虚性脑膜炎出血热虚性脑膜炎肝性脑病传染病中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35练练手吧!361、有关脑膜炎双球菌下面那项是正确的A、革兰染色阴性,体外抵抗力很弱,能产生自溶酶自溶B、脑膜炎双球菌的特异性抗原
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C、革兰染色阳性,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D、目前我国流行株一直是B群,占90%E、属奈瑟菌属,在机体内该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外√372、流脑的流行因素下列那项是正确的A、带菌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人群
易感性与抗体水平有关B、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6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C、潜伏期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5岁以上发病率最高D、该菌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对本群可产生免疫,但不持久E、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交叉免疫√383、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最重要的体征
是A、高热B、休克C、皮肤粘膜淤斑D、颅高压征E、脑膜刺激征√394、流脑的流行呈周期性,其因素是A、细菌毒力改变B、菌群变迁C、人群带菌率增高D、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聚集E、普遍进行预防接种√405、流脑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最有意义的区别点A.发病季节B.皮肤粘膜淤
斑淤点C.发病年龄D.有无脑膜刺激征E.脑脊液结果呈化脓性改变√416、流脑脑膜炎型对症治疗的关键是A.镇静、止惊B.及时脱水治疗C.补充有效血容量D.降温、吸氧E.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27、暴发性流脑休克型迅速出现大片淤斑,血小板减少,顽固性休克时,除抗休克外,其
重要对症治疗是A、EACA止血B、纠正酸中毒C、使用抗菌药物D、及早应用肝素抗凝治疗E、20%甘露醇脱水,预防脑疝√438、流脑休克型的病原治疗不宜使用A、青霉素B、磺胺类药物C、头孢霉素D、氯霉素E、氨苄青霉素√449、鉴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以下哪一项价值最大A、意
识障碍的程度B、发热程度C、颅内压增高程度D、皮肤淤点、淤斑E、有无病理反射√4510、春初,一7岁男孩,突起发热2日,伴全身不适及精神萎靡,体查:全身皮肤粘膜有散在大小不等的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5.2×106/L,N0.85,L0.15,疑为流脑。根据以上
资料,应属()型,()期。为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应做哪项检查A、血培养B、脑脊液培养C、淤斑处组织液培养D、淤斑处组织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E、血液涂片染色镜检√46及时确诊有赖于A、血培养B、脑脊液培养C、脑脊液免疫学检查D、脑脊液沉淀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检查E、血清学检查11、女,20岁,急起
发热一周,体温38℃,伴有头痛、呕吐、出汗,已按化脓性脑膜炎治疗3天。检查:皮肤粘膜没有发现出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450×106/L,多核0.75,单核0.25,蛋白2.0g/L,氯化物99mmol/L,糖2.0mmol/L,临床考虑:√(1)
治疗后流脑或化脑(2)结核性脑膜炎4712、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抽搐1天,体查:体温40.2℃,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阳性,血象:WBC22.0×109/L,N0.90,L0.10,PLT8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氧,
保持气道通畅C、立即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查D、降温E、镇静√4813、流脑的临床分型叙述不正确的是A、暴发型分为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B、普通型流脑分四期,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恢复期C、轻型流脑多无脑膜刺激征D、婴幼儿流脑和老年流脑均不典型E、普通型流脑占90%以上√4914、关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下列哪项不正确A、病原菌自鼻咽部入侵B、病原菌侵入人体后仅个别发展为败血症或脑脊髓膜炎C、败血症形成后不易累及脑脊髓膜D、病理损害为化脓性脑脊髓膜炎E、暴发型败血症型,即华佛氏综合征√5015、患儿6岁,2月份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
小时。体查: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粘膜有散在淤点、淤斑,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5.0×109/L,N0.95,L0.0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不作腰椎穿刺检查,其原因是考虑A、患儿年龄小,不合作B、可以确诊,不必要C、容易诱发脑疝D、无脑膜刺激征E、此时脑脊液多为正
常,对诊断无参考价值√51A、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质↑,细胞数300×106/L,多核细胞为主B、糖↓↓,氯化物↓,蛋白质↑↑,细胞数1200×106/L,多核细胞为主C、糖↓↓,氯化物↓,蛋白质↑↑,细胞数400×1
06/L,单核细胞为主D、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质正常,细胞数8×106/L,单核细胞为主E、糖↓,氯化物↓↓,蛋白质↑,细胞数500×106/L,单核细胞为主16、化脓性脑膜炎17、结核性脑膜炎18、隐球菌脑膜炎1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BECD5220.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5321.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5422.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
.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5523.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
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5624.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572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病理特点:A.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C.胶质
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5826.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5927.乙脑
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力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6028.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6129.流行性乙型
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6230.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6331.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
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6432.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是在: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的尿液中D.病人恢复期大便中E.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6533.男,3岁,7月1日发病,
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大便2~3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白细胞14×109/L,N0.82,E0.03,L0.15,脑脊液:白细胞220×106/L,N0.38,L0.62,糖2
.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1.2g/L.涂片和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6634.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于发热后第三日上午入院,体温40℃,下午意识突然由嗜睡转为昏迷,反复抽搐,呼吸很不规则。此时首选的治疗方案以下列何组更为恰当?A.迅速气管切开,加大呼吸兴奋剂镇痉剂B
.使用人工呼吸器,呼吸兴奋剂镇痉剂C.面罩给氧加大流量,降温。镇痉D.降温,呼吸兴奋剂,皮质激素E.降温,快速脱水,皮质激素√6735.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风2小时,呕吐一次。居处蚊多,病前一日曾
吃不洁水果。体温39℃,血压6/3Kpa,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颈有抵抗,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克布巴氏征均阴性。血白细胞20.0×109/L,N0.81,粪检:
WBC4-7/Hp,脑脊液透明,压力160mm水柱,蛋白0.3g/L,糖2.2mmol/L,白细胞9.0×106/L首先考虑:A.流行性乙型脑炎B.中毒性菌痢C.腮腺炎脑膜炎D.脑型疟疾E.休克型肺炎√6836.患者稽留高热五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
(+),脑脊液白细胞数150×106/L,多核0.54,单核0.46,蛋白1.24g/L,糖2.34mmol/L,可排除下列哪一种情况: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未充分治疗的化脑D.钩体病脑膜炎型E.虚性脑膜炎√6937.夏季,5岁儿童,急起畏寒寒战高热头痛3天,抽搐昏迷1天。体查:
贫血,肝右肋下1.5cm,脾左肋下2.5cm,血象:WBC4.0×109/L,N0.52,L0.48,哪种诊断最有可能√A.伤寒伴虚性脑膜炎B.脑型疟疾C.钩体病脑膜炎型D.中毒性菌痢脑型E.流行性乙型脑炎70over71作业:所学传染病总
结归纳(欢迎纳入未学的传染病)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