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鞘疾病课件_2

PPT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3 页
  • 大小 8.836 MB
  • 2023-04-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脱髓鞘疾病课件_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脱髓鞘疾病课件_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脱髓鞘疾病课件_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脱髓鞘疾病课件_2
脱髓鞘疾病课件_2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脱髓鞘疾病课件_2.ppt,共(63)页,8.83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4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Disease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1•掌握多发性硬化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熟悉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辅助检查;视神经脊髓炎概念、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了解脱髓鞘疾病的病理标准、多发性硬化的病理和预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治疗本章概要2病理标准:①神经纤维髓鞘破坏病灶呈多发性播散性②分布于CNS白质沿小V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③神经细胞\轴突\支持组织保持相对完整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vediseases)是一组以脑和脊髓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概述3髓鞘构成CNSPNS4神经脱髓鞘示意图5继发性脱髓鞘(未列入本组疾病)•缺

氧性脑病--慢性缺氧•Binswanger病--慢性缺血•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维生素B12缺乏•热带痉挛性截瘫(TSP)--逆转录病毒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免疫缺陷患者少突胶质细胞病毒感染6第一节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

osis)7多发性硬化(MS)是以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特点⚫CNS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病程中缓解复发⚫症状\体征空间多发性&病程时间多发性概念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倾向于年轻人罹患估计全球年轻MS患者约100万8病因学及发

病机制流行病学资料提示MS与儿童期病毒感染有关如嗜神经病毒如麻疹病毒但在MS脑组织未分离出病毒MS病因&发病机制迄今不明MS---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1.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经典实验MBP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MBP多肽致敏细胞系正常大鼠EAE9病因学及发病机制2.分子模拟学说(molecularmimicry)⚫感染病毒可能与CNS髓鞘蛋白&少突胶质细

胞存在共同抗原⚫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髓鞘组分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或极相近⚫TC激活并生成抗病毒抗体与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10MS发病机制11病因学及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两同胞可同时罹患⚫约15%的MS患者有一患病亲⚫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大12~1

5倍MS遗传易感性可能由多数弱作用基因相互作用决定MS发病风险12病因学及发病机制4.环境因素MS发病率随纬度增高而呈增加趋势MS发病率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较常见提示与贫穷无关13病理局灶性\散在脱髓鞘斑块伴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也有轴突受损病变多位于脑室周围累及大脑白质\脊髓\脑干\

小脑\视神经14•脑&脊髓分散形态各异脱髓鞘病灶直径1~20mm•半卵圆中心&脑室周围侧脑室前角最多见•早期--缺乏炎性细胞反应病灶色淡\边界不清称影斑我国急性病例多见软化坏死灶呈海绵状空洞与欧美典型硬化斑不同病理15镜下•急性期髓鞘崩解\

脱失•轴突相对完好•少突胶质C轻度变性\增生•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病变晚期轴突崩解神经C减少神经胶质形成硬化斑病理16MS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头痛视神经炎感觉及运动障碍疲劳共济失调强直膀胱功能障碍17临床表现一般特征:•年龄20~40岁•男:女=1:2•急性\亚

急性\慢性起病•疾病的时间、空间多发•M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体征多于症状18临床表现•运动症状:肢体无力、进展性痉挛性轻截瘫•感觉症状:麻木、刺痛感、感觉缺失•眼部症状:单眼突发视力模糊、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膀胱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尿急或不畅•精神症状:欣快、兴奋、抑郁、易怒、淡漠19

临床表现体征(1)不对称痉挛性轻截瘫,双侧锥体束征(2)视力障碍眼底改变眼球震颤,核间性眼肌麻痹(3)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4)深感觉障碍,Romberg征(5)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吟诗样语言)20临床表现常见单肢痛性痉挛发作眼前闪光强直性发作阵发性

瘙痒广泛面肌痉挛构音障碍&共济失调Lhermitte征(颈髓受累征象)颈部过度前屈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大腿&足4.发作性症状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应高度怀疑MS21临床表现表10-1M

S与治疗决策有关的临床病程分型病程分型临床表现复发-缓解(R-R)型MS约占85%,早期出现多次复发和缓解,可急性发病或病情恶化,之后可以恢复,两次复发间病情稳定继发进展(SP)型MSR-R型可转为此型,患病25年后80%的患者转为此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不再缓解,伴或不伴急性复

发原发进展型MS约占10%,起病年龄偏大(40~60岁),发病后轻偏瘫或轻截瘫在相当长时间内缓慢进展,发病后神经功能障碍逐渐进展,出现小脑或脑干症状进展复发型MS临床罕见,在原发进展型病程基础上同时伴急性复发临床分型--根据病程分为五型,与治疗决策有关2

2辅助检查•CSF单个核细胞数轻度增高15×106/L以内,通常不>50×106/L•约40%MS病例CSF-Pr轻度增高1.脑脊液(CSF)检查(1)CSF单个核细胞数可为MS临床诊断提供重要证据23辅助检查(2)IgG鞘内合成检测1.CSF)检查①CSF

-IgG指数IgG鞘内合成定量指标[CSF-IgG/S(血清)-IgG]/[CSF-Alb(白蛋白)/S-Alb]IgG指数>0.7提示鞘内合成约70%以上MS患者(+)或计算CNS24小时IgG合成率意义与IgG指数相似2

4辅助检查②CSF-IgG寡克隆带(OB)IgG鞘内合成定性指标琼脂糖等电聚焦&免疫印迹(immunoblot)技术OB阳性率达95%↑1.CSF检查(2)IgG鞘内合成检测25辅助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2.诱发电位MS脱髓鞘病变使神经传导减慢

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6辅助检查具有识别临床不明显病损高分辨力使MS诊断不再只依赖临床标准3.MRI检查常规MRI的FLAIR(a~c)显示病灶位于双侧幕上半球深部白质,垂直于侧脑室,呈直角脱髓鞘征(c);DTI(d~f)显示白质纤维减少(g~i为正

常人对照的DTI图)27辅助检查3.MRI检查图10-1MS患者MRI的T2W像显示脑室周围白质多发斑块28辅助检查3.MRI检查图10-1MS患者MRI的T2W像显示半卵圆中心&小脑多发斑块29诊断

及鉴别诊断诊断缓解-复发病史症状体征提示CNS一个以上分离病灶--确诊MS准则30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表10-2Poser(1983)的MS诊断标准诊断分类诊断标准(符合其中1条)1.临床确诊MS(clinic

aldefiniteMS,CDMS)①病程中两次发作和两个分离病灶临床证据②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部位病变亚临床证据2.实验室检查支持确诊MS(laboratory-supporteddefiniteMS,LSDMS)①病程中两次发作,一个临床或亚临床病变证据,CSFOB/IgG

②病程中一次发作,两个分离病灶临床证据,CSFOB/IgG③病程中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病变亚临床证据,CSFOB/IgG3.临床可能MS(clinicalprobableMS,CPMS)①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病变的临床证据②病程中一次发作,两个不

同部位病变临床证据③病程中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部位病变亚临床证据4.实验室检查支持可能MS(laboratory-supportedprobableMS,LSPMS)病程中两次发作,CSFO

B/IgG,两次发作须累及CNS不同部位,须间隔至少一个月,每次发作须持续24小时31•病例1:患者,女,32岁,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个月,右腿无力一个月,伴尿潴留;胸部束带感;左手持物不稳;20天前突发吞咽困难伴视物模糊。入院查体:双眼视乳头颞侧发白,右侧咽反射消失,左上肢肌力v级弱,指

鼻不准,双下肢肌力IV级,腱反射活跃,双Babbinski(+),胸4以下痛温觉消失。头MRI视右大脑半球皮层下白质及左小脑片状低密度灶,胸髓可见小片状异常T2信号。该患如何定位及定性?32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脑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jögren综合征

神经白塞病可类似MS复发病史MRI\DSA等鉴别神经白塞病33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2)脑胶质瘤及转移瘤可颇似亚急性进展脑干脱髓鞘病变病程缓解\MRI可鉴别34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3)脊髓压迫症、亚急性联合变性、颈椎病、脊髓出血:应与脊髓型MS鉴别

脊髓MRI可确诊35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4)Arnold-Chiari畸形部分小脑下位脑干嵌入颈椎管→锥体系&小脑功能缺损36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热带痉挛性截瘫(TSP)颇似MS脊髓型CSF-MNC可↑可出现OBVEP\BAEP\SEP异常放免法&ELISA可检出血清&

CSFHTLV-Ⅰ抗体37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6)大脑淋巴瘤CNS多灶复发病损类固醇治疗反应好MRI脑室旁病损似MS斑块但CSF无OB,病情不缓解38治疗治疗目的⚫抑制炎性脱髓鞘所致的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缓解期复发⚫晚期对症&支持疗法减

轻神经功能障碍39治疗药物治疗1)复发-缓解(R-R)型MS(1)皮质类固醇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缩短复发期病程不能预防复发可出现严重副作用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成人中~重症复发者②泼尼松80mg/d\p.

o,1w后递减,1疗程4~6w:发作较轻病人40治疗药物治疗(2)b-干扰素疗法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细胞免疫IFN-b1a:维持病情稳定IFN-b1a、IFN-b1b:急性恶化有效长程:2年以上常见副作用•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红肿、疼痛•肝功能损害•严重过敏反应

•白细胞减少、贫血•妊娠应立即停药41(3)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3~5d.ivgtt降低RRMS复发率,早期应用根据病情加强治疗1次/月,计3~6个月药物治疗治疗42(4)硫唑嘌呤2~3mg/(kg·d)\p.o可降低MS复发率,不影响残疾进展治疗2.药物治

疗43(5)醋酸格拉太咪尔人工合成MBP无毒类似物可替代IFN-b治疗RRMS推荐为MS复发期首选治疗20mg\1次/d\皮下注射治疗药物治疗副作用:•注射部位可产生红斑•暂时性面红•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焦虑44治疗药物治疗(1)免疫抑制剂:•氨甲蝶呤:抑制细

胞和体液免疫,抗炎,每周7.5mg口服,2年•环磷酰胺:MTX治疗无效的快速进展型MS,50mg,bid.Po.2年•硫唑嘌呤:降低复发率,2mg/kg/d.po.2年•环孢霉素A:延迟致残2.5mg/(kg·d),2年2)继发

进展(SP)型MS(2)最近研究:IFN-b1a和IFN-b1b可降低继发进展型MS病情进展速度。45治疗2.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无效主要是对症治疗血浆置换对暴发病例可能有用,慢性病例疗效不佳。3)原发进展型MS46治疗对症治疗(1)

疲劳:•金刚烷胺(100mg早晨和中午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西酞普兰可能有效。(2)严重膀胱、直肠功能障碍:•预防感染,监测残余尿量,间断导尿•尿失禁:溴丙胺太林;尿潴留:氯化氨基甲

酰甲基胆碱(3)截瘫和痛性痉挛:巴氯芬、异烟肼、吡哆醇、卡马西平等47预后•急性发作后可部分恢复,无法预测复发的时间。•女性、40岁前发病、表现视觉或体感障碍等提示预后良好•出现锥体系或小脑功能障碍提示预后较差•大多数MS患者预后较乐观,存活期达

20~30年•少数数年内死亡48第二节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49是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Devic(1894);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后数日或

数周伴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50病因及发病机制NM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MS的一个亚型51累及视神经、视交叉和脊髓脱髓鞘、硬化斑及坏死伴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破坏性病变明显脊髓坏死并最终形成空洞胶质细胞增生不显著

病理52年龄20~40岁最多男女均可发病特征性表现: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和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病情进展迅速,多单相病程,可有缓解-复发临床表现531.CSF-MNC增多较MS显著多数复发型患者MNC>50x106/L,C

SF蛋白增高明显2.脊髓MRI检查显示多数复发型脊髓纵向融合病变超过3个脊柱节段通常为6~10个节段,脊髓肿胀和钆增强较常见。辅助检查54颈髓脱髓鞘视神经炎55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MRI显示视神经

和脊髓病灶视觉诱发电位异常CSF-IgG指数增高和出现寡克隆带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56诊断及鉴别诊断2.鉴别诊断(1)单纯球后视神经炎(ON)ON多损害单眼NMO常两眼先后受累并有脊髓病损或明显缓解-复发57诊断及鉴别诊断2.鉴别诊断(2)多

发性硬化(MS)NMO的CSF-MNC>50×106/L增多较常见,MS罕见90%MS可见寡克隆带,NMO不常见在NMO初期头部MRI正常,MS常有典型病灶NMO脊髓病变>3个节段,脊髓肿胀和钆强化,MS多<1个

节段58诊断及鉴别诊断2.鉴别诊断(3)急性脊髓炎起病急,病程中无缓解-复发无视神经损害CSF多无明显改变59治疗1.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冲击500~1000mg/d,静脉滴注,连用3~5日,之后泼尼松口服2.血浆置换部分皮质类固醇无效者可改善症状60NMO的临床表现较MS严重NMO多因

一连串发作而加剧复发型NMO预后差多数患者阶梯式进展致全盲或截瘫等严重残疾1/3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预后61课后习题1、MS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2、MS依据病程怎样进行分型?意义何在?3、MS的诊断标准

是什么?4、MS主要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5、复发缓解型MS如何治疗?6263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