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叉神经课件.ppt,共(33)页,3.32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2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颅神经的定位诊断第四节三叉神经◼混合神经◼感觉神经--面部、口腔及头顶前部的感觉◼运动神经--咀嚼肌一、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基础三叉神经(视频)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一)三叉神经的感觉通路眶内结构额部皮肤眶眶上裂眼神经半月神经节上颌牙齿
及牙龈、鼻腔、口裂之间的皮肤圆孔上颌神经下颌牙齿及牙龈、舌前2/3粘膜、口裂以下的皮肤卵圆孔下颌神经脑干三叉神经感觉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中央后回下1/3中脑核(深)感觉主核(触)脊束核(痛温)第1支:眼神经ophthalmicnerve
眼神经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泪腺神经:泪腺、上睑额神经:额顶部皮肤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眼球.眼眶.结膜.眼睑.鼻背三叉神经节眼神经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一般躯体感觉第2支:上颌神经:maxill
arynerve上颌N海绵窦外侧壁圆孔翼腭窝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下睑、鼻翼、上唇上牙槽前中支上颌、牙、齿龈上颌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第3支:下颌神经mandibularnerve颊神经颏神经分支:1.耳颞神经———颞部皮肤,并将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导入腮腺。2.舌神经————舌前2/
3粘膜、司一般躯体感觉并有面神经的鼓索加入。3.下牙槽神经——下颌牙齿,终支为颏神经——口裂以下皮肤。4.咀嚼肌神经——运动性,支配4块咀嚼肌。混合神经1.三叉神经中脑核----深感觉2.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
经感觉主核)3.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三叉神经感觉核核上部----面部中央痛温觉核下部----面部周围痛温觉(二)三叉神经的运动通路咀嚼肌卵圆孔下颌神经脑干三叉神经运动核内囊中央前回下1/3同侧对侧◼运动核在
桥脑◼位于感觉主核的内侧◼支配咀嚼肌。◼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二、三叉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一)周围性病变1.三个分支2.半月节3.三叉神经根(二)核性病变(三)传导束病变1.三个分支的病变①感觉障碍---相应分布区刺激性症
状:三叉神经痛;破坏性症状:感觉迟钝或消失。②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③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2.三叉神经节的病变①可出现带状疱疹(特点)②三叉神经痛、感觉迟钝或消失;③同侧直接及对侧间
接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④嚼肌瘫痪。(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3.三叉神经根的病变:①三叉神经分支损伤的症状(感觉\运动\反射)②常合并有第7、第8颅神经的损伤③同侧小脑症状及体征。④病因:听神经瘤、脑膜炎、蛛网膜炎(一)
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二)三叉神经核性病变①分离性感觉障碍◼A.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②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部痛、温觉障碍;◼下端病变----面部之周
边部出痛、温觉障碍。鉴别: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与核性损害周围性损害核性损害1感觉障碍性质各种感觉均障碍分离性2感觉障碍区分布三分支葱皮样3其他症状Ⅵ、Ⅷ、Ⅷ长传导束THANKYOUSUCCESS2023/4/17(三)传
导束性病变◼感觉方面:◼对侧面部、各种感觉均感觉障碍;◼多合并运动障碍的症状及体征。◼运动方面:◼单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不出现明显瘫痪;◼可出现下颌反射活跃或亢进。小结:(一)三叉神经功能丧失1.感觉消失2.分泌物减少3.角
膜反射消失4.咀嚼肌功能障碍(二)三叉神经痛三、眼球运动神经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的常见综合征◼1、岩尖综合征◼2、破裂孔综合征◼3、海绵窦综合征◼4、眶尖综合征◼5、眶上裂综合征1、岩尖综合征◼多因急慢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引起,在颞骨岩部的尖端硬脑膜外间隙引起局限性脑膜炎。◼病
灶侧外展神经瘫痪以及三叉神经眼支甚至上颔支受侵;◼首先出现眼支甚或上颔支的三叉神经痛,继之出现三叉神经Ⅰ、Ⅱ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及角膜反射障碍。2、海绵窦综合征◼侵及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其中外展神经多首先受侵。◼根据病变的都位与范围分为前、中、后三型:这种分型多见于海绵窦动脉瘤时
出现。◼(l)前型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受侵。◼(2)中型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受侵。◼(3)后型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三支全受侵。◼海绵窦内较大的病变也可出现后型的症状与体征。3、
破裂孔综合征◼该综合征与海绵窦后部的综合征相似◼除了损伤Ⅲ、Ⅳ、Ⅴ、Ⅵ颅神经外,还侵及交感神经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如果为占位性病变还可能闭塞颈内动脉而出现脑症状。最常见于鼻咽癌转移。4、眶尖综合征◼视神经孔在眶上裂之内
侧,眶尖病变可同时损害眶上裂通过的神经(Ⅲ、Ⅳ、ⅥI及三叉神经之眼支)与视神经孔通过的视神经。◼(1)Ⅲ、Ⅳ、Ⅵ损害眼外肌瘫痪及瞳孔散犬,对光反射及凋节反射皆发生障碍。◼(2)三叉神经眼支病变首先出现眼
内及额区痛,继之感觉迟钝或消失,同侧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亦减弱或消失。◼(3)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障碍,久之出现原发性神经萎缩。◼(4)有时可出现眼球突出。5、眶上裂综合征◼(1)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支损害,以动眼神经瘫痪最显著。◼(2)
同侧眼球有可能出现轻度外突(因静脉受压、眼球后水肿所致)。◼(3)眼交感神经受侵--何纳氏综合征);注:因有动眼神经瘫痪出现眼睑下垂及瞳孔散大,因有球后水肿出现眼球外突,故何纳氏征多不显著。6、三叉神经旁综合征(Raeder氏)◼该综合征是由于三叉
神经节附近的局限性病变引起,如动脉瘤、骨折、梅毒及局部骨炎引起。◼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及交感神经障碍。◼出现三叉神经痛;继之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及角膜反射障碍,也可出现咀嚼肌瘫痪;◼何纳氐综合征;◼多伴有动眼神经麻痹。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n.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交界处卵圆孔圆孔眶上裂眶内结
构和眼裂以上皮肤鼻粘膜和鼻背口裂和眼裂之间皮肤及深面结构口裂以下和颞区皮肤口底结构三叉神经◼分三支◼第一支眼神经------眶上裂出颅◼第二支上颌神经---圆孔出颅◼第三支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性质—混合性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n.一般躯体感觉性→
头面部皮肤及粘膜特殊内脏运动性→咀嚼肌•三叉神经诸感觉核中枢突三叉神经节周围突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核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中央后回下1/3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ⅠⅡⅢ内侧丘系背侧三叉丘系头面部(深)浅感觉传导路THANKYOUSUCCESS2023/4/17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