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PPT
  • 阅读 2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8 页
  • 大小 1.200 MB
  • 2023-04-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抑郁症及其药物-课件.ppt,共(58)页,1.20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05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抑郁症及其药物抑郁症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的精神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此病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负罪感、无价值感、睡眠紊乱、食欲下降、活动减少、注意力下降

以及可能出现自杀念头。病因◼遗传◼生物化学因素◼受体功能改变◼神经内分泌紊乱◼心理因素◼其他遗传大样本的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家属患同类疾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机率越高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异常5-羟色胺(5-HT)能低下假

说:5-HT功能活动降低,则患者心情抑郁、食欲减退、运动活动减少。去甲肾上腺素(NE)能低下假说:情绪抑郁与脑内NE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蓝斑核的神经细胞数减少,NE含量下降,因而老年抑郁的发病率相对增高。多巴胺(DA)能低下假说:由中脑腹侧被盖区及

伏隔核等构成的中脑边缘DA通路在调节动力、睡眠、食欲、昼夜节律及人对愉悦或厌恶刺激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生物化学因素乙酰胆碱失调有研究发现增加胆碱能活力,可加重情感障碍者的抑郁相。正常情况下,胆碱能-肾上腺素

能两者之间相互抑制,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状态,一旦平衡失调,乙酰胆碱能增强则引起抑郁,肾上腺素能增强则引起躁狂。生物化学因素受体功能改变在单胺假说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抑郁症是脑中NE/5-HT受体敏感性增高的

缘故。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5-HT受体有7个:即5-HT1~7,肾上腺素受体有α1、α2、β1、β2四种亚型,DA受体中的D1受体参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改变: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

血浆及尿皮质醇增加,HPA轴功能的亢进可随抑郁症的缓解而正常化;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PA轴功能紊乱倾向愈显著。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功能改变: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性激素的分泌异常。有研究证实抑郁症患者血清雌激

素水平下降,女性处于更年期时,其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且更年期持续时间越长,抑郁症的发病率越高。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功能改变:临床观察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往往情绪低落,运动量减少,易发生抑郁。而

抑郁症患者的HPT轴改变主要是血浆T4浓度稍增高,TSH降低。神经内分泌紊乱血清胆固醇研究发现,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抑郁情绪、自杀的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对此,有学者提出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作为抑郁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志神经内分泌紊乱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神

经元损伤和再生障碍心理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抑郁的关系较为密切,在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下,个体的心理素质不同,激起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也不同,且抑郁发病时间与应激事件的严重程度有关。有实验表明,长期强烈身心应激使机体HPA轴持续亢进,HPA轴应激反应的高位调节中枢是脑海马,而海

马参与了情绪、记忆、行为、免疫等的调节,它的损伤在各种应激所致疾患中起到关键作用。抗抑郁药-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是80~90年代初期发现的抗抑郁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代谢来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浓度,而发挥药理

作用。主要有吗氯贝胺。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便秘、失眠、体位性低血压、肌阵挛、体重增加等。抗抑郁药-TCA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滞单胺递质(主要为NE和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单胺类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主要有阿米替林、米帕明、多塞平、氯米帕明等。TCA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选择性不高,此外对突触后肾上腺素α1、组胺H1、毒蕈碱M1受体的阻断作用常可导致低血压、镇静、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马普替林、米安舍林、阿

莫沙平属四环类,其药理性质与TCA相似。抗抑郁药-TCAs特点:起效较快,作用强,适合各种类型抑郁症。价格低廉。缺点:1.同时阻断胆碱、组胺、肾上腺素受体,副作用明显;2.可增强拟肾上腺类药物的升压作

用;3.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增强本药作用。抗抑郁药-SS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和西酞普兰。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反应、头痛、失眠、

性功能障碍等。其中西酞普兰是对SSRIs选择性最强的一种,对其他受体的作用弱或无作用。因此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用于抑郁症特别是对其他抗抑郁药不能耐受的病人的治疗。抗抑郁药-SSRIs临床特点:1.疗效高:对

原发性抑郁症的总体疗效达68%~83%,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总有效率可达92%2.起效缓慢:多数患者用本类药4~6周才产生明显的疗效,只有西肽普兰及其S型异构体草酸依地普仑起效较快,约1周以后就有明显的疗效3.患者耐受性好:虽然

总体上SSRIs对重症抑郁症的疗效不如TCAs类好,但患者耐受性好4.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小:本类药物几乎不影响其他神经受体抗抑郁药-SNRIs5-HT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其代谢产物有强烈的5-HT和NA再

摄取抑制作用,使5-HT和NE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增加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代表药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不良反应和SSRIS相似,血压轻度升高,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等。混合性焦虑抑郁的首选药物抗抑郁药-SNRIs临床特点:1.剂量与疗效相平行:剂量较高时,疗效可能会增加。而SS

RIS常规剂量取得满意疗效后,若再增加剂量,疗效并不成比例增加,相反引起的不良反应2.起效较快:比TCAs起效还快,约4d~1周即可起效3.具有抗焦虑作用: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好4.对肝药酶CYP2D6的影响小,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文拉法辛仅27%)很少与其他抗抑郁药发生相互作用,但不宜与MAOIs合用抗抑郁药-NDRIsNE和多巴胺(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其抗抑郁疗效与TCA相当,并可减轻对烟草的戒断症状和渴求,可用于戒烟。代表药有安非他酮,布普品。不良反应有厌食、失

眠、头痛、震颤、焦虑、幻觉、妄想、体重增加等。抗抑郁药-NDRIs安非他酮特点:1.抗抑郁作用较强(与TCAs相当,但不作用于5-HT)2.可以减轻对烟草戒断症状的渴求,并用于戒烟3.药物对食欲和性欲都无影响,很少出现嗜睡

和消化道症状4.无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无镇静作用,不增加体重。缺点是可能引起精神病性症状或癫痫大发作,故癫痫和精神病患者禁用。抗抑郁药-NRI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该药通过抑制NE的回吸收还可增加额叶DA的含量。主要代表药

物为瑞波西汀。抗抑郁药-NRI瑞波西汀特点:1.疗效较高,病人服用耐受性好。2.改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效果较SSRIs好。适用于动力不足,有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患者3.可用于对SSRIS、SNRIS、NaSSAs无效或效果差的患者抗抑郁药-SARIs5-HT2A受体拮抗剂及5

-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代表药有曲唑酮、奈法唑酮。不良反应有镇静、头晕、倦睡、体位性低血压等。抗抑郁药-SARIs特点:1.起效较快。该药治疗失眠起效快,能在早期缓解失眠,调整睡眠结构,改善日间功能,长期使用又

不发生耐受性、依赖性或撤药综合征2.与TCAs比较,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少见,对老年患者较为适用3.对性功能一般影响小抗抑郁药-NaSSAsNE能和特异性5-HT能受体拮抗剂(NaSSAS)NaSSAS主要通过阻断中枢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α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

,增强NE、5-HT从突触前膜的释放,增强NA、5-HT传递及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代表药为米氮平。不良反应有镇静、口干、头晕、疲乏、体重增加、胆固醇升高。抗抑郁药-NaSSAs米氮平特点:1.作用强,起效快。对重度抑郁和伴有明显焦虑激越的患者,治疗1周

即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对各种抑郁症的疗效与TCAs和SSRIs相当甚至更优2.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病人耐受性好,较少引起焦虑、激越、性功能障碍和恶心等3.镇静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有症状性焦虑,也适合于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可作为增效

剂增强其他抗抑郁药的效果,但禁与MAOIs联合应用。抗抑郁药非典型抗抑郁药一些抗精神病药也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常用来作为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黛力新药理作用:氟哌噻吨是突触后膜D1、D2受体抑制药。美利曲辛是三环类抗抑郁药。提高脑内突触间隙DA、NE、

5-HT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美利曲辛是一种双相抗抑郁药,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使用方法:早晨中午服用,老年病人早上一次,维持量早晨一次起效迅速,给药2-3天起效。主要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美利

曲辛可以对抗氟哌噻吨的锥体外系反应停药综合征依据用药不同,停药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很大,TCAs为21.5%~100%,短半衰期SRIs为17.2%~78%。SRI停药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症状在停药1~7天出现;②抗抑郁

剂至少服用1个月;③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少于3周(从突然停药或药物减量算起);④具有以下症状中的2项或更多项:眩晕、异常感觉、睡眠障碍、焦虑、震颤、腹泻、视力障碍、疲倦。停药综合征临床特征:①症状并非其它原因所致;②突然停用SRIs、间

歇服用SRIs(如漏服、假期服药)或SRIs减量时急性出现;③通常短半衰期和中半衰期SRIs常见,症状多在停药1周内出现,2周内缓解;④再次服用原药或相似药物能逆转停药症状;⑤缓慢减药或加用长半衰期药物(如氟西汀)能够减

少停药症状的发生。处理:①少数停药症状较重者,停药不久可恢复用药或进一步放慢减药速度;②除氟西汀外,所有SRIs停药均应缓慢减药,建议在4周内减完,不宜突然停药;③使用或替换长半衰期药物(如氟西汀)可降低停药综合征的发生率。5-羟色胺综合征5-HT综合征:

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其他5-HT能药物过度刺激5-HT1A受体的结果5-羟色胺过多的临床表现可以从轻微病例的震颤和腹泻到威胁生命病例的谵妄、神经肌肉强

直和高热。个体化用药1.迟缓性抑郁症患者宜选镇静作用较轻而具有振奋作用的氟西汀、吗氯贝胺、丙咪嗪、文拉法辛、瑞波西汀。2.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宜选镇静作用强的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米氮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西酞普兰。3.伴

心脏功能不良者、青光眼者不宜使用TCAs。4.在所有SSRIs中,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帕罗西汀和舍曲林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大。5.有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文拉法辛(250mg/d以上)可引起血压异常升高,原因是增强了去甲肾上腺素

的功能。6.氯丙咪嗪、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起效快7.伴肝脏疾病者对半衰期长的药物(如阿米替林、氟西汀)不适合,以免增加药物蓄积抗抑郁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茶碱与之合用可导致茶碱中毒,甚至死亡,可考虑与CYP1A2无抑制作用的西酞普兰合用抗抑郁药与细胞色素

P450酶系氟西汀和普奈洛尔联用,可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氟西汀或帕罗西汀与奋乃静合用时,奋乃静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可加剧锥体外系症状氟西汀或帕罗西汀与TCAs联用时,可使TCAs血药浓度水平升高100%-300%而出现中毒症状抗抑郁

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抗抑郁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3A4可代谢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药、抗心律失常药、钙离子拮抗剂等。氟西汀或氟伏沙明可降低苯二氮卓类药的清除率氟西汀或氟伏沙明与西沙比利或阿司咪唑联用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氟西汀与钙离子拮抗剂联用可引起恶心、潮红和

水肿等中毒症状氟伏沙明对CYP1A2、CYP2D6和CYP3A4有抑制作用,可增高氯氮平血药浓度水平5-10倍,而氟西汀可增高2倍,帕罗西汀也可使氯氮平血药浓度水平升高概述◼抑郁症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的精神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此

病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负罪感、无价值感、睡眠紊乱、食欲下降、活动减少、注意力下降以及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可能的原因◼遗传因素(主要作用)◼环境因素包括童年困境

、普遍的自卑感、挚爱的死亡、失业、失恋。抑郁症学说去甲肾上腺素(NE)学说认为抑郁症是由脑中NE合成不足和释放减少导致NE缺乏而引起的,目前在学术界仍存在着分歧。也有许多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NE浓度降低,提

示抑郁症与中枢NE能低下相关联,抑郁症可能还与突触前膜肾上腺素α2受体超敏有关。抗抑郁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阻滞突触前膜对NE的重摄取,使突触间隙NE含量增加,有充足的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消除抑郁症状,从而增

高突触间隙NE的含量及消除抑郁症状抑郁症学说五羟色胺(5—HT)学说: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中枢和外周5-HT功能活性降低与抑郁心境有关。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5-HT2A受体功能不平衡导

致抑郁;突触前5-HT自身受体功能亢进导致抑郁。抗抑郁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阻断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对5-HT的重摄取,增强突触传递作用,使病情得到改善。多巴胺(DA)学说: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中枢和外周5-HT功能活性降低与抑郁心境有

关。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5-HT2A受体功能不平衡导致抑郁;突触前5-HT自身受体功能亢进导致抑郁。抗抑郁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阻断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对5-HT的重摄取,增强突触传递作用,

使病情得到改善。疑问1.药物刚刚摄入后即可产生阻止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但疗效却需数周。2.临床治疗不是都有效。抗抑郁药物作用机理◼突触前膜再摄取抑制作用◼自受体阻断作用——增加相关递质释放◼突触后膜受体激动或阻断◼单胺氧化酶抑制抑郁药物的种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

As)特点:结构上2个苯环,一个杂环;机制上非选择性抑制单胺的重摄取,主要是NE和5-HT。不良反应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阻断α1受体和H1受体引起过度镇静。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常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特点:不良反应抗胆碱作用,口

干、便秘、排尿困难等阻断α1受体和H1受体引起过度镇静。药物对5-HT和NE的选择性双重作用的药选择NE的药选择5-HT的药0.0010.1101000去甲丙咪嗪丙咪嗪阿米替林度洛西汀文拉法辛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瑞波西汀西酞普兰米那普仑氯米帕明KiS

(KiUptakeNA/KiUptake5-HT)SSRI,何为选择性?◼是指选择性地作用于5-HT再摄取超过NE的再摄取(5-HT/NE)◼而对所有的5-HT亚型的作用是非选择性的也就是说,SSRI是通过阻断5-HT的再摄取来增加5-

HT的含量,并且兴奋了所有5-HT的亚型。而对其他神经递质几乎无影响。SSRI的特点小结(优点)1.疗效与三环类相当2.除5-HT外对其他受体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副作用少3.不降低抽搐阈值,因此不会像三环类那样促发EP4.对心脏没有毒

性,用于心脏病人较安全5.大多数的半衰期较长,每天只需要服药一次6.过量服用安全性较大SSRI的特点小结(缺点)1.因为激动5-HT2受体,影响性功能,长期用药时依从性受影响2.起效时间1-3周或以上3.

因为激动5-HT3受体,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副反应,刚开始用药时尤其明显4.某些SSRI抑制P450同功酶2D6和3A4,会干扰不少抗精神病药物和三环类药物以及某些躯体疾病治疗药物的代谢5.对抑郁症的疗效尚未突破,对严重抑郁或伴自杀的病例的

疗效还不太理想,须注意SSRIs–剂量使用药物通常有效剂量范围剂量(mg/天)西酞普兰20-40mg10-60mg氟西汀20-40mg10-80mg氟伏沙明100-200mg50-300mg帕罗西汀20-40

mg10-60mg舍曲林50-100mg50-200mg注意事项◼SSRIs禁与MAOIs合用◼TCAs与米氮平导致明显的体重增加,故不适用肥胖患者。◼癫痫病史不应服用安非他酮,高血压患者不适用文法拉辛。疑问◼起效时间需要1-3周◼药物对部分人群有效◼具体机制不清楚◼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