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PPT
  • 阅读 3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86.027 KB
  • 2023-04-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药物治疗分析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药物治疗分析课件.ppt,共(24)页,86.02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9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医伤科学》总论第四章药物治疗分析1教学目的及重点和难点:•掌握治疗的处理原则。•重点:药物治疗(三期辨证施治)、复位手法、夹板固定、功能锻练(动静结合)。药物治疗分析2《中医伤科学》总论第四章第一节

药物治疗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药物治疗分析3药物治疗•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方用药,是中医伤科学的治病特色之一。具体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二大类。药物治疗分析4一、内治法•伤科内治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气血、脏腑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八纲辨证的原则指导下,将损伤性疾病分为早、中、后

三个阶段进行辨证施治。早期以“破”为主,中期以“和”为治则,后期侧重于“补”。药物治疗分析5(一)早期•1、攻下逐瘀法•(1)适用症状:伤后蓄瘀,阳明腑实。症见:脘腹疼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有力。•(2)代表方剂:•桃核承气汤(桃仁、

大黄、芒硝、桂枝、甘草)。•年老体虚患者,宜润肠通便,方用六仁三生汤(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桃仁、生香附、生元胡、生枳实)。药物治疗分析6•2、行气消瘀法•(1)适用症状:伤后气滞血瘀。症见:局部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无便秘、腹痛等阳明腑实之症。•(2)代表方剂:•①

活血消瘀为主: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②行气止痛为主:柴胡疏肝散(柴胡、甘草、枳壳、白芍、香附、川芎)。•③行气活血并重:血府逐瘀汤(柴胡、甘草、枳壳、赤芍、当归、生地、川芎、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药物治疗

分析7•3、清热凉血法•(1)适用症状:伤后积瘀化热或邪毒感染。症见:伤后身热,心烦口苦,口干咽燥。局部红、肿、热、痛,或血热妄行,出血、衄血、咳血。舌红苔黄,脉数。•(2)代表方剂:•①清热解毒为主: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

葵、蒲公英)•②凉血止血为主:小蓟引子(小蓟、生地、滑石、蒲黄、通草、淡竹叶、当归、藕节炭、山栀、甘草)。药物治疗分析8•4、开窍活血法•(1)适用症状:伤后气血逆乱、瘀血攻心。症见:神志昏迷,狂躁不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脉涩而滑。•(2)代表方剂:•①偏重于活血开窍:黎峒丸(牛黄、冰片、麝香、阿魏、雄黄、大黄、儿茶、血竭、乳香、没药、三七、天竺黄、藤黄)。•②偏重于芳香开窍:苏合香丸。药物治疗分析9(二)中期•1、和营止痛法•(1)适用症状:伤后气

滞、血瘀消而未尽,正气有所耗损。症见:局部肿痛减轻,压痛仍较明显,继续攻之有恐加重气血损耗。•(2)代表方剂:•和营止痛汤(桃仁、当归、川芎、赤芍、苏木、陈皮、乌药、乳香、没药、川断、木通、甘草)。药物治疗分析10•2、接骨续筋法•(1)适用症状:筋伤、骨折中期,筋骨已有接续但未坚

实,瘀血尚未消尽,肝肾略有耗损。症见:伤处仍有肿痛,肢体活动受限。•(2)代表方剂:•续骨活血汤(当归、白芍、赤芍、生地、红花、落得打、地必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断、乳香、没药、)药物治疗分析11(三)后期•1、补气养血法•(1)适用症状:损伤

日久,气血亏损。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筋骨萎软,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2)代表方剂:•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药物治疗分析12•2、补养脾胃法•(1)适用

症状:伤后少动,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食纳不佳,饮食不消,大便溏泄,肢体乏力,肌肉萎缩。•(2)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淮山药、甘草、炒扁豆、炒米仁、砂仁、莲子肉、桔梗)。药物治疗分析13•3、

补益肝肾法•(1)适用症状:损伤后期,年老体弱,肝肾易亏,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折愈合缓慢,筋伤缠绵不愈。•(2)代表方剂:•①偏于阴虚:左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杞子、吐丝子、龟板胶、鹿角胶、牛膝)•②偏于阳虚

:右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杞子、吐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附子、肉桂)药物治疗分析14•4、舒筋活络法•(1)适用症状:损伤后期,瘀血未尽,气血不畅,复感风寒湿痹阻。症见:肢体酸胀疼痛,关节僵硬,活动不利,遇阴雨天复发或加剧。•(2)代表方剂:•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细辛、白芷

、桃仁、红花、赤芍、甘草)。药物治疗分析15灵活运用:•以上治法,在临证应用时都有一定的原则。例如治疗骨折,在施行手法、夹缚固定等外治法的同时,内服药物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养血、健壮筋骨为主。若骨折后肿胀不严

重者,往往可直接用接骨续筋之法,稍佐活血化瘀之药。药物治疗分析16二、外治法•伤科外治法是用药物直接对损伤的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常用的外治药物有:敷贴药、搽擦药、薰洗湿敷药和热熨药四大类。药物治疗分析17(一)敷贴药•1、药膏:把中药研成粉末,用水、蜂蜜、凡士林调成软膏,敷贴在伤处

,2-3天更换一次。•(1)用于消瘀退肿:•消瘀止痛药膏(山栀、大黄、蒲公英、木瓜、地必虫、乳香、没药)•(2)用于接骨续筋:•接骨续筋药膏(自然铜、茜草根、乳香、没药、骨碎补、接骨木、红花、地必虫、白芨、血竭、硼砂、皂角、川断、螃蟹末、羌活、五加皮、防风、荆芥)药物治疗分析18•2、膏

药:将药物浸泡于香油中,数天后加热熬炼、去渣,加入铅丹收膏,至粘稠度适中时摊成膏药。使用时加热烊化,粘贴于伤处。每3-4天更换一次。•(1)用于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除湿:•坚骨壮筋膏(骨碎补、川断、马钱子、白芨、硼砂、生草乌、生川乌、牛膝、苏木、杜仲、伸筋草、透骨草、羌活、独活、麻黄、五加

皮、皂角、红花、泽兰、虎骨)•(2)用于祛风除湿:•狗皮膏、万应膏。药物治疗分析19•3、药散:将药研成粉,使用时撒在药膏或膏药上,弥补不足,加强疗效。•用于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丁桂散(丁香、肉桂)•桂麝散•四生散

(生川乌、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药物治疗分析20(二)搽擦药•将药物在伤处搽擦,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每天擦3-4次。•1、酒(酊)剂:•舒筋止痛药水(三七粉、三棱、红花、生草乌、生川乌、当归、樟脑、五加皮、木瓜、淮牛膝。加70﹪酒精1500m

l,浸一个月后备用)。•2、油剂、膏剂:•跌打万花油。药物治疗分析21(三)熏洗湿敷药•1、热敷熏洗药:将药煎汁,伤处置于药蒸汽上熏蒸,水温下降后浸泡于药水中擦洗,每天2-3次。起到活血消肿、舒筋通络的作

用。•常用方:海桐皮汤(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芎、川椒、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2、湿敷熏洗药:药物煎汁,用布蘸药后湿敷于伤处,一日更换一次。多用于创口,起到祛腐生新、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常用方:野菊花水、蒲

公英汁等。药物治疗分析22(四)热熨药•将药物或药汁与某些能吸热并且可缓慢散热的物质混在一起,用布包裹,在伤处来回摩擦,起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1、坎离砂:(用铁砂加热,倒入药汁和米醋,布袋包扎)。•2、熨药:(将药物置于布袋中封口,用蒸汽加热)。•3、其它热熨药:黄砂、麸皮、

粗盐、吴茱萸等炒热,布袋包扎即可使用。药物治疗分析23结束药物治疗分析24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