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3 页
  • 大小 886.484 KB
  • 2023-03-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培训课件.ppt,共(43)页,886.48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94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2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合格药品在

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质量事故;ADR≠医疗事故;ADR≠医疗责任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当药物引起的ADR持续

时间较长、或者程度较为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

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药物不良事件5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非预期不良反应(unanticipatedadversereaction):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品说

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这类不良反应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未被认识,往往在上市后造成损害,是上市后ADR监测的重要内容。6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eriousadverseevent,SA

E):凡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称为SAE:①引起死亡;②立即威胁生命;③导致持续的/明显的残疾或机能不全;④致先天异常或分娩缺陷;⑤引起机体损害而导致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后24h内向有关部门报告7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一

节基本概念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与活动。8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海豹肢畸形

”:沙利度胺该药在17个国家共引起海豹肢畸形儿一万多人。2.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1939-1948年仅英国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585人。3.三苯乙醇与白内障:几十万服药人中发生白内障的约有1000多人。9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4.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19

31-1934年仅美国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5.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1939-1950在美国发现这样的病人达600多人。6.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1971-197

2年,仅2年美国收集8-25岁的阴道癌患者91名,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孕期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10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7.替马沙星事件:截至1992年6月,FDA收到318例不良反应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8.拜斯亭事件:1997年上市

,1999年进入中国,2001年8月从全球市场撤出。全球共收到52例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致死的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9.四咪唑致迟发性脑病,引起脑炎2万多例(1986年)。10.1990年我国有致聋儿童180余万人,其中药物所致耳聋占60%,约

100万人,并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11.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12.欣弗事件(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13.齐二药事件12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蝮蛇抗栓酶致出血1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1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2.加强药品上市前

的严格审查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15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第三节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与原因16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7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很常见:≥1/10常见:[1/100,1/10)少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极罕见

:<1/10000,包括个案报道18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一)A型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1.药动学改变➢药物吸收:药物及制剂,胃肠道功能,首关消除,药-药或药-食相互作用➢药物分布:血流量,药物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代谢:代谢酶基因差异;酶诱导或酶抑制作用➢药物排泄:肾小球滤过;竞争性肾小

管分泌2.药效学改变靶器官敏感性↑:普萘洛尔,诺乙雄龙19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药物异常性:药物有效成分分解,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等赋形剂,以及化学合成中的杂质。不当的给药途径如鱼腥草素钠2、

病人异常性➢特异质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变态反应:过敏体质20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21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识别要点(评估原则):1.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时间上应有合理的先后关系(时序性)2.

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性3.有相关文献报道22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4.去激发(dechallenge)反应➢撤药的过程即为去激发。减量则可看作是一种部分去激发。➢去激发后反应强度减轻,有利于因果关系的判断。5.再激发(rec

hallenge)反应再次给患者用药,以观察可疑的ADR是否再现,从而验证药物与不良反应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6.病人用药史病人在以前是否在用同一药物或相似药物之后有相同的反应7.应用安慰剂在应用安慰剂后,反

应是否仍然发生2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将药物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相关性分为5个等级:①Definite(确切的)②Probable(很可能的)③Possible(可能的)④Doutful(怀疑的)⑤Impossible(不可能的)25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标准肯定很可能可

能可疑不可能合理的时间顺序是是是是否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是是是否否去激发可以改善是是难以判定难以判定否再激发重现是不明不明不明否反应可用其他因素解释否否难以判定难以判定是26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27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新药: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包括进口不足五年的药品)老药:即五年以上的药品,报告

新的、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29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一般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逐级、定期报告,应在发现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上报工作;➢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立

即报告。30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reportingsystem2、医院集中监测系统intensivehospital31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由国家或地区设立专门的ADR监察中心,

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由医疗机构和药品的生产与经营企业自发呈报的ADR报告,并反馈相关信息。又称为黄卡制度。优点:简单易行、监测覆盖面大;缺点:有漏报现象。32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自1961年“反应停”事件后,英国于1963年设立药品安全委员会。1964年以来实行ADR自发呈报制度即黄卡系统,采用黄色

卡片以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警惕性。黄卡发至全国医院及开业医师,以此作为药品上市后监测一种手段。药厂在法律上有义务将有关药物的任何不良反应上报CSM,对老药报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对新药要求报所有不良反应,对同时

服用多种药无法确定何药为可疑药时,所有药都填上,并经专家评定,决定对报告取舍,有意义的报告储存电脑。重要的结论经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讨论,主席签字以“ADR专辑”通报全国。如雌激素诱发血栓栓塞,心得宁引起眼-皮肤-粘膜病变都由此系统发现

。3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3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根据研究目的详细记录特定药物的使用与ADR的发生情况。➢病人源性监测(patient-orientedmonitoring):以患者为线索了解用药及

ADR情况。➢药物源性监测(drug-orientedmonitoring):以药物为线索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药物的ADR进行考察。优点:结果可靠,数据丰富可信、随访方便,可以计算ADR的发生率和进行流行病学

研究。缺点:需要人力物力多,因监测范围受限而代表性不强。35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36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增强患者对ADR和药源性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用药的依从性。2.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敏史和用药史,对

某药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终生禁用。3.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实施个体化给药。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必须联用时,要兼顾↑疗效与↓ADR的需求。5.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必要时进行TDM。6.杜绝人为的

失误、差错发生。37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有些ADR是很难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用药时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或减少ADR: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这对有过敏倾向和特异质的患者十分重要老年人多病,肝肾功能减退,用药品种也较多,应提醒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8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小儿,尤其新生

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头三个月应尽力避免用任何药物,若用药不当有可能致畸。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肝病和肾病患者,除选用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外,还应适当减少剂量。39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用药品种应合理,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现ADR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40药物不良

反应的防治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如应用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检查听力、肾功能,应用氯霉素时检查血象。41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1.停药:停用可疑药物甚至全部药物。A型—停药或减量;B型—停药或换药2.对较严重的ADR和药源性疾病应进

一步治疗:(1)减少药物吸收:皮下或皮内注射--使用止血带;口服—洗胃、导泻、吸附剂(2)加速药物排泄:利尿;改变尿液pH;透析(3)使用特异性解毒药,并对症支持治疗(4)解救过敏反应42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基本概念:ADR、AD

E、SAE(严重不良事件)、药源性疾病、非预期不良反应、可疑不良反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ADR的类型及其特点,B型ADR发生的原因,ADR识别要点、监测方法、报告范围及时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5个等级)ADR的防治原

则43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