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药膳与慢病分析课件.ppt,共(27)页,106.309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94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药膳与慢病分析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华民族的药膳,食疗,食养理论与实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了药膳食疗学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千金方》,《食疗本草》从药膳学角度来看这些本草著作,不仅是药学专著,同时也是药膳原料学专著。•中医药膳的运用随着:“药食同源”观念,与中医药学发展同步的。
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药膳:包含中药成分,具有保健防病作用的特殊膳食。表达膳食形态概念。•食疗:“食”包含药膳在内所有饮食。表达膳食功能概念。•食疗不一定是药膳,但药膳则具备食疗功效。•药膳研究包括提供营养的“食”,和具有治疗作用的
“药”。药膳原料包含:药材+食材=食的特性,药的特征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在周代帝王宫廷中就有食医。将食物营养和药物防治调理慢性疾病。•1.隐药于食:融药物的治疗特性于日常膳饮中,既具有膳食提供机体营养基本功能,也具有一般食物的
的色,香,味,形特征,成为适宜各种人群的“双效膳食”。•2.辨证施膳: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脏腑,体质特征来调理阴阳脏腑,使其达到平衡协调的目的。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药膳按功效分类:•1.解表类:姜糖苏叶饮,
生姜粥治疗风寒感冒。•2.活血类:桃仁红花粥,玫瑰茄茶。•3.清肝降脂茶:柴胡,黄芩,泽泻,山楂,荷叶,绞股蓝,陈皮等。用于肥胖型脂肪肝调理。•4.健脾养胃类:如芪莲营养粥,将黄芪50-100克煮水20分钟,用黄芪水煮粥放莲子
,薏苡仁,花生,大枣,黑米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药膳学理论:四性: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讲究君臣佐使。•主要原料:如气虚,黄芪为主,为君用量50-100克。血虚阿胶当归为主,为君用量20-50克。•辅助原料:
如便秘,火麻仁润肠,苏子降肺气,辅助火麻仁通便。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佐使原料:针对次要症状或辨体质后加的药物与引经药物。•药材:薏苡仁,山药,赤小豆,百合,马齿苋,枸杞叶,山楂,桑葚,桂圆,白果,芡实,罗汉果,燕窝,花椒,肉桂,蜂蜜,人参,丹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白术,
甘草,当归,生地,熟地,何首乌,北沙参,麦冬,玉竹,黄精,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续断,狗脊,川贝,骨碎补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半夏,桔梗,木香,香附,郁金,附子,干姜,高良姜,薤白,天麻,白芍,泽泻,三七,白茅根,
川芎,芦根,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瓜蒌,杏仁,砂仁,草豆蔻,佛手,酸枣仁,柏子仁,木瓜,桃仁,胖大海,栀子,决明子,陈皮,鸡血藤,石斛,肉苁蓉,锁阳,钩藤,艾叶,侧柏叶,荷叶,桑
叶,藿香,佩兰,淫羊藿,茵陈,益母草,鱼腥草,薄荷,紫苏,丁香,红花,金银花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菊花,杜仲,五加皮,牡丹皮,灵芝,茯苓,冬虫夏草,阿胶,龟胶,鳖甲,鹿茸,海马,蛤蚧,紫河车,鸡内金,全虫。中医药
膳与慢性疾病•药膳配方:•1.辛温解表:(风寒感冒)姜糖苏叶饮•生姜5克,苏叶10克,红糖15克热服,微微出汗。发汗解表,祛寒温胃。也用于胃肠型感冒。•2.辛凉解表:(风热感冒)桑菊饮•桑叶8克,菊花8克,竹叶30克,白茅根30克,薄荷5克。辛凉解表,治疗预防风
热感冒良方。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3.清热类:•酸梅汤:乌梅20克,山楂30克,甘草10克,冰糖20克。生津开胃清暑热。•荷叶冬瓜汤:荷叶30克,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清热利尿。用于痰湿体质型肥胖。•银翘芦根饮: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
芦根10克,甘草6克。用于流感,热毒诸症。•4.咽炎茶:胖大海5克,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薄荷8克,甘草6克,桔梗10克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
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中医药膳与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