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培训课件.ppt,共(64)页,3.26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82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内容提纲*免疫抑制剂的历史*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免疫抑制剂的机理和临床应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策略及原则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历史1960年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激
素1970年抗T细胞抗体1980年环孢素A,OKT3和其他单克隆抗体1990年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西罗莫司、来氟米特、咪唑立宾、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IFN单克隆抗体2000年FTY720、FK778、CTLA-4-Ig、依维莫司……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
临床应用3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分类非生物性制剂1.Immunophilin结合类a)Calcineurin抑制剂:CsA、FK506b)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及类似药物2.抑制细胞分裂/核酸代谢a)非选择细胞毒药物:Aza,CTXb)淋巴细胞选择
性:MMF、Mizoribine、leflunomide3.自然物质:皮质激素类、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4.虫草提取物:FTY720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1.抗体类a)多克隆抗淋巴细胞:ALG,ATGb)鼠单抗
:Anti-CD3(OKT3),Anti-CD4(OKT4)Anti-LFA,Anti-ICAMc)人体化单抗Anti-IL-2Rchain2.融合蛋白质(Fusionproteins)球蛋白类:CTLA4lg;毒素类:IL-2toxin3.细胞因子及其受体IL-10,IL-4,TGF
,IFN-,IFN-受体。生物性制剂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分类•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FK506、CsA•细胞因子作用抑制剂:雷帕霉素、leflunomide•DNA、RNA合成抑制剂:CTX、AZa、MMF•细胞成熟抑制剂:脱氧精胍素(DS
G)•非特异性抑制细胞生长诱导剂:SKF105685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7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第一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2.第二信号通路:树突状细胞表面CD86和CD80与T细胞表面CD28
结合。信号转导途径:钙-神经钙蛋白途径MAPK途径蛋白激酶C-NKγB途径3.第三信号通路:三磷酸肌醇激酶(PI-3K)途径和mTOR构成,启动细胞周期。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8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9烷化剂
盐酸氮芥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0盐酸氮芥(HN2)•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烷化剂•细胞增殖周期的非特异性抑制药物•抑制B细胞的增生、分化•抑制TH细胞和TS细胞的活性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1盐酸氮芥用法首剂1-3mg,以后
隔日一次,剂量递增至5mg/次,累积总量为1.5~2mg/kg即配即用保证静脉滴注通畅后,再注入此药,注药后还应继续静滴液体,冲洗局部血管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2•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胃肠反应较大,故多于睡前用药,并在注药前先用镇静、止呕药
。•因其对性腺无明显损伤作用,可作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CTX替换药物。氮芥的不良反应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3环磷酰胺(CTX)•氮芥与磷酰胺基结合衍生出的细胞毒烷化剂•主要通过杀伤多种免疫细胞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亦可明显抑制NK细胞的功能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4CTX用法•经典
用法–200mg/次ivQod–或100~150mg/d,分1~2次口服–累积量达6~8g后停药•冲击疗法–0.8~1.0g/次,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2~3小时滴完,每月一次,共6月–以后每3月用1次,累计量≤150mg/kg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
床应用15CTX不良反应•可逆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中毒性肝炎,可逆性转氨酶升高•性腺抑制:对儿童患者的作用较为明显•出血性膀胱炎•远期——癌肿发生率升高,与剂量正相关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6硫唑嘌呤(
Aza)核苷酸合成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咪唑立宾(mizoribine)来氟米特(LEF)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7硫唑嘌呤(Aza)20世纪40年代Eliton和Hitchings合成,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1959年Schwarz和Damashek发现6-巯基嘌呤可抑制皮肤迟发超敏反应;1
960年Calne证实Aza可抑制狗移植肾的排斥反应;1963年Starzl将Aza与激素组合,成为经典的肾移植免疫抑制方案,直到CSA问世。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8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细胞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和代谢,影响细胞DNA以及RNA的合成。主要作用于效应T细胞或B
细胞的增殖期,也作用于细胞分化过程,也可以阻止IL-2的产生。硫唑嘌呤作用机理5-磷酸核糖PRPPIMPAMPGMPATPGTPRNADNAAza(-)PRPP合成酶(-)(-)AzaAza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9AZA临床应用➢肾移植抗免疫排斥
反应:3~5mg/(kg∙d)口服,维持1~3mg/(kg∙d)➢激素抵抗或依赖的微小病变型肾病:1~2mg/(kg∙d)口服,疗效较传统细胞毒药物高➢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常用剂量1~2mg/(kg∙d)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0AZ
A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感染:结核、真菌感染率高•骨髓抑制——儿童患者尤应注意•肝损害•肿瘤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1霉酚酸酯(MMF)1896年Gosio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发现1969年Mitsui和Suzuki证实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活性;1990年,Sollinger和Klu
pp分别将其用于尸肾移植和肝移植分别在1995年、1998年和2000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肾脏、肝脏以及心脏移植排斥的预防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2MMF➢MPA是一种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IMPD
H抑制剂。在经典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细胞内GMP和GTP的缺乏,抑制DNA合成。➢淋巴细胞的嘌呤合成完全依靠经典合成途径细胞将停留在S期而不再增殖,非淋巴细胞的嘌呤代谢可通过补救途径进行,因此MMF很少引起骨髓抑制,肝、肾毒性。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3MMFGMPPRPP合成酶磷酸核
糖焦磷酸(PRPP)5磷酸核糖+ATP肌酐酸(IMP)MMFMPA经典合成途径DNARNAGMPPRPP合成酶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5磷酸核糖+ATP肌酐酸(IMP)MMFMPA鸟嘌呤经典合成途径DNARNA免疫抑制
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4MMF作用机制免疫抑制作用:抑制T、B细胞的增生和抗体形成抑制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非免疫抑制作用:抗血管炎性病变抗炎作用肾保护作用(抑制系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5MMF临床应用器官移植狼疮性肾炎:Ⅳ型疗效肯定,特别是其他
细胞毒药物无效的Ⅳ型狼疮各型肾脏病合并血管病变:紫癜性肾炎、ANCA相关血管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不肯定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6MycophenolateMofetilTreatmentforIgANephropa
thy:AMeta-AnalysisGaosiXua,bWeipingTuaDongfengJiangbChengyunXuaAmJNephrol2009;29:362–367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7•诱导期剂量1.0-2g/d,分二次口服(空腹)–体重≥50
kg,剂量为2.0g/d–体重≤50kg,剂量为1.5g/d•起始剂量服用半年,然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维持量为0.75~1.0g/d,服用2年或更长时间。•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达94%,吸收完全,个体差异小,
无须监测血中浓度。MMF用法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8MMF不良反应胃肠紊乱:腹泻、腹痛及呕吐,减量后可缓解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严重者发生再障感染: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2
9MMF与Aza的异同AzaMMF抑制嘌呤代谢及DNA的合成++++++淋巴细胞核酸代谢的抑制非选择性选择性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肝功能损害++-感染副作用+++对Angiogenesis的影响-++对VCAM,ICAM的影响-++对血管炎的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0咪唑立宾(mizoribine)•是另一种嘌呤合成抑制剂,作用机制与MMF相似,但强度比MMF弱。•活性成分5-磷酸咪唑立宾,抑制肌苷酸脱氢酶和鸟苷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DNA和RNA的
合成,且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合成。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1咪唑立宾临床应用•肾移植:MMF出现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后的替代药物•狼疮性肾炎的维持治疗•类风关肾损害、IgA肾病:疗效不肯定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2来氟米特(LEF)商品名爱若华,是美国FDA于1998
年批准的第一个能控制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病情改善药。是一种嘧啶合成的抑制剂,通过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从而发挥作用。抑制酪酸激酶的活性,抑制NF-B的激活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抗病
毒作用:抑制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多瘤病毒、HIV病毒的增殖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3LEF临床应用•肾移植后多瘤病毒感染相关移植肾肾病•风湿性疾病:类风关、类风关合并肾脏损害疗效确切•IgA肾病、狼疮性肾炎:适应证需进一步验证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4LEF用法•对
于LEF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具体剂量把握,国外学者多用100mg/d,3d之后改20mg/d维持。•国人的适宜剂量相对低,为1mg/kg(不超过60mg),3-5d之后改20mg/d维持半年左右,缓解期用10~20mg/d维持。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5LEF不良反
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一过性肝损伤;皮疹和高血压不多见;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肺部感染发生较少。•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6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孢霉素普乐可复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7
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8环孢素A(CsA)商品名:新山地明、赛斯平、田可•剂量:成人5mg/(kg∙d),分二次服用小儿4~6mg/(kg∙d)晨起空腹及睡前以果汁等非酒精饮料冲服•维持血药浓度谷值于100~200ng/ml•服用2~3个月后每月
减量25%,以最小有效剂量(通常2mg/(kg∙d))维持,共服药半年以上•不可突然停用,否则病情易反跳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39CsA不良反应•肾毒性:–急性肾毒性与其收缩血管作用有关,呈剂量依赖性,多为可逆性损害–长期应用可致局灶性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多为不可逆性损害•高血压:–约
10%的患者,GC抵抗型的发生率高于GC依赖型•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他:肝毒性、多毛、震颤、牙龈增生和高钾血症,均为可逆性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0普乐可复,FK506(Tacrolimus)•从TsuaK
ubaexmsis链霉菌发酵液中提取出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K506对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比CsA强100倍,而肾毒性相对较小;•作用方式类似于环孢,但是与胞浆内的FKBP12(也是Immunophilin)相结合,从而与Calcineurin发生反
应,抑制IL-2和IL-10的表达。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1FK506•他克莫司口服生物利用率为20%~25%,空腹服用可获得较高的吸收率,因此需要空腹服用;他克莫司有效药物质量浓度为20μg/L以下,但个体差异较大,治疗应个体化;•他克莫司可快
速通过胎盘屏障和进入乳汁中,因此妊娠和哺乳妇女不宜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2FK506临床应用•肾移植领域•狼疮性肾炎:特别是Ⅴ型•与MMF联用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Ⅴ+Ⅲ、Ⅴ+Ⅳ取得了更好的效
果。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3狼疮性肾炎多靶点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4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5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6TacrolimusCombinedWithCorticosteroidsinTreatmentofNephrotic
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MinChen,MD,PhD,HangLi,MD,Xia-YuLi,MD,Fu-MingLu,MD,Zhao-HuiNi,MDAmJ
MedSci2010;339(3)FIGURE3.Evolutionofproteinuriainbothgroups.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7FK50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钾血症
–震颤–胃肠道反应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8CsA与FK的异同CsAFKIL2抑制作用++++++防止器官移植急排++++++对CD4的作用++++++对CD8的作用++++对IL10的作用-++
副作用:多毛、齿龈增生+++-高血压、高脂血症++-肾毒性++++高血糖-++神经系统-++对TGF-1的作用提高TGF-1+-抑制TGF-1受体-+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49雷帕霉素作用机制环孢素A他克莫司雷帕霉素免疫
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1•最初为1mg/ml的口服溶液制剂,可与水和果汁同服,目前有胶囊。•首剂一般6mg/d,第二天减为2mg/d,以后通过药物谷浓度调整剂量,目前靶目标浓度为10-20ng/ml。与FK506合用,血药浓度为6-12ng
/ml,与CSA合用血药浓度为6-12ng/ml。•主要肝脏代谢,很少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但肝功能受损时,减少1/3剂量•半衰期长,无需每天测定其浓度,首次测定可在服药后四天,第一个月内每周测定1-2次,第二个月每周测定1次,以后每月测定1次或在有临床需要时进行测定。雷帕霉素免
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2雷帕霉素临床应用•目前在肾移植领域逐步推广•肾移植术前有肿瘤病史可首选•在肾脏病治疗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3蛋白类免疫抑制剂药物诱导治疗急性排斥反应OKT3++巴利昔单抗+-达珠单抗+-阿仑单抗+-ATG++ALG++肾移植
免疫抑制常用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4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CD20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利妥昔单抗与B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后,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5利妥昔
单抗临床应用•最初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移植•肾内科领域:膜性肾病、SLE、系统性血管炎、丙肝相关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6雷公藤二萜*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阻断淋巴细胞增殖的周期)*诱导淋巴细胞的凋亡*抑制淋巴细胞白介素-2
的产生及效应*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7雷公藤多甙治疗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常规剂量1.0mg/(kg∙d)•大剂量1.5~2.0mg/(kg∙d)•疗程为3~6个月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
床应用58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雷公藤多甙在降低DN患者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上优于常规治疗;②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血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影响与常规治疗没有差异;③雷公藤多甙对DN患者血脂、血压的
影响因纳入研究较少,论证强度较低,不能确定;④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吴蔚桦,汪汉,张茂平,黄颂敏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6):693~699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59雷公藤多甙不良反应•对性腺的影响:
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停经–对正处发育期的青少年或尚未生育的妇女,疗程宜<3个月•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皮肤色素斑:与制剂纯度有关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0FTY720•FTY720(以下简称FTY),化
学名2-amino-2[2-(4-octylphenyl)ethy-1]-1,3propanediolhydrochloride,是一种新合成的免疫抑制剂。它是将冬虫夏草抽提物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成份ISP-Ⅰ进行结构改造而成。•诱导
淋巴细胞凋亡•加速外周循环的成熟淋巴细胞归巢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1IL-2RG0G0G1SG2/MG1/0T-cellCTLA-4-Fcγ融合蛋白U.V.CSAFK506激素雷帕霉素AZA(6MP)MMF甲胺喋铃咪唑立宾CT
XActivationbyantigenIL-2responseDNAsynthaseMitosisANTI:TCRCD3CD4/8CD45RBLFA-1ICAM1ANTI-IL-2R±TOXINSIL-2RCytokinesynthesisTherapeuticmonoclonalsD
rugsandothertreatments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2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从整体情况出发,力求避免副作用强调个体化治疗联合多点用药,综合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原则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3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