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PPT
  • 阅读 2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5 页
  • 大小 432.651 KB
  • 2023-03-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课件.ppt,共(115)页,432.65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80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INTERACTION临床药物治疗学内容❖联合用药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减缓耐受性延缓耐药性治疗多种或复杂的病症一序论1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DRUG-DRUGINTERACTION同时

或间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响,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响,称为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交

互作用“药物〞包括治疗药物、诊断药物、或者摄入的食物和饮料,甚至烟、酒和毒品,由于它们之间或它们与机体之间的作用,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效应❖相互作用对(interactionpair)能

够引起药物效应变化的两个药物❖目标药物(objectdrug,orindexdrug)在联合用药中,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促发药物(interactiondrug,orprecipitatingdrug)在联合用药中,引起其他药物发生变化的药

物相关概念2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药物在体外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属药剂学(Pharmaceutics)或药物化学(Medicinalchemistry)的研究范畴❖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属临床药理学(Clinicalpharmacology)和临床药学(Clinic

alpharmacy)的研究范畴3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药效增强或减弱❖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药物理化性质变化❖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响❖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体内

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易被人忽略;❖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响的几率越高;❖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响发生的时机增加4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抗高

血压药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失常药抗凝血药…即使合并应用的各药的剂量均为治疗量,由于单种药物固有不良反响的累加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响合用药物的数量与药物不良反响

的发生率呈正相关1合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响发生率为3.3%~18.6%;2合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响增至19.8%~81.4%。协同青霉素+丙磺舒;TMP+SMZ;吗啡+阿托品;双氢氯噻嗪+各类降压

药拮抗生理性:作用相反:吗啡-尼可刹米(呼吸中枢)药理性:受体阻滞:乙酰胆碱-阿托品生化性:药代动力学影响:肝药酶诱导与抑制;血浆蛋白高结合率化学性:鱼精蛋白(阳电荷)-肝素(阴电荷)普洛萘尔(受体阻

断剂)+地高辛(强心苷类)普洛萘尔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有潜在洋地黄中毒的病人,对普萘洛尔更敏感,合用易导致严重心动过缓和房室阻滞合用对心衰具有良好的

治疗作用正确对待药物相互作用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响的矛盾统一根据将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响的矛盾转化➢病情变化➢治疗需要➢药物剂量➢用药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二药物相互作用的根本形式A.药代学的相互作用B.药效学的

相互作用C.药剂学的相互作用(一)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吸收转化分布排泄1药物吸收的相互影响胃肠道pH值的影响螯合作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吸附作用药物间的化学反响胃肠运动的影响改变肠粘膜转运功能食物对药物吸收和影响2药物分布的相互影响1)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2)改变肝组织血流量3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1)首过作用2)酶促作用3)酶抑作用4药物排泄的相互影响1)尿液pH值的改变2)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改变3)肾血流改变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体的生理和生化因素老年人胃酸缺乏药物配伍后,假设相互作用发生在药物吸收之前,就有可能影响胃肠道的酸碱度/胃肠蠕动和排空/吸收部

位改变药物吸收量/改变药物吸收速度(1)改变胃肠道pH,影响药物的解离度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溶解进而影响这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应用抗酸药后,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改变胃肠道的pH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和吸收率应用抗酸药后,提

高了胃肠道的pH值,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局部增多,吸收减少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多数药物在胃肠道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遵循跨膜简单扩散规律,非解离型药物易吸收,解离型药物那么不易吸收(fig)酸碱度通过干扰药物的溶解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explain)IntestinesStomach

弱酸性药物pH弱碱性药物HONH2乙酰水杨酸、香豆素、巴比妥、黄酮咖啡因、麻黄碱、大环内酯、氨茶碱抑制胃酸胃液分泌: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pH抗酸药:碳酸氢钠、碳酸镁、三氧化二铝back酮康唑:在酸性溶液中才能溶解吸收西米替丁影响酮康唑----生物利用度

下降65%四环素: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收较好(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药代动力学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阿片类可减慢乙酰氨基酚的吸收抗胆碱药可减慢地西泮、左旋多巴的吸收西沙必利促进

环孢素、地西泮的吸收胃排空的速度决定药物抵达小肠的速度、影响肠道的药物吸收:胃排空慢,吸收亦慢;胃排空快,吸收亦快胃肠蠕动减慢,内容物停留时间延长,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反之,那么减少药物的吸收互相结合有

些药物同服时可互相结合而阻碍吸收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延缓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药(普鲁本辛)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H1拮抗剂)促进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氧氯普胺)、吗丁林泻药:大黄、番泻叶普鲁本辛(抗胆碱作用)+地高辛甲氧氯普胺(D2拮抗剂,加强胃肠运动)+地高辛甲氧氯普胺与地高辛合用甲氧氯普胺可加速胃肠道蠕动,进而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地高辛、维生素B2只能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部吸收,与

甲氧氯普胺合用时,因甲氧氯普胺加速肠道蠕动,使药物迅速通过吸收部位,减少吸收而降低疗效(3)药物互相结合后阻碍吸收药代动力学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硫糖铝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腺素的吸收(4)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吸附与络合:四环素、药用炭肠壁生理特性的改变:细胞毒药物(环磷

酰胺)破坏肠黏膜(5)肠道菌群改变药代动力学肠道内菌群的改变:(可分解代谢某些药物的)肠道内菌群被抗生素(红霉素)抑制可增加地高辛的吸收,使血药浓度高一倍维生素K合成减少,增加口服抗凝药的作用减少口服避孕药的肠肝循环,降低

疗效(6)对消化道的毒性作用药代动力学甲氨蝶呤破坏肠粘膜,阻碍其他药物的吸收顺铂减少苯妥英钠、维拉帕米的吸收抗酸药可减少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的吸收硫糖铝减少苯妥应钠、喹诺酮类、甲状腺素的吸收(1)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大局部药物以不同程度

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结合部位发生竞争性相互置换;置换后,游离型药物增多,排泄和生物转化作用增强分布容积小、t1/2长、治疗窗狭窄的药物被置换后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2、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磺胺类、水杨酸类药物保泰松

、可以置换甲苯磺丁脲等口服降血糖药,引起低血糖反响;保泰松、乙酰水杨酸、苯妥英钠等都是强力置换剂,与双香豆素合用时,可将双香豆素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引起药理作用的加强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置换作用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强力结合药)目标药(被置换药)水杨酸类、

呋塞米磺酰脲类水合氯醛华法林水杨酸类呋塞米、磺胺类甲氨蝶呤乙氨嘧啶奎宁呋塞米水合氯醛维拉帕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2)改变组织分布量1)组织结合位点的竞争置换2)奎尼丁将地高辛从骨骼肌的结合位点上置换下来,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高2)改变组织血流量去甲肾

上腺素减少肝脏血流量,使利多卡因的代谢速度下降,血药浓度增加作用的后果取决于被置换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和分布容积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靶位血浆受体游离药物AB白蛋白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A单独给甲药B甲药+乙药游

离药物利多卡因血浓度g/ml利多卡因血浓度g/ml利多卡因滴注100g/min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滴注100g/min异丙肾上腺素分析静滴NA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100200300min100

200300min组织分布量变化的后果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85%的不良反响后果严重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85%的不良反响后果相对较轻分布容积小,引起严重不良反响(1)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诱导的程度取决于诱导剂的剂量、t1

/2诱导的结果酶的底物浓度降低代谢产物浓度增高3、影响药物转化的相互作用酶诱导作用引起的相互作用诱导剂目标药物结果拉莫三嗪卡马西平代谢产物毒性增强利福平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苯妥英钠环孢素作用减弱酗酒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毒性增强苯妥英钠利福平糖皮质

激素治疗失败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2)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A.占据酶的活性部位(酶含量不变)B.抑制基因转录(酶含量减少)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1.可逆性抑制2.准不可逆性抑制3.不可逆性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抑制程度取决于浓度和亲和力➢非竞争性抑制—与酶的结合部位

不同形成无功能的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酶可重新游离,但导致产物转化不能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准不可逆性抑制在体外检测到不同可逆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尚未发现明显的差异❖不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与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导致酶失活根本规律药代动

力学酶抑制剂的作用后果取决于❖目标药的毒性与治疗窗的大小酮康唑抑制CYP3A4导致特非那定代谢障碍,引起QT间期延长和扭转性室速❖其他代谢途径的强度❖CYP450的多态性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Diazepam的N-去甲基化,是由CYP2B6、2C和3A4催化完成的病人同时

服用抗抑郁药氟伏沙明(Fluvoxamine)时,后者可抑制CYP2B6、2C和3A4的活力,降低对地西泮的代谢能力,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氯丙嗪抑制其他药物代谢酶活性氯丙嗪的“酶抑作用〞,提高目标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强药物的疗效,甚

至引起中毒氯丙嗪与普萘洛尔合用时,由于前者抑制了后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普萘洛尔血药浓度上升,引起心率缓慢,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病例分析长期服用格列本脲的糖尿病患者因细菌感染而服用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结果导致低血糖发生磺胺类药物竞争性地抑制了CYP2C9活性,导致磺脲类药物作用增强,产生低血

糖(3)P-glycoprotein(P-gp)对药物代谢的影响a)为多药耐药基因(MDR)的产物b)是外流性转运蛋白(effluxtransporter)c)可减少药物在细胞内的积累d)可将药物转运至肠腔e)某些药物可诱导P-gp表达(利福平、苯巴比妥)f

)某些药物可抑制P-gp表达(红霉素)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病例分析1例75岁女性患者服用地高辛(250g/d)长达4年之久,在加服甲基红霉素(250mg,2/d)后的第3天,出现地高辛毒性反响(4.2nmol/L)地高辛剂量减半并停用甲基红霉素,8天后出院肠壁中P-gp,可使地

高辛返回肠腔,从而减少药物的吸收甲基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可抑制P-gp的泵作用,使地高辛吸收增加大环内酯类抑制肠道菌群,减少对强心苷的分解酶促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酶促药物使代谢增快,作用减弱的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乙醇灰黄霉素、水合氯醛保泰松根本规律香豆

素类、糖皮质激素洋地黄霉甙、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香豆素类、口服避孕药苯妥英钠、华法林甲苯磺丁脲、氨基比林香豆素类氢化可的松氨基比林药代动力学酶抑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酶抑制药使代谢降低,作用增强的药物氯霉素西咪替丁酚噻嗪衍生物红霉

素根本规律苯妥英钠、甲苯丁脲氯磺磺丙脲、香豆素类华法林、安定、氯氮卓、氨基比林,茶碱三环类抗抑郁药特非那定氨茶碱药代动力学酶抑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酶抑制药使代谢降低,作用增强的药利他林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香豆素类根本规律茶碱双香豆素类、苯妥

英钠巴比妥类苯妥英钠〔慢乙酰化型者〕异烟肼、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药代动力学巴比妥类催眠药物巴比妥类催眠药物可促进-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苯妥英钠、口服抗凝药、皮质激素等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酶促作用〞"酶促作用"加速了这些药物的代谢酶的活性,使这

些药物被迅速降解而低疗效酶抑作用肝药酶抑制剂:通过减弱肝药酶的活性而抑制另一类药物的代谢,使后者M1半衰期延长,增高M1血药浓度,M1作用增强可能导致中毒反响的发生肝药酶抑制剂:西米替叮4、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排泄是指血液循环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被

转运到体外的过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等过程药物在肾脏的转运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沘肾小管主动再吸收肾小管被动再吸收尿中排泻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管腔血液血液❖肾小管分泌为主动

转运过程,需要特殊的转运载体,即酸性药物载体和碱性药物载体当两种酸性药物或两种碱性药物合用时,可相互竞争载体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对肾小管分泌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抑制肾小管分泌药使分泌减少

的药物丙磺舒水杨酸类双香豆素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根本规律青霉素类、吲哚美辛丙磺舒、保泰松、吲哚美辛碟胺苯吡唑氯磺丙脲乙酰苯磺酰环乙脲青霉素药代动力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为被动吸收过程,受药物解离度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非离子型,

易被肾小管现吸收,排出较少碱性尿液时,解离度增大,再吸收减少,排出增多根本规律药代动力学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尿液性质使排泄增多的药物碱性酸性根本规律巴比妥类、呋喃妥因、保泰松磺胺类、香豆素类、对氨水杨酸水杨酸类、萘啶

酸、链霉素吗啡、哌替啶、抗组胺药、美加明、氨茶碱、氯喹、奎尼丁、阿米替林药代动力学丙磺舒对青霉素排泄的影响ATS——酸性药物转运系统青霉素丙磺舒青霉素--ATSATS青霉素丙磺舒丙磺舒--ATSATS青霉素血液侧肾小管细胞管腔侧通过影响药物与受体的作用,一种药物改变了另

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但对药物的药动学指标无明显影响根本规律药效动力学(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根本形式❖竞争受体❖敏感化现象❖神经递质的影响❖药理效应的协同、拮抗1.与受体结合的竞争阿托品拮抗M胆碱受体冲动

剂普萘洛尔拮抗-肾上腺素受体冲动剂酚妥拉明拮抗-肾上腺素受体冲动剂纳络酮拮抗吗啡2.敏感化现象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敏感化现象排钾利尿药可使血钾减少,从而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强,发生心律失常利血平(

NA耗竭)、胍乙啶(阻滞交感神经末稍释放NA)导致肾上腺素受体超敏,从而使具有直接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NA、AD)的升压作用增强对受体以外部位的影响麻醉性镇痛药、乙醇、抗组胺药、抗忧郁药、抗惊厥药可加强催眠药的作用利尿药、麻醉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普萘洛尔能加强抗高血压药

物的降血压作用3.对神经递质的影响MAOI(优降宁)与麻黄素、间羟胺等药物合用,使去甲上腺素从贮存部位大量释放而引起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危象MAOI可引起NA在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积聚,使促NA释放的药物作用增强,发生高血压危象和心律失常应用MAOI的病人,摄入含高酪胺的食物和饮料(奶

酪等),可发生高血压危象,称“奶酪反响〞酪胺由肠壁及肝中MAO代谢,当MAO被抑制后,酪胺累积,使NA从能神经元中释放增多4.药理效应的协同药理效应相同的两药合用时,它们的效应可以协同,有可能中毒阿托品与氯丙嗪合用,引起胆碱能神经功能过度低下的中毒病症氨基糖苷类与硫

酸镁合用,可加强硫酸镁引起的呼吸麻痹氨基糖苷类互相配伍,耳、肾霉性亦增加两种药物的拮抗效应可能不易检测噻嗪类利尿药的高血糖作用可能对抗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的降糖作用5.药理效应的拮抗三、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响➢高血压危象➢严重低血压➢心律失

常➢出血➢呼吸麻痹➢低血糖反响➢严重骨髓抑制➢听力下降几种严重的不良相互作用1.心律失常➢排钾利尿药与强心苷合用➢利血平、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合用➢奎尼丁与氯丙嗪、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合用➢奎尼丁与胺碘酮合用2.高

血压危象➢MAOI与三环类抗忧郁药、左旋多巴、麻黄碱、间羟胺、乙醇等合用➢三环类抗忧郁药与胍乙啶、异喹胍等合用3.严重低血压反响4.氢氯噻嗪、呋塞米、肾上腺素与氯丙嗪合用5.普萘洛尔与硝苯吡啶、氯丙嗪、哌唑嗪合用4.低血糖反响5.口服降血糖药

甲磺丁脲与水杨酸类、长效磺胺、氯霉素、呋塞米、保泰松等合用6.普萘洛尔与抗糖尿病药物合用7.氢氯噻嗪、呋塞米、肾上腺素与氯丙嗪合用5.出血性反响6.红霉素、磺胺类、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甲磺丁脲、氯磺丙脲、苯妥英钠、西咪替丁等均可引起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

用加强而引起出血性反响6.呼吸麻痹➢全身麻醉药乙醚、硫贲妥钠等,琥珀胆碱、多粘菌素、硫酸镁等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7.骨髓抑制➢甲氨蝶呤与磺胺类药物、磺酰脲类合用➢别嘌醇与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8.耳聋➢呋塞米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加重后者对听神经的损害,

引起耳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制剂可以发生物理、化学反响(沉淀)有时沉淀不易觉察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9.5~11.0)与10%葡萄糖注射液(pH3.2~5.5)混合后,pH值改变,磺胺嘧啶结晶析出,进入微血管后引起栓塞,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四药剂

学的相互作用有的药物溶解度很小,在制作注射剂时需加增溶剂,参加其它注射液后,使增溶剂被稀释氢化可的松注射剂可作成50%乙醇的溶液,如与其它水溶性注射剂混合,乙醇被稀释,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降低,发生不易觉察的沉淀,引起不良反

响药剂学作用❖配伍变化的类型疗效学配伍变化、物理学配伍变化物理化学的配伍变化配伍后,药物的物理状态、溶解性能、物理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发生的变化药剂学作用❖物理配伍变化药物配伍时发生了物理性质的改变含树脂的醇性制剂在水性制剂中析出树脂吸附性较强的固体粉末

(如活性炭、白掏土)与剂量较小的生物碱配伍时,因后者被吸附而在机体中不完全释放物理配伍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药剂学作用❖化学配伍变化❖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响,使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变化而失效❖化学作用可

产生沉淀、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有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反响难以从外观看出来❖许多药物配伍制成某些剂型后,在贮存及应用过程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稳定性降低药剂学作用五、手性药物ChiralDrugs组成原子相同,但立体结构呈

手性关系的药物天然或半合成药物几乎都有手性全合成药物中40%为手性药物目前常用的1200余种药物至少一半含有一个手性中心,其中90%为外消旋体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80%以上是左右手各半的消旋药S-环磷酰胺(cyclophosphzmide)的活性是R-环磷酰胺的2倍S

-氯胺酮(ketamine)的麻醉镇痛作用是R-氯胺酮的1/3,但致幻作用较R型强S-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是R-华法林的5倍手性药物1.对映体活性相同,但程度有差异普萘洛尔(propranolol)的-阻滞作用中,S-普萘洛尔的活性是其R-普

萘洛尔的100倍以上手性药物2.一个对映体具有显著的活性另一对映体活性很低或无此活性1)取长补短,相辅相成2)利尿药茚达立酮3)R型具有利尿作用,但有增加血中尿酸的副作用4)S型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5)该对映体到达一定比例能取得最正确6)疗

效手性药物3.对映体具有不同性质的药理活性2)对映体活性不同,开发成2个药物3)丙氧芬4)(2S,3R)-丙氧芬(右丙氧芬)是止痛药5)(2R,3S)-丙氧芬(左丙氧芬)是镇咳药6)一个对映体具有疗效,另一对映体产生副作用或毒性7)L-多巴(L-dopa)用于治疗帕金

森氏症8)其对映体D-dopa那么具有严重的副作用手性药物4)对映体具有相反的活性巴比妥类药物的对映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相反的作用1-甲基-5-苯基-5-丙基巴比妥酸R型有镇静、催眠活性S型会引起惊厥手性药物高风险人群1.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2.长期用药

人群3.多脏器功能障碍者4.接受多名医生治疗的人六、药物相互作用的流行病学高风险药物1.抗癫痫药物(苯妥应钠)2.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普萘洛尔)3.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4.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红霉素)5.消化系统用药(西咪替丁)(一)预

测1.体外筛选法预测1)哺乳动物整体筛选2)体外评估预测肝组织切片、肝细胞、肝微粒体、纯化的CYP450及重组人CYP450酶七、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对策2.个体预测法3.给药次序4.先使用相互作用药(precipitatingdrug)待病情稳定后,给予目标药

(indexdrug),除非停用相互作用药,否那么不会出现相互作用5.例如西咪替丁和香豆素类的相互作用个体预测2)疗程相互作用的发生时间长短不一致锂制剂与卡马西平的联合用药产生的神经毒性出现较晚个体预测3)剂量4)大剂量水杨酸类可抑制丙磺舒的尿酸排泄作用5)状态6)目标药物的血药浓度水平7)对酶抑

制剂或酶诱导剂的反响强度个体预测5)个体差异6)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疾病、年龄等7)8)探药:(probedrug)只能被某一CYP450酶代谢的药物个体预测CYP1A2咖啡因CYP2C9甲苯磺丁脲CYP2C

19S-美芬妥英CYP2D6异喹胍CYP2E1氯唑宗CYP3A4红霉素探药及对应的CYP450酶(二)对策1.详细记录用药史2.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科学设计多药治疗的给药方案3.利用计算机化药物相互作用警示系统对给药方案进行预测4.尽

量减少联合用药的数量;尽量选用相互作用可能性小的药物5.注意观察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药物使用的临床表现6.通过检测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减少相互作用对策1.Explainingwhattheconcepts?1)InteractionPair2)ObjectDrug,or

IndexDrug3)InteractionDrug,orPrecipitatingDrug4)DrugInteraction5)ChiralDrugs6)Probedrug2.Tryto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inbrief1)高风险人群

和高风险药物2)举例说明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3)举例说明相互作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4)举例说明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5)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个体预测的方法6)简述P-glycoprotein(P-gp)对药物代谢的影响7)简述药物相互作用中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类型和特点8)举例说明改变组织或

受体敏感性的药物相互作用A型题1.关于联合用药的正确描述是A.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响B.不良反响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C.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D.氨基甙

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2.苯巴比妥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原因是A.使双香豆素解离度增加B.影响双香豆素的吸收C.影响双香豆素的脂溶性D.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增加E.两者发生生理性拮抗作用3.丙磺舒延长青霉素的作用时间的原因是A.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肾小管分泌载体,影响青霉

素分泌排泄B.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血浆清蛋白C.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脂溶性D.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解离度E.丙磺舒增加青霉素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4.不正确的联合用药是A.碳酸氢钠+庆大霉素B.丙磺舒+青霉素C.普萘洛尔+硝苯地平D.青霉素+链霉素E.庆大霉素+呋塞米B型选择题:A.诱导肝药酶B.抑制

肝药酶C.致低血压反响D.高血压危象E.帕金森氏综合征1.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可2.苯妥英钠3.碳酸锂与氟哌啶醇合用A.竞争性结合血浆清蛋白,增加游离药物浓度B.竞争分泌载体,减少药物排泄C.增加解离度,抑制跨膜转运D.诱导肝药酶活

性,加速其它药物代谢E.抑制肝药酶活性,抑制其它药物代谢4.磺胺药使口服降糖药作用增强5.丙磺舒增强青霉素的药理作用6.碳酸氢钠加速苯巴比妥排泄7.苯巴比妥使华法林抗凝作用减弱8.西米替丁使华法林抗凝作用增强X型选择题:1.联合用药的结果

包括A.不良反响增多B.药效学协同作用C.药效学拮抗作用D.影响生物利用度E.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的结合率2.联合用药后,药动学方面改变的结果包括A.药物的解离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情况C.影响胃肠道吸收功能D.影

响胃肠蠕动E影响排泄过程3.不正确的联合用药有A.Kanamycin+GentamicinB.Streptomycin+琥珀胆碱C.磺胺药+口服降血糖药D.磺胺药+甲氨喋啶E.磺胺药+双香豆素4.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有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苯妥英钠D.氯霉

素E.西米替丁5.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有A.氯霉素B.西米替丁C.异烟肼D.红霉素E.利福平1例70岁男患者,因糖尿病、高血压及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堵塞、脑萎缩,给予氯化钾控释片1.0g,bid;加服卡托普利12.5mg

,bid;1周后患者突然晕厥,呼之不应,呼吸8次~10次•min-1,心音听不到,血压0/0kPa,血钾9.22mmol•L-1,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停用卡托普利及氯化钾,病人心跳恢复,心率40次•min-1,心电监护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T波高尖。卡托普利、氯化钾同时合用,致

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宜与氯化钾同时使用病例简介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