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隐患、风险、事故的区别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6.727 KB
  • 2023-03-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危险源、隐患、风险、事故的区别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危险源、隐患、风险、事故的区别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危险源、隐患、风险、事故的区别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危险源、隐患、风险、事故的区别.docx,共(6)页,16.727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78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取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类型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能量载体,其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如带电导体、运转的设备、油库等。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状态、行为,包括人

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影响约束能量和有害物质屏障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如湿滑的地面、昏暗的光线等。解读从上述定义来看,危险源可以是一台设备、一种环境、一种状态,也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风险定义发生危险事

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组合。(取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解读安全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包括发生可能性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导致后果的不确定等。风险是人们在后

果产生之前基于现状、以往的经验等做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因为一旦损失产生那就是事故或者事件,也就不能称之为风险了。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

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取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解读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

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事故定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取自《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解读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或是一种因素恶性发展的结果。

因此事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危害性、严重性、复杂性。风险辨识的方法0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

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

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0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

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B.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C.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

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D.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03风险矩阵分析法(LS)风险矩阵

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

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

时间。0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

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0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

;事故的可能后果S,包括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M、E、S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