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课件.ppt,共(44)页,4.13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9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临床病例】李群,男,20岁,家住绥化。近日,李群突然发烧、咳嗽起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李群被转到了哈尔滨市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患者持续高烧,体温一直在39℃和40℃之间徘徊不下。“利福平”、“雷米封”、“乙胺丁醇”等7种抗结核
药物相继用上,但高热仍得不到缓解。因为哈尔滨市目前临床上可用的药基本上用尽。经过20天的全力抢救,年轻的李群没能逃脱顽固的结核菌的“魔爪”,不幸去世。细菌的耐药性BacterialdrugresistanceMedicalMicrobiology三峡大学医学院韩莉2015年9月化学治疗
剂、抗生素的问世使病原微生物肆掠大地的步伐放慢,然而好景不长。。。青霉菌抑菌圈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主要内容: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防治(一)教学目的1.掌握细菌的耐药性及产生机制。2.
熟悉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3.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二)重点和难点1.细菌耐药性的概念和种类2.耐药机制。本章重点与难点一、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自然界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素本是一种“抗生物质”,它是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长末期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目
的:用来抑制自身的蛋白质合成和酶功能活动,为进入静止期作好准备。也用它来杀灭其他微生物以保证自己的生存。这就是自然界微生物间存在的“抗生”现象。在人类发现抗生素并利用它作为化疗制剂后,微生物间的抗生现象由简单而变得愈来愈复杂。
1943年青霉素刚问世时对金葡的最低制菌浓度为20ng/ml,几年后,其耐药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万倍;1943年严重感染的病人每天只需注射10万u的青霉素,现在成人每天要注射800万u以上,新生儿也不少于40万u。(一)抗菌药物的种类分类代表药物β
-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化学合成药物抗结核药物多肽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红霉素、螺旋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四环素、多西环素等氯霉素、甲砜霉素等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沙星)利福平、异烟肼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举例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环丝氨酸影响细胞膜的功能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导致渗透性增加,细胞物质泄漏。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酮康唑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生物蛋白酶的合成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氨基
糖苷类、林可霉素类等阻碍核酸的合成抑制DNA或RNA合成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利福霉素、博莱霉素喹诺酮类、磺胺药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内容:---细菌耐药性重要名词名词概念细菌耐药性bacterialresistance亦称抗药性,指细菌对药物的相对抵抗性。一般当细菌从对药物敏感状态转
变为不敏感状态时称其具有了耐药性。多重耐药性MDRmultidrugresistance,细菌同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结构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交叉耐药crossresistance细菌对某一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后,同时对另一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的现
象。固有耐药性intrinsicresistance亦称细菌天然耐药性,指某些细菌对一定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与亲代遗传有关,具有种属特异性。获得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细菌自身DNA发生改变导致产生了耐药性表型,常由于基因突变和获得新基因而产
生。二、临床常见耐药菌二、细菌耐药性的分类及产生机制细菌耐药性的分类细菌耐药性的类型固有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染色体突变(自发随机突变)可传递的耐药性R质粒转移转座子介导整合子介导(一)获得性耐药的遗传机制(1)染色体突变自然发生,突变率10-12~10-7与抗菌药物无必然关系
相对稳定可回复突变(2)质粒介导的耐药:多重常见、可丢失、可转移(3)转座子介导的耐药(4)整合子与多重耐药1.耐药性细菌的耐药基因来源2、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接合(conjugation)●转化(transfor
mation●转导(transduction)●转座(transposition)接合R质粒可在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尤其在肠道杆菌和假单胞菌中较普遍(如ESBL基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转化肺炎链球菌可能通
过自然转化方式,从亲源关系近的青霉素耐药链球菌(口腔血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中摄取突变的pbp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形成镶嵌pbp基因。转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是产生PBP
2a。MRSA带有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mecA大小为30~50kb,是一段非金黄色葡萄球DNA,可能是通过转导或转座方式整合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转座当转座子发生转座,即插入到一个基因时,在插入部位引入一个或多个耐药基因,使细菌产
生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通过转座方式,转座子可导致在单个质粒中多个耐药基因聚集成簇,这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主动外排机制形成生物被膜1、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1)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环(2)氨基糖甙类
钝化酶:羧基磷酸化、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乙酰化(4)甲基化酶:嘌呤甲基化抗生素灭活酶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灭活酶乙酰化酶腺苷化酶核苷化酶磷酸化酶氯霉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夫西地酸I型氯霉素乙酰
转移酶大环内酯类酯酶I、酯酶II林可霉素类核苷酸转移酶2.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改变靶位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增加靶位蛋白数量产生敏感菌所没有的新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靶位抗菌药物DNA解旋酶或拓扑异构酶喹诺酮类RNA聚合酶β亚基利福平肽聚糖侧链五肽末
端D-Ala-D-Ala万古霉素核糖体30S亚基16SrRNA链霉素核糖体50S亚基23SrRNA(甲基化)大环内酯类3.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阴性菌:外膜;阳性菌:细胞壁外膜:糖肽+脂多糖外膜屏障与外膜porin蛋
白有关porin蛋白组成传送膜通道改变porin蛋白组成或数量来改变其通透性(孔蛋白减少或丢失)4.主动外排机制主动外排系统(activeeffluxsystem)将扩散进细菌细胞内的抗菌药物泵出细胞外5、形成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电子显微
镜放大5000倍耐药机制:①抗生素难以清除BF中众多微菌落膜状物;②BF具有多糖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阻止或延缓药物的渗透;③BF内细菌多处于低代谢水平状态,对抗菌药物前敏感;④BF内部场存在一些较高浓度水解酶,使进入的抗生素失活。细菌耐药性的
生化机制示意图药物活化药物靶位药物进入药物钝化药物去毒发挥作用药物外排药物进入障碍药物效应药物靶位结构功能改变细菌的分泌系统药物外排药物代谢失活药物活化三、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国际传染病大会上医学专家警告称,目前有接近60
%的亚洲人过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而在加拿大和美国,过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比例只有15%和3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约占30%据我国医院2000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
治疗率达80.2%,大大超过国际水平兽医临床滥用抗生素更严重2005年“全耐药”细菌在我国的露脸,再次敲响了抗菌药物滥用的警钟。我是超级细菌!!!敏感菌耐药菌长期暴露于抗生素之后“适者生存,物尽天择”。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提供
了对耐药菌株的选择环境。1、抗生素的筛选作用2、在临床应用方面医生:在绝大多数病历,在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出来前已开始凭经验选择用药,待药敏报告再作调整,而有的可能始终无药敏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只开贵的,不开对的”一些医生不顾抗生素使用限制的有关规定
,继续开出过量或不适当的抗菌药物。3、在兽医与畜牧业方面的应用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速度与兽医学、畜牧业、农业和水产养殖广泛使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美国生产的40%以上抗生素用于畜牧业,其中80%混入饲料作为生长促进剂,主要内容: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
越重;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细菌耐药谱越来越广;耐药的几率越来越高。五、细菌耐药的防治五、细菌耐药的防治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减少选择压力,逆转耐药性、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和配
伍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3.加强药政管理: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控、快速准确检测、农牧业避免使用临床抗生素4.研制新的抗菌药物5.破坏耐药基因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阻断耐药性的“恶性循环”感染合理治疗临床治愈细菌消
除不合理治疗细菌未消除传播选择耐药菌耐药性增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drugresistance2.acquiredresistance3.multipleresistanc4.β-lactmase二、问答题简述抗菌药物类型。抗菌药
物作用机制又几种?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antibacterialagentsantibioticsdrugresistance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acquiredresistan
cetransferableantibioticresistancemultipleresistantbacteriamultipledrugresistance,MDRcrossresistancepan-drugresistantbacteria,PDRsuperbugmodif
iedenzyme中英文关键词抗菌药物抗生素耐药性最小抑菌浓度获得耐药性可传递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泛耐药菌超级细菌钝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