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6 页
  • 大小 11.099 MB
  • 2023-03-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课件.ppt,共(46)页,11.09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8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赵森1学习的主要内容下称“38号文”下称“原则”238号文件的重点内容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

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338号文件的重点内容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

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小时。47类手术原则上不预防用药的手术及项目❖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538号文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原(2008,48):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

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新(2009,38):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

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6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

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

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

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

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

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89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未用抗生素抗生素预防预防感染发生率和感染时间的相关性图示一种抗生素预防策略应该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可推迟感染并发症的出现,但很少能完全防止感染的发生。1011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最常见: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G-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皮肤携带致病菌:G

+球菌❖胃肠道、胆道、泌尿生殖道:G-杆菌❖结直肠、会阴、腹股沟:粪便污染,G-杆菌及厌氧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131415161718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疗程202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控制指标❖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

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

1小时(剖宫产手术断脐后使用),❖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23手术切口分类24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

原则:l.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预防用药:(l)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3)异物植入手术;(4)高龄

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5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此类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1)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2)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感染的手

术,如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等。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有失活组织部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手术。属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26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

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27外科手术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给

药时机❖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剖宫产手术在胎儿结扎脐带(断脐)后给药。❖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282930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品种选择原则3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给药途径及时机33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4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5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6常见围手术期预防

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7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8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39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4041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42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的预防应用4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44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45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

用46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47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分级管理目录说明:共计20个大类,49个品种限制使用级抗菌药15个品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4个品种4950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493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