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PPT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9 页
  • 大小 283.166 KB
  • 2023-03-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教学课件.ppt,共(39)页,283.166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8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2015年版1手术切口类别注:1.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类,其Ⅰ类与本指导原则中Ⅰ类同,Ⅱ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Ⅱ、Ⅲ类,Ⅲ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Ⅳ类。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2.病案首

页0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其预防用药参考附录3。2一、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3下列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可预防用药)关节镜检查手

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白内障(局部用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对于7天内再次行血管介入手术者、需要留置导管或导管鞘超过24小时者,则应预防用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I类切口肿物切除术、骨科的内固定取

出术、取活检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5Ⅰ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⑴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一般手术>3h),污染机会多。⑵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6⑶异物植入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

置换等。⑷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病程中应记录)7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药。8二、药物选择9

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1)10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2)11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112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213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14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415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616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51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718头孢菌素过敏的品种选择◼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可用克林霉素,必要时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

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19药物选择总结◼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类过敏的患者可选用克林霉素◼腹腔、盆腔手术预防用药:头孢唑啉、头孢

呋辛±甲硝唑,或头霉素类头孢类过敏的患者可选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亦可选氨曲南或磷霉素20◼只有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或结肠、直肠、阑尾手术可选择头孢曲松。◼经口咽部黏膜的手术可考虑

厌氧菌◼泌尿科手术可选喹诺酮类(环丙,左氧)21氨基糖苷类用于预防用药探讨抗菌谱:适用于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不良反应: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症状。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

会增加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2015年版):氨基糖苷类不宜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同用。22氨曲南抗菌谱: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但对其它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作用较差,对阳性菌和厌氧菌

无效。注意:在密切观察情况下用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过敏的患者。23围手术期治疗用药药物选择可按病情选药,若术前感染未完全控制,所选药物能覆盖手术中可能感染的病原菌(如:I类切口手术主要预防葡萄球菌感染,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手术还要

考虑阴性杆菌或厌氧菌感染),则围手术期间不需换药;若术前感染已得到控制则围手术期应按预防用药选药。给药时机术前0.5~1h给药。24三、用药剂量25常用预防用药单次给药剂量及溶媒头孢唑啉1~2g;头孢呋辛1.5g;头孢西丁1~2g;头孢美唑1g;溶媒:100ml克林霉素0.6g~0.9g,溶媒

:200~250ml甲硝唑0.5g26四、术前给药时间27给药时间◼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污染细菌的药物浓度。◼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或

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28◼剖宫产手术不再强调必须夹住脐带后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术中应给予第二剂;◼为保证术前用药时机恰当,建议带药入手术室或术前准备室使用。29五、疗程30疗程◼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

不得超过24h。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I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I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31六、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3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术前:◼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正确备皮;◼无菌操作、洗手;◼纠正患者高血糖、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心功能;33手术区域备皮◼手术区剃毛造成表皮损伤和细菌定植,明显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脱毛剂脱毛

或剪毛,比用剃刀剃毛好。◼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备皮;◼毛发稠密区必须备皮者,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备皮;34手术区域备皮与手术部位感染◼备皮方法(SSI发生率)剃毛备皮5.6%脱毛或不去毛0.6%◼备皮时间(SSI发生率)术前24小时前>20

%术前24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35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手术中:患者保温;纠正高血糖;熟练的手术技巧(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正确放置引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36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手术后:◼敷料应及时更换,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及换药流程。◼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抗菌药物不是万能的37小结1Ⅰ类切口预防用药看是否有用药指征,Ⅱ类切口有预防用药适应证。2严格按照《抗菌药物指导原则》选择品种,以头孢唑

林、头孢呋辛为主。3用药剂量:选用轻到中度感染的剂量。4给药时间:一般术前0.5~1h给药。5I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II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h。38THANKS感谢聆听39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493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