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糖尿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共(77)页,8.645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6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3-11-05糖尿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1ppt课件2ppt课件3ppt课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
1.48亿0.00%2.00%4.00%6.00%8.00%10.00%12.00%2.5%19945.50%200220119.7%4未来还会有多少人发展为糖尿病?•全球糖尿病人年增长率平均为10%•目前每天新增病例3000人1•50岁以上
是发病高峰年龄•目前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倾向5ppt课件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
正常的一种综合征。6ppt课件7ppt课件1型糖尿病特点8ppt课件2型糖尿病的特点9ppt课件“三多一少”其它表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发病隐蔽,早期多无明显症状。10ppt课件什么人容易患2型糖尿病?11ppt课件我国2型糖尿
病患者的特点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进餐初期胰岛素分泌缺陷更明显血糖代谢异常分布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肥胖12ppt课件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指血糖检测结果偏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包括空
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13诊断为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已有损伤AdaptedfromUKPDS16:Diabetes1995:44:1249-1258细胞功能(%)020406080100-12-10-8-6-4-20246诊断后年数•当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其胰岛β细胞分
泌功能已损失过半,且随着病程延长而继续下降。诊断为糖尿病14ppt课件长期高血糖引发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可导致死亡!15ppt课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无声的杀手•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度比
非糖尿病患者高4倍•高血压患者如伴有糖尿病,死亡率比不伴有糖尿病患者高7倍•终末期肾衰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40%糖尿病患者低位截肢的危险度比非糖尿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0%KingH,etal.DiabetesCare1998,2
1:1414-143116ppt课件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向人们呼吁:重视糖尿病,刻不容缓!17ppt课件糖尿病如何治疗?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完全治愈糖尿病18ppt课件二常见用药及护理2型DM:1型DM:19ppt课件常见的用药:口服降糖药
和胰岛素20ppt课件(一)、磺脲类常用药物21ppt课件(一)、磺脲类一般,用黄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黄脲类的药用在一个人身上,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黄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血糖本身不太高
,它可以引起低血糖,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黄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黄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22ppt课件(一)、磺脲类适合服
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具备以下条件:不适合于以下情况:23ppt课件(一)、磺脲类副作用24ppt课件(一)、磺脲类注意事项25ppt课件(二)、双胍类常用药物26ppt课件(二)、双胍类作用机理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
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双胍类适用
于II型、肥胖的患者27ppt课件(二)、双胍类有以下病症的糖尿病患者,应禁用双胍类降糖药:28ppt课件(二)、双胍类四种情况可放心使用29ppt课件(二)、双胍类四大副作用30ppt课件(三)、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作用机理31ppt课件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
的患者32ppt课件(三)、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适应症副作用33ppt课件(四)、a-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拜糖平(阿卡波糖)作用机制34ppt课件延缓糖的吸收3210消化/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加用拜唐苹后未用拜唐苹(四)、a-糖苷酶抑制剂35
ppt课件(四)、a-糖苷酶抑制剂适应症a-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1型、2型的糖尿病患者。下列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36ppt课件(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代表药:37ppt课件为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细
胞核受体,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副作用有肝损害、水肿、肥胖。胰岛素是帮助我们降血糖的一个很重要的激素。而II型糖尿病的病人胰岛素不太起作用,用这个增敏剂就可以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适合糖尿病有肥胖的,这种
肥胖的人往往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下降),用增敏剂就可以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应症作用机制适合肥胖患者38ppt课件(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下列病人禁用格列酮类药物:39ppt课件(六)、其它降糖药代表药:40ppt课件(六
)、其它GLP-1通用名:利拉鲁肽【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药理作用】利拉鲁肽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与天然GLP-1分子结构相比有一个氨基酸差异,并增加了一个16碳棕榈酰脂肪酸侧链,与天然人GLP-1有95%同源性
。利拉鲁肽保留了天然GLP-1的功效。41ppt课件(六)、其它利拉鲁肽作为GLP-1类似物通过以下途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42ppt课件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Ⅳ抑制剂)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时,可刺激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肠促胰岛素(GLP1即肠促胰岛素的一种),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能降解GLP1,因此,使用DPP-4抑制剂能减少GLP1的降解,从而延长其活性,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及提高葡萄糖耐受水平。
这样就能够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控制其血糖水平。(六)、其它DPP-Ⅳ抑制剂作为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主要通过延缓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促胰岛素多肽(GIP)的降解,促进胰岛
素分泌,减少胰高糖素分泌。代表药物:西格列汀作用机制:优点:43ppt课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胰岛素的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OHA联合治疗的基础上仍未达标者,即可开始加入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基化血红
蛋白(HbA1c)仍大于7.0%时,就应该开始启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44ppt课件胰岛素其生理作用:45ppt课件胰岛素制剂分类一、按来源:动物胰岛素(猪、牛)、人胰岛素二、按纯度:普通胰岛素、单峰胰岛素、单组分胰岛素(MC)三、按pH值:酸性胰岛素、中性胰岛素表:三种胰岛素的结构
差异人苏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牛丙氨酸缬氨酸丙氨酸B链种类81030猪苏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A链46ppt课件胰岛素制剂分类四、按作用时间47ppt课件02468101214161820221/224814101/2212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胰岛素作用时间示意图48ppt课件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有哪些?49ppt课件各种胰岛素的作用特征胰岛素剂型起效时间(h)达峰时间(h)有效作用时间(h)药效持续时间(h)速效LisproAspart0.250.250.5-1.50.5-13-43-44-64-
6短效普通胰岛素RI0.5-12-33-66-8中效中效胰岛素NPH2-46-1010-1614-18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胰岛素类似物glargine4-6410-16无18-202420-24>24预混胰岛素(%NPH/%短效)70/305
0/500.5-10.5-1双峰双峰10-1610-1614-1814-1850ppt课件各种胰岛素的作用特征51ppt课件各种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52ppt课件胰岛素副作用胰岛素胰岛素是生物制剂,对人体有不好的方面,常见副作用有:53ppt课件胰岛素副作用54
ppt课件胰岛素注射护理的主要内容55ppt课件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不同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厚度、吸收速度、吸收率手臂9mm75分钟85%腹部14mm60分钟100%腹部14mm60分钟100%大腿7mm90分钟70%23mm60分钟100%
14mm90分钟70%56ppt课件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定位)优先选择腹部皮下组织层较厚易捏起皮肤胰岛素吸收快、吸收速度恒定,不易受温度、运动影响注射方便大腿避开大腿内侧需要捏起皮肤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是手臂皮
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需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臀部(不方便)臀部的皮下组织层厚无须捏起皮肤57ppt课件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为确保胰岛素吸收速度一致,防止血糖波动,每天注射的时间及同
一时间点注射的区域应相同。58ppt课件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部位多次注射的弊端容易形成皮下脂肪增生产生硬结:59ppt课件正确选择针头60ppt课件针头选择的基本要素(一):直径61ppt课件针头选择的基本
要素(二):长度理想吸收区域62ppt课件选择适当的针头长度确保安心注射注射至肌肉层的危害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血糖波动大,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增加疼痛感注射至表皮层的危害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胰岛素渗出、
疼痛、无菌脓肿及因淋巴细胞刺激而增强胰岛素免疫反应增强63ppt课件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前清洁双手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如注射混悬型胰岛素时,需充分混匀将注射笔放置在两手掌中间,水平滚动10次,通过肘关节和前臂上下翻动1
0次注:以上操作过程必须重复数次,直至胰岛素转变成均匀一致的云雾状白色液体注射前需排净药液和针头中的气体(每次注射前都需要,2U排气直至有小水滴)调节所需剂量64ppt课件选择注射部位并观察皮肤应无感染、损伤、脂肪增生、手术
疤痕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待皮肤上的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注射捏起皮肤,使针头与皮肤呈90度或45度角快速进针(使用握笔式方法)胰岛素的注射方法6mm8mm12mm65ppt课件胰岛素注射的方法•捏起皮肤注射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不正确
捏起皮肤的方法:用多个手指捏起皮肤可能会捏起肌肉层66ppt课件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67ppt课件每次使用后都要除下针头吗?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针头有两个针尖,一头用于刺破胰岛素笔芯,与药液相通,另一头用于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完后
不卸下针头,等于给笔芯开了一个口,使笔芯和外界建立了通道,从而导致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了药液。•温度:升高时胰岛素从针头流出,漏液会使中效或预混胰岛素的浓度发生变化,并且浪费药液;降
低时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导致注射时间的延长并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容易引起血糖失去平衡68ppt课件针头重复使用安全吗?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尖的变形,甚至部分折断在体内。而通常用肉眼是很难发现这些变化的使用前使用一次使用二次使用六次69ppt课件针头重复
使用的危害增加注射疼痛感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针尖弯曲成钩形,导致注射部位流血、擦伤,增加了患者注射的疼痛感断针的几率增加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分可能折断在人体内而引起严重后果皮下组织增生感染机会增
加针头阻塞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造成阻塞70ppt课件低血糖反应生化指标:低血糖:71ppt课件72ppt课件低血糖----常见原因73ppt课件低血糖----症状74ppt课件低血糖的应急处理(院内)75p
pt课件预防措施76ppt课件为什么应当使用胰岛素而未使用?医生原因:加拿大50%社区或家庭医生不敢或不会用胰岛素(Dr.Thomson2001年4月)结论:糖尿病的良好控制,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共同努力!胰岛素不良反应、胰岛素的剂型、医疗服务网络的缺陷、
医疗服务收费问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特殊群体病人认识误区:一曰:胰岛素是"激素",激素有副作用二曰:注射胰岛素会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变成“依赖型"三曰:使用胰岛素会"上瘾"四曰:用上胰岛素就再也撤不掉五曰:使用胰岛素需
要注射,太麻烦77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