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PPT
  • 阅读 3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8 页
  • 大小 715.007 KB
  • 2023-03-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推荐课件.ppt,共(78)页,715.00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2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agonists)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adrenomimeticdrugs)拟交感胺类药物(sympathomimeticamines)1一、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为-苯乙胺,-苯

乙胺由三部分组成:苯环、碳链、氨基。21.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属儿茶酚胺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3,4位为OH基32.非儿茶酚胺属非儿茶酚胺的药物有:间羟胺、麻黄碱、甲氧明、苯肾上腺素(新福林)43.儿茶酚胺的结构与药物

作用强、弱及时间长、短有关。•儿茶酚胺外周作用强,维持时间短,易被COMT灭活,中枢作用弱;•非儿茶酚胺外周作用弱,维持时间长,不易被COMT灭活,中枢作用强。54.碳原子上的氢被-CH3取代后,不被MAO灭活,作用时间长,易被

神经末梢摄取,并促进递质释放。如间羟胺、麻黄碱。65.胺基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后,药物对、受体选择性产生改变。•如H原子被-CH3取代后,为肾上腺素,对1受体有活性。H原子被异丙基取代后,为异丙肾上腺素,对1、2受体有活性,对受体无活性。7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

creceptors型肾上腺素受体(Alphareceptors)1:主要存在于平滑肌(血管、虹膜、消化道括约肌、尿道等),引起平滑肌收缩。82:主要存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NE的释放起负反馈作用。此外,

血管平滑肌及中枢也有2受体存在。91:主要存在于心脏,引起兴奋性效应。型肾上腺素受体(Betareceptors)2:存在于多数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10二、分类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11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

A;norepinephrine,NE)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递质,也可由肾上腺髓质少量分泌。12[体内过程]本品口服可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而不易吸收,在碱性肠液中易破坏;不宜皮下及肌肉注射;也不宜静脉注射,

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3[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对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对2受体无作用141.血管•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皮肤、

粘膜血管〉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15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1)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具有很强的冠状血管舒张作用。•(2)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3)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162.心脏激动心脏

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173.血压•小剂量NA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18临床应用•1.休克,已少用•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氯丙嗪•3.上

消化道出血:1-3mg稀释后服19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功衰竭20禁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等21间羟胺(阿拉明)为人工合成品22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于1受体和1受体。1受体作用较弱。•2.间羟胺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进入囊泡,置换囊泡中的N

A,促进NA释放。23作用特点•1.间羟胺收缩血管作用及升高血压作用比NA弱,因不被MAO灭活,故升压作用持久。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的早期。•2.1受体兴奋作用较弱,不引起心率失常。243.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因收缩血管作用较弱,可肌注,不引起局部

组织缺血坏死。•4.对肾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5.快速耐受性,因囊泡内NA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效应也逐渐减弱。25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明•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不易被MAO灭活,与NA比较,升血压作用弱而持久,可用于抗

休克治疗。静脉点滴、肌注均可。•肾血管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比NA更明显。26[临床应用]•1.防治腰麻、硬膜外麻及全身麻醉的低血压。•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升压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心率减慢。•3.扩瞳,为快速短效扩瞳药,常用于眼底检查。兴奋瞳孔开大肌的1受

体,使瞳孔扩大。比阿托品作用弱,不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27、受体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AD;epinephrine)•肾上腺髓质:Ad85%,NA15%•NA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AD•药用AD为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

工合成品28•AD口服吸收很少,口服后在碱性肠液、肠粘膜及肝内破坏。•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维持1h;肌肉注射吸收较快,维持10~30min。[体内过程]29作用机制激动1受体和1、2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强度相等。301.心脏•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

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312.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收缩。•激动2受体,骨骼肌和肝血管扩张。•激动2受体冠状血管扩张腺苷作用血压升高,提高灌注压323.血压•小剂量

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血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33大剂量AD:•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这是因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张

。344.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激动支气管平滑肌1受体,粘膜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消除粘膜水肿。35•5.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6.血糖升高:激动受体,促进糖原分解;•降低外

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胰岛素释放。36[临床应用]•1.心脏聚停各种意外引起者首选,注意除颤•心室内注射(三联针:NA+AD+ISO)372.过敏性休克:AD首选•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粘膜水肿,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

难。•AD:激动1、1受体,血压升高。激动2受体,支气管扩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改善。383.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395.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目的:收缩血管,减

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鼻衄或齿衄局麻药中AD的浓度为1:25000(一次用量不超过0.3mg)。40不良反应•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室颤41禁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甲亢,糖尿病42多巴胺(dopamine,DA)•DA为N

A的前体物,药用为人工合成品。43[体内过程]•1.DA口服易在肠和肝中破坏,口服无效。•2.静脉滴注给药,在体内易被MAO和COMT所灭活,作用时间短。•3.DA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外周给药无中枢作用。44[药理作

用]•作用机制:激动1、1及DA受体兴奋心脏(1作用)血压↑(作用)肾脏血管扩张(D1作用)451.低浓度激动DA受体•(1)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由于DA激动D1受体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引起血管扩

张。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加,尿量增加,肾功能改善。•(2)激动肾小管D1受体,排Na+利尿。46•2.高浓度激动1受体: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较小,与AD、ISO比不引起心率失常。47•3.继续增加浓度激动1受体:皮

肤、粘膜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其作用比NA弱,也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48[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休克,是理想的抗休克药。•因作用时间短,需静脉连续滴注给药,开始滴注速度为2~5ug/kg/min。用药前必需补足血容量。•2.可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功能不全。49[不良反应]恶心,

呕吐,心悸,心律失常50麻黄碱(ephedrine)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人工合成。51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激动1、2、1、2受体。2.间接作用: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52作用特点(与Ad比较)•1.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2.对心脏、血管、血

压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弱、慢、持久(维持3~6h)。53•3.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明显,表现为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4.快速耐受性,与受体饱和及递质耗竭有关。54药理作用1.心血管:兴奋心脏,但整体心率变化不大;缓慢、持久升高血压552.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作用较肾上腺素缓慢,温和,持久3.中枢作用:有较显著兴奋作用4.快速耐受性56临床应用1.预防支气管哮喘和轻症的治疗2.消除鼻粘膜充血所致鼻塞•0.5~1%溶液滴鼻。573.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4.椎管麻醉后低血压4.缓解荨麻疹与血管

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58不良反应CNS兴奋所致失眠等禁忌症同肾上腺素59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药用为人工合成品60[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无效,口服后在肠粘

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活。•2.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3.舌下给药,舌下静脉丛吸收。•4.因较少被MAO代谢,作用时间较AD略长。61作用机制•激动受体,对1、2受体无选择性,强度相等;对受体无作用62药理作用1.心脏•激动1受体,其作

用比NA、AD强。2.血管•激动骨骼肌血管2受体,血管扩张;•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63•3.血压•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压下降,总体反应为血压下降。•4.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舒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5.其他:增加耗氧、升高

血游离脂肪酸,但升高血糖作用较弱6465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气雾给药。•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Ⅱ、Ⅲ房室传导阻滞,舌下或静脉滴注给药。66•3.心脏聚停,比AD作用强,心室内注射。•4.感染性休克,应补足血容易。67不良

反应心悸,头晕,心律失常禁忌症冠心病,心肌炎,甲亢68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药用为人工合成品,口服无效,静脉给药。69右旋体:阻断1受体,激动受体。左旋体:激动1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弱。多巴酚丁胺消旋体70作

用机制•选择性激动1受体,为1受体激动药,加强心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对2受体作用很弱,对1受体几无作用。•与ISO比较,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显著,不增加心肌氧耗和心动过速。71临床应用•

1.心力衰竭:由于心脏手术或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特点是选择性激动1受体,增加心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脏泵功能的同时,很少影响心率和心肌氧耗增加。这是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依据72•ISO不能用于心力衰竭•2.抗休克,其疗效优于I

SO,且较安全。73不良反应•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时,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氧耗。74•掌握NE、肾上腺素、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熟悉麻黄碱、

间羟胺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了解新福林、甲氧胺、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757677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