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妊娠期合理用药课件1.pptx,共(60)页,423.35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1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3/19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路桥南方妇产医院陈药师2妊娠期用药问题受到重视的原因➢化学合成药物的不断增加,有的药物在妊娠期的使用已发现有致畸形作用。➢妊娠期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知情/不知情/主动/被动。据统计,孕妇妊娠期间90%至少服用过1种药,40%至少服用过10种药,
平均每人用过8种药,而经医师开处方的用药仅占20%烟、酒、药瘾、放射等因素对子代健康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化。妊娠期中药的应用也存在隐患。2023/3/19人类对妊娠期用药经历了从毫无认识到盲目恐惧,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60年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胎盘是胎儿的天然屏障,妊娠期用药并没有特
殊的考虑。如反应停事件、己烯雌酚事件。4典型事例(Ⅰ)Thalidomide反应停(沙利度胺):瑞士诺华现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镇静、催化剂。50年代末在西德、英国等地开始使用,孕妇为用药对象之一。澳大利亚首先有一组报导,肢体缩短合并或完全缺失。麦克布雷德《柳叶刀》➢
德国:1959年报告1例1960年报告30例1961年报告154例2023/3/197典型事例(Ⅱ)DiethylstilbestrolDES己烯雌酚、乙底酚50年代初在早期妊娠时曾以大量DES治疗流产,量达1-300mg/日。1953年已有研究证明其无效性。60年代发现曾在早期
妊娠时用DES的孕妇与其子代的女性在以后发生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1971年FDA禁止使用。2023/3/19⚫70年代,恐慌Bendectin:抗组胺药多西拉敏+vitB61950~1960年被美国广泛用于孕妇恶心、呕吐妊娠反应。20世纪70年代被起诉有致畸性
1982年后从市场上撤回此后没有一种治疗妊娠反应的药物被美国FDA批准,以至于因妊娠严重恶心呕吐的住院率明显上升。实际上以后证明孕期应用Bendectin并不增加致畸率。⚫80年代后,理性认识异维A酸,基于
应用沙利度胺致畸的经历,医药界认为适当标明致畸药物将警告人们勿在孕期使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胎儿暴露于致畸药物。人类畸形的原因(%):Wilson(1972)综合分析了5次国际讨论会的资料◆遗传因素25血缘遗传20染色体及基因
变异5◆环境因素(母体内外环境、胚体微环境)10物理因素:放射、机械性压迫和损伤<1生物因素:感染2-3(风疹、巨型细胞病毒,弓形体等)药物及化学物质4-5其他:汹酒、吸烟、缺氧、严重营养不良1-2◆多因素/不明65如先心病,神经管畸形,面裂等药物是致畸原,但并非接触药物后一定会致畸。11
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受精后1-2周受精后3-8周受精8周(孕10周)以后至14周(孕16周)孕16周以后2023/3/19“全”或“无”的影响,即自然流产或无影响。是大多数器官分化,发育,形成的阶段,最易受药物影响,发生严重畸形
。仍有一些结构和器官未完全形成,会造成某些畸形(腭和生殖器)。主要表现为功能异常或出生后生存适应不良。药物12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2023/3/1913妊娠期药物的吸收➢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
长、肠蠕动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弱酸性药物口服吸收延缓、减少;弱碱性药物吸收增多➢早孕时呕吐频繁,临产时胃排空时间延长,口服吸收受影响,此两期孕妇不宜口服给药➢血容量增加,皮肤、粘膜给药吸收增加2023/3/1914➢血容量增加,血药浓度
降低。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50%妊娠期药物的分布2023/3/19➢妊娠期白蛋白减少,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加,蛋白结合部位被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药效增高。15妊娠期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高雌激素水平使胆汁郁积,药物从肝清
除速度减慢.2023/3/1916妊娠期药物的排泄➢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50%,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容易在体内蓄积。➢具体情况要综合
分析,合理用药2023/3/1917药物在胎盘的转运2023/3/1918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calmembrane,VSM)➢妊娠晚期VSM厚度仅为妊娠早期的10%左右,药物通过VSM到达胎儿大大增加。202
3/3/1919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简单扩散作用➢主动转运➢胞饮作用2023/3/1920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进入。➢药物分子的大小分子量小易通过胎盘。➢药物的离解程度离子化程度低渗透快。➢与蛋白的结合力结合力与通过的药量成反比。➢胎盘血流
量血流量大药物多2023/3/1921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胎儿药物分布❖胎儿的药物代谢❖胎儿的药物排泄2023/3/1922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胎盘转运药物的主要吸收方式,脐V→肝→胎儿全身→羊水,存在首过效应。➢羊膜转运药物于羊水中吸收。羊水中蛋白含量仅为
母体的1/10~1/20,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大,经皮肤吸收或胎儿吞饮吸收(妊娠第12周后),后者形成药物的羊水肠道循环。2023/3/1923胎儿药物的分布➢血循环量对胎儿体内药物分布影响大肝、脑等器官血流量大,药物浓度较高。有60%~80%脐静脉血经肝脏,故其药物
浓度高.胎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药物易进入中枢。2023/3/19静脉导管直接连接脐静脉和右心房,药物到达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提高,故对母体直接快速静脉注射药物时值得注意。胎儿血浆蛋白含量低于母体,游离型药物比例较高,易于进入组织。24
胎儿药物代谢肝脏胎盘肾上腺承担药物的代谢。肝脏代谢妊娠3月起,胎肝开始具有代谢药物的能力并逐渐成熟。➢肝外代谢胎盘和肾上腺。2023/3/1925胎儿药物的排泄➢妊娠11~14周开始胎儿肾有排泄作用,慢。存在羊水肠道循环。➢通过胎盘屏障向母体转运是最终排泄途
径。代谢后极性和水溶性均增大的药物,在胎儿体内易蓄积。2023/3/1926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妊娠早期用药❖中期和晚期妊娠用药问题❖妊娠期用药原则2023/3/1927妊娠早期用药受精和着床期:“全”或“无”在药物的作用下,受损的胚胎往往引起流产。有些药物在体内潴留时间较长,想怀孕的
妇女在受精前15-30天停药,以保证安全精子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受精期间,男方服用药物可能影响胚胎的质量。2023/3/19受孕3-12周:药物致畸最敏感时期⚫器官形成期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
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此期用药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一些微小的畸形往往不被发觉,但会影响机体的功能。⚫有些致畸作用是迟发的,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所生下的女孩到青春发育期时可出现阴道上皮癌。生长发育期:怀孕12周后至出生前⚫许多药物可影响胎儿的器官功能⚫如抗甲状腺药可致新生儿甲状
腺功能低下症;⚫四环素影响骨和牙的发育;⚫氨基糖苷类可致第8对神经损害;⚫一些可致依赖性的药物引起新生儿药物依赖性⚫强烈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如吲哚美辛等)在妊娠后期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等。妊娠中晚期用药30药物对胎儿毒性的判断➢药物经胎盘至胚
胎或胎儿的量➢药物暴露于胎儿的确切时间及长度➢母亲、胎儿、胎盘的生理、病理状态如母亲发热或营养不良,可诱导对药物损害的易感性➢母亲胎儿的个体基本遗传结构对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受其它化学药物的影响相同作用相加或逆向作用减弱
2023/3/1931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美国FDA于1979年,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及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将药物分为A、B、C、D、X五类。2023/3/19有些药物有两个不同的危险度等级,一个是常用剂量的等级,另一个是超常剂量等级。这说明药物的安全是建立在一个允许量的平台
上的。32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2023/3/19A: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并在中、晚期妊娠中亦无危险的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A类等药物极少,维生素属于此类药物,如各种维生素B、C等,但
是在正常范围剂量的维生素A是A类药物,而大剂量的维生素A,每日剂量2万IU,即可致畸(胎儿颅面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神经系统畸形),而成为X类药物。B:在动物生殖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或对动物生殖试验显示有副反应,但在早孕妇女的对照组中并不
能肯定其副反应(中、晚期无危险证据)。B类药物亦不很多,所有的青霉素族及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是B类药物,洁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也是B类药。甲硝唑对啮齿类动物可以致畸,对于人类,长时间积累的大量临床资料中证实在早期
妊娠时应用并未增加胎儿的致畸率342023/3/19C: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药物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C类药物较多,此类药物或者问世时间不够长或者较少在孕妇中应用,主要
在早期妊娠对胎儿是否会造成损害尚无报道,故难以有比较确切的结论。如氧氟沙星对C类药物的使用要谨慎,如果有可以替代的药物则选用替代的药,否则在权衡利弊后,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说明选用该药的理由。D:对人类胎儿的危险有肯定的证据,但对孕妇疾病肯定有利。(对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
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或药物无效时可用)D类的药物在妊娠期特别是在早期妊娠阶段尽可能不用。如四环素族、氨基糖甙类、抗肿瘤药几乎都是D类药镇痛药小剂量使用为B类药,大剂量使用则为D类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利尿剂中不少属D类阿司
匹林在小剂量使用时为C类药,但长期大剂量服用时,则对胎儿不利而成为D类药。X:动物或人的研究中证实可使胎儿异常,且该药物应用,危险明显地大于任何有益之处。该药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维生素A大剂量口服也可致畸,也是X类药物,维生素A的
衍生物维甲酸是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也是X类药物。在早期妊娠时大量饮酒,摄入大量乙醇可以使胎儿发育不良或发育畸形。因此,乙醇在FDA分类中饮酒量少属D类,量多即归入X类。此外,镇静药中氟西泮、氟硝西泮均属X类药物,抗肿瘤药氨基蝶呤也属X类药物
。对动物实验致畸的评估问题❖所用的药量均远高于治疗量。❖实验动物的数量往往有限。❖不同动物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例如反应停)❖动物可发生致畸作用而人类则无。1、所产生的畸形不是普通常见的,而是比较少见的、奇特的2、母体服药的时间和胎儿相应器官畸形的
时间应该吻合3、胎儿畸形与母体罹患某种疾病之间有联系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胎儿的畸形不是由母体疾病引起的4、文献有同样的资料报告,也就是说,其他医院或地区也有发现类似的病例5、动物实验证实药物与胎儿的畸形有关。1973年伊藤士提出确定某个药物有致畸作
用的标准药物致畸性的评定39药物致畸性的评定经临床实践证明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表7-1(P101)乙醇ACEI2023/3/1940妊娠期用药原则➢有明确诊断和用药指征。➢权衡利弊,随时调整剂量和及时停药,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必
须用药时避免使用新药和偏方,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根据孕周大小虑用药,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若病情急需,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2023/3/1941妊娠期
常用药物❖抗感染药物❖强心和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惊厥药❖平喘药❖降血糖药❖止吐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类药2023/3/1942抗生素大部分的抗生素属于A类或B类,对胚胎、胎儿的危害小,可安全应用。❖青
霉素族PenicillinsB❖头孢菌素族CephalosporinsB❖红霉素族ErythromycinB(替代青霉素耐药)❖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B(泌尿道)2023/3/1943➢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听神经有损害;➢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四环素可致乳牙色素沉
着和骨骼发育迟缓;➢呋喃妥因可能导致溶血;➢磺胺类药物致核黄疸。以下抗生素须引起足够重视2023/3/1944➢应用克霉唑、制霉菌素未见对胎儿有影响。➢灰黄霉素可致连体双胎;➢酮康唑可对动物致畸,如孕妇确有应用指征,需衡量利弊。➢酮康唑可分泌到乳汁,增加新生儿核黄疸的机率
。抗真菌药2023/3/1945➢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甲硝唑有争议。甲硝唑在动物有致畸作用,但临床未得到证实,孕早期不用为宜,孕中、晚期可选用。➢抗疟原虫的奎宁致畸作用较肯定应禁用;➢氯喹的安全性相对较大,在疟疾高发区使用,利大于弊。抗寄生虫病药20
23/3/1946强心和抗心律失常药➢大多数正常剂量的药物对胎儿无致畸作用➢近年用地高辛、洋地黄、腺苷等强心药未见致畸的报道;➢奎尼丁、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美西律、普罗帕酮、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治疗妊娠期心动过速迄今无致
畸的报道;2023/3/1947抗高血压药➢长期服用降压药可增加胎儿药物接触量,而血压下降太快可导致胎盘灌注减少➢硫酸镁是目前产科治疗妊高血症的首选药➢心得安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低血糖及心动过缓、胎儿低血压➢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列为C类药,孕期慎用;2023/
3/19➢硝苯地平及肼屈嗪也属C类药物;➢卡托普利可显著降低胎盘灌注量,造成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不含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必要时孕期可慎用。➢利尿药禁用49抗惊厥药➢常用的水合氯醛,未发现不良作用;➢适量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最常用的抗惊厥药是苯妥英钠,使用时要
权衡利弊:✓一方面实验室及临床资料均证明,长期用药可致畸,分娩过程应用对新生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应用此药抗惊厥可获得显著疗效。2023/3/1950平喘药➢氨茶碱治疗哮喘,临床常用,但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属C类药;
➢近年应用β拟交感药如特布他林,疗效较满意,对胎儿相对安全,属B类药。➢当急性发作哮喘时,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但要及时停药,不可长期应用。2023/3/1951降血糖药➢胰岛素使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围产婴儿死亡率由60%下降至3%。➢药物治疗时,甲苯磺丁脲有致畸作用的报道,苯乙双胍
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均属D类药;➢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孕妇禁用。➢胰岛素为B类药,安全性大,不能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无致畸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血糖药。2023/3/1952止吐药➢早孕的妊娠呕吐剧烈者需要治疗;➢偶尔短期应用危害不大,但要选
择用药;➢D类药禁用,C类药应慎用,可选用B类药美克洛嗪和塞克利嗪(动物实验有致畸,但在人类未发现)。2023/3/1953肾上腺皮质激素➢孕妇可选用B类药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被列为C类。2023/3/1954性激素类药➢妊娠期雄性激素和女性激素均应不用,因可引起女婴男性化
、男婴女性化。➢孕早期用乙烯雌酚可致女孩青春期后的阴道腺癌、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习惯性流产确定是孕酮不足引起者,应用天然的孕激素黄体酮。不宜大剂量、长时间使用。2023/3/1955抗感染药细菌感染——P
G真菌感染——克霉唑、制霉菌素寄生虫感染——甲硝唑(?)、氯喹强心、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药大多安全,但易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婴儿低体重。妊娠期常用药物(小结)2023/3/1956抗惊厥药——MgSO4平喘药——ß2受体激动药、氨茶碱降血糖药——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性激素
类药——保胎用黄体酮(少量、短时)2023/3/1957第七节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母乳喂养有利于乳儿的生长发育,可增进母婴感情;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乳汁转运为乳儿吸收,有些药物可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泄。2023/3/19必须重视哺乳期用药58一是药物
分布到乳汁中的数量;二是新生儿能从母乳中摄入的药物量。与药物从母乳进入新生儿体内的数量有关的因素2023/3/1959➢药物在乳液中的含量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例如分子量大小、解离度,脂溶性等。➢乳汁为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在乳汁中解离度高、脂溶性低,故在乳汁中含量高。
2023/3/1960➢甲硝唑、异烟肼、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乳母血药浓度的50%。➢由于新生儿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肾脏的排泄能力都较差,由哺乳所摄入的药物,可因蓄积而造成中毒。202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