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解读课件.ppt,共(40)页,1.518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9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解读感染性疾病猖獗的黑暗时代(抗生素发现前)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由于抗生素的发现(或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自抗生素1928年发现以来,鼠疫已是“强弩之末”,“白色瘟疫“-肺结核不在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脑膜炎、伤寒不在面
目狰狞……结核病治疗先驱特鲁多教授(1848-1915)目前我国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过度使用是微生物耐药的主要原因2015年初,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指出,中国应将抗生素耐药感染列入2
016年将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的讨论内容。“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措施,所有人都将受到抗生素耐药性致死的威胁。”中国在行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卫生部令第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卫生
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
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3]37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15]4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1、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要求头孢他啶能否引进?定期调整抗菌药物目录临时采购遴选和引进抗菌药物原则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5次/年,超
过5次,应当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1、临床科室提交申请2、药学部门提出意见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以上同意4、药事委员为2/3以上审核同意2、抗菌药物实行严格分级管理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临床长
期应用证实安全有效、但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限制使用1.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2.需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3.新上市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
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4.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管理:权限副主任、主任医师—特殊使用级主治以上—限制使用级初级医师—非限制使用建议或要求1、预防感
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2、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4、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要经会诊5、
可以越级使用,仅限1日量,并做好病历记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4号令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磺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羟氨苄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口服)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口服)特比萘芬(口服)氟康唑(口服)伊曲康唑(口服)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地嗪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唑肟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米诺环素阿奇霉素(注射剂)左
氧氟沙星(注射剂)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氟康唑(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头孢吡肟氨曲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利奈唑胺伏立康唑(注射剂)*具体见附件: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在用品种分级目录3、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医疗机构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
微生物标本质量,提高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标本送检比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情况科室送检例次应用抗生素例次全部抗菌药物送检率送检例次应用限制类抗生素例次限制类抗菌药物送检率送检例次应用特殊类抗生素例次特殊类抗菌药物送检率卫生部要求≧30%≧50%≧80%
老年医学科33100.0%22100.0%骨科二102245.5%102245.5%心血管内科4850.0%3742.9%11100%胸心外科4944.4%3837.5%神经内科2540.0%1333.3%急诊医学科2540.0%1425.0%11100%神经
外科61442.9%21020.0%44100%*以上数据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提供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一)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
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三)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4、抗菌药物使用
率和使用强度(三甲医院要求)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控制日用药量;2.尽可能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3.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4.减少预防用药时间;5.减少出院带药量5、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1.清
洁手术(Ⅰ类切口):原则上不需使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属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1.首选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中循证医学证据较多的是头孢唑林、头孢呋辛2.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3.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给药方案•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
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给药时机:•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需输注较长时间,在手术前1~2h开始给药•剖宫产:不再是脐带结扎后给药•维持时间: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
手术术前给药一次•手术时间>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h,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h•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h6、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新生儿淋病奈瑟菌
或衣原体眼炎每例新生儿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肺孢菌病①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②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MZ/TMP百日咳主要为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体弱者红霉素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感
染①孕妇有GBS菌尿症②妊娠35~37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③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周早产;羊膜早破≥18小时;围产期发热,体温38℃以上者;以往出生的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青霉素G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
克危险性小者:头孢唑啉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者:克林霉素或红霉素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工作者不慎暴露于布鲁菌高危者(接触量多)多西环素+利福平低危者(接触量少)每周2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方案同上妊娠妇女SMZ/TMP±利福平实验室工作者暴露于鼠疫耶尔森
菌多西环素或SMZ/TMP•此外,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涉及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史等诸多复杂因素,其预
防用药指征及方案需参阅相关专题文献。•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7、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推
理治疗)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抗菌治疗方案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
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3、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侵袭性真菌病、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4
、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序号类别代表药1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2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3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内四环素氯霉素4慢速抑菌剂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
酯类?两种β内酰胺类联用?两药联合使用时,如果分不清是否协同或拮抗,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是合理的。8、监督管理和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的培训•落实抗菌药物处
方点评制度•加入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且无正当理由——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2次超常处方且无
正当理由的——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外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超常处方:1、无适应症用药;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医院处方点
评管理规范》特殊病理、生理状态是否为细菌感染,哪一种致病菌PK/PD、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利福平肝药酶诱导剂异烟肼周围神经炎妊娠、新生儿喹诺酮类禁用肝功能不全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可用呼吸喹诺酮类时间依
赖型和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分类解释药物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持续时间青霉素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糖肽类磺胺类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即药物浓度愈高,杀菌作用愈强。此类药物通常均具有较长的抗菌药
物后续作用,即抗生素后效应。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两性霉素B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抗生素与心律失常很少人知道有些抗生素会带来心血管风险,虽然抗生素诱发的猝死和致命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
速(TdP)的发生几率很低,但确实是存在的。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唑类抗真菌药、克林霉素等均可能会延长QT间期并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抗真菌药物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