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课件.pptx,共(43)页,3.71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Contents布局流程及功能设置1人员与物品管理2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3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4Contents手卫生1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的处理2环境卫生学监测3医疗废物管理4布局流程及功能设置❖1、严格区分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出入走向合理❖洁净区:一次更衣
、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辅助工作区: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注意:洁净区采风口应当设置在周围30米内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3米。布局流程及功能设置❖2、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
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设置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供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使用。布局
流程及功能设置布局流程及功能设置❖各功能室的洁净级别要求:❖1、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2、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3、层流操作台为百级;❖洁净区应当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
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当呈5~10帕负压差。布局流程及功能设置1、次氯酸钠,为5%的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
护手套;1、次氯酸钠,为5%的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再用
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紫外线灯启动期间,不得进行调配,人员应当离开操作间;2、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
污染洁净间;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1、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摆放过多的物品,较大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宜约为15厘米;设置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供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使用。3、墙壁、顶棚每月进行一次清洁
、消毒,操作程序同上。第6步:用纸巾包住龙头关闭分类:一次性帽子、布类帽子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禁与肥皂水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非本中心人员未经中心负责人同意,不得进入。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根据《医疗
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包装、交接医疗废物洁净区: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3、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的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进行常规消毒,每周至少清洗2次;2、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
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一、药品的储存管理与养护:人员管理重视个人清洁卫生,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不应化妆和佩戴饰物,应当按规定和程序进行更衣。工作服的材质、式样和穿戴方式,应当与各功能室的不同性质、任务与操作要求
、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不得混穿,并应当分别清洗。人员管理(一)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当更换该中心工作服、工作鞋并戴发帽。非本中心人员未经中心负责人同意,不得进入。人员管理☆进入洁净区后,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洗手(二)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
更)1、换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按六步手清洁消毒法消毒手并烘干;2、穿好指定服装并戴好发帽、口罩。(三)进入万级洁净区规程(二更)1、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2、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摘手套后,要洗手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2、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
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20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分类:一次性帽子、布类帽子(二)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1、次氯酸钠,为5%的强
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二)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内外夹攻大力丸”。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
带系于头顶中部。1、临时外出:在二更室脱下洁净隔离服及帽子、口罩整齐放置,一次性手套丢入污物桶内;工作服的材质、式样和穿戴方式,应当与各功能室的不同性质、任务与操作要求、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不得混穿,并应当分别清洗。分类:一
次性帽子、布类帽子患者安全3、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进入洁净区后,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洗手只限在
规定区域内穿脱。2、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3、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15分
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人员管理(四)离开洁净区规程:1、临时外出:在二更室脱下洁净隔离服及帽子、口罩整齐放置,一次性手套丢入污物桶内;在一更室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2、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以上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3
、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的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进行常规消毒,每周至少清洗2次;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物品管理❖1、所用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应由医疗机构药学及有关部门统一采购。❖2、储存应当有适宜的二级库,分类定位存放。❖3、使用的注射器等器具,应当采用符合国
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产品,临用前应检查包装,如有损坏或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使用。药品管理❖一、药品的储存管理与养护:❖1.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2.药库的温湿度条件:常温区域10℃~30℃,
阴凉区域不高于20℃,冷藏区域2℃~8℃,库房相对湿度40%~65%;(需配备温湿度计)❖3.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20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4.规范药品堆垛和搬运操作,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不得倒
置存放;❖5.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遵循“先产先用”、“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号发药使用的原则;药品管理二、摆药注意事项:1、所有药品外包装应在准备间拆除后进入排药区,带入控制区的用品需经初步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入,
各区用物应严格区分,固定使用,不可相互传递混用。2.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3.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一)
地面消毒剂的选择与制备:1、次氯酸钠,为5%的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也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2、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腐蚀性;禁与肥皂水及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联合使用,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3、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5%溶液,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二)非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1、每日工作结束后,用专用拖把擦洗地面,用常水擦拭工作台、凳椅、门框及门把手、塑料筐等;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
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3、每周一次用75%乙醇擦拭消毒工作台、成品输送密闭容器、药车、不锈钢设备、凳椅、门框及门把手。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三
)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程序:1、每日的清洁、消毒:调配结束后,用常水清洁不锈钢设备,层流操作台面及两侧内壁,传递窗顶部、两侧内壁、把手及台面,凳椅,照明灯开关等,待挥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2、每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3、墙
壁、顶棚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操作程序同上。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四)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建议每半年换一次);2、洁净区和一般辅助工作区的清洁工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3、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
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顺序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6、各操作室不得存放与该室工作性质无关的物品,不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餐或放置食物;7、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
及时清场,各种废弃物必须每天及时处理。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和紫外线灯,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前窗至安全线处,30分钟后关闭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启动期间,不得
进行调配,人员应当离开操作间;2、每天在操作开始前,应当使用75%的乙醇擦拭工作区域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应当从上到下,从里向外;3、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
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4、避免双手阻挡回风口及频繁打开传递窗,影响室内空气压差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5、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
水擦拭,必要时再用75%的乙醇消毒台面;6、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7、每天操作结束后,应当彻底清场,先用常水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8、避免在洁净间内剧烈的动
作,避免大声喧哗要求:每30min更换一副手套,以减少微粒的产生,潮湿时立即更换!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与注意事项:1、所有静脉用药调配必须在离工作台外沿20厘米,内沿8~10厘米,并离台面至少10厘米区域内进行;2、调配时前窗不可高
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3、每天操作结束后,打开回风槽道外盖,先用蒸馏水清洁回风槽道,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2、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
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非手接触式水龙头:首推长柄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4、避免双手阻挡回风口及频繁打开传递窗
,影响室内空气压差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1、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二)进入十
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自身健康注意:传染病区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2、每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5、在
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水擦拭,必要时再用75%的乙醇消毒台面;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
与干燥。2、洁净工作台上的无菌物品应当保证第一时间洁净的空气从其流过,即物品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应当无任何物体阻碍,也称“开放窗口”;1、每日的清洁、消毒:调配结束后,用常水清洁不锈钢设备,层流操作台面及两侧内壁,传递窗顶部、两侧内壁、把手及台面,凳椅,照明
灯开关等,待挥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7、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场,各种废弃物必须每天及时处理。调配操作中的院感注意点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操作与注意事项:1、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摆放过多的物品,较大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宜约为15厘米;小件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约为5
厘米;2、洁净工作台上的无菌物品应当保证第一时间洁净的空气从其流过,即物品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应当无任何物体阻碍,也称“开放窗口”;水平层流洁净台可划分为3个区域:(1)内区,最靠近高效过滤器的区域,距离高效过滤器10
~15厘米,适宜放置已打开的安瓿和其他一些已开包装的无菌物体;(2)工作区,即工作台的中央部位,离洁净台边缘10~15厘米,所有的调配应当在此区域完成;(3)外区,从台边到15~20厘米距离的区域,可用来放置有外包装的注射器和其他带外包手卫生什么是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卫生洗手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第1步:打湿双手第2步:取适量皂液于掌心第3步:根据七步洗手法揉搓>15s第4步:流动水冲净第5步:纸巾擦干第6步:用纸巾包住龙头关闭洗手新口诀——“内外夹攻大力丸”。手卫生口诀洗手设施1.流动水洗手设施2.清洁剂3.干
手用品4.手消毒剂等非手接触式水龙头:首推长柄洗手设施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洗手设施-手消剂含酒精手消剂启用后有效期(1个月)放置在需要手卫生的区域:一更、二更、调配间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
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职业防护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
确保负压;(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
行职业防护标准预防自身健康双向防护患者安全口罩❖口罩的佩戴方法:➢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有颜色的一面为外面。
口罩手套❖手套的作用➢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注意事项➢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操
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手套(一)地面消毒剂的选择与制备: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3、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5%溶液,
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有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数量、交接时间、签名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做到日产日清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应用指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2、每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药库应当干净、整齐
,地面平整、干燥,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第2步:取适量皂液于掌心物表与地面的清洁与消毒2、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以上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除去西林瓶盖,用75
%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1、所有静脉用药调配必须在离工作台外沿20厘米,内沿8~10厘米,并离台面至少10厘米区域内进行;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三)进入
万级洁净区规程(二更)(二)非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与注意事项:3、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的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进行常规消毒,每周至少清洗2次;放置在需要手卫生的区域:帽子❖作用➢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
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分类:一次性帽子、布类帽子❖应用指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注意事项:➢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不得复用。帽子洁净隔离衣❖要求:洁净隔离衣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
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注意事项:➢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应检查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
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职业暴露❖锐器伤后怎么办?被锐器刺伤流动水下边挤血边冲洗酒精或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报告科室负责人环境卫生学监测1、洁净区每月做一次沉降菌监测2、生物安全柜每月应当做
一次沉降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3、水平层流洁净台每周应当做一次动态浮游菌监测4、建议每月对静配中心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微生物监测(通过加强对手的采样监
测,使配置人员意识到洗手、消毒手和更换手套的重要性)5、紫外线灯应当定期检测(每半年),如达不到灭菌效果时,应当及时更换灯管;类别更换周期清洗/检查周期新风机组粗效滤网每2-3天清洗一次粗效过滤器1~2个月发现污染和
堵塞及时更换中效过滤器3个月每周检查亚高效过滤器每年末端高效过滤器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每年检查一次排风机组中效过滤器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中央空调出风口每日表面清洁,每月拆洗回风口滤网每年更换一次每日表面清洁,每周拆洗层流滤网维护: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
管理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制定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按废弃物性质分类收集,由本机构统一处理。生活废物医院废物医疗废物注意:传染病区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管理❖生活废物——黑色袋❖医疗垃圾——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包装袋或锐器盒2、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以上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1、所
有药品外包装应在准备间拆除后进入排药区,带入控制区的用品需经初步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入,各区用物应严格区分,固定使用,不可相互传递混用。2、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
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3、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5%溶液,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1、所有药品外包装应在准备间拆除后进入排药区,带入控制区的用品需经初步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入,各区用物应严
格区分,固定使用,不可相互传递混用。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1、严格区分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出入走向合理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有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数量、交接时间、签名及需要的特别说
明等,做到日产日清要求:洁净隔离衣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1、次氯酸钠,为5%的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
厚口罩和防护手套;注意:传染病区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2、每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紫外线灯启动期间,不得进行调配,人员应当离开操作间;顺序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第3步:根据七步洗手法揉搓>
15s2、穿好指定服装并戴好发帽、口罩。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有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数量、交接时间、签名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做到日产日清
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包装、交接医疗废物❖盛装的医疗废
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地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医疗废物包装袋、锐器盒外表面应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有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数量、交接时
间、签名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做到日产日清医疗废物的管理三不准三禁止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
废物混入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