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解热镇痛抗炎药医学知识课件.ppt,共(39)页,2.265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3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概述解热镇痛药为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同时具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故又名解热镇痛抗炎药。鉴于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自1974年始国际上将这类药物归入非甾体类抗炎药
类(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NSAIDs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32023/3/17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病毒细菌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内毒素组织损伤外热原PG合成酶
-环氧酶发热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PG)1.NSAIDs解热作用机制吞噬细胞内热原磷脂体温调定点NSAIDs--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解热作用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COX-2)活性,从而抑制该部位前列腺素(PG)的合成,使体
温调节中枢的体温定点恢复正常。5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镇痛作用机制7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镇痛作用特点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效,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
无效。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镇痛机制是抑制局部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8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药物镇痛强度作用部位机制成瘾性呼吸抑制应用阿司匹林中等外周抑制PG合成无无慢性钝痛吗啡强中枢激动阿片受体有有急性剧痛吗啡与阿
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比较:9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抗炎作用苯胺类药物无抗炎作用10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其他作用抑制某些细胞黏附分子的活性表达抗肿瘤预防和缓解阿尔兹海默病发病延缓角膜老化1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NSAIDs的临床应用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解热镇痛:各种慢性钝痛,如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痛经等。12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NSAIDs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肾损害肝损害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13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1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NSAIDs的作用与抑制COX的关系NSAIDs的抑制作用C
OX-1COX-2生理性PGs合成减少致炎性PGs合成减少不良反应解热、镇痛、抗炎结构酶生理作用诱导酶致炎作用15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NSAIDs的分类非选择性COX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吲哚基和茚基
乙酸类:吲哚美辛(Indomethacin)芳基酸类:双氯芬酸(Diclofenac)布洛芬(Ibuprofen)烯醇类:吡罗昔康(Piroxicam)吡唑酮类:保泰松(Phenylbutazone)烷酮类:萘丁美酮(Nabumetone)异丁芬酸类:苏林酸(Sunlindac
)16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选择性COX-2抑制药吲哚基乙酸:依托度酸(Etodolac)烯醇酸类:美洛昔康(Meloxicam)二芳基吡唑类:塞来昔布(Celecoxib)二芳基呋喃酮类:罗非昔布(Rofecoxib)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Nimesulide)17资料仅
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后迅速吸收,在肠粘膜、肝脏和红细胞中水解成水杨酸。分布: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5%,游离型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排泄速度和量与尿液pH有关,碱化尿液使药物排出增加。
小量(<1g)呈一级消除动力学特征,而大量则呈零级动力学特征阿司匹林(Aspirin)18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解热镇痛:降低发热者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症性
疼痛有明显疗效。临床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痛经等。抗炎抗风湿:大剂量(3-5g/d)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19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血小板的COX-1对阿司
匹林的敏感性大于血管壁内的COX-1,故在小剂量时主要是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使TXA2合成减少,因此小剂量Aspirin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抗血栓形成:20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抑制COX-1和PGs合成,
降低胃黏膜的保护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胃溃疡等;饭后服用本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2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凝血障碍:引起出血原因:久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Vitk可预防。注意: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VitK缺乏
症忌用,术前1~2周停用。22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水杨酸反应过量时出现的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障碍等综合症。应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快本药从尿中排出。过敏反应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aspirin哮喘”。哮喘的发生与抑制了COX及PGE合成有关用肾上腺素无效,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23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瑞夷(Reye)综合征病毒感染伴发热
的儿童有发生Reye综合症危险,表现为短暂发热、惊厥或频繁呕吐,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宜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肾脏老人及肾功障碍者易致肾损害。2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减少阿司匹
林吸收率抗酸药胆红素、苯妥英、萘普生、硫喷妥、T3、T4、甲糖宁诱发溃疡糖皮质激素出血双香豆素肝素丙戊酸、呋塞米、青霉素、甲氨蝶呤等弱碱性药阿司匹林竞争肾小管主动分泌载体,血药浓度增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血药浓度增加阿司匹林与各种药物相互作用示意图25资料仅供
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是目前应用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本身是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26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解热镇痛作用与aspirin相当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临床仅用于解热镇痛。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对不宜使用aspirin的头痛、发热患者,适用本药。27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不良反应偶见皮肤粘膜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致肾毒性过量误服(1015g
以上),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长期应用导致依赖和肾损害28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贝诺酯又名扑炎痛,新型抗风湿药兼有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风湿性疾病、轻中度疼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头痛
、神经痛、术后疼痛)不良反应:轻度消化道反应;嗜睡、眩晕、耳鸣;肝肾损害者慎用29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吡唑酮类氨基比林(aminophenzone)保泰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泰松(oxyphenbutazon
e;羟布宗)[作用特点]解热、镇痛作用较弱,一般不用抗风湿作用很强,常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等较大剂量可促进尿酸排泄,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氨基比林可引起致命性粒细胞缺乏症,已不再单独使用,
仅用于某些复方制剂30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吲哚衍生物及类似物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强大非选择性COX抑制剂,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强大。临床主要用于抗炎和镇痛,如骨关节炎
、腱鞘炎、强直性脊椎炎等。对急性痛风也有效。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有效。3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不良反应以眩晕、前额痛、精神障碍等CNS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最高;诱发或加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反应次之;也可出现过敏反
应、哮喘发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32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芳基丙酸类丙酸类衍生物是应用较广的NSAIDs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酮洛芬(ketoprofen)抗炎作用突出,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
关节炎等,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33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选择性COX-2抑制剂•代表药物:罗非考昔(refecoxib)塞来昔布(celecoxib)尼美舒利(nimesulide)•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其他炎症性疼痛。疗
效确实、不良反应较轻、少等优点。3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常用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及其成分名称成分复方阿司匹林片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复方扑尔敏片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扑尔敏氨咖啡片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去痛片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
苯巴比妥安痛定注射液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35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解热镇痛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剂型改造开发新的无活性前体药复方制剂的研制结构修饰选择性COX-2抑制剂36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解热镇痛药”口诀乙酰水杨酸,抑制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先”37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思考题试从作用部位、原理、用途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阿司匹林与吗啡的镇痛作用。试从作用部位、原理、用途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解热作用。38资
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