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PPT
  • 阅读 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8 页
  • 大小 2.131 MB
  • 2023-03-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古老的新药华法林课件.pptx,共(48)页,2.13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7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容提要1、凝血过程2、PT和INR3、华法林的故事4、华法林的抗凝机制5、华法林钠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第1页/共56页凝血过程第2页/共56页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酶凝血酶原XIXXaIXaIIIIa

VIIa凝血过程第3页/共56页•PT,prothrombintime的简称。•被检者血浆+过量的组织因子+Ca2+,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它衡量的是血液形成稳定血栓的能力,可用于评估外源性途径和共同途径,也就是V

II、X、V、凝血酶原(II)、纤维蛋白原(I)。最常用于监测华法林的抗凝作用。PT和INR第4页/共56页•INR,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使用INR后可统一多个实验室的数据用于一个病

人的抗凝治疗,不同领域的研究结果也可进行比较。PT和INRISI,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国际敏感度指数。其意义为调节不同凝血酶原激酶试剂产品间的敏感度差异第5页/共56页•牧草中走出的“耗子药”

华法林的故事第6页/共56页第7页/共56页第8页/共56页第9页/共56页第10页/共56页第11页/共56页第12页/共56页第13页/共56页•口服抗凝,独一无二第14页/共56页第15页/共56页•钢丝上的平衡第16页/共56页第17页/共56页第18页/共56页

华法林的抗凝机制第19页/共56页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需要经过γ-羧化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而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K参与•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相

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此外,华法林还因可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C和S的羧化作用而具促凝血作用•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能被维生素K1拮抗第20页/共56页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及药代学•华法林是两种不同活性的消旋异构体R和S型异构体的混合物。•华法林经胃肠道迅速

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服90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36-42小时,在血液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在肝脏中两种异构体通过不同途径代谢。•发华林的药效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等)的共同影响第21页/共56页抗凝血系统:抗凝蛋白C、S。半衰期

比凝血因子II、VII、IX、X短。华法林会抑制这两种酶的合成,所以华法林治疗刚开始时,会导致血液高凝。特别指出:三苯氧胺作用于此两种蛋白。关于首剂加倍:第22页/共56页华法林的主要作用——抗凝防血栓•尽管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房颤血栓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的长期抗凝治疗中主要还是应用华法林。•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在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导致发华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互相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

更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发华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23页/共56页华法林的剂量和监测•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其抗凝效益密切相关,而剂量-效应关系在不同个体有很多差异,因此

必须密切监测防止过量或剂量不足。第24页/共56页抗凝强度•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2.0-3.0,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不建议低强度INR<2.0的抗凝治疗。•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INR<2.0时房颤并发卒

中的危险明显增加。第25页/共56页初始剂量•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1-3mg,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通常不建议给予负荷剂量。•某些患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者,初始剂量可适当降低。•如果需要快速抗凝,例如VTE急

性期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天以上,当INR达到目标范围并持续2天以上时,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第26页/共56页剂量调整•治疗过程中剂量调整应谨慎,频繁调整会使INR波动;•如果INR连续监测结果位于目标范围之外再开始调整剂量,一次升高或降低可以不急

于改变剂量而寻找原因;•华法林剂量调整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计算每周剂量,比调整每日剂量更为精确;•INR如超过目标范围,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5-20%,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如INR一直稳定,偶尔波动且幅度不超过INR目标范围上下0.5,可不必调整剂量,酌情复查INR

,可数天或1-2周第27页/共56页检测频率•监测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医疗条件;•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3天后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标并维持至少两天。此后,根据INR结果数天至1周监测1次,如稳定可逐渐延长,出院后每4周监测1次;•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

测一次,当INR稳定后,可以每4周监测一次;•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3月监测一次INR。第28页/共56页INR异常或出血时的处理•服用华法林出现轻微出血而INR在目标范围内时,不必立即停药或减量,应寻找原因并加强监测。患者若出现与华法林相关的严重出血,首先

该立即停药,输凝血酶原复合物迅速逆转抗凝,还需要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当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但同时又需要抗凝治疗来预防栓塞(如机械性心脏瓣膜或有心房颤动及其它危险因素的患者)时,长期治疗非常困难。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1、找出并治疗出

血的原因;2、是否可以降低抗凝强度;3、在合适的患者改用抗血小板药物;第29页/共56页不良反应•出血•抗凝治疗可增加患者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华法林目标为INR2-3时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每年1.4%-3.4%,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0.4%-0.8%。ATRIA注册研

究中,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颅内出血的年发生率为0.58%,未抗凝治疗的患者为0.32%;•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该定期综合评估血栓栓塞和出血的风险。第30页/共56页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字母临床特点计分H高血压1A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S卒

中史1B出血史1D药物或嗜酒各1分E老年>651LINR值波动1最高值9分,计分≥3分,提示出血高风险!需警惕,并定期复查;积分0-2分,出血低风险第31页/共56页INR异常升高或出血的处理分类需采取的措施INR>3.0但≤4.5(无出血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5-20%)或停药1次。1-

2日后复查INR。当INR回复到目标值以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或加强监测INR是否能回复到治疗水平,同时寻找可能使INR升高的因素。INR>4.5但≤10.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发华林,肌注维生素K1(1.0-2.5mg)。6-12小时后复查IN

R。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INR≥10.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发华林,肌注维生素K1(5mg)6-12小时后复查INR。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新

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浓缩物或重组凝血因子VIIa。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如何)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浓缩物或重组凝血因子VIIa。随时监测,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第32页/共56页不良反应•非出血不良反应-除了出血外

,华法林还有罕见的不良反应:急性血栓形成,包括皮肤坏死和肢体坏疽。通常在用药的第3-8天出现,可能与蛋白C和蛋白S缺乏有关。此外华法林还能干扰骨蛋白的合成,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第33页/共56页抗凝治疗的管理•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专门门诊,加强对长期服用抗凝

治疗患者的抗凝管理。•按要求检测INR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抗凝治疗的重要措施。•为加强依从性,引进INR即时检测技术,只需一滴指血,可即时报告检测结果,大大简化了抗凝治疗的检测流程。第34页/共56页华法林的临床应用第3

5页/共56页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患者急性期治疗应采取静脉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并于第2日开始给予华法林重叠使用,直至INR达到目标值并稳定2天以上。长期治疗的时间取决于出血危险和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的

风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一般均采用起效快、半衰期短的静脉或皮下注射抗凝药物,便于围术期应用。第36页/共56页•如果VTE发生为外科手术或一过性因素所致,抗凝3个月•首次发生的VTE,如果出血危险高,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复发的VTE,出血危险高

的患者,应该抗凝治疗3个月;出血危险不高,应该长期抗凝。持续时间第37页/共56页•首次发生的没有原因的VTE,出血危险不高,应长期抗凝。•VTE合并活动性肿瘤的患者,出血危险不高,应长期抗凝。•有血栓形成倾向和复发的患者抗凝治疗时

间也应该延长。•所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华法林终身治疗。持续时间第38页/共56页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正在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在外科手术前需暂时停药,并应用肝素进行桥接。桥接治疗是指在停用华法林期间短期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替代的抗

凝治疗方法;•若非急诊手术,多数患者一般术前5天停用华法林,根据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栓塞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不采用桥接,停药后术前INR可恢复到接近正常范围(INR<1.5)2、中度风险的患者,术前应用低剂量UFH

5000U皮下注射或预防剂量的LMWH皮下注射,术后再开始低剂量UFH(或LMWH)与华法林重叠。第39页/共56页围手术期处理•高度风险的患者,当INR下降时(术前2日),开始全剂量UFH或LMWH治疗。术

前持续静脉内应用UFH,至术前6小时停药,或皮下注射UFH或LMWH,术前24小时停用;•若INR>1.5但患者需要及早手术,可予患者口服小剂量维生素K(1-2mg),使INR尽快恢复正常;•术后,根据手术出血的情况

,在术后12-24小时重新开始肝素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的手术,可延迟到术后48-72小时再重新开始抗凝治疗,并重新开始华法林治疗。第40页/共56页妊娠期间抗凝•华法林能通过胎盘并造成流产、胚胎出血和胚胎

畸形,在妊娠最初3个月华法林相对禁忌。而肝素不通过胎盘,是妊娠较好的选择。妊娠期间有三种治疗选择:1、妊娠全程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2、妊娠全程应用华法林,分娩时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3、妊娠前期应用肝素,而中后期应用华法林,直至分娩前再转换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分娩

前12小时停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分娩后于华法林重叠使用4-5天,华法林对哺乳婴儿没有抗凝作用。第41页/共56页•瓣膜病房颤的妊娠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很高,应该在最初3个月和后3个月分别给予肝素抗凝,中间3月可给予华法林,此时INR应该控制在2.0-2.5,以减少对胚

胎的影响。•对于植入人工机械瓣膜的患者,最佳的策略是给予华法林并严密监测INR,因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均不确切。第42页/共56页癌症患者•癌症患者的VTE风险比非肿瘤患者增加6倍。其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栓病史,不活动,激素治疗,血管生长抑制剂治疗等。住院

的癌症患者,一般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非住院患者,如果没有VTE的危险因素,无需常规给与预防性的抗凝治疗包括华法林。•实体肿瘤伴有VTE危险因素且出血危险不高的患者建议给予预防剂量的LMWH或肝素。•癌症患者发生

VTE后,首选LMWH治疗,如不能使用LMWH,应该给予华法林治疗。治疗时间至少3月,如果出血危险不高,应该更长期治疗。第43页/共56页冠脉介入和器具植入术的围术期•对于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在介入操作术和起搏器植入术建议和外科手术相似:•术前5天停药,随后根据患者血栓风险采用相应的“桥

接”治疗-常规第44页/共56页华法林的未来•华法林用药监测不方便,新型口服药物,如利伐沙班,在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及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的卒中预防中得到大量临床证据;•其优点:疗效至少不劣于华法林,出血性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的风险低,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缺点:安全

性检测有待进一步证实,尚无针对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拮抗药物,迄今关于新型口服抗凝剂在瓣膜房颤与人工瓣膜置换和瓣膜修补术后患者尚无临床证据,新型口服抗凝剂价格昂贵。•目前华法林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第45页/共56页内容提要1、

凝血过程2、PT和INR3、华法林的故事4、华法林的抗凝机制5、华法林钠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第46页/共56页O(∩_∩)O谢谢!第47页/共56页谢谢您的欣赏!第56页/共56页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