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PPT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2 页
  • 大小 10.664 MB
  • 2023-03-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8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共(82)页,10.66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1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一、定义: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主治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主治咳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概述※痰证概要有湿痰——痰多色白,伴胸闷、苔腻;行寒痰——痰多清稀;之热痰—

—痰多黄稠,咯之难出;痰燥痰——痰黏量少,或痰中带血;痰顽痰——指顽固难愈的痰证;证风痰——指痰在杆经,表现为动风之象;无痰迷心窍——心悸、神昏、癫狂;形痰郁于胃——恶心、呕吐;之痰滞经络、肌肉——瘰疬、瘿瘤;痰……肝经形二、性能特点:苦、甘、咸、辛;主归肺经

,部分归脾经。三、功效:祛痰〔消痰、化痰、涤痰、滑痰、坠痰〕止咳平喘(宣肺、降气、清肺、润肺、纳气)四、分类: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概述五、适应症:1.化痰药——痰证2.止咳平喘药——咳嗽、喘息六、配伍:1.化痰+健脾;2.化痰+理气。概述七、使用注意:1、

咳嗽咯血者——慎用温燥性强者;2、麻疹初起之咳嗽——慎用收敛及温燥性药物。3、咳嗽而邪气甚者,不宜单纯用止咳平喘药,以免“闭门留寇”。概述第一节温化寒痰药一、性能特点:辛苦温燥,性偏燥烈辛散。二、功效:温肺散寒、燥湿化痰。三、适应症:寒痰、湿痰。四、配伍:常配健脾药、行气药同用。温化寒

痰药Ⅰ半夏◼来源: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炮制:姜半夏(姜、白矾);清半夏(白矾);法半夏(甘草、石灰);半夏曲(面粉、姜汁发酵);竹沥半夏(竹沥、姜汁)。【性能】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

止痛。【应用】1、湿痰、寒痰证——尤为湿痰要药;配清肺之品,也可用于热痰。2、胃气上逆的呕吐——宜于胃寒、痰饮呕吐;常配生姜同用;配清胃热药,也可用于胃热呕吐;配伍后可用之妊娠呕吐——本品为中枢性镇吐药。3、心胸痞满、结胸、梅核气

等。4、瘰疬瘿瘤、痈疽、毒蛇咬伤等——生品外用居多。【注意】本品有毒,内服一般宜制用。反乌头。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半夏的炮制品运用◼生半夏长于消肿止痛。◼姜半夏(生姜、白矾)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甘草、石灰)长于燥湿。◼半夏

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Ⅱ天南星◼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别名:虎掌、南星、蛇芋、半夏精、虎膏等。◼炮制:姜汁、白矾煮。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性能】苦、

辛,温。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散结消肿。【应用】1、湿痰、寒痰。尤善治顽痰,如导痰汤。2、风痰诸症——善祛经络之风痰而止痉。“诸风口噤,宜用南星”。多用于眩晕、中风、破伤风、癫痫、惊风等。3、痈肿瘰疬、毒蛇咬伤、皮肤病等—

—生品外用。其他;癌肿——宫颈癌、食道癌、肺癌等;冠心病等。【用量用法】3~10克。【注意】燥痰及孕妇忌用。◼附:胆南星制南星与牛(猪、羊)胆汁混匀后蒸制而成。其毒性及燥烈性减缓,性味苦、寒,可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热痰咳喘及痰热动风之证。半夏与天

南星功用的异同比较相同点:燥湿化痰:寒痰、湿痰;消肿散结:痈疽肿毒。不同点:半夏——长于治脾胃湿痰;兼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天南星——长于治风痰、顽痰;兼能祛风止痉:中风、癫痫、

破伤风。Ⅲ禹白附◼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别名:鸡心白附子、太子莲、麻芋、独脚一支莲。◼炮制:白矾、生姜制。禹白附关白附【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功效与应用】1、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部风痰而止痉(止痛),用于风痰壅盛,口眼喎斜、眩晕、偏头痛等。2、解毒散结——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用量用法】生品一般不内服。【注意】阴血虚动风、孕妇忌用。按:白附子来源原为毛艮科黄花乌头,商品

称关白附。其毒性较大,善于止痛。Ⅲ白芥子◼来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别名:胡芥、蜀芥、辣菜子、北芥子、苦芥子等。◼炮制:生用;炒黄。黄芥子白芥子【功效应用】1.温肺化痰——主用于寒痰证,尤宜于老年人痰嗽实证。三子养亲汤2.利气散结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3.通络止痛——痰湿阻络的关节疼痛、麻木。按:研末醋调外敷可疗疮肿初起及关节疼痛;穴位贴敷可疗寒痰咳喘。※本品(白芥子油)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故皮肤过敏者禁用。Ⅲ皂

荚◼来源:豆科乔木皂荚树的果实。别名:皂角、皂子、眉皂、黑煞神、胰皂。按:可分为大皂荚、猪牙皂两种。◼炮制:生用;炒用。【性能】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与应用】1.祛〔顽〕痰——有强烈的祛痰作用,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之证。2.通窍开闭〔开窍〕——用于中风、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

3、祛风杀虫——疮肿未溃、皮肤瘙痒。【注意】①药性猛烈,中病即止。②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③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附:皂角刺——为皂荚树枝、干上的棘刺。长于活血散结、托毒排脓,常用于痈疽初起及脓成未溃者,尤以后者多用。Ⅰ旋覆花◼来源:菊科草本植

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花序。◼别名:金钱花、滴滴金、艾菊、满天星、全福花等。◼炮制:生用;蜜炙。运用◼1.降气化痰——用于咳喘痰多,胸膈痞满。◼2.降逆止呕——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①特点:主降,作用在肺胃,所治与痰有关。②因本品有绒毛,

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Ⅲ白前◼来源:萝藦科草本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别名:嗽药、石蓝、鹅管白前(柳叶)。◼炮制:生用;蜜炙。柳叶白前➢性能:辛、苦,微温。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本品辛宣肺气而祛痰,苦降肺气而止咳喘。性微温不燥,较为平

和,被称为“肺家咳嗽要药”。➢应用:痰多咳嗽,胸膈喘满。芫花叶白前猫爪草第二节清化热痰药一、性能特点:寒凉。二、功效:清化热痰。三、适应症:热痰、燥痰。四、配伍:常配清热泻火药、养阴润肺药同用。清化热

痰药Ⅰ川贝母、浙贝母◼来源: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岷贝)、棱砂贝母(以上均为川贝母),浙贝母的鳞茎。别名:虻、苦花、空草、勤母(以上川贝)、土贝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以上浙贝)。

◼炮制:生用。棱砂贝母川贝母浙贝母【性能】川贝——苦、甘,微寒;浙贝——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散结。川贝:润肺止咳;浙贝:苦寒性强,散结消肿力强。【应用】1、痰热咳嗽。按:川贝宜于肺阴虚久咳;浙贝宜于风热、

痰热咳嗽。2、瘰疬、瘿瘤、疮痈、肺痈——多用浙贝。【注意】反乌头。Ⅰ瓜蒌◼来源:葫芦科植物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别名:栝楼、果臝、黄瓜、野西瓜(浙、皖、湘、赣)、野苦瓜、狗屎瓜、野屎瓜等。◼炮制:生。仁可制霜。【性能】甘、微苦,寒。归

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应用】1、肺热咳喘,痰黄稠。2、胸痹、结胸。3、肺痈、肠痈、乳痈。4、肠燥便秘。【使用注意】脾虚便溏、呕吐泄泻忌用。反乌头。本品入药又有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之分。◼瓜蒌皮重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瓜蒌仁重在润肠通便;◼全

瓜蒌则兼有瓜蒌皮、瓜蒌仁之功效;◼天花粉(根)重在清热生津。竹茹◼来源: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淡竹刮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生用;姜汁炒(姜竹茹)。◼竹沥:为新鲜淡竹、青秆竹等经火烤后沥出的

淡黄色或青黄色液汁。◼天竹黄:为青皮竹、华思劳竹等竹竿内分泌物干燥后凝成的块状物。竹沥天竹黄鉴别运用竹茹Zhuru竹沥Zhuli天竺黄Tianzhuhuang清热化痰——热痰证。除烦止呕:胃热呕吐祛痰力强,并能定惊利窍:中风痰迷,惊痫癫狂(风痰)。作用缓和,清心定惊:同竹沥。Ⅲ前胡◼来源:伞

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别名:山萝卜(安徽)、鸡脚前胡、野香芹、山芫荽等。◼炮制:生用;蜜炙。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性能】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应用】1、肺有郁热,咳嗽痰多黄稠。2、风热外感,咳嗽痰黄、发热咽痛。按:配伍温肺化痰药,可用之寒痰咳

喘;蜜炙可用于肺虚久咳及燥咳痰少者。【用量用法】3—10克。Ⅰ桔梗◼来源: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别名:梗草、荠苨、苦桔梗、白药等。◼炮制:生用。【性能】苦、辛,平。归肺经。【功效与应用】1、宣肺祛痰、利咽——性平,无论寒热咳嗽痰多皆可应用。2、排脓

——肺痈。3、载药上行——胸膈以上的病证,作为引经药。其他:①小便不利;②痢疾、便秘;③中气下陷;④胃溃疡。【用量用法】3—10克。【注意】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有可能导致房颤。胖大海◼来源: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种子。别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大发等。◼炮制:生用。

◼功用疏要:本品甘寒,功能清宣肺气、利咽开音、润肠通便,常用于肺热咳嗽、咽痛音哑及热结便秘、头痛目赤之轻证,一般沸水泡服,亦可煎服。◼Ⅲ海藻、昆布:前者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羊栖菜的藻体,后者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翅藻科植物

昆布的叶状体。昆布海藻鉴别运用海藻Haizao昆布Kunbu1.消痰软坚——为治瘿瘤、瘰疬之要药。2.利水消肿——痰饮水肿。反甘草※二者因含碘及碘化物,对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有治疗作用,并对甲状腺机能亢进,基础代谢率增高有暂时抑制

作用。黄药子◼来源:薯蓣科草质藤本植物黄独的块茎。◼功用疏要:本品苦寒,归肺、肝经。功能消痰软坚、散结消瘿、清热解毒,临床常用于瘿瘤、及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尚可凉血止血而用之血热出血。今又常

用于多种肿瘤。有毒,可致口、咽喉及消化道毒性反应,尤其易损伤肝功能。◼海蛤壳: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喘、痰粘稠及痰火凝结的瘰疬、痰核等,也可用之浮肿、小便不利。◼海浮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胎虫、瘤胎虫的骨骼和火山喷发时岩浆形成的

多孔石块。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痰稠成块及瘰疬、痰核,以及石淋、血淋。石花浮石海蛤壳◼瓦楞子:软体动物毛蚶、泥蚶的贝壳。功能消痰软坚、化瘀散结,用于瘰疬、瘿瘤及癥瘕痞块,今常用于上消化道溃疡。◼

礞石:硅酸盐类矿物绿泥石片岩、云母岩的石块。其性沉降,镇坠下行,功能软坚消痰、下气平肝定惊,用于顽痰胶结咳喘、痰火扰心及痰热动风之癫痫狂证、惊风等。毛蚶礞石第三节止咳平喘药一、性能特点:药味苦或甘、酸、辛,归肺经。二

、功效:通过降气、润肺、清肺、宣肺、敛肺、泻肺等机理发挥作用。三、适应症:咳嗽、喘息为主症的病证。四、注意:不可见咳治咳。止咳平喘药Ⅰ苦杏仁◼来源: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辽杏(东北杏)、杏的种仁。别名:北杏仁、杏核仁、杏仁、草金丹等。◼炮制:生用。杏山杏杏花盛开甘肃唐汪川大接杏巴旦杏【性能】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应用】1、咳嗽喘息——以止咳为主,系中枢性镇咳药。2、肠燥便秘。其他:胸痹;喉痹;癌症。【用量用法】3—10克,宜打碎入煎。【注意】用量不可过

大;有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附:甜杏仁——又称巴旦杏仁。功同苦杏仁而无毒,药力较缓,可用于肺虚劳嗽、肠燥便秘。Ⅰ紫苏子◼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果实。别名:紫苏子、黑苏子。◼炮制:生用;微炒。◼功用疏要:本

品功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又可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的咳嗽气喘、肠燥便秘。鉴别用药※苦杏仁Kuxinren※紫苏子Zisuzi1.止咳平喘——咳嗽气喘。2.润肠通便——肠燥便秘。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病证。降

气化痰:用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Ⅰ百部◼来源:百部科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块根。别名:百条根、野天门冬、酒丛根、九十九条根、多子母、儿多母苦、一窝虎等。◼炮制:生用;蜜炙。蔓生百部【性能】甘、苦,微温。归肺

经。【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应用】1、各类咳嗽——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中枢性镇咳药,兼能平喘)。2、多种寄生虫——蛲虫、滴虫、虱虮(头、体、阴虱)、疥虫、螨虫等。【用量用法】5—15克。止咳蜜炙;杀虫生用或酒浸。【

注意】过量会中毒:胸闷热、口鼻咽发干、头晕、气急,乃至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可因呼吸麻痹致死。Ⅱ紫菀◼来源:菊科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别名:青菀、紫菀茸、软紫菀、夜牵牛等。◼炮制:生用;蜜炙。【性能】苦、辛、甘,微温。归肺经。【功效】

润肺化痰,下气止咳。【应用】咳嗽痰多,无论新疾旧患、无论寒热,均可使用。【用量用法】5—10克。蜜炙后尤善润肺,可用于肺虚久咳、肺燥阴伤。Ⅱ款冬花◼来源:菊科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别名:颗冻、钻冻、冬花、九九花、看灯花等。◼炮制:生用;蜜炙。◼功用疏要:本品辛苦温润,然温而不热、辛而不燥,功

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较之紫菀,化痰力逊而专长止咳。临床用于一切咳嗽,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但相对宜于肺虚久咳、风寒咳嗽。鉴别用药紫菀Ziwan款冬花Kuandonghua润肺化痰止咳——对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常相须为

用。祛痰止咳※款者,至也,本品至冬而花,故名。Ⅲ马兜铃◼来源:马兜铃科藤本植物北马兜铃、马兜铃的果实。◼炮制:生用;蜜炙。运用◼1.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热郁于肺,肺失肃降,发为咳嗽痰喘者最宜。◼2.清肠消痔——能清

除大肠积热而治痔疮肿痛或出血。※①特点:清降(肺肠)②剂量过大,易引起呕吐,胃弱者慎服。③马兜铃与青木香同出一物。马兜铃用其果实,以清肺肠之热见长;青木香药用其根,以行肝胃滞气为好。Ⅲ枇杷叶◼来源:蔷薇科乔木枇杷的叶片。◼别名:卢桔叶、无忧扇、

如意扇、芭叶等。◼炮制:生用;蜜炙。运用◼1.清肺止咳——肺热咳嗽。◼2.〔清胃〕降逆止呕——胃热呕吐。※①特点:清降肺胃②本品形似琵琶而名。Ⅱ桑白皮◼来源:桑科乔木桑树刮去表层黄色栓皮的白色根皮。◼炮制:生用;蜜

炙。Ⅱ葶苈子◼来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独行菜、播娘蒿的种子。◼炮制:生用;炒用。独行菜播娘蒿鉴别用药※桑白皮Sangbaipi※葶苈子Tinglizi1.泻肺平喘——肺气壅盛之喘咳实证。2.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本品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多用于肺热咳喘及皮肤水肿。本品

力峻,重在泻肺中消痰,多用于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利水力强,可治胸腹积水。Ⅱ白果◼来源:银杏科乔木银杏的种子。别名:银杏、白杏、鸭脚子、灵眼等。◼炮制:去外种皮,生用;炒用。【性能】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功

效】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应用】1、哮喘痰嗽。2、带下、白浊、遗尿、小儿腹泻、遗精等。【用量用法】6—10克。【注意】不可过量。附药:银杏叶为白果的叶片。可敛肺平喘、活血止痛。今用于肺虚咳喘、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矮地茶◼来源:紫金牛科小灌木紫金牛的全株。◼炮制:生

用。◼功用疏要:本品苦、辛而平,可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临床用于肺热痰多咳喘、跌打损伤、痛经、风湿痹痛、黄疸、水肿等症。洋金花【来源】茄科草本植物白花曼陀罗的花。别名:曼陀罗、老鼠愁、闹羊花、喇

叭花、酒醉花、耗子阎王等。【性能】辛,温。有毒。归心、肺、脾经。【功效】止咳平喘,镇痛止痉。【应用】1、喘咳无痰或痰少。2、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3、癫痫、小儿慢惊风、精神分裂症。4、麻醉。【用量用法】入散剂0.3—0.6克。【注意】表证、痰多忌用;青光眼忌用;高血压、心脏

病、孕妇慎用。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学习要点】◼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及主治。◼2.配伍:化痰+理气、健脾◼3.掌握化痰药的特点。湿痰——半夏寒痰——白芥子热痰——瓜蒌、竹茹、浙贝燥痰——川贝风痰

——天南星、禹白附顽痰——天南星、皂荚◼4.掌握止咳平喘药的特点。麻黄——宣肺平喘,风寒束肺之喘咳;厚朴——降气平喘,痰饮阻肺之喘咳;干姜——温肺化饮,寒饮伏肺之喘咳;杏仁——止咳平喘,多种喘咳;葶苈子——泻肺平喘,痰涎壅肺之喘咳;桑白皮——泻肺平喘

,肺热喘咳;百部——润肺止咳,肺痨咳嗽。◼5.特殊功效:桔梗——载药上行◼6.功效比较:陈皮与半夏、葶苈子与桑白皮、半夏与天南星◼7.品种:贝母:川、浙;白附子:禹、关。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