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PPT
  • 阅读 8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8 页
  • 大小 3.473 MB
  • 2023-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骨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医疗研究课件.ppt,共(28)页,3.47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6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1技术知识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其实质为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骨质疏松症的定义2技术知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X线检查•骨密度(BMD)测定•钙、镁、磷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吸收、合成、转换)检测β-C

rosslaps(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胶原降解产物)totalP1NP(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MIDOsteocalcin(N端骨钙素)25-OH维生素D3•其它指标检测甲状旁腺素、睾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尿吡啶啉、骨碱性磷酸酶……3技术知识

骨密度仪的临床应用4技术知识•监测疗效•用药起始判定•更改治疗方案•间隔时间•费用单一的骨密度测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技术知识骨转换是一个骨吸收和骨形成持续进行的动态过程。骨吸收是由破骨细胞消溶骨和胶原蛋白Ⅰ而产生的,而骨形成是由成骨细胞形成新骨而产生的。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处于

动态平衡的,或者说是“耦联”的。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或者受到身体状态和各种疾病的影响,骨转换可能变成“非耦联”的,也就是骨吸收和骨形成以不同的速率进行。非耦联的骨转换可能导致过量的骨丢失或骨形成。骨的重塑循环6技术知识骨代谢标志物分析前的影响因素不可控生物学

变异:——年龄:儿童和青春期青年明显比成年人高;——性别:女性在绝经以后骨代谢标志物明显升高,而男性变化不大;——骨折:在骨折的最初几个月,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可明显增加,这种变化可持续1年;——妊娠和哺乳

:妊娠期间骨代谢标志物升高,在妊娠最后3个月达到高峰;——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惊颐药、肝素和口服避孕药等;——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肝病、肾功能不全等;——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可导致骨吸收标志物增加;

——种族和地理环境:不同种族、不同地理环境对骨代谢标志物有一定的影响。7技术知识骨代谢标志物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可控主物学变异:——生理节律:一般峰值出现在半夜和早晨,低谷出现在下午和傍晚;——禁食情况:进食会

导致骨转换标志物降低,如早餐后血清CTX会降低20%;——运动:骨代谢标志物变化的程度取决于运动的类型和强度;——月经周期:在月经的黄体期会引起少许骨吸收标志物降低,骨形成标志物增加;——季节:在冬天骨转换标志物会出现少许降低8技

术知识•样本的采集血清:清晨(9点前)空腹尿液:清晨空腹第一或第二次,用肌酐校正•样本的保存9技术知识检测项目分类◆骨转换评价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的标志物骨转换的标志物◆与骨转化有关的激素◆25-羟基维生素D310技术知识P

THVitaminD骨标志物tP1NPß-CrossLapsOsteocalcin原发性骨质疏松直接反映骨转换状态的指标继发性骨质疏松帮助评估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因的指标11技术知识相关指标介绍⚫用来监测骨重建过程的变化的标志物骨吸收骨

形成OCPINPBAPTRAPCTxNTxDPD在图中,从左至右显示了骨重建中骨吸收至骨形成的相应标志物。最早破骨细胞活性标志物是TRAP,然后是CTX,NTX最后是DPD。骨形成指标有PINP、BAP12技术知识骨钙素(Osteocalcin,OC或BoneGLA-protein,BGP)一骨

钙素的组成:骨钙素是骨基质中最重要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其与骨钙的结合作用依赖于VitaminK。骨钙素分子含49个氨基酸,分子量5800D。二骨钙素的合成与代谢:在骨合成中,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此过程依赖于VitaminK,同时Vita

minD3有促进产生骨钙素的作用。成牙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也可产生,血小板也含有,完整的BGP来自成骨细胞骨钙素产生后一部分吸收进入骨基质,另一部分释放进入外周血。三骨钙素的生理作用:维持正常骨矿化、抑制异常羟基磷灰石结晶形成测定血液中OC,一方面能反

映成骨细胞的活性,同时也可反映骨转换的情况13技术知识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tase,BALP或BAP)•人体内的磷酸酶包括组织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组织非特异碱性磷酸酶。•组织特异碱性磷酸酶主要

在骨、肝以及肾内表达,并可以释放入血。对于肝脏功能正常的个体,循环中的总ALP约50%来自骨,50%来自肝。•骨碱性磷酸酶(BALP)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其测定在临床上评价成骨细胞活动状况及骨形成更具特异性。14技术知识I型原胶原前肽(Propeptideof

TypeIprocollagen)I型胶原主要在骨组织合成,此外,软组织如皮肤、血管、肌腱等也能产生。但由于骨组织中I型胶原含量在体内最多,且其转换率较软组织的高,因此测定其代谢物有助于反映骨形成状态。胶原合

成过程中首先合成的是原胶原(procollagen),在I型原胶原的氨基(N-)末端和羧基(C-)末端各有一延长肽,分别称为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INpropeptide,PINP)和I

型原胶原C-端前肽(ProcollagenTypeICpropeptide,PICP)。当合成的原胶原从成骨细胞分泌到细胞外时,分子两端的前肽被蛋白酶切割,除少量沉积在骨基质中外,大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在骨基质蛋白中,I型胶原占90%,当成骨细胞活性增强时

,原胶原合或增多,使上述前肽在血液循环中的浓度增加。15技术知识优势无昼夜节律与食物摄取无关骨骼高度特异性稳定的分子结构利益个体差异小可在任何时间采取血样不受其他器官组织干扰可重复性佳16技术知识I型胶原交联末端肽(Typ

eIcollagencrosslinkdtelopeptide)•成熟的胶原分子,在其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具有呈非螺旋的3条较短的肽链结构,叫做末端肽(telopeptide)。•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

X)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胶原降解标志物。•尿NTX是破骨细胞降解骨I型胶原的直接产物,测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既可以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筛查,也可监测机体对冶疔的反应。17技术知识WichersM,etal.;ClinChem19

99;45:1858-1860CTX受昼夜节律影响而变化18技术知识不进食组进食组ß-CrossLaps受进食影响而变化19技术知识•吡啶交联物(pyridinumcross-links)吡啶啉(PYD)和

脱氧吡啶啉(DP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CP)20技术知识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21技术知识•评估骨转换骨代谢标志物测定值升高,反映骨病患者骨

转换和骨丢失率加快•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折的风险性骨代谢标志物测定值升高,反映全身骨转换速率加快,骨折风险增加•评估骨病患者药物治疗后的疗效与骨密度相比,骨代谢标志物具有变化早、变化程度大的特点。通过提供的反馈信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评估时,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应各选

择其一种或两种同时检测,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的是s-PINP和s-CTX。骨吸收标志物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检测1次,骨形成标志物的变化略有滞后,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各检测1次

,以观察治疗效果22技术知识骨代谢标志物在治疗开始后3个月就可以提供治疗成功的信息用BMD评估治疗的效果需要在大约在治疗开始后两年23技术知识合成代谢治疗三个月后PINP即可判断治疗效果合成治疗:•用Teriparatide治疗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3个月总PIN

P即显示150%的增加。•总P1NP增加超过40%就表明合成治疗是成功的。抗再吸收治疗:•用双膦酸盐Alendronate治疗的病人总PINP下降,骨形成标志物下降,表明骨转换正常,这个治疗是成功的。•对于抗再吸收治疗骨形成标志物和和

骨再吸收标志物均下降。总PINP下降超过40%就表明抗再吸收治疗是成功的。24技术知识抗再吸收治疗三个月后ß-CrossLaps即可判断治疗效果•抗再吸收治疗:用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前3周β-C

rossLaps明显下降。•突然停止治疗后依从性差的患者情况(…),会导致β-CrossLaps即刻升高,表明骨标志物敏感性高。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骨标志物维持在低水平上。而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或从未

接受治疗的患者则停留在基线水平上。•β-CrossLaps从基线水平下降>35-55%,表示治疗成功(IOF推荐5)25技术知识诊断骨质疏松开始治疗,,检测标志物的基础值β-CrossLaps-抗再吸收治疗to

talP1NP-合成代谢治疗3个月后监测骨标志物totalP1NP或β-CrossLaps维持目前治疗,继续监控,每隔6-12个月一次询问依从性、胃肠道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合成代谢治疗后totalP1NP无明显升高抗再吸收治疗后β-CrossLaps无明显降低合成代谢治疗后totalP1N

P明显上升(大于40%)抗再吸收治疗后β-CrossLaps明显下降(大于35-55%)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监测流程26技术知识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使用建议(IOF)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20%-40%抗吸收治

疗骨转换标志物N-MIDOsteocalcin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6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40%至少增加40%抗吸收治疗合成代谢治疗骨形成标志物totalPINP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35%

-55%抗吸收治疗骨吸收标志物ß-CrossLaps检测间隔期望值治疗类型27技术知识28技术知识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