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PPT
  • 阅读 9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8 页
  • 大小 3.591 MB
  • 2023-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ADL-SCI1脊髓损伤日常生活评定课件.ppt,共(218)页,3.59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5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纲ADL的重要性ADL的评定不同节段脊髓损伤ADL的预测和训练ADL评估的意义诊断康复问题,确立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采取治疗措施判定治疗效果,修订治疗方案横向对比,科学研究ADL的评定方法截瘫患者的评定四肢瘫患者的评定功能独立性的评定截瘫患者的评定改良B

arthel指数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定项目1,大便2,小便3,修饰4,用厕5,进食6,转移7,活动8,穿衣9,上下楼梯10,洗澡改良巴氏指数评定大便:0=失禁或昏迷5=偶尔失禁(每周<1次)10=能控制小便:0=失禁\或昏迷或需他人导尿5=偶尔失禁(每24小时<1次

,每周>1次10=控制修饰:0=需帮助5=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改良巴氏指数评定用厕:0=依赖别人5=需部分帮助10=自理进食:0=依赖5=需部分帮助(切面包、抹黄油、挟菜、盛饭)10=全面自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转

移:0=完全依赖(需2人以上帮助或用升降机不能坐起)5=需2人或1个强壮动作娴熟的人帮助10=需要少量帮助(1人)或语言指导15=自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活动:0=不能动5=在轮椅上独立行动10=需1人帮助步行(体力或与语言指导)15=独

立步行(可用辅助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穿衣:0=依赖5=需一半帮助10=自理(系开扭扣、开关拉链、穿脱鞋等)上下楼梯(上下一段楼梯,用手杖也算独立)0=不能5=需帮助(体力或语言指导)10=自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洗澡:0=依赖5=自理ADL能力缺陷程度0~20=极严重

功能缺陷25~45=严重功能缺陷50~70=中度功能缺陷75~95=轻度功能缺陷100=ADL自理ADL能力缺陷程度0~20=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严重功能缺陷50~70=中度功能缺陷75~95=轻度功能缺陷100=ADL自理改良巴

氏指数评定说明指数应记录患者确能做什么,而不是可能或应达到什么程度。患者自理的程度应通过由护士、亲属或本人所提供的最好信息和通过与患者交谈来确定。应记录患者24小时内所完成的情况。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说明导尿患者应划为尿失禁。如无需帮助能自行导尿,视为

能控制。转移是指从床上到椅子上并返回。步行是指在家中或病房周围活动,不是走远路。能力是步行可用任何辅助器,坐轮椅无需帮助并能拐弯。任何帮助都应由未经特殊训练者提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说明穿衣是在无人指导情况下能穿好全部适

合身体衣服。检查患者能否系扣、开关拉锁、穿脱鞋及乳罩。必须携带任何有效的辅助器才能上楼梯者,视为能独立进行。洗澡指无需指导能进出浴池并自理。四肢瘫患者的评定使用四肢瘫功能指数(quadriplegicindexoffunction,QIF)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在

评价四肢瘫患者的进步方面比Barthel指数敏感。QIFA、转移B、整容C、入浴D、进食E、更衣F、驱动轮椅G、床上活动H、膀胱功能I、直肠功能J、护理知识A至G项评分标准4分:动作完全独立完成,不需要辅助器具3分:借助器具可以独立完成动作,不需别

人看户,患者能自己穿上辅助具。2分:只需要别人看护,可以由或无身体接触,看护人员不总上举患者肢体。1分:需要一名看护人员抬起患者身体的一部分。0分:完全依赖,患者完全不能自理。A转移a.床轮椅b.轮椅床c.轮椅厕所/便桶(盘)d.厕所/便桶(盘

)轮椅e.轮椅交通工具f.交通工具轮椅g.轮椅淋浴/盆浴h.淋浴/盆浴轮椅各项0~4分共0~32分折算法32÷2=0~16分评分范围:0~16分B整容a.刷牙b.洗脸c.刮脸(女性用吹发器)各项0~4分共12分折算法评分范围:0~12分C入

浴a.洗/擦干上身b洗/擦干下身c.洗/擦干足d.洗/擦干头发各项0~4分共0~16分折算法16÷2=0~8分评分范围:0~8分D进食a.用杯以水b.使用匙/叉c.切开食物d.倒出饮料e.开罐头/广口瓶f.面包上抹黄油g.准备便饭h.使用适应性的厨房用具各项0~4分共0~32

分折算法32*0.75=0~24分评分范围:0~24分E更衣a.穿户内用上衣b.脱户内用上衣c.穿户内用裤裙d.脱户内用裤裙e.穿户外用较重的上衣f.脱户外用较重的上衣g.穿脱袜子h.穿脱鞋i.扣纽扣各项0~4分折算法a.b项分*1.5=8*

1.5=12分余7项*4=28分以上共0~40分再÷2=20分评分范围:0~20分F驱动轮椅a.转弯b.后退c.刹车闸d.在粗糙/不平地面上驱动e.驱动轮椅上斜坡f.在轮椅上移动和调整姿势g.保持坐位平衡各项0~4分共28分评分范围:0~28分G床上活动a.俯卧-仰

卧b.仰卧-长坐位c.仰卧-侧卧d.侧卧-侧卧e.在长坐位保持平衡各项0~4分共20分评分范围:0~20分H膀胱功能以下列不同情况评分a.随意排空膀胱(a)在厕所(b)在便桶/盘中b.间歇导尿c.自主膀胱

处理d.留置导尿e.回肠替代术后f.挤压排尿取所选项的最高分乘以7折算法:最高为4*7=28评分范围:0~28分H膀胱功能评分标准H膀胱功能评分标准H膀胱功能评分标准H膀胱功能评分标准I直肠功能以下列不同情况评分a.完全控制(a)在厕所(b)在便桶

/盘中b.使用肛门栓剂(a)在厕所(b)在便桶/盘中c.使用手指清除大便(a)在厕所(b)在便桶/盘中d.用手指或机械刺激(a)在厕所(b)在便桶/盘中取所选项的最高分乘以6折算法:最高为4*6=24评分

范围:0~24分I直肠功能评分标准I直肠功能评分标准I直肠功能评分标准I直肠功能评分标准J护理知识a.皮肤护理b.营养与饮食c.药物d.器械e.ROMf.自主神经反射紊乱的控制g.上呼吸道感染h.泌尿道感染i.深静脉血栓J取得服务机构的帮助各项0~4分共40分折算法

40÷2=20评分范围:0~20分护理知识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评定法介绍[1].pdf总分的计算功能独立性评测-FIM历史1984年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院受美国康复医学会委托,设计各类人员

均可应用的残疾评估方式-FIM,作为医学康复统一数据库系统(UniformDataSystemforMedicalRehabilitation-UDSmr)的基本数据来源。特征所有项目为最常见的功能活动临床

、管理、科研人员均可使用根据辅助与否、辅助程度对活动打分FIM的真正价值FIM汇入统一数据库系统,纵向和横向比较衡量治疗效果经济效益:(出院FIM-入院FIM)/(费用/住院天数)医疗保险的基础:如.根据入院时FIM绝对分将脑

卒中患者分FIM<36分:FIM分基本无变化,残损残疾严重,医疗负担重,需慈善事业支持FIM>96分:FIM分变化也不大,残疾程度轻,一般回归家庭FIM35~96分:中度残损与残疾,出院结局难于预测,可能经康复治疗取得效果应用范围脑卒中脑功能障碍(创伤性、非创伤性)脊髓损伤(

创伤性、非创伤性)截肢骨关节疼痛综合征烧伤发育性残疾FIM评分1、自我料理:进食、梳洗、洗澡穿上衣、穿下衣、入厕2、括约肌控制:膀胱控制、直肠控制3、移动能力:床/椅/轮椅、用厕、入浴4、运动能力:步行/轮椅、上下楼梯5、交流:理解、表达6、社交:社会关

系、问题解决、记忆6类:18项7分总分126分功能独立性评定表生活自理前后A进食B梳洗C洗澡D穿上衣E穿下衣F入厕括约肌控制G膀胱H直肠转移前后I床、椅、轮椅J厕所K浴缸、淋浴运动L步行/轮椅M台阶交流N理解O表达社会意识P社会关系Q解决问题R记忆不同损伤节段的ADL预测和训练脊髓损伤

患者的康复目标1.运动恢复2.ADL恢复3.职业能力恢复4.生命质量的提高脊髓损伤患者最主要的康复目标最大程度的独立美国康复医学创始人腊斯克教授曾指出:"如果一个残疾病人还没有能力回到社会中去独立生活;那么医生的工作就不应该停止。”英国著名的脊

髓损伤康复专家哥特曼教授说:"下肢不行可以用上肢行走。”“不要为失去部分叹息,重要的是发挥剩下部分的功能。”日本康复专家津山在一先生说:"世界上虽有身体残疾者,但不应有工作残疾者。”日常生活独立程度与患者的受伤部位有关,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个人生理功能、动机、社会背景、教

育、家庭支持、问題解決能力等。此外,如何运用力学原則、代偿方法及使用輔具、改造环境等更是增进独立不可或缺的要素。日常生活活动包括每天例行之自我照顾活动,是维持健康所必需从事的活动,称之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盥洗、卫浴、行动(翻身

、坐起、移位、行走)、沟通(写字、打电话、使用电脑)、环境处理(使用钥匙、水龙头、电灯开关、门窗)等。此外,尚包括与环境互动、参与工作及社会角色所必需的较复杂的活动,称之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如家务处理(购物、準备餐点、清洁、洗衣、照顾孩童);社区生活技巧(

金钱财务处理、使用大眾运输工具、驾驶、购物);健康处理(服药、了解健康状况、约诊治疗);安全处理(防火安全、打急救电话、辨识危险状况)及使用家电(瓦斯炉、冰箱、烤箱、微波炉)等。日常生活训练时可以利用之策略:脊髓损伤患者由於某些肌肉力量丧失,要完成某

些日常生活活动,必需使用代偿性的方法、特殊技巧辅助性的设备。(一)运用力学原則及代偿方法脊髓损伤患者由於某些肌肉力量丧失,要完成某些日常生活活动,必需使用代性的方法.1.替代方式:(1)以完成同一动作之其他主动肌替代

丧失之肌力,如使用闊张筋膜肌替代臀中肌完成大腿外展动作,往往其他主动肌也麻痺无法替代時可以。(2)以关节结构或肌腱张力来替代丧失之动作,如靠肘关节伸直「卡」住而替代三头肌完成肘伸直姿势;或以手指屈曲肌腱之张力替代手指弯曲动作。(3)改变原本动作模式,固定

远端肢体,利用近端肌肉对中间关节产生动作;如固定手部,利用前三角肌及胸大肌向前收缩而将肘关节伸直。(4)将肢体摆位好藉助地心引力完成动作,如手臂抬高肩关节外展、内转时,可以完成前臂内旋(将手掌心翻转朝下)动作。2.利用力学原则:

(1)此策略必需了解生物力学特性,包括利用惯性即物体动者恒动之概念;「保持」物体动比「启动」它容易。所以操作轮椅前进时,如果患者可以在轮椅完全停止前,继续推向前则速度会比较快。(2)利用衡量可以省力,如患者坐立床边要将大腿抱上床,则以手钩住大腿身往后倒方式,藉由身体重量产生之

衝量将腿举起。增加衝量之方法为:召集所有能产生之衝量、加长力矩、加大重量及增加速度。譬如颈髓患者翻身时,不只甩动双手也要加上头摆动产生衝量;将手肘保持伸直以加长力矩,手臂绑沙包以增加重量且快速摇摆,则有利翻身。(3)考虑向量,使力时注意力量产生之方向。譬如将身体上撑

或侧移时,考虑手之摆位、使力方向为垂直或平行,尽量与身体移动方向配合,才不会因产生不同方向的向量而减损力量。(二)利用头-臀相关性:由於躯干相连,所以头及上躯干的动作会对骨盆及下肢产生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利用头-臀相关性,在移动臀部时藉由移动头部於反方向而达成

;譬如移位时藉由头部向下往右而将臀部上提往左。(三)利用輔助性科技装置輔具即輔助性科技装置,可以改进身心障碍者的功能,分为低科技及高科技輔具,低科技輔具较简单,几乎沒有移动的部分,如口含棒、万用套。高科技輔具较复杂,含电子裝置,如电脑

、环境控制系統。1.进食胸腰髓受损者不需使用任何輔具,第七、八颈髓受损者手功能局部受限,使用筷子不方便但仍可使用一般或加粗之汤匙、叉子進食;第六颈髓受損者可使用万用套裝汤匙或叉子替代丧失的抓握功能.第五颈髓受损

者可使用手臂支撑架协助上肢移动,以竖腕支具固定腕关节及使用前述的輔具;启盖器第三、四颈髓受损者必須使用自动喂食器。此外使用高边或有挡板的盘子及盘子底下加止滑垫可固定盘子、防止食物拨出盘外。喝水時可使用固定杯架固定器长吸管或有大把手的杯

子2.穿衣第八颈髓及胸髓受损患者需要加強坐姿平衡及技巧训练,可独立穿脫衣裤不需要輔具;第六、七颈髓受损者需要穿衣杖、套环、拉链钩、纽扣钩等穿衣輔具,此外选择宽松的套头衣服沒有鞋帶的便鞋有利于穿脫。4.沐浴胸髓损伤患者具备转移技巧即可以独立洗澡、上厕所,浴

室可加装栏杆及使用洗澡椅。頸髓损伤者需要协助洗澡,可利用长柄海棉刷、有套环毛巾、手套、压取式香乳皂、可调式莲蓬头等輔具。5.转移第七颈髓以下损伤者可用手肘撑起(push-up)方式独立转移,第六颈髓损伤者藉助移位板且以肩內收及外转动作替代肘伸直,利用头-臀相关

性策略移位。第五颈髓以上损伤者可由悬吊架或移位机转移以减轻陪护者负担。6.行走第四腰髓损伤者穿戴短支具行走,使用拐杖可以避免膝过伸、骨盆往前傾的不良姿勢。第十二胸髓损伤者穿戴長支具拿腋柺可以行走但有限度,利用轮椅可以达到快速省力之效果,藉由改装汽車可以驾驶代

步。第六至八颈髓损伤者可以操作一般轮椅,但长距离适合使用电动轮椅,也可操作改装之汽車,由於缺乏手指灵巧度,方向盘需特別调整以便操作。第五颈髓损伤者可以手控方式操作电动轮椅,或选用轮圈加凸起的手动轮椅,手戴腕固定木板操作

轮椅,但只适合短距离行驶。第一至四颈髓损伤者以吸/吹、下巴或头控制电动轮椅,轮椅需特別之裝置以提供适当位置及安全性且有电动控制傾斜背以減除臀部压力。7.书写阅读第五至七颈髓损伤者可利用手部支具、万用套插入长棒或笔翻书、打字或写字并以上手臂支撑架协助上肢移动,

或利用治疗师制作的写字支具。第一至四颈髓损伤者利用电动翻书机或口含棒翻书、打字。8.娱乐休闲颈髓损伤者可利用手部支具、口含棒完成下棋、绘画或操作特殊开关(电视、音响)进行室內休闲活动。戶外活动則可利用运

动轮椅或在球具上做改装以利手持握。扑克牌支架生活用品指控制开关足控制开关颊控制开关特殊设计的,用脸颊操控的开关空气控制开关特殊设计的,利用手、足下压气囊,用空气操控开关。气息控制开关特殊设计的,用呼吸操控的开关。目控制开关

特殊设计的,用眨眼和眼球活动操控的开关。9.电脑使用电脑已成为现代生活重要的一項工具,脊髓损伤者可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資料搜寻、休闲娱乐甚至执行电脑相关工作。对于颈髓损伤者各种输入輔具可以解决手功能不佳的问題,其中包括:嘴控滑鼠(以吸/吹方式控制)、头杖、口

含棒、眼控系统、键盘敲击器、触控荧屏等。唇操作计算机辅具掌持式操作电脑辅具手抓握电脑操作辅具足操作电脑辅具10、环境控制系统高位颈髓损伤者可用环境控制系统增进独立,环境控制系统是以特殊开关(按压、吸/吹)控制紅外线主控器,以搖控原理控制家中各项电器.环境改造大部分脊髓损伤者无法行走需要使用轮椅,

轮椅行动者最大的问題除了操作轮椅外,便是轮椅行动的便利性;是否有足够的空间靠近桌面、洗手台、流理台等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在各厅室中移动、转移。东西摆放、橱柜安排是否都在伸手可及处。针对轮椅使用者家庭評估主要考虑安全、独立程度,环境便利性及是

否需要額外辅助设备。家庭內部环境改造施行细则:1.入口(1)轮椅使用者入口处应有足够空间以利病患休息及准备进入,面积至少150×150公分(2)门锁高度应适当,手功能不佳者应提供各式輔具或改变开门方式(声控、插卡或按钮)(3)门开启方向符合患者功能,在门

边放置一支柺杖以方便患者离开时关门.(4)门口边的障碍物(突起)应除去.(5)门的宽度为80公分以上便於轮椅进出.(6)门的重量以不超过3公斤为宜.(7)室內通道、走廊有落差时应改为坡道,自行推轮椅坡道的最佳角度为仰角5度。2.家具安排(1)操作轮椅或使用助行器者方便接近(2)从一房

间到另一房间有足够通路(3)电线插座、电话、开关等都在伸手可及处.3.地板(1)地板、地毯应紧贴地面避免折叠起來或隆起(2)使用大块地毯,拿掉分散的地毯(3)地板最好不要打蜡,采用不滑的材料4.电器(1)所有电热器、热气出口、热水管等应覆盖好避免烫伤,尤其针对感觉障

碍者(2)使用特殊裝置以接近电热控制如加大、延長绝緣的手把等5.卧室(1)床应靠墙或角落以提高稳定性或可在四个床脚垫上橡皮吸盤盘(2)床的高度尽量与轮椅等高以方便移位(3)床垫选用能提供稳定舒适的平面(4)床周围有方便轮椅回转的空间,最好有

150公分以上寬度(5)有效利用床边桌及橱柜安置照明器具、电话及求救鈴(6)衣橱內悬吊杆应高約120公分,物品储存最好在低於160公分,深約30公分的地方,以利坐轮椅者取物.(7)臥室內可置放移动式马桶及便盆6.浴室(1)若门无法适合轮椅者可先移位至椅子上再移动至所需位置(2)加高马桶座椅

可方便移位(3)墙边扶手高度約为85-90公分以利安全性移位(4)建议使用浴缸內座椅坐著洗澡以增加稳定性(5)浴缸及地板上加防滑条(6)热水龙头应有隔热绝缘效果以免烫伤,水龙头开关宜改为橫杆式以方便操作(7)將鏡子、置物箱、毛巾架挂低一点,以利坐轮椅者使用7.厨房(1)流理台高度以7

0至80公分为佳,深度至少60公分使膝盖处无障碍(2)有效利用附轮子推車以运送食物(3)餐桌高度可視使用者調高或降低(4)常用物品放置伸手可及处以节省能量,或放置一儲存柜以收藏常用物品(5)水槽深度約为13公分,膝盖处无阻碍,水龙头开关宜采橫杆式(6)加

裝消防设备并准备简易灭火器預防火灾产生(7)在炉上安裝反射鏡,便於坐轮椅者可以看到锅中的烹煮情況影响因素除了受伤部位影响功能外,日常生活的独立程度也受患者之体重、身材比例、肌力、弹性、痉挛程度、年纪、智力、动机、家属支持、文化背景、家庭

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所以职能治疗师在执行日常生活训练、订定治疗目标时也会考虑此等因素。能够独立生活的最高的水平完全性损伤C6C6可能的ADL进食16%穿上肢13%穿下肢3%修饰19%C6可能的ADL沐浴9%大便3%转移6%推轮椅88%康复训练

的最终目标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调动残存的运动功能,达到最大程度的适应和独立生活的能力。ASIAA运动恢复根据第一周的神经学检查80-90%的患者将终生为完全性损伤。ASIAA运动恢复在转为不完全损伤的患者中只有3-6%患者

的下肢功能可有一定的恢复。ASIAB运动恢复约占新病例的10%。50%的ASIAB患者能够恢复行走功能。ASIAB运动恢复预后与骶尾部感觉保留的类型有关。保留针刺觉的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的可能较大

(预示脊丘束功能的部分保留)。没有针刺觉保留的患者其行走功能恢复的可能只有10-33%。运动不全损伤ASIAC,D运动不全损伤的运动恢复首次检查为运动不全损伤的患者,大部分能够恢复行走功能。运动不全损伤的运动恢复ASIAC的患者75%能够进行社区性行走

运动不全损伤的运动恢复社区性行走指的是在家庭或社区,病人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使用拐杖或/和支具行走。运动不全损伤的运动恢复首次检查为ASIAD的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就相当乐观。损伤的平面、程度、类型和年龄等因素均与行走的恢复有关。运动恢复预期完全损伤的四肢瘫一个月时无屈肘功能则伸腕

恢复差运动恢复预期完全损伤的四肢瘫一个月时,伸肘1/5或2/5一年时伸腕将大于3/5运动恢复预期完全损伤和不全损伤六个月时,运动恢复下降或趋于于平台运动恢复预期不完全损伤一个月时,所有的肌肉,若1/5一年时,大于3/5运动恢复

预期完全性损伤高于T9下肢恢复预期差不同损伤水平患者的康复潜力和综合训练C1-3有功能的肌肉:胸锁乳突肌、颈椎旁肌和颈辅助肌;可能的活动:颈屈伸和旋转。瘫痪的类型:依赖呼吸机,躯干和四肢完全性瘫痪。C1-

3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使用呼吸机;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依赖;C1-3预期的功能3.大小便功能:依赖(1);4.床上活动:依赖(1);5.床/轮椅的转移:依赖(1);C1-3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

手动依赖(1);电动独立(使用辅助设备),(6);7.体位/减压:依赖有时也可独立(使用辅助设备),(1-6);C1-3预期的功能8.站立:依赖;9.行走:不适用;10.进食:依赖(1);C1-

3预期的功能11.梳洗:依赖(1);12.穿衣:依赖(1);13.沐浴:依赖(1);14.交流:依赖=>独立,使用辅助设备;C1-3预期的功能15.移动:依赖(1);16.家务:依赖;17.需要的帮助:24小时/天,能够示意所需要的帮助。对C1~C3患者的训练:

①训练坐在轮椅上的耐力②学习用舌、颏开关控制带呼吸机的电动轮椅③用口棍或头棍作力所能及的各种动作④用口棍、头棍或颏控制ECU⑤用颏或口棍控制外动力式矫形器做捡拾物品的活动⑥学习控制可倾斜靠背的电动轮椅给臀部定期减压等C4有功能的肌肉:上斜方肌、膈肌、颈椎旁肌;可能的活动:颈屈伸和旋转

,肩胛上提,吸气。瘫痪的类型:躯干和四肢瘫痪,不能咳嗽,由于肋间肌瘫痪而致耐力和呼吸储备降低。C4预期功能1.呼吸功能;可能不需要呼吸机;2.大小便功能:依赖(1);3.床上活动:依赖(1);4.床/轮椅的转移:依赖(1);C4预期功能5.轮椅的驱动:手动依赖

(1),电动独立(使用辅助设备),(6);6.体位/减压:依赖有时也可独立(使用辅助设备),(1-6);7.站立:依赖(1);8.行走:(NI);C4预期功能9.进食:依赖(1);10.梳洗:依赖(1);11.穿衣:依赖(1);12.沐浴:依赖(1);13.交流:

依赖=>独立(1-5),(使用辅助设备);C4预期功能14.移动:依赖(1);15.家务:依赖(1);16.需要的帮助:24小时/天,能够示意所需要的帮助。对C4损伤患者的训练同C3但可以完全可以控

制头部的活动,因此可以更有效的使用口棍。膈肌有部分功能,若肺活量在1000毫升以上,则可以不用呼吸机。C5有功能的肌肉:三角肌、二头肌、三头肌、肱桡肌、菱形肌、前锯肌(部分支配);可能的活动:屈曲、内收

外展肩关节,屈曲肘关节,前臂外旋,内收外展肩胛骨。瘫痪的类型:不能伸肘,前臂不能内旋,腕与手功能缺失。C5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由于肋间肌瘫痪使耐力降低;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有时需帮助;3.大小便

功能:依赖(1);4.床上活动:需要一定的帮助;5.床/轮椅的转移:依赖(1);C5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电动独立(6),手动轮椅在室内光滑的地面可独立(6),在室外需要帮助或依赖(1-6);7.体位/减

压:独立(使用辅助设备)(5);C5预期的功能8.站立和行走:依赖(1);9.进食:需要他人准备食物,(5);10.梳洗:需要帮助或依赖(1-3);C5预期的功能11.穿衣:上肢需要帮助(1-2),下肢依赖(1);12.沐浴:依赖(1);

13.交流:依赖=>独立,使用辅助设备;C5预期的功能14.移动:经过训练可独立驾驶设备先进的汽车,使用有起降装置的公共交通工具时有时需要不同程度的帮助;C5预期的功能15.家务:依赖;*16.需要的帮助:个人护理10小时/天,家务6小时/天,能够示意所需要的帮助。对C5损伤患者的训练:①

训练坐在矮靠背轮椅上的耐力②学习使用和操作轮椅③学会使用系于轮椅靠背柱子上的套索进行前倾式臀部减压④学习应用BFO(前臀平衡矫形器)⑤学习使用有棘轮机构的腕手矫形器⑥用滑板做各种转移动作⑦训练穿衣⑧斜床站立⑨残留肌肉的肌力训练⑩耐力训练⑪机电生物反馈⑫功能性电刺激⑬手功能的

重建C6有功能的肌肉:桡侧腕长、短伸肌,前锯肌,背阔肌;可能的活动:肩胛骨前伸,一些水平内收,前臂外旋,桡侧腕伸。瘫痪的类型:无腕屈曲、肘伸展和手部活动;躯干和下肢完全性瘫痪。C6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耐力降低;2.清除

呼吸道分泌物能力:可能需要帮助;3.大小便功能:需要帮助或依赖(1-2);4.床上活动:需要帮助;5.床/轮椅的转移:平面转移时独立或需帮助,不在一个平面转移是依赖或需帮助;C6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电动独立可用手控(6),手动室内独

立,室外需要帮助或依赖;7.体位/减压:使用辅助设备时可独立;8.站立(依赖)和行走(不适用);9.进食:可使用或不使用辅助用具独立,但切割为倚赖;C6预期的功能10.梳洗:使用辅助用具时独立或需要帮助,(3-6);11.穿衣:上肢独立,下肢需要帮助或倚赖(1-3);12

.沐浴:上身独立,下身需要帮助或倚赖(1-3);13.交流:独立,可使用或不使用设备;C6预期的功能:14.移动:可在轮椅上驾驶;15.家务:轻家务需要帮助,重家务倚赖;16.需要的帮助:个人护理6小时/天,家务4小时/天,能够示意所需要的帮助。对C6损伤的患者的训练:①用手驱动轮

椅②练习单侧交替地给臀部减压③学习应用腕驱动抓捏矫形器补偿手的功能④斜床站立⑤耐力训练⑥肌力训练⑦转移训练⑧手功能的重建C7-8有功能的肌肉:背阔肌、胸大肌胸骨部、三角肌、旋前方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指深浅屈肌、指总伸肌、拇旋前/

屈曲/伸展/外展、蚓状肌(部分支配);可能的活动:伸肘、尺侧伸腕、。瘫痪的类型:躯干与下肢瘫痪,手的抓握和灵活性稍差。C7-8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耐力降低;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可能需要帮助;3.大便(需要帮助或倚赖,1-4)和

小便(独立或倚赖,2-6);4.床上活动:独立或倚赖;C7-8预期的功能5.床/轮椅的转移:水平转移独立,不在同一水平转移则独立或需要帮助(3-7);6.轮椅的驱动: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动轮椅,在水平的室内外独立,在不平的地面可能需要帮助

(6);7.体位/减压:独立;8.站立(独立或需要帮助)和行走(不适用);C7-8预期的功能:9.进食:独立(6-7);10.梳洗:独立(6-7);11.穿衣:上肢独立,下肢独立或需要帮助(4-7);12.沐浴:上身独立,下身独立或需要帮助

(3-6);13.交流:独立;C7-8预期的功能14.移动:可独立驾驶汽车;15.轻家务独立,重家务需要帮助或倚赖;16.需要的帮助:个人护理6小时/天,家务2小时/天,能够示意所需要的帮助。对C7-8损伤的患者的训练

:①坐位或在轮椅上的减压②肌力训练③抓握力弱的患者学习用腕驱动抓握支具和耐力训练等和C6损伤时相仿④斜床站立⑤耐力训练⑥机电生物反馈⑦FES⑧手功能的重建T1-9有功能的肌肉:手内肌,随着节段的下移,肋间肌、骶脊肌受支配的节段增加;

可能的活动:上肢功能完全正常,躯干上部的稳定性稍差,由于肋间肌得到一定的支配而耐力增加。瘫痪的类型:躯干下部与下肢瘫痪。T1-9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随着损伤水平的下移,更多的肋间肌得到支配而使耐力增强;2.大便功能

:独立(6-7);3.小便功能:独立(6);4.床上活动:独立,可能需要特定的床;5.床/轮椅的转移:独立(6-7);T1-9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手动独立;7.体位/减压:独立,可能需要一定规格的坐垫和姿位

支持装置;8.站立:独立,行走:往往不是功能性的;9.进食:独立(7);T1-9预期的功能10.梳洗:独立(7);11.穿衣:独立(7);12.沐浴:独立(6-7);13.交流:独立;T1-9预期的功能14.移动:独立驾

驶手控汽车;15.家务:可独立准备食物和从事轻家务,重家务则倚赖;16.需要的帮助:家务3小时/天。对T1~9损伤患者的训练:①加强上肢肌肉的力量强度和耐力训练②继续用在坐位上给坐骨结节区减压③练习用轮椅后轮平衡和上下马路镶边石等技巧性较高的轮椅操作技术在步行训练双杠内活动,穿上矫

形器,在治疗师辅助下进行。①站立平衡②迈步③用双拐和矫形器在步行双杠外重复②中的步行训练④向外侧踏步⑤向后踏步T10-L1有功能的肌肉:肋间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可能的活动:躯干稳定性好。瘫痪的类型:下肢瘫痪。T10-L1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正常;2.大便功能:独立

(6-7);3.小便功能:独立(6);4.床上活动:独立;5.床/轮椅的转移:独立(7);T10-L1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独立(6);7.体位/减压:独立;8.站立(独立)和行走(功能性的,需要帮助或独立);9.进食:独立(7);T10-L1预期的功能10.梳洗:独立(7

);11.穿衣:独立(7);12.沐浴:独立(6-7);13.交流:独立;T10-L1预期的功能14.移动:独立驾驶手控汽车;15.家务:可独立准备食物和从事轻家务,重家务则倚赖;16.需要的帮

助:家务2小时/天。对T10-L1损伤患者的训练:①站立平衡②迈步(改用KAFO或AFO作迈步、迈越步和四点步训练)③用双拐和矫形器在步行双杠外重复②中的步行训练④向外侧踏步⑤在不平的表面上试行走⑥从椅子上独立用手

站起⑦上、下楼梯⑧上、下斜坡,迈马路镶边石,进出门槛⑨安全跌倒和重新爬起L2-S5有功能的肌肉:腹部与躯干其他肌肉,随着节段的下移,髋的屈伸内收外展,膝的屈伸,踝的背伸遮屈;可能的活动:躯干稳定性好。瘫痪的类型:下肢的髋、膝、踝与足的部分瘫痪(与节段有关)。L2-S5有

功能的肌肉:腹部与躯干其他肌肉,随着节段的下移,髋的屈伸内收外展,膝的屈伸,踝的背伸遮屈;可能的活动:躯干稳定性好。瘫痪的类型:下肢的髋、膝、踝与足的部分瘫痪(与节段有关)。L2-S5预期的功能1.呼吸功能

正常;2.大便功能:独立(6-7);3.小便功能:独立(6);4.床上活动:独立;5.床/轮椅的转移:独立(7);L2-S5预期的功能6.轮椅的驱动:独立(6);7.体位/减压:独立;8.

站立(独立)和行走(功能性的,需要帮助或独立);9.进食:独立(7);L2-S5预期的功能10.梳洗:独立(7);11.穿衣:独立(7);12.沐浴:独立(7);13.交流:独立;L2-S5预期的功能14.移动:独立驾驶手控汽车;15.

家务:可独立准备食物和从事轻家务,重家务需要帮助;16.需要的帮助:家务0-1小时/天。对L2-S5损伤患者的训练:①站立平衡②迈步,用肘拐和AFO就可以进行。③用双拐和矫形器在步行双杠外重复②中的步行训练④向外侧踏步⑤在不平的表面上试行走⑥从椅子上独立用手站起⑦上、下楼梯⑧上

、下斜坡,迈马路镶边石,进出门槛⑨安全跌倒和重新爬起大小便及皮肤大小便训练及性功能的重建预防褥疮手枪式取物器取物器的取物端有锯齿状夹子,便于抓取物品。取物端装有磁铁,可吸取金属物。使用时利用食指搬动扳手进行操控。用于移动和站立

困难者。握把式取物器取物端的夹子可调节方向,因此不需要旋转手臂就可很稳固的拿起圆或方形的物品。在握把尾端装有磁铁,用于吸取金属物。使用时用手掌操控。用于移动和站立困难者。锁定式取物器取物端有圆形橡皮吸盘,能稳固地抓取物品。使用时压下锁定杆取物,松开锁定杆放下物品。

用于移动和站立困难者现状脊髓损伤者日常生活重建是康复的最終目标,也是回归社会、重新就业之第一步,医疗团队的合作、个人的意念和努力及社会支持是成功的关键。目前医疗资源与技术对于脊髓损伤者的处理、并发症的预防、损伤的治疗及功能训练已

有相当的成果.存在问题但是以辅助具的使用及环境改造增进独立方面仍有待加強。其中包括本土化輔具的研发以适合用于中国人的体态及生活习惯,支具之量化以降低售价,健全医疗补助制度包括增加金額与种类及由专业人员进行評估、建议、处方及训练等

,建立辅助具资源回收中心以达资源共享及充分的利用。展望我们期待科技再突破,也盼望制度更健全,但生活品质要提升的重要关键仍在当事人本身,健康的信念、价值观才是制胜之法宝。希望每一位脊髓损伤的朋友都成为生活的斗士及见证者,作一个生活的主人!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